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习作.docx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习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习作.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5搭船的鸟教学目标1 .正确书写“搭、父、嘴”等13个生字,会认“父、啦、鹦、鹉、悄” 5个生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教学重难点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1 .师:你喜欢小鸟吗?说一说喜欢哪种鸟?(谈感受)2 .师出示“搭船” 一词,问:你搭过谁的车或船?去过哪里?(生讲)师:一次,一只鸟就搭上 了一位小朋友的船,它要干什么呢?这位小朋友心里怎么想的呢?让我们快去看一看吧!引入新课搭 船的鸟。二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1 .自由朗读课文,
2、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 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 .出示生字词,学生齐读。小组内说认字好方法,学生互助识字。搭船母亲外祖父沙啦响羽毛翠鸟长嘴静悄悄吞下去捕鱼鹦鹉(1)学生自由练读。(2)小组内推选一名代表比赛读。纠正读音:注意读准平舌音“翠、嘴”,翘舌音“沙”,前鼻音“吞、亲”,后鼻音“响、鹦” 等。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3 .检查朗读。以小组的形式汇报,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派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 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设计意图: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其自主识 字的能
3、力、合作意识及良好的识字习惯。2 .老师适时介绍自己的发现。3 .你还知道哪些有意思的植物吗?(学生回答。)小结:同学们,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如果我们有机会亲自去观察、去发现这些有趣的植物, 该多好啊!二、习作例文的教学1.通过习作例文,了解作者的观察所得和观察的细致。(1)指导学生自读、自学,借助旁批和课后题了解作者的观察所得和观察的细致。(2)借助例文引导学生体会到,可以写观察到的发现,还可以加入自己观察时的想法。三 课堂小结苏联一位著名的生理学家有一句经典的名言(出示:观察、观察、再观察),说出了观察的重要性。 学会认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不仅能让我们发现更多的自然微妙,同时,也能提升我
4、们的习作能力呢! 孩子们,让我们继续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摸,用鼻子闻,这样世界才会 呈现给我们五彩缤纷的样子。板书设计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描写事物:语言简洁、准确、通俗抓住特征理清顺序描写场景:场景发生的时间、地点、气氛、特点人物神态、言行教学反思学生汇报自己的观察,将重点都定在了 “发现” 一词上,大家都很积极,好像争着比谁的发现最 多最奇,但把“观察中”忽视了,而怎么观察到的,自己观察时所做了什么,这个过程学生却大多数 都是只字不提。引导学生将自己是如何观察到的,及观察时自己是否认真等过程说了出来,这就为观 察的内容提供了真实性的证词。三 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
5、 .谈话过渡: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1)搭船的鸟是什么鸟?(翠鸟)(2)你喜欢这样的小鸟吗?为什么?(3)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可以分为几个局部?每个局部讲了什么?师适时予以点拨归纳:第1自然段主要写了 “我”和母亲雨中乘船去外祖父家;第2自然段写一只美丽的小鸟站在船头;第3自然段写小鸟引起了 “我”的好奇;第4自然段写小鸟捕鱼本领很高;第5自然段写母亲告诉“我”小鸟是一只翠鸟。指导学生试着根据每自然段的意思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注意用简单的话讲清楚即可,师再次补 充归纳(主要写了 “我”在雨中乘船去外祖父家的途中发现并认识翠鸟的过程)四、精读课文,深入认识翠鸟。让我们再读课文,先找出
6、描写翠鸟样子的段落,看看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 .学习第二自然段(1)学生自读圈画,试着从文中找出能概括翠鸟样子的词语和句子。(2)根据学生的朗读,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引导学生交流,(相机板书:样子美)同时引导他们再 读文段,看看这段话中作者先总写了美丽,之后重点抓住了翠鸟样子的哪一方面特点来写的。(3)学生继续交流,适时引导学生明确:这段话主要是抓住了翠鸟的颜色来写的。进一步引导学生看看都写了翠鸟哪些地方的颜色。师适时圈画关键词并归纳板书:羽毛、翅膀、 嘴巴,标红“比鹦鹉还漂亮”一句并同时出示翠鸟以及鹦鹉的图片,引导学生体会翠鸟的色彩美(板 书:色彩鲜艳),并与鹦鹉进行比照,体会其“漂亮
