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兴亮文选(贾勇指导) 九评何婧旖文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汪兴亮文选(贾勇指导) 九评何婧旖文选.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汪兴亮文选(贾勇指导):兼评何婿旖文选初二学生何婿旖,曾经点评高佳怡和徐凡力近来的研究发现,这一点将在本文的文末揭秘。先来看一下汪兴亮的作品之一:劳动美爱劳动的人是美的化身,爱劳动的人是健康的化身,爱劳动 的人是道德的化身。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劳动,没有多少人 去劳动但是破坏环境的人没有变少,相信你身边也有这样的人吧, 有的话,就马上制止他吧!怎么办呢?其实我们可以去参加社区开展的环保之类的活动, 我建议大家可以踊跃的报名参加,就像我放暑假的时候,小区在 建设一个长廊,我还去给进行过帮助,帮助辛苦的工人叔叔和水 泥,也给叔叔递过砖头,在我的带领下,小朋友们也踊跃的参 加,大家一
2、起劳动,我们小区通过全民劳动争取到了属于我们的 荣耀,得到了模范校区的称号,这是属于我们大家的荣耀。劳动是美的,这份美我们都应当去守护,当然这份守护是需 要付出辛苦的,每一片美丽的环境都来之不易,所以千万不要 破坏环境,不要破坏大家努力的劳动成果,所以我才说劳动是美 的,劳动的人是美的化身,让我们为这些美的化身的人鼓掌。它的叫声总使人感到“凄凄惨惨”,尤其在萧条荒凉的秋日黄昏,那叫声会显得 更加阴森、凄苦。鸦声消逝,远处又隐隐传来了军营中的阵阵角声。这凄苦的鸦 声,悲壮的角声,加倍地渲染出自然景色的凄旷、悲凉,给人以无限空旷的感受, 意境开阔而悲凉。不难看出,这景物的描写中,融注着作者当时流离
3、失所,无限 忧伤的身世之感。下片起句,作者写了在这种景色中自己抑郁孤寂的心情。“断香残酒情怀恶。 全词只有这一句直接写“情怀”,但它却是贯穿和笼罩全篇的感情,一切都与此 密切相关。“乱山平野烟光薄”的景色,使词人倍感“情怀恶”,而“情怀恶”更 增添了秋日黄昏的萧索冷落。“断香残酒”四字,暗示出词人对以往生活的深切 怀恋。在那温馨的往日,词人曾燃香品酩,也曾“沉醉不知归路二而今却香已 断,酒亦残,历历旧事皆杳然,词人的心情是难以言喻的;一个“恶”字,道出 了词人的不尽苦衷。“西风吹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那阵阵秋风,无情地 吹落了梧桐枯黄而硕大的叶子,风声、落叶声使词人的心情更加
4、沉重,更加忧伤 了。叠句“梧桐落”,进一步强调出落叶在词人精神上、感情上造成的影响。片 片落叶象无边的愁一样,打落在她的心上;阵阵风声,象锋利的钢针扎入她受伤 后孱弱的心灵。这里既有国破家亡的伤痛,又有背井离乡的哀愁,那数不尽的辛 酸,一下子都涌上了心头。作者写到这里,已把感情推向高峰,接着全词骤然从 “又还秋色”的有声,转入了 “又还寂寞”的寂静之中。这“静”绝非是田园牧 歌式的宁静,而是词人内心在流血流泪的孤寂。“又还秋色,又还寂寞”,说明词 人对秋色带来的寂寞的一种厌恶和畏惧的心理。自己不甘因秋色而寂寞,无限婉 惜逝去的夏日的温暖与热闹,同时也似乎表明她失去亲人、故乡的寂寞心情。长 期积
5、郁的孤独之感,亡国亡家之痛,那种种复杂难言的心情,都通过淡淡的八个 字,含蓄、深沉地表现了出来。这首词的结句,是全词境界的概括和升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能 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J 又还秋色,又还寂寞”是对词人所处的环境, 所见的景物以及全部心境真实、准确而又深刻的概括,景是眼前之“真景物。 情是心中之“真感情”,同时情和景又互相融合,情融注于景,景衬托出情,使 全词意境蕴涵深广。(乔小南) 72词失调名条脱闲擅系五丝。73词失调名瑞脑烟残,沈香火冷。75词怨王孙/忆王孙帝里春晚。重门深院。草绿阶前,暮天雁断。楼上远信谁传。恨绵绵。多情自是多沾惹。难拚舍。又是寒食也。秋千巷陌,人静
6、皎月初斜。浸梨花。75词长寿乐微寒应候。望日边六叶,阶莫初秀。爱景欲挂扶桑,漏残银箭,杓回摇斗。庆高闵此际,掌上一颗明珠剖。有令容淑质,归逢佳偶。到如今,昼锦满堂贵胄。荣耀,文步紫禁,金章绿绶。更值棠棣连阴,虎符熊轼,夹河分守。况青云咫尺,朝暮重入承明彳爰。看彩衣争献,兰羞玉酎。祝千龄,借指松椿比寿。76词蝶恋花永夜恢恢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莫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78词失调名教我甚情怀。79词摊破浣溪沙/山花子揉破黄金万点轻。男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大鲜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
