生理学课件第三章--血液.ppt
《生理学课件第三章--血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课件第三章--血液.ppt(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血液血液血液血液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掌握:单纯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概念及转运机制;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及发生机制;动作电位的引起和传导;兴奋性、阈值的概念;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导机制;影响骨骼肌收缩的主要因素;兴奋-收缩偶联的概念。2.熟悉: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出胞和入胞作用;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更。3.了解:骨骼肌的收缩原理,收缩形式。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及理化性质一、血液的组成 组 成:血浆呈淡黄色的液体 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细胞比容血细胞比容 概念: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百分比。正常值:男性 40 50 女性 37 48血血液液 血浆血
2、浆(50%-50%-60%60%)水(水(91%-92%91%-92%)溶质溶质(8%-8%-9%9%)血浆血浆蛋白蛋白清蛋白清蛋白球蛋白纤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维蛋白原无机盐无机盐气体气体其他物质其他物质非蛋白氮非蛋白氮不含氮的不含氮的有机物有机物血细胞血细胞RBCRBCWBCWBC血小板血小板血血 细细 胞胞血浆蛋白的功能血浆蛋白的功能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与激素结合,维持激素在血浆中相对较长的半衰期作为载体运输脂质、离子、维生素、代谢废物以及一些异物(包括药物)等低分子物质参与血液凝固、抗凝和纤溶等生理过程防御作用营养功能二、血量二、血量血量血量:是指全身血液的总量。正常成人的血液总量相当于体重的
3、7%8%。循环血量:在心血管系统中快速循环流动 储存血量:滞留在肝、肺、腹腔静脉及皮下 静脉丛内三、血液的理化特性三、血液的理化特性(一)颜色(一)颜色 取决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取决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二(二)比重比重 全血比重:全血比重:主要决定于血细胞数量主要决定于血细胞数量。血浆比重为血浆比重为1.0251.0251.0301.030,主要决定于血浆蛋白主要决定于血浆蛋白。(三三)黏度黏度 全血:是水的全血:是水的4 4 5 5倍倍 血浆:是水的血浆:是水的1.61.6 2.42.4倍倍 (四)血浆渗透压(四)血浆渗透压 渗透压渗透压:指溶液中的溶质分子吸引和保留水分子的力量。指溶
4、液中的溶质分子吸引和保留水分子的力量。影响因素:影响因素:渗透压的大小与溶质颗粒数目有关,渗透压的大小与溶质颗粒数目有关,而与溶质的种类和颗粒的大小无关。而与溶质的种类和颗粒的大小无关。晶体渗透压晶体渗透压 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组成组成 无机盐、糖等晶体物质无机盐、糖等晶体物质 血浆蛋白等胶体物质血浆蛋白等胶体物质 (主要为主要为NaCl)(NaCl)(主要为清蛋白主要为清蛋白)压力压力 大大(300mmol/L)(300mmol/L)小小(1.3mmol/L)(1.3mmol/L)意义意义 维持细胞内外水分交换维持细胞内外水分交换 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 保持保持RBCRB
5、C正常形态和功能正常形态和功能 的交换和维持血浆容量的交换和维持血浆容量 (五五)酸碱度酸碱度(pH(pH值值)1.1.正常值正常值:pH 7.35pH 7.357.457.45 pH pH 7.35=7.35=酸中毒酸中毒,pH,pH 7.45=7.45=碱中毒碱中毒 pHpH 6.96.9或或 7.87.8,将危及生命,将危及生命 2.2.维持相对稳定的因素维持相对稳定的因素:(1)(1)血浆中的缓冲物质:血浆中的缓冲物质:主:主:NaHCONaHCO3 3/H/H2 2COCO3 3缓冲系缓冲系(比值为(比值为201201););次:次:NaNa2 2HPOHPO4 4/NaH/NaH2
