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平衡失常与血气分析精品文稿.ppt
《酸碱平衡失常与血气分析精品文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酸碱平衡失常与血气分析精品文稿.ppt(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酸碱平衡失常与血气分析第1页,本讲稿共32页 动脉血气分析是监测呼吸机治疗效动脉血气分析是监测呼吸机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血气分析可以:果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血气分析可以:(1 1)判断血液的氧合状态,指导呼吸机)判断血液的氧合状态,指导呼吸机的合理调节;(的合理调节;(2 2)与呼吸监测结合判断)与呼吸监测结合判断肺气体交换情况;(肺气体交换情况;(3 3)判断机体的酸碱)判断机体的酸碱平衡情况。平衡情况。第2页,本讲稿共32页v酸碱度(酸碱度(PH):):7.35-7.45v氧分压(氧分压(P02):):80-110mmHgv二氧化碳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CO2):):3545mmH
2、gv剩余碱(剩余碱(BE):):-3-+3v二氧化碳总量(二氧化碳总量(TCO2):):24-32mmol/Lv血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SO2):):95%-98%第3页,本讲稿共32页一一 血气分析各值及临床意义血气分析各值及临床意义v (一)酸碱度(一)酸碱度(PH)为氢离子活性的负为氢离子活性的负对数,是表明血液酸碱度的指标。对数,是表明血液酸碱度的指标。v正常值正常值 动脉血动脉血7.35-7.45;静脉血比动脉血低;静脉血比动脉血低0.05。v临床意义(临床意义(1 1)PH低于低于7.35说明酸中毒;说明酸中毒;PH大于大于7.45表明碱中毒。(表明碱中毒。(2 2)体温对)体温对
3、PH值值有影响:以有影响:以37度为基数,体温每升高度为基数,体温每升高1 1度度PH值下降值下降0.0147第4页,本讲稿共32页(二)氧分压(二)氧分压(POPO2 2)表明血浆中物表明血浆中物理溶解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压力理溶解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压力v正常值正常值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分压(PaO2 2)80-110mmHg;混合静脉血;混合静脉血PvO2 2为为40mmHgv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PaO2 2为反映机体氧合状态的重为反映机体氧合状态的重要指标,对于缺氧的诊断和程度的判断有重要指标,对于缺氧的诊断和程度的判断有重要的意义。要的意义。第5页,本讲稿共32页 (三)二氧化碳分压(三)二
4、氧化碳分压(PCOPCO2 2)是是指血浆中物理溶解的二氧化碳分子所指血浆中物理溶解的二氧化碳分子所产生的压力。产生的压力。v 1 1正常值正常值 动脉血动脉血PaCO2 2为为35-45mmHg,混合静脉血混合静脉血PvCO2 2比比PaCO2 2高高6-7mmHgv 2为衡量肺通气和判断呼吸性酸碱失衡的重为衡量肺通气和判断呼吸性酸碱失衡的重要指标。要指标。第6页,本讲稿共32页 (四四)剩余碱(剩余碱(BE)指在标准条件下,即血温指在标准条件下,即血温37度、度、PaCO2 2 40mmHg血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100%情况下,将血浆或全情况下,将血浆或全血用酸或碱滴定到血用酸或碱滴定到PH
5、为为7.40时所需的酸或碱量。若时所需的酸或碱量。若PH小于小于7.0,需用碱滴定,说明体内酸过多,即,需用碱滴定,说明体内酸过多,即BE为(为(-);若);若PH大于大于7.40,需用酸滴定,说,需用酸滴定,说明体内碱过多,即明体内碱过多,即BE为(为(+)。)。v 第7页,本讲稿共32页v1.正常值正常值 正负正负3.0。v2.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由于在标准条件下测得,这样排由于在标准条件下测得,这样排除了呼吸因素的影响,所以除了呼吸因素的影响,所以BE为反映代谢性为反映代谢性酸或碱平衡的指标。酸或碱平衡的指标。BE正值超过正常,说明正值超过正常,说明代谢性碱中毒;代谢性碱中毒;BE负值超过
