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河东安置区项目海绵城市设计说明专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从化河东安置区项目海绵城市设计说明专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化河东安置区项目海绵城市设计说明专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广州市海绵城市设计说明专篇工程名称:从化河东安置区工程2、下沉式绿地下沉式绿地是低于周围地面的绿地,其利用开放空间承接和贮存雨水,达 到减少径流外排的作用,内部植物多以本土草本植物为主。图39下沉式绿地实景图卜凹深度150mm,有效蓄水深度100mm种植土W0nra透水土工布砾石层,300mm防渗土工布素士夯实层,压实系数20. 90麟礁石,燃雨水对种植铀机再需管路线石狷口或平遒牙设计大印石#蒯200-400周边地面高度to.ooc。海绢井水管,DN200款式雨水口-0.05懒礁石,献甬枕种植带的柿DNWOm.外包科士工布图310下沉式绿地做法示意图!1!I、海绵城市的计算本工程采用容积法设计
2、,即以径流总量控制为目标,控制地块内各低影响 开发设施的设计调蓄容积之和,即总调蓄容积,一般不低于该地块“单位面积控 制容积”的控制要求。设计目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0%,对应的设计降雨量25.8mm。步骤一:依据工程现状地形标高及排水管网进行汇水分区的划分。本工程整个场地较为平整,中间高四周低,往四周放坡,其竖向条件有利 于暴雨条件下雨水有组织的进行排放因此,本工程分为地块一和地块二,地块 一分为2个汇水分区、地块二可整体作为1个汇水分区,工程共3个汇水分区。wm TWA5踏 Ho wm u”卜院分区三图4-1汇水分区及径流流向示意图步骤二:通过综合雨量径流系数的方法计算汇水分区所需的
3、调蓄容积。(1)工程采用下凹式绿地进行雨水调蓄,并在绿地内增设溢流井和溢流口。 绿化种植以乡土植物为主,选择耐旱、耐短时水淹的低维护植物。通过在浅凹 绿地内进行科学的植物配置,对汇集的雨水进行过滤、短暂调蓄,并最终缓慢 渗入土壤以到达减少径流量的设施。下凹式绿地可集雨水收集和净化于一体, 并在源头实现雨水净化。(2)机动车道路均采用透水铺装。本工程下垫面类型包括建筑硬化屋面、绿地、道路,根据海绵城市建设 技术指南一一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中表4-3,分别确定各类下垫面的综合 雨量径流系数取值,然后进行加权平均,求得工程汇水分区综合雨量径流系数。 具体计算过程如下表4-1-4-6所示。(3)人行
4、道、广场、停车位均采用透水铺装。地块一:(分为汇水分区一与汇水分区二)本工程地块一的总用地面积约14735.12平方米(汇水分区一为10359.30 平方米,汇水分区二为4375.82平方米)。可渗透地面包括绿化面积和透水铺 装面积。绿化面积为5158.98平方米(汇水分区一为3569.13平方米,汇水分区 二为1589.85平方米)。本工程人行道、出入口、无障碍出入口、非机动车出 入口停车位等采用透水石专基底形式,面积为379.93平方米(汇水分区一为133.13 平方米,汇水分区二为246.80平方米);广场、机动车道采用透水混凝土,面 积为3273.43平方米(汇水分区一为2629.91
5、平方米,汇水分区二为643.52平 方米);建筑周边采用隐藏式散水,面积为568.06平方米(汇水分区一为548.11 平方米,汇水分区二为19.95=平方米)。硬化地面室外可渗透地面率()=可渗透地面面积/室外地面总面积X 100%=(5158.98+379.93+3273.43+568.06)/ 14735.1 x 100%=63.66%所以本工程地块一可渗透地面率为63.66%o本工程地块一道路广场面积硬化面积为5174.76平方米(其中消防车道和10 机动车道面积为1416.49平方米,广场人行道面积为3758.27平方米)。本工程 人行道、出入口、无障碍出入口、非机动车出入口停车位等
6、采用透水砖基底形 式,面积为379.93平方米;广场采用透水混凝土,面积为1856.94平方米; 建筑周边采用隐藏式散水,面积为568.06平方米。渗透铺装率()=透水铺装面积/道路广场面积x 100%=(379.93+1856.94+568.06+1416.49 ) /5174.76X 100% =81.57% 所以,本工程透水铺装率为81.57%。地块二:(单独作为一个汇水分区)本工程地块二总用地面积约1410平方米。可渗透地面包括绿化面积和透 水铺装面积。绿化面积为456.16平方米。本工程人行道、出入口、无障碍出入 口、非机动车出入口停车位等采用透水砖基底形式,面积约505.30平方米
7、。 硬化地面室外可渗透地面率()=可渗透地面面积/室外地面总面积x 100%=(456.16+505.30)/1410 x 100%=68.19%所以本工程地块二可渗透地面率为68.19%。本工程道路广场面积硬化面积为505.30平方米(其中消防车道和机动车 道面积为0平方米,广场人行道面积为505.30平方米)。本工程人行道、出入 口、无障碍出入口、非机动车出入口停车位等采用透水砖基底形式,面积约 475.81平方米。渗透铺装率()=透水铺装面积/人行道、室外停车场、室外广场面积X100% =505.30乃05.30X 100%=100%所以,本工程透水铺装率为100%。工程设计现状主要以屋
