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案范例【优秀10篇】.docx





《二年级语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案范例【优秀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案范例【优秀10篇】.docx(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二年级语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精品教案范例优秀10篇】篇一:二年级语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精品教案范例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2、创设情境,品读语言,感受父子情深并积累语言,3、理解信的深刻,懂得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并指导生活。教学重点:品读课文,感受父子情深;积累词汇,学会运用;领悟“给”永远比“拿” 愉快的道理。教学难点:领悟“给”永远比“拿”愉快的道理。教学过程:一、激情导课1、导入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14课,板书课题,齐读。二、品读“栽花赏花”,领会“给”意,体会“愉快”,感悟“美好”,感悟父 子情深1、学习课文2、3自然段,感受“子爱父”。(1)、朗读第
2、2自然段,读后谈发现:“读这段话的时候,你有没有 发现,谁给了谁什么? “你是怎样理解这个“探望”的?小男孩探望父亲 时做了些什么?过渡:“读书时就应该这样,注意一些词语,去想,去发现,去感受, 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2)、自由读、悟第3自然段:“让我们用同样的方法读读第3自然段, 看看这段话中,哪些词语引起了你的注意,在下面加点,再想想,从 中你会发现些什么,产生怎样的感受。同学们可以多读几遍,还可以 和同桌交流交流。”(3)、课堂交流,谈感受:“哪些词语引起了你的注意?你是怎么想 的的,有什么发现和感受?我们来交流交流,好吗?注意,用心听同 学的发言,从中你能否有新的发现和感受? “
3、 (抓重点词句理解:“顾 不上、一直、忙着、各种各样”,而且这个孩子“只有10岁”。)(4)、整段读悟:“同学们说的真好,能读好这段话吗? ”学生读后, 问:“读着这段话,你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学生交流、描述画 面时,教师注意听,随机引导他们将这段中的每句话联系起来,想像、 感悟儿子是怎样栽种花草的,对“给”有所领悟。在交流时板书“栽种”一 词。(5)人物的动作行为往往最能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再读第3自然段, 说说小男孩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是怎么想的?(6)教师小结:儿子这样做,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父亲的爱。2、学习课文第4、5自然段,感受“父爱子”。(过渡):儿子就要回去了,他望着
4、满院自己亲手栽种的花草,幸福的 笑了。用“他仿佛看到了甚至仿佛闻到了仿佛听到了”进 行想象说话练习。(1)终于,春天到了!指名朗读第4自然段。(课件出示鲜花盛开的 画面)“从他的朗读中,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和感受吗?”(2)怎样朗读才能把这段话的意思表现出来?(要读出春雨的滋润, 花儿的竞相开放,读出高尔基的兴奋、自豪和得意)哪两个字突出地 表现了高尔基儿子的辛勤劳动,换来了令人喜悦的收获?(全都)通 过这两个字,你们能想到哪些描写鲜花的词语?(3)看图练习说话:黄昏,彩霞染红了天空。高尔基坐在院子里,欣 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会想些什么呢?(4)深入研究,体会“愉快”:“读着读着,你觉得高尔基的高
5、兴与我们 一样吗?怎么不一样? ”学生说议时,根据学生的发言,扣住“欣赏”、 “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等词句,朗读相关语句,进一步体会高尔基 的“高兴”和“愉快”:“是啊,这么多这么美的花是儿子亲手栽种的,在 高尔基的眼里,这一朵一朵的鲜花就是(由学生说)在高尔基的 心里,这一朵一朵的鲜花,就是儿子(由学生说)。“(5)、感悟“美好”:“读到这儿,你认为儿子给了高尔基什么?”“给” 可以理解成哪些词汇?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感受,感悟到儿子给高尔 基的是孝心、爱心、幸福、享受等等这些美好的东西。三、品读”写信教子”,领会“拿”意,体会“奉献”的愉快。过渡:高尔基欣赏着儿子栽种的鲜花,一种难言的快乐
6、涌上心头。质 疑:儿子把快乐仅仅给了高尔基一个人吗?1、教师范读高尔基写给儿子的信。(引导学生从高尔基信中“在岛上” 一词展开研究)明明第二自然段写的是儿子的花草种满了庭院,怎么 会说是在岛上呢?从信中,你知道高尔基希望儿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2、讨论:联系实际说说你对“给永远比拿愉快”的理解;想象一下:当儿子知道自己亲手种下的鲜花开满整个小岛,当儿子想 象着小岛上的人们一边欣赏着娇艳的花朵,一边翘起大拇指夸奖他时, 儿子的内心会是一种什么情感?你也曾经把“美好的东西”给过别人吗? 说说自己当时的感受。在这样的情绪带动下,想象:高尔基的儿子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是 会选择“给”,还是会选择“拿”?
