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生物 第2章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第2节 有性生殖学案 苏教版必修2.doc
《2019高中生物 第2章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第2节 有性生殖学案 苏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生物 第2章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第2节 有性生殖学案 苏教版必修2.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二节第二节 有性生殖有性生殖学习目标知识概览(教师用书独具)1简述受精过程及其意义。(重点)2简述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与个体发育,举例说明脊椎动物的有性生殖与个体发育。(重点)3了解植物子房的结构及种子形成的有关知识。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一、受精孕育新的生命1受精作用含义:受精是指精子进入卵细胞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它开始于精子与卵细胞的相互识别,结束于两者细胞核的融合。2受精作用的过程精子、卵细胞的相互识别精子入卵: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卵细胞反应:卵细胞释放相应物质,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卵融合: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3受精作用的结果(1
2、)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该物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2)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4受精作用的意义(1)受精使卵细胞的缓慢代谢转变为旺盛代谢,从而促进受精卵不断地分裂、分化,使新生命逐渐发育为成熟的个体。(2)受精决定生物个体的性别:(3)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共同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促进遗2传物质的重新组合。二、有性生殖1有性生殖的含义由亲代产生有性生殖细胞或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合子(如受精卵),再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2无性生殖(1)概念: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3、(2)种类:生殖方式概念实例分裂生殖(裂殖)一个生物体直接分裂成两个新个体变形虫、草履虫、细菌等出芽生殖(芽殖)出芽形成芽体,进而发育成新个体酵母菌、水螅等孢子生殖由无性生殖细胞孢子长成新个体青霉、曲霉、衣藻等营养生殖(扦插、嫁接等)由营养器官的一部分,发育成新个体马铃薯块茎、草莓的匍匐茎等3.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1)双受精含义: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融合的过程。过程:花粉管内的两个精子释放到胚囊中。.精子卵细胞受精卵胚。.精子两个极核受精极核胚乳。适用范围:被子植物。(2)子房的发育果实的形成子房壁胚珠珠被子房果皮种子种皮果实胚乳的发育.一些植物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胚乳的养分因被子叶吸收而
4、退化,如花生、大豆的种子。.一些植物种子的胚乳发达,储藏大量的养分,如水稻、小麦、玉米的种子。胚的发育.实质:是新一代植物体的幼体。3.发育结果:发育成熟的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发育成一个新的植物个体。4脊椎动物的有性生殖(1)配子的来源精子和卵细胞分别是在精巢和卵巢中经减数分裂形成的。(2)生殖过程通过受精作用,精子和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3)胚胎发育的含义从受精卵发育成幼体的过程,包括卵裂、囊胚、原肠胚等阶段。(4)胚后发育的含义幼体从卵膜中孵化出来或从母体内生出后发育为性成熟个体的过程。5有性生殖的意义在有性生殖中,两性生殖细胞分别来自不同的亲本,因此,由合子发育成的后代就具备了双亲的遗
5、传特性。这对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基础自测1判断对错(1)受精卵中的 DNA 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 )(2)若水稻的叶肉细胞中含有 24 条染色体,则胚乳细胞中含有 36 染色体。( )(3)被子植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种子的形成。( )(4)人体由壮年步入老年属于胚后发育。 ( )(5)有性生殖的后代具备了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 )提示:(1) 受精卵中的 DNA 包括核 DNA 和细胞质 DNA,核 DNA 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质 DNA 主要来自卵细胞。(2)(3) 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4) (5)2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通过减数
6、分裂和受精使后代( ) 【导学号:01632024】A有利于生物的生存,不利于生物的进化B继承双亲全部的遗传性状C从双亲各获得一半的 DNAD染色体数目与前代的相同D D 本题考查有性生殖中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知识。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更强的变异性,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后代细胞核中的 DNA 从双亲中各获得一半,而细胞质中4的 DNA 几乎全部来自于母本,即来自母本的 DNA 大于 。1 23下列有关极核与极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染色体的数目都为体细胞的一半B都位于胚囊内C都只出现在植物体内D受精后都能发育成胚乳A A 极体是动物减数分裂形成的,不会出现在胚囊中,也不可能发育成胚乳。合