7、里梦,却无情。词摊破浣溪沙/山花子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81词瑞鹏鹃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为奴。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彳爰明皇倚太真。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82词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玉鸭熏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83词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斜匕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84词新荷叶薄露初零,长宵共、永昼分停。绕水楼台,高耸万丈蓬瀛。芝兰为寿,相辉映、簪笏盈庭。花柔
8、玉净,捧觞别有娉婷。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东山高蹈,虽卿相、不足为荣。安石须起,要苏天下苍生。85词诉衷情夜来沉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注释】沉醉:大醉。萼:花瓣外面的一层小托片。远:花草粹编作“断”悄悄:寂静无声。依依:留恋难舍,不忍离去之意。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唐吴融情 诗:依依脉脉两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更:又。柳永雨霖铃: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挪:揉搓。捻:用手指搓转。得:需要。些:花草粹编作“此”神文作者高佳怡和初三学生徐凡力,近来的研究有一个共同发现中国历史上的
9、“头蛆”和“二蛆”,绰号是同一个,你知道吗?首先解释一下“头蛆”。其实就是秦桧。据野史记载,他老婆王氏在与金国人通奸时,称呼秦桧为二老 豹子,可见秦桧的绰号(外号)叫二老豹子。再说“二 蛆”,就是中国历史上名声极臭的太监魏忠贤,诸多研 究者认为他也不属于人类,故称其为“二蛆”。令人难 以置信的是:“二蛆”的绰号(外号)竟然也叫二老豹 子。简言之,“头蛆”和“二蛆”的绰号都叫二老豹子, 这是根据相关史料研究的结果。在这个暑假里,我最最崇拜的人就是辛勤的清洁工人,为什 么呢?因为他们才是真真正正美的化身,他们是装点城市魅力的 蜜蜂,他们留下的每一滴汗水,都是那么的有价值,那么的值得 人尊敬,这就是
10、我们大家应当去学习的,这就是美的化身。他们用每一滴汗水来换取城市的美丽,他们用自己的劳动来 装点这美丽的城市。劳动美,劳动美,劳动最美!因为黄冰倩等诸多神文作者共赞初二学生何婿 旖,所以再来看一看初二学生何靖旖的原创文之一 爱心,如下一一生活中人人都有爱心吗?是有还是没有,又或者是不想表现出来?“人之初性本善”,在人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但由于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每个人的本性就会发生 改变。这一点说明自身与接触到的人和事息息相关。而“爱心”是我们在学校里听过最多的词之一, 因为人们一直在追求爱心,学习爱心,传承爱心,让 它成为自身好习惯的一部分。在别人和家长看来,一个好孩子除了要学习好、懂礼
11、貌,更直接的是从他那细微行动中,看他有没有爱心;懂不懂得分享;会不会做出一些行动,使环境 更好、更美。可想让大家都觉得你自己是一位有爱心的人,具体的办法还得是实践,我们并不用做多伟大的事,我 们只用做有价值、有意义的能力范围内的事,如:在 家中,帮父母做家务;在校中,认真学习帮老师和同 学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在社会中,遵守交通规则, 不做无道理的事这些事情虽然感觉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可是却有很多人依旧做不到,因此想做有爱心的人,即简单但 又不简单。所以,社会中的人现在还有爱心吗?以我的角度认为,当今社会中之所以有爱心的人越来越少,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有些人会利用“爱心”去骗人的利益,让受害者