7、你呢?你会选择什么?3、小结:人生的快乐到底是什么?说说你自己的理解吧。适时扩充一 些名言,如:送入玫瑰,手留余香四、课外延伸,表达感想 学了这篇课文,你的感想一定很多,请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题完成。1、如果你是高尔基的儿子,读了爸爸写给你的信,你准备给爸爸回信 时说些什么呢?请你代高尔基的儿子给爸爸回一封信。(注意书信格 式)2、读了这篇文章,你一定有很多感受和想法,请写一篇读后感。(一 定要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呀!)3、生活中,你也一定给予过别人美好的东西,当时你的心情也一定非 常的愉快,以“给予是一种快乐”为题,写下当时的情景和你的心情。附:板书设计14高尔基写赏信“给”永远比“拿”愉快花
8、教栽儿子篇三:二年级语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精品教案范例篇三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父子情深,积累语言。2、初步懂得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感受父子情深;2、初步领悟“给永远比“拿”愉快的道理。教学难点:初步领悟“给”永远比“拿”愉快的道理。教学准备:课件、收集关于高尔基的资料、名言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爱是人类讴歌的永恒主题。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品味高尔基 和他的儿子之间深深的爱。2、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回忆: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生活小 事?(板书:栽花赏花写信教子)3、师述:高尔基很爱他的儿子,他教育儿子的方式也很特别,他是通
9、 过写信来教育儿子的,你认为高尔基写给儿子的信中哪一句话含 义最深刻?(板书:“给”永远比“拿”愉快4、师述: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也是一位慈祥的父亲。你对他还 有多少了解?(指名交流资料)5、今天,就让我们围绕这一中心来学习课文。(齐读中心句)二、品读课文,体会父子情深栽花赏花1、课文除了写高尔基写信教子之外,还写了什么?(儿子给父亲栽种 花草)2、过渡:高尔基的儿子是怎样栽种花草的呢?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课件: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3、指名读,边听边想:你觉得高尔基的儿子是个怎样的孩子?(懂事)4、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只有、还没有、顾不上、一直。)5、抓住懂事,引导想象:现在让
10、我们一同走进这个只有十岁孩子的心 灵,想想:这是一个对父亲有着怎样情感的孩子?(子爱父)他为什 么要给父亲栽种花草?他栽花的时候心里会想些什么?生:我不在的 时候就让这些花儿代替我陪伴爸爸生:闻到花香爸爸的身体会好的快 些的6、现在,让我们一块儿去这块栽满花草的芳草地去看看吧!(师读, 生想象:所见,所闻,所感。)7、你们想亲自去看一看吗?让我们一块儿来美美地读一读吧!8、这些盛开的花在你眼里像什么?在父亲的眼里呢?此时他的感受如 何?(说不出的高兴)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父爱子)(1)指名读(2)齐读写信教子过渡:这些盛开的花儿,真象儿子灿烂的笑容, 高尔基除了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还有许许
11、多多的感想。于是,他把 这些感想写给了在远方的儿子,我们一块儿来读读这封信!1、(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边读边体会:你从这封信里读 出了什么?(小组交流)提示:请大家在读的时候注意,这里有两个 “美好的东西”,它们的意思相同吗?2、扣住“美好的东西引导交流。(小结:第一个“美好的东西”指的是 鲜花,第二个“美好的东西”不仅指的是鲜花这些物质方面的东西,还 包括对别人的关心、帮助,哪怕是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声亲切的问 候。)3、(课件出相关图片)总结“美好的东西”指的另一层含义。4、联系第7、8自然段,理解“给”、“拿”的。(明确:“给”是留给人 们美好的东西,“拿”即是向人们索取。付出永