7、 作 探 究攻 重 难受精孕育新的生命背景材料鸳鸯是一种观赏鸟类,鸳为雄性,鸯为雌性。古人常用鸳鸯表示坚贞纯洁的爱情,其实不然,据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科学工作者多年的实地观察,鸳是个薄情郎,鸳鸯在交配季节,雌雄确实是形影不离;但交配后,鸳便离去,产卵、孵化和抚育后代的沉重担子全由鸯来承担。而当它们当中之一一旦逝去,另一方也会去另觅新欢。思考交流1鸳和鸯产生的配子大小相同吗?提示:鸳产生的精子较小,能移动;鸯产生的卵细胞较大,为受精卵提供营养。2子鸳鸯的遗传物质是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吗?为什么?提示:不是。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母方。3鸳(或鸯)能与天鹅结合产下后代吗?为什么?提示:
8、不能。它们的生殖细胞不能相互识别并融合。归纳总结1受精前的准备(1)精细胞变形:精细胞变形为精子,染色体集中在头部,尾部获得运动能力,利于受精。(2)卵细胞体积较大:卵原细胞的细胞质更多地集中到卵细胞中,为受精卵提供营养,供早期胚胎发育所需。2受精的图像分析5(1)卵细胞中的 A、B 染色体都是白色的,而精子中 a、b 染色体是黑色的,同一颜色的染色体表示来自父方或母方中的同一方,如 A、B 来自母方,a、b 来自父方。(2)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染色体 A 与 a(B 与 b)是同源染色体,由于来自不同的亲本,所以颜色不同。(3)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将来形成配子时,同源
9、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产生配子的类型有 AB、ab、Ab、aB,其中 AB、ab 的两条染色体均来自一个亲本,概率为 1/2。(4)受精作用的实质: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成一个细胞核的过程。3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变化曲线细胞内核 DNA 含量的变化(1)图中 aj 段表示的是减数分裂的过程,其中 ab 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bf 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fj 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2)k 点表示进行受精作用。4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意义的分析(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亲子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因而有利于保持物种遗传性状的稳定性。(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促进了遗传物质
10、的重新组合,使子代呈现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随机组合及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对等片段之间的交叉互换导致配子遗传物质组合的多样性。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导致受精卵及其随后发育成的个体的遗传物质组合的多样性,从而使生物表现多样性。特别提醒:受精作用体现细胞膜的两个方面(1)细胞膜的功能: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识别)(2)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融合)6典例通关如图表示在动物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导学号:01632025】Aa 过程没有姐妹染色单体Bb 过程
11、细胞数目不变Cc 过程发生细胞识别和融合Dd 过程没有同源染色体技巧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识别并明确 a、b、c 和 d 四个时期的过程及特点。C C 由于在 ab 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所以代表的是减数分裂,a 过程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含有姐妹染色单体,A 错误;b 过程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数目加倍,B 错误;c 过程表示的是染色体数目的加倍,表示精卵细胞的融合,C 正确;d 过程表示的是受精卵进行的有丝分裂,精卵结合后含有同源染色体,D 错误。(1)a、b、c、d 四个时期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有哪些?提示:a 和 d。(2)b、c、d 三个时期均有染色体数加倍的
12、过程,其原因分别是什么?提示:b 和 d 均是着丝点分裂的结果,c 则是受精时同源染色体汇合的结果。活学活用1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B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C受精后,卵细胞细胞呼吸和物质合成进行得比较缓慢D受精后的卵细胞能阻止其他精子的进入C C 受精前,卵细胞代谢缓慢,受精过程使卵细胞变得十分活跃,然后受精卵迅速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开始了个体发育的过程。2精子和卵细胞经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在受精卵中( )【导学号:01632026】A细胞核的遗传物质完全来自卵细胞7B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完全来自卵细胞C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中生物 减数分裂 有性生殖 学案苏教版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