12、遭到不可估量的损 失。因此人们才会十分警觉,不敢轻易付出爱心。面 对这一社会现象,国家也越来越重视重视,做出了 “扫 黑除恶”“反对网络诈骗”等标语。对于我们中学生而言,是最容易被骗去“爱心”的受害者之一。所以面对别人向你请求帮助时,要多留意些。最后,付出爱心到底是好是坏呢?其实它是双向的,只取决于使用者想达到的目的。而我们要做的是让它那闪亮的一面展现给众人,并把黑暗的一面做为提醒自己的警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名有爱心的公民了!这首词作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远离之后,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 是一首工巧的别情词作。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 下半
13、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全句设色清丽,意象 蕴藉,不仅刻画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词人情怀。意境清凉幽然,颇有仙风灵 气。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 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起句为全词定下了幽美的抒情基调。接下来的五句顺序写词人从昼到夜一天内所作之事、所触之景、所生之情。 前两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写的是白昼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独上”二字 暗示处境,暗逗离情。下面“云中谁寄锦书来” 一句,则明写别后的悬念。接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两句,构成一种目断神迷的意境。按顺序,应是月满时, 上西楼,望云中,见回雁,而思及谁寄锦
14、书来。“谁”字自然是暗指赵明诚。但 是明月自满,人却未圆;雁字空回,锦书无有,所以有“谁寄”之叹。说“谁寄”, 又可知是无人寄也。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 足传书的遐想。而这一望断天涯、神驰象外的情思和遐想,无时无刻不萦绕于词 人心头。“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句,承上启下,词意不断。它既是即景,又兼比兴。 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遥遥与上阕“红藕香残”、“独上兰舟”两句相拍合 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则给人以凄凉无奈之恨。下片自此转为直接抒情,用内心独自的方式展开。“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二句,在写自己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想到对方,深
15、知这种相 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面的,以见两心之相印。这两句也是上阕“云 中”句的补充和引申,说明尽管天长水远,锦书未来,而两地相思之情初无二致, 足证双方情爱之笃与彼此信任之深。这两句既是分列的,又是合一的。合起来看, 从“一种相思”到“两处闲愁。是两情的分合与深化。其分合,表明此情是一 而二、二而一的;其深化,则诉说此情已由“思”而化为“愁:下句此情无 计可消除”,紧接这两句。正因人已分在两处,心已笼罩深愁,此情就当然难以 排遣,而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了。“此情封锁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三句最为世人所称道。这里, “眉头”与“心头”相对应,“才下”与“却上”成起伏,
16、语句结构既十分工整, 表现手法也十分巧妙,在艺术上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当然,这两个四字句只是整 首词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非一枝独秀。它有赖于全篇的烘托,特别因与前面 另两个同样工巧的四字句“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前后衬映,而相得益彰。【赏析三】元伊世珍琅姨记卷中载:“易安结婚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 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以词来抒写相思之情,这并不是什么新 鲜的题材,但李清照这首一剪梅以其清新的格调,女性特有的沉挚情感,丝 毫“不落俗套”的表现方式,给人以美的享受,显得越发难能可贵。“红藕香残玉簟秋”,首句词人描述与夫君别后,目睹池塘中的荷花色香俱 残,回房欹靠竹席,颇有凉意,原