12、远比索取更令他人和自 己愉快。做“给”多“拿”少的人。)总结:听了父亲对儿子的希望,看着儿子为父亲种的花,我们感受到 高尔基和儿子之间深深的爱!让我们再一次读读这封信,感受一下这 深沉的父爱。(齐读整封信)(板书:爱)三、总结延伸1、总结:(结合板书)从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故事中,你觉得高尔基 对儿子的爱主要表现在哪里?(教儿子学会做人,塑造儿子美好的心 灵。)2、说话训练: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你有过“,给,永远比,拿愉快, 的经历吗?(予人玫瑰,手留遗香。)3、给永远比,拿愉快,这是高尔基对儿子的教诲,也应该成为我们 每个人的座右铭!四、齐读全文,回归整体让我们再一次捧起书,感受高尔基和他儿子
13、之间那浓浓的爱。五、布置作业课后4题(灯片打出:书信格式)高尔基留下了这样的教子名言。这 里老师也赠送几那么名言给大家:人生的意义在于付出,而不在于索取。“给”,永远 比“拿”愉快。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篇四: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篇四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能积累由生字所组成的词语,通过图片理解词语 “蛇紫嫣红”。2、描摹5个生字,重点指导描摹“妻、霞”两个生字,在认真书写过程 中有意识记忆这些字。3、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高尔基和他儿子间深深的父子情, 重点读好第四、第五小节。4、能熟读课文了解内容,联系课文有关内容读懂课文最后一句话,感 受“奉献”比“获取”愉快的道理。教学重点
14、:1、在体会父子情深的基础上,熟读课文第四、第五小节,并能背诵。2、联系课文有关内容读懂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感受“给予”的快乐。教学难点:1、通过多种认字方法,识记本课7个生字和其所组成的词语,正确描 摹5个生字。2、联系课文内容读懂课文最后一句话。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歌曲让世界充满爱、与课文相关的名言。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揭示课题:1、练习:连连看师: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好多关于名人的课文,通过课文中一个个生动 的小故事,加深了我们对他们的了解。你们还记得他们吗?安培伟大的革命家不懂就问杨时法国物理学家专注科学孙中山宋朝著名学者刻苦练琴贝多芬伟大的音乐家尊敬老师 训练句型:是(职业),他(怎
15、么样)。2、师: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名人,他就是著名作家 高尔基。(媒体出示高尔基照片,简单介绍)。师:想认识他吗?那就自己读一读这段文字(媒体出示关于高尔基的 文字介绍)。3、师:我们这篇课文正和他有关。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学习课文第三小节。(1)(媒体出示课文第三小节)自由朗读第三小节。找找哪些词语说明儿子对父亲感情很深。(媒体突出显示)高尔基的 儿子一到他身边后,就忙着栽花。(板书:栽花)从哪几个词语看出儿子很爱父亲?(媒体突出显示)顾不上、一直。(2)这么一个懂事、可爱的孩子有多大呢?(指名回答)师强调突出 “只有”。“只有”一词说明了什么?说明儿子年龄很小。他那么小却为父亲
16、栽花, 间接说明他很爱他的父亲。(3)齐读课文第三小节,再体会儿子对父亲深深的爱。2、学习课文第四、第五小节。(1)(媒体出示课文第四小节)师范读。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高尔基和儿子之间的感情,你会用哪个字?(爱) 课文是通过哪两件小事来传达这一情感的?(板书:栽花赏花,写信教 子)2、明确目标今天,让我们深入的研读课文,进一步感受他们父子间浓浓的爱,体 会高尔基高超的教子艺术。3、效果预期只要我们用心品读语言文字,老师相信大家一定会有不同寻常的收获, 有信心吗?二、民主导学任务一:学习课文第25自然段,品读感悟父子情深任务呈现:仔细读25自然段,边读边想:你从哪些句子感受到儿 子爱父亲?又从哪些
17、句子感受到父亲爱儿子?分别用“()标出来,重 点词语下画上自主学习:按要求读书展示交流1、儿子如何爱父亲?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呢?生交流:从“顾 不上 一直各种各样的花草谈体会:儿子不顾长途奔波的劳累, 顾不上休息,为父亲栽种各种花草,猜猜看,他做这件事时心里会想 些什么?(可能是让花草来陪伴父亲,排解父亲孤独寂寞的心情;也(2)学习生字。(媒体突出显示“蛇紫嫣红”),师用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娓紫嫣 红晃:编编顺口溜:日加光,晃晃晃。阵:用合一合的方法:左耳旁与车合起来就是“阵”。(3)这么美的景色,我们一起试着来背一背吧。(师引背)(4)区分“欣赏”和“看”。(“欣赏”是带着愉悦的心情