6、正常,表明代谢负值超过正常,表明代谢性酸中毒。性酸中毒。第8页,本讲稿共32页 (五五)血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SOSO2 2)指单位指单位血液中血红蛋白实际结合氧量与应当结血液中血红蛋白实际结合氧量与应当结合氧量之比合氧量之比正常值正常值SaO2 2为为95-98%;SvO2 2为为64-88%.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SaO2 2反映了血的氧合情况,但不反映了血的氧合情况,但不及及Pa02 2敏感敏感.第9页,本讲稿共32页(六六)二氧化碳总量(二氧化碳总量(TCO2 2)指血浆中)指血浆中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的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的CO2 2总和。总和。v正常值:正常值:24-32mmol/L,平
7、均,平均28mmol/L.v临床意义:临床意义:TCO2 2受呼吸和代谢双重因素的受呼吸和代谢双重因素的影响。影响。TCO2 2增加提示增加提示CO2 2潴留或潴留或HCO3 3-增增加;反之减少。当呼吸性酸中毒(加;反之减少。当呼吸性酸中毒(CO2)伴)伴有代谢性酸中毒(有代谢性酸中毒(HCO3 3-)时,虽然)时,虽然PH值值明显下降,但明显下降,但TCO2 2可在正常范围,应当注可在正常范围,应当注意。意。第10页,本讲稿共32页二二 酸碱平衡失常酸碱平衡失常v维持酸碱平衡是稳定内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体不断摄入或维持酸碱平衡是稳定内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体不断摄入或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各种
8、酸性或碱性物质。每天体内脂肪、碳水化合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各种酸性或碱性物质。每天体内脂肪、碳水化合物完全氧化产生完全氧化产生13000-20000mmol二氧化碳,与水结合生成碳酸二氧化碳,与水结合生成碳酸(H2CO3),其分之中的二氧化碳经肺呼出,称可挥发性酸。每天体),其分之中的二氧化碳经肺呼出,称可挥发性酸。每天体内蛋白质分解、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不完全氧化产生内蛋白质分解、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不完全氧化产生50-100mmol硫酸硫酸和磷酸,此外还有少量乳酸、乙酰乙酸和丙酮酸等,这些酸主要和磷酸,此外还有少量乳酸、乙酰乙酸和丙酮酸等,这些酸主要由肾脏排出,称非挥发性酸。正常人体在多种调节机制作
9、用下,由肾脏排出,称非挥发性酸。正常人体在多种调节机制作用下,血血PH值维持在值维持在7.35-7.45,体内酸和(或)碱产生或排出过多或,体内酸和(或)碱产生或排出过多或过少,引起血液氢离子浓度变化,超过机体调节能力,使血过少,引起血液氢离子浓度变化,超过机体调节能力,使血PH低于或超过正常范围时分别称为酸血症或碱血症低于或超过正常范围时分别称为酸血症或碱血症第11页,本讲稿共32页vHCO3-:是血浆中重要的阴离子,是酸碱平衡是血浆中重要的阴离子,是酸碱平衡监测指标的重要监测指标的重要代谢代谢变量。变量。vH+浓度是酸碱平衡中的决定因素。浓度是酸碱平衡中的决定因素。第12页,本讲稿共32页
10、(一一)体内酸碱平衡的调节体内酸碱平衡的调节v 正常人体血浆正常人体血浆PH维持在维持在7.35-7.45范围范围内,平均内,平均7.40,动脉血较静脉血约高,动脉血较静脉血约高0.02-0.10。维持。维持PH恒定主要依靠体内一系列缓冲恒定主要依靠体内一系列缓冲代偿系统。代偿系统。第13页,本讲稿共32页1.化学缓冲系统化学缓冲系统化学缓冲系统是由弱酸或弱化学缓冲系统是由弱酸或弱减与其相应盐组成的,分布于细胞外和细胞内。细减与其相应盐组成的,分布于细胞外和细胞内。细胞外缓冲系统主要有碳酸氢盐系统胞外缓冲系统主要有碳酸氢盐系统(NaHCO3 3/H2 2CO3 3)、血浆蛋白系统、磷酸盐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酸碱 平衡 失常 血气 分析 精品 文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