17、来秋天已至。词人不经意地道出自己滞后的节 令意识,实是写出了她自夫君走后,神不守舍,对环境变化浑然无觉的情形。“红 藕香残”的意境,“玉簟”的凉意,也衬托出女词人的冷清与孤寂。此外,首句 的语淡情深,如浑然天成,不经意道来。故前人评曰:“易安一剪梅起句红 藕香残玉簟秋七字,便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间烟火气象,其实寻常不经意语也” (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三)。“轻解罗裳,独上兰舟J次写在闺中无法排遣愁闷 与相思之苦,便出外乘舟解闷。词人在一首如梦令中曾生动地记述一次她乘 舟尽兴游玩的情景,不仅归舟晚,还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情调欢快。 现如今却是“独上兰舟”,不仅无由消除相思之苦,反更显怅惘和忧郁
18、。“云中谁 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J女词人独坐舟中,多么希望此刻有雁阵南翔, 捎回夫君的书信。而“月满西楼”,则当理解为他日夫妻相聚之时,临窗望月, 共话彼此相思之情。此句颇有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诗句的意境。另外,“月 满”也蕴含夫妻团圆之意。这三句,女词人的思维与想象大大超越现实,与首句 恰形成鲜明对照。表明了词人的相思之深。下片。“花自飘零水自流”,词人的思绪又由想象回到现实,并照映上片首句 的句意。眼前的景象是落花飘零,流水自去。由盼望书信的到来,到眼前的抒写 流水落花,词人的无可奈何的伤感油然而生,尤其是两个“自”字的运用,更表 露了词人对现状的无奈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次写
19、词人自己思念丈夫赵明诚, 也设想赵明诚同样在思念自己。这样的断语,这样的心有灵犀,是建立在夫妻相 知相爱的基础上的。末三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词人以 逼近口语的词句,描述自己不仅无法暂时排遣相思之情,反而陷入更深的思念境 地。两个副词“才”、“却”的使用,很真切形象地表现了词人挥之又来、无计可 消除的相思之情。这是一首相当富有诗情画意的词作。词人越是把她的别情抒写得淋漓尽致, 就越能显出她的夫妻恩爱的甜蜜,也越能表现出她对生活的热爱。此外,这首词 在意境的刻画,真挚、深沉情感的表述,以及语言运用的艺术上,无不给人留下 深刻的印象。(文潜少鸣)【赏析四】本篇抒写的是普通的秋
20、日别情,是作者为怀念其夫赵明诚所作,上阕从秋日 独自泛舟出游写到明月高照闺楼,无论是白天或晚上,出外或者归家,无时无刻 不在挂念着心上之人,盼望他从远方寄来“锦书二下阕以花落水流比拟丈夫离 开自己以后的寂寞寥落之感,说明彼此伉俪情深,两地相思难以消除。我们可以 见到,柳眉刚刚舒展,心中又见翻腾,词语浅近,感情深挚,体现了漱玉词的艺 术风格。集评:离情欲泪。读此始知高则诚,关汉卿诸人,又是效颦(杨慎批点本草堂诗 余卷三)。此词颇尽离别之情。语意飘逸,令人省目(草堂诗余评林卷二)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特绝,真不食 人间烟火者(白雨斋词话卷二)。词一开篇:“红藕香残玉簟
21、秋”,荷花已然凋残,尽是一片清秋冷落时节,这 个“秋”字,正是作者触发情怀的节点,是缘景生情的根本,也是文章情气的基 础。作者把“秋”这个抽象化的季节概念,用具有感性色彩和具象特征的“红藕 香残”来表达。同时,秋凉的“香残”景象和清飒氛围最能激起人们的愁情幽绪, 这在古典诗词是极为常见的,这说明了其审美上的对象特征和心理意绪上的对应 同构关系。作者巧妙的避免了自然景象可能的对主体心理意绪的掩蔽,使读者产 生审美上的偏向,而是把客体的自然物象作为引发情绪的媒介。即不是意大境小, 也不是境大意小,而是微衰的秋境和幽然的秋思之间的相互契合。作者淡起微推,首先用淡笔勾勒季节特征,其后轻推出抒情主体的形
22、象。“轻 解罗裳,独上兰舟”两句足可玩味,“轻”,言其悄悄然;“独”,日其仅然一身。 何以如此?词至此可谓不着一字,然而其意脉潜隐其中,直到“云中谁寄锦书来”, 其潜隐之意脉方才显豁,终显其表层意象。作者眺望秋际云天,原是企盼丈夫的 “锦书来”,于是紧接“雁字回时” 一句。“雁字”既是眼前实景,雁阵归然,长 空噫唳;也是寄兴之景,所谓鸿雁传书,本就是具有民族本色的传统意象,含有 象征意义。当这这种翘首引怀,待书于景的意识,最终成为显性意识口寸,前两句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所内蕴的深意也就得到了很好的解释。其在一个幽静的 环境中孑然一身,静静地等待雁传尺素,独自咀嚼那离别的伤情,悄然的排遣那