6、 2POPO4 4和血浆蛋白钠和血浆蛋白钠/血浆蛋白等。血浆蛋白等。(2)(2)通过肺和肾的调节:通过肺和肾的调节:第二节第二节 血细胞血细胞一、血细胞的生成一、血细胞的生成胎儿期:早期卵黄囊 2个月肝、脾 4个月骨髓婴儿期:骨髓造血为主,肝、脾为代偿成 人:骨髓造血,肝、脾已无代偿意义二、红细胞生理二、红细胞生理(一)红细胞的形态、数量和功能(一)红细胞的形态、数量和功能 形态:无核、双凹碟形 男性:4.55.51012/L;Hb:120160g/L 女性:3.84.61012/L;Hb:110150g/L 功能: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调解酸碱平衡(二)红细胞的生理特征二)红细胞的生理特征 1
7、.红细胞的可塑变形性 2.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 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沉:RBC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数值:男子为015mm,女子为020mm 特征:快慢与RBC无关,与血浆的成分变化有关。RBC叠连:RBC凹面相贴,ESR加快。3.3.红细胞的渗透脆性:红细胞的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和溶血的特性。膨胀、破裂和溶血的特性。抗低渗液的能力大抗低渗液的能力大=脆性小脆性小=不易破;不易破;抗低渗液的能力小抗低渗液的能力小=脆性大脆性大=容易破。容易破。(三三)红细胞的生成红细胞的生成 1.1.原料原料:蛋白质和铁。:蛋白质和铁。(1 1)铁铁:成人每
8、天需2030mg合成Hb(血红蛋白),其中5%由食物补充,95%由体内铁的再利用。临床临床:小红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缺铁性贫血)(2 2)蛋蛋白白质质:DNA对于细胞分裂和Hb(血红蛋白)合成有密切关系,而合成DNA需叶酸和维生素B12的参与。(3 3)成熟因子成熟因子:叶酸和维生素B12 临床临床:巨幼红细胞性贫血2.红细胞生成的调节(1)爆式促进激活物(BPA):糖蛋白,促进早期红系祖细胞大量增殖分化。(2)促红细胞生成素(EPO):1)促进晚期红系祖细胞的增殖分化 2)加速幼红细胞的增殖和血红蛋白的合成 3)促进网织红细胞的成熟与释放 4)促进早期红系祖细胞的增殖与分化(3)性激素:雄激素
9、通过刺激EPO的产生而促进红细胞生成;雌激素降低红系祖细胞对EPO的反应,抑制红细胞的生成。POPO2 2 RBCRBCHbHb雄激素雄激素性腺性腺(四)红细胞的破坏(四)红细胞的破坏破坏场所破坏场所血管内(血管内(1/3)-1/3)-血红蛋白尿血红蛋白尿血管外(血管外(2/32/3)-脾功能亢进脾功能亢进三、白细胞生理三、白细胞生理(一一)白细胞的总数和分类计数白细胞的总数和分类计数总数总数:4.0:4.010.010.010109 9/L/L 分类分类:中性粒细胞占中性粒细胞占50%50%7070 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占20%20%4040 单核细胞占单核细胞占3%3%8 8 嗜酸性粒细胞占
10、嗜酸性粒细胞占0.5%0.5%5 5 嗜碱性粒细胞占嗜碱性粒细胞占0%0%1 1(二)白细胞的生理特性和功能(二)白细胞的生理特性和功能功能:功能:参与机体的防御。白细胞渗出白细胞渗出:除淋巴细胞外,所有的白细胞都能伸出伪足作变形运动,凭藉这种运动白细胞得以穿过毛细血管壁的过程。趋化性趋化性:白细胞朝向某些化学物质运动的特性。吞噬吞噬:白细胞按照具有趋化作用的物质的浓度梯度游走到这些物质的周围,将细菌等异物包围并吞入细胞内的过程。1.1.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 是炎症时的主要反是炎症时的主要反 应细胞。当急性感应细胞。当急性感 染时,白细胞总数染时,白细胞总数 增多,尤其是中性增多,尤其是中性
11、粒细胞增多。粒细胞增多。2.2.单核细胞单核细胞 进入组织转变为进入组织转变为 巨噬细胞后,其巨噬细胞后,其 吞噬力大为增强,吞噬力大为增强,能吞噬较大颗粒。能吞噬较大颗粒。3.3.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胞内的颗粒中含有胞内的颗粒中含有 多种具有生物活性多种具有生物活性 的物质。的物质。肝素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具有抗凝血作用 组胺和过敏性慢反应组胺和过敏性慢反应 物质物质:参与过敏反应:参与过敏反应 趋化因子趋化因子A A:吸引、:吸引、聚集嗜碱粒细胞参与聚集嗜碱粒细胞参与 过敏反应过敏反应4.4.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限制嗜碱性粒细限制嗜碱性粒细 胞和肥大细胞的胞和肥大细胞的 致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理学 课件 第三 血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