18、去看,文中就表 示高尔基边看边想念儿子。)(5)高尔基满心欢喜地说不上话来了,你能替他说一说吗?(填空)高尔基坐在院里,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他心想:O三、深入学习,感情升华:1、过渡:师读课文第6小节。(板书:写信)2、(媒体出示信的内容)请你把自己当成是高尔基的儿子,自己读读 这封信的内容,再把你读信后的感受告诉你的同桌。(板书:收信)(指名交流)3、补充信的内容:(媒体出示)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文中“给”和“拿”分别指什么?(给:儿子栽花给爸爸欣赏。拿:爸爸赏 花思念儿子。)4、复习巩固,描摹生字。(媒体出示)生字所组成的词语
19、。全班齐读,师及时正音。师指导描摹生字:妻、霞。(学生在书后田字格里写一写)5、师:在这封信里,高尔基两次提到了“美好的东西”,第一次这指的 是鲜花。第二次指的是什么呢?(指名回答)师:是啊,对别人小小的关心,对别人的称赞和鼓励,哪怕是一声轻 轻的问候,甜甜的微笑,这些都是美好的东西。当你把这些美好的东 西给予别人的时候,你就会感到特别的快乐。6、说一说你帮助别人而感到快乐的事情。(配乐:让世界充满爱) 指名交流。7、师总结:这对父子就是这样在载花和赏花,写信和收信中流露出了 对彼此深深的爱,这爱就是浓浓的父子情。(板书:爱)四、再读课文、积累名言。1、如此深刻的爱,让我们再一起读一读课文,再
20、来细细品味一番。2、读了这篇课文,我们了解到:(填空)高尔基是, 他是 O3、师总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让我们在现代诗人汪国真的名言中 结束今天的课:篇五:童年高尔基篇五童年高尔基好词:昏暗发抖恐惧利索频繁念叨依旧害怕汽笛沮丧炫耀温和清晰打颤驳船流畅灶神沉默笼罩飘忽忽如其来兴趣盎然熠熠生辉秋雨绵绵温暖如春秋高气爽天空澄澈逆流而上隆隆作响面带微笑波光粼粼旭日东升好句:秋雨绵绵,秋风呜呜,树枝摇曳,外面又冷又湿,里面却是温暖如春, 大家紧挨着坐着,气氛和谐。大家都被他感染,跟着他颤抖起来。从那时起我怀着不安的心情观察人们,仿佛我心上的外皮给人撕掉了, 于是,这颗心就变得对于一切屈辱和痛苦,不管是
21、自己的,或别人的, 都难以忍受的敏感。那曲子激昂中含着忧伤,仿佛是从高山奔流而下 的河水,激荡在房间中。灯影不再摇曳,月光清楚地印在地板上,显 得那么凄凉而又安详。好段:不要管大人的事!大人都学坏了;上帝正考验他们呢,你还没有受考 验,你应当照着孩子的想法生活。等上帝来开你的心窍,指示你应当 做什么,领你走那应走的道路。懂不懂?至于什么人犯了什么过失一 这不是你的事。这让上帝来判断,惩罚。这要他来管,不是我们!茨冈脸色红红地走到厨房中间,像一团火焰般地跳动起来:两手高高 扬起,脚步快得让人难以分辨,衬衫抖动着,像燃烧一般发出灿烂地 光辉。他放纵地舞着,仿佛翻开门让他出去他就能跳遍全城!在漫长
22、的空虚无聊的岁月里,打架斗殴就是过节,失火反倒可以开心解闷; 在呆板的毫无表情的脸上,伤痕也能给人增添光彩。感受:爸妈宠着我们,我们要什么有什么,而我们却身在福中不知福,还经 常做出对父母不敬的事。这种生活对我们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了,哪里 还懂得去珍惜。读了童年后,我懂得了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来 的东西才真正算得上是收获。童年匆匆去也,少年就要到了,就让我 们翻开尘封的记忆,回首自己的童年去感受高尔基所着的童年, 去感受不一样的童年。篇六:走近高尔基和他的童年教学设计篇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走进高尔基和他的童年教学设计张艳华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高尔基和他的童年的基本内容,明确学习要求
23、 2、培养阅读名著的兴趣,扩大语文学习的范围,拓展知识面。3、学会思考、赏析、谈体会,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二、学情分析和学法指导:名著导读是语文版教科书的一个教学工程,它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阅读 名著的兴趣,扩大语文学习的范围,拓展知识面。可是它也存在一定 的局限性,比方:有的同学家里虽然藏书不少,但阅读兴趣不浓,或 阅读能力差;而有的同学虽然求知欲望很强,但由于家庭条件的制约, 想阅读却没有足够的藏书;也可能由于时间限制,无法按要求阅读完 规定的名著。童年是外国名著,学生们自觉阅读的兴趣更不浓。 针对以上种种情况,我设计了该教学方案,先指导、促使学生课外自 主阅读;再利用课堂让他们互相补充,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优秀10篇 年级 语文 高尔基 儿子 教案 范例 优秀 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