23、铭心的思念。在这“轻”与“独”中不事张扬,无需为伴的去回味、咀嚼、体验、 领略。上阕煞尾处,忽见“月满西楼”这一景象描述。这一收笔,绝极妙极。不 但呼应了首句“红藕香残”的景象,且同时组成了一个空间上的立体环境体;红 藕、兰舟、雁字、西楼。作者亦身在其中,独处一角,可谓身入词境。这时候呈 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空间感下透现的时态感观,时空的灵动跃然纸上,此时流转在 我们心间的是作者的情与意的深度交融,于是从最初的绘画美上升到一个更高的 美学层面,意境美。本篇词作,上阕隐然相思之意,下阕则直宣情愫。“花自飘零水自流”,乃借 景抒怀,暗中又扣合流水落花的伤感与无奈。可以说字字紧扣“相思”这一词中 意脉。
24、“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作者述及与丈夫身处两地,共处一种思绪之间, 表明了作者与丈夫的心灵感应同为一律。可见此处是为双向而动。这与前人所作 大部为对月独抒怀的感情脉思有着显著区别。然而“此情无计可消除”,作者如 何为之?结尾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两句绝妙好词,除让人哑然称绝之外, 唯有叹然。作者一路写来,或寄情于景,或景中含情,意象时露时显,于结尾处 猛然一收,如群山之玉,塔顶明珠,给读者以强烈的审美刺激,使之心灵为之震 动,深思、遐想。长时间的体验个中三味。作者以其独特的方式感知着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情感,并以她独特 的艺术技巧将之呈现,并在这一瞬间凝为审美的精华,使之作品产生永恒
25、的艺术 魅力。这就是所有传世巨作所共有的,在各个层面上以独具个性化的表现手法传 达出人类的普遍意识情感,唤起不同时代、民族、国界的人们的善良的审美体验。61词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来不似蓬莱远。62词蝶恋花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眉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敲,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63词鹏鸽天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64
26、词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65词怨王孙/忆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苹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66词-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洒黄昏彳爰,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词诉衷情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按残芯,更拈馀香,更得些时。词行香子草际鸣蛰。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27、。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69词失调名犹将歌扇向人遮。水晶山枕象牙床。彩云易散月长亏。几多深恨断人肠。罗衣消尽恁时香。闲愁也似月明多。直送凄凉到画屏。词鹏鸽天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词忆秦娥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彳爰,暮天闻角。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简析】南渡之后,李清照递遭家破人亡、沦落异乡、文物遗散、恶意中伤等沉重打 击,又目睹了山河破碎、人民离乱等惨痛事实。这首忆秦娥就是词人凭吊半 壁河山,对死去的亲人和昔日幸福温馨生活所发出的祭奠之辞。上片写登临高阁的所见所闻。起句“临高阁”,点明词人是在高高的楼阁之 上。她独伫高阁,凭栏远眺,扑入眼帘的是“乱山平野烟光薄”的景象:起伏相 叠的群山,平坦广阔的原野,笼罩着一层薄薄的烟雾,烟雾之中又渗透着落日的 最后一缕余辉。叠句“烟光薄”加强了对这种荒凉、萧瑟景色的渲染,造成了使 人感到凄凉、压抑的气氛,进而烘托出作者的心境。“栖鸦归后,暮天闻角J是作者的所见所闻。乌鸦是被人们厌恶的鸟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