7、”的特点。(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注意边读边想象翠鸟的样子美。3 .学习第一自然段过渡引入:孩子们,让我们将目光聚集到河面上行驶的小船上,你都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1)引导学生认真、正确地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想一想自己似乎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 (2)学生读书想象,全班交流(似乎看到了雨下得很大,听到了雨点打在船篷上发出的声响), 教师适时出示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找到看到的、听到的相关描写,体会雨下得很大。同 时抓住最后一句体会船夫在雨中摇橹十分吃力的样子。(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注意读出画面感以及“雨大”的特点。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 .学生自主
8、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2 .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3 .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4 .学生描红、摹写。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站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1)学生分组说一说,组长记录下组内学生的想法。(2)分组汇报。(3)教师评议并小结:同学们的想法可真多呀!好奇的小作者,他的想法也不少,听老师把小作 者的想法读一读。(4)老师范读,然后学生练读,读出作者的好奇和求知的欲望。二 精读感悟。谈话过渡:你们想不想知道这只翠鸟在船上干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第三、四、 五自然段。1.学习第三自然段谈话激趣:雨停了,“我”看见一只美丽的鸟
9、儿站在船头。孩子们,如果你就是文中的“我”, 此时你会有什么想法?(1)学生思考交流:预设:生1:咦?这是什么鸟呢?怎么会这么美丽?师:是的,刚刚我们已经见识了它美丽的样子,因为它浑身都是鲜艳的色彩。生2:它是什么时候飞来的呀?我怎么没有注意到?师:雨太大了,你确实没有注意到。生3:我要是能把这只鸟带回家,让它天天陪伴我该有多好啊!师:确实是一只人见人爱的鸟儿!孩子们,课文中的“我”跟大家的疑问差不多,小脑瓜里一连 冒出来三个问号。来,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第3自然段,注意读出疑问的语气。(2)(出示第3自然段),指导学生感情地朗读,注意读出强烈的疑问语气。(3)讨论交流:当你读到第3自然段时,你觉
10、得文中的“我”是 个怎样的孩子?学生交流,师 适时引导他们体会“我”善于观察思考的特点。2.学习第4自然段过渡:这样一只美丽的翠鸟,还有一个本领呢,孩子们,认真读一读课文第4自然段,说说翠鸟 的“本领”是什么。(1)学生交流(捕鱼),师适时引导学生再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看看这段话中作者抓住翠鸟 捕鱼时的什么特点来写的。(2)学生思考交流,师归纳板书:动作快、技术高,同时引导学生再读这段话,看看自己都是从 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翠鸟捕鱼动作快的。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师圈画关键词语并板书:冲、飞、衔、 站、吞。(3)引导学生说说对这几个词语的理解(都是动词),师适时引导学生从这几个动词中体会翠鸟捕
11、鱼 技术也很娴熟。捕鱼动作的神速,以及抓住“一下子” “没一会儿”这些词组,让学生感受到翠鸟在 很短时间内就完成了整个捕鱼、吃鱼动作,动作快(4)情境表演:指名表演翠鸟捕鱼的过程,师生评价,师适时引导他们再次抓四个动词体会动作 “快”的特点。适时播放翠鸟捕鱼的视频,引导学生边看边深入感知。(5)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四段,注意强调几个动词。3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出示第5自然段),看看“我”是如何了解关于翠鸟的知识的。师适时 引导学生抓住“母亲告诉我”这句话,懂得学习不一定都来自课本,还有其他的途径(如观察自然、 询问他人等)。指导朗读,注意读出“我”豁然明白的感觉。4 .指导学生将课文连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三年级 上册 语文 第五 单元 教案 教学 设计 习作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