8、面、广场和道路广场为主,工程建设用地地块一总 用地面积为14735.1 rn,地块二总用地面积为1410 Itf,工程首层场地为人行通 道、车行通道、停车位等。其海绵城市设计示意图如下:11图4-3海绵城市设计示意图12表41地块一(汇水分区一)工程综合雨量径流系数综合雨量径流系数计算(按海绵城市建设后下垫面计算汇水分区下垫面类型编号面积(n?)雨量径 流系数 取值综合径流系数AiBi地块一 汇水分区一硬质屋面13094.320.8=(AlxBl+A2xB2 +A3xB3+A4xB4+A5xB5) / (A1+A2+A3+A4+A5)绿色屋顶20.000.3场地绿化33569.130.15不透
9、水铺装4384.700.8透水铺装53311.150.4小计10359.300.45表42地块一(汇水分区二)工程综合雨量径流系数综合雨量径流系数计算(按海绵城市建设后下垫面计算汇水分区下垫面类型编号面积(m2)雨量径 流系数 取值综合径流系数AiBi地块一 汇水分区二硬质屋面11307.060.8=(AlxBl+A2xB2 +A3xB3+A4xB4+A5xB5)/ (A1+A2+A3+A4+A5)绿色屋顶20.000.3场地绿化31589.850.15不透水铺装4568.640.8透水铺装5910.270.4小计4375.820.48表43地块一(各汇水分区合计)工程综合雨量径流系数13综合
10、雨量径流系数计算(按海绵城市建设后下垫面计算汇水分区下垫面类型编 号面积(m2)雨量径 流系数 取值综合径流系数AiBi地块一硬质屋面14401.380.8=(AlxBl+A2xB2 +A3xB3+A4xB4+A5xB5) / (A1+A2+A3+A4+A5)绿色屋顶20.000.3场地绿化35158.980.15不透水铺装4953.340.8透水铺装54221.420.4小计14735.10.46地块一(各汇水分区合计)在建设后的雨量综合系数为0.46,那么需要的调蓄容积计算过程如下表所示。表44地块一设计调蓄容积计算汇水分区总面积 (m2)径流系数年径流总控制率 (%)设计降雨量(mm)设
11、计调蓄容量 (rrP)aCde= 10xaxcxe/10000地块一14735.10.467025.8174.05汇水分区一10359.300.457025.8119.79汇水分区二4375.820.487025.854.26即,为消纳在设计降雨量条件下产生的所有雨水,本工程地块一应设置不 小于174.05m3的调蓄容积。本工程地块一场地设置下凹式绿地共2686.05 nf (汇 水分区一为1601.11疔,汇水分区二为1084.94而),收集场地径流雨水,在绿 地中设置下凹式绿地的设计下凹深度150mm,有效下凹深度为100mm,有效 收集容积为2686.05*100/1000=268.61
12、m3 (汇水分区一为汇水分区二 为108.49m3)。具体方案为通过雨落管引导屋面雨水进入建筑周边绿地,通过 道路坡度汇流收集道路和广场径流引入下凹式绿地进行处理。生物滞留设施比例()=下凹式绿地面积/绿地面积x 100% = 2686.0的 158.98=52.06%本工程地块一的绿地生物滞留设施比例为52.06%。表4-5地块二工程综合雨量径流系数综合雨量径流系数计算(按海绵城市建设后下垫面计算汇水分区下垫面类型编号面积(n?)雨量径 流系数 取值综合径流系数AiBi地块一硬质屋面1448.600.8=(AlxBl+A2xB2 +A3xB3+A4xB4+A5xB5) / (A1+A2+A3
13、+A4+A5)绿色屋顶20.000.3场地绿化3456.160.15不透水铺装40.000.8透水铺装5505.300.4小计14100.45地块二在建设后的雨量综合系数为0.45,那么需要的调蓄容积计算过程如下 表所示。14表46地块二设计调蓄容积计算汇水分区总面积 (m2)径流系数年径流总控制率 (%)设计降雨量 (mm)设计调蓄容量 (m3)aCde=1 Oxaxcxe/10000地块二14100.457025.816.24即,为消纳在设计降雨量条件下产生的所有雨水,本工程地块二应设置不 小于16.24m3的调蓄容积。本工程地块二场地设置下凹式绿地共231.52 itf,收 集场地径流雨
14、水,在绿地中设置下凹式绿地的设计下凹深度150mm,有效下凹 深度为100mm,有效收集容积为231.52*100/1000=23.15m3o具体方案为通过 雨落管引导屋面雨水进入建筑周边绿地,通过道路坡度汇流收集道路和广场径 流引入下凹式绿地进行处理。生物滞留设施比例()=下凹式绿地面积/绿地面积x 100% =231.5 羽 56.16=50.75%本工程地块二的绿地生物滞留设施比例为50.75%0步骤三:汇水区调蓄容积,完成地块各类设施布置,最终形成如下表所示的调蓄容积。地块各汇水分区第一汇水面积(m2)设计调蓄容积(m3 )实际调蓄容积(n?)地块一汇水分区一10359.30119.7
15、9160.11汇水分区二4375.8254.26108.49地块二汇水分区三141016.2423.15本工程地块一实际调蓄容积共为268.60m,(污水分区一为160.llm3,污水 分区二为108.49m3),实际可控制39.82mm (24h)的雨水,地块二实际调蓄 容积共为23.15m3,实际可控制36.78mm (24h)的雨水。工程地块一、地块二实际分别可控制39.82mm、36.78mm的雨水,查年 径流总量对应设计降雨量曲线,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根据内插法计算分别为 82.48%、80.51%,到达设计目标。15步骤四:完成工程全局部区设施布局及调蓄类设施规模计算。表47各类设施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从化 河东 安置 项目 海绵 城市设计 说明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