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生物 第4章 细胞的物质代谢检测 北师大版必修2.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高中生物 第4章 细胞的物质代谢检测 北师大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生物 第4章 细胞的物质代谢检测 北师大版必修2.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第 4 4 章细胞的物质代谢章细胞的物质代谢检测检测(时间:45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2.5 分,共 50 分)1.1.在探究酶的活性实验中,某同学将 pH 分别为 1,7,10 的等量唾液淀粉酶滴入编号为甲、乙、丙的装有等量淀粉溶液的 3 支试管中,立即将 3 支试管置于 85 水浴中,10 min 后分别加入碘液,能出现蓝色的试管是( )A.甲试管B.乙试管C.甲和丙试管D.甲、乙、丙 3 支试管解析:虽然 3 支试管的 pH 有合适的 7,以及不合适的 1 和 10,但由于将 3 支试管都放在 85 环境中,酶均失去了活性,所以淀粉没有被分解。答案:D2.2.
2、同一个体内的各类细胞所含酶的( )A.种类有差异,数量相同B.种类有差异,数量不同C.种类无差异,数量相同D.种类无差异,数量不同解析:不同种类的细胞内所发生的生物化学反应不完全相同。而催化剂酶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合物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故同一个体内的各类细胞所含酶的种类有差异,数量也不相同。答案:B3.3.某成熟植物细胞经某种处理后仍保持活性,但在质量浓度为 0.3 g/mL 的蔗糖溶液中不会再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实验操作正确)。试问:先前的“某种处理”所用的试剂可能是( )A.纤维素酶B.质量浓度为 0.5 g/mL 的蔗糖溶液C.清水D.质量分数为 10%的 HCl 溶液解
3、析:成熟植物细胞经某种处理后仍保持活性,但不会再发生质壁分离现象,说明此细胞被除去了细胞壁。纤维素酶能分解细胞壁,且保持细胞活性。答案:A4.4.下图所示的渗透装置中,开始时的液面高度为 a,停止上升时的液面高度为 b,若每次停止上升后都将玻璃管中高出烧杯液面的部分吸出,则 a、b 液面间的高度差与吸出蔗糖溶液的次数之间的关系是( )2解析:每吸出一次,蔗糖溶液浓度就减小一次,而 a、b 液面的高度差是由半透膜内外溶液浓度差决定的,随着吸出次数的增加内外浓度差越来越小,所以 a、b 液面高度差也越来越小。答案:B5.5.下图是植物根从土壤中吸收某矿质离子示意图。据图判断,该离子跨膜进入根毛细胞
4、的方式为(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被动运输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据图可知,该植物根从土壤中吸收某矿质离子,既需要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又需要消耗 ATP,符合主动运输的特点。答案:C6.6.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依赖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他条件不变。则( )A.甲运输被促进B.乙运输被促进C.甲运输被抑制D.乙运输被抑制解析:甲物质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对甲的运输既不促进也不抑制;乙物质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因此,乙物质不能在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中运输。答案:D7.7
5、.(2016 全国高考丙理综)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B.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质的功能相同C.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存在膜脂的流动现象D.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及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功能。在物质的跨膜运输中,离子主要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方向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主动运输会使细胞内外的浓度差增大;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方向是由高浓度到低浓度,结果使细胞内外的物质浓度趋于平衡,故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主动运输实现的,A 项错误。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都属于生物膜,它们
6、所含蛋白质的功能不完全相同,B 项错误。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中存在囊泡的形成以及囊泡与其他细胞器膜的融合,故存在膜脂的流动,C 项正确。生物膜中的磷脂分子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组成,D项错误。答案:C38.8.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解析:据图分析,曲线a表示被转运分子的转运速率与浓度成正比,符合自由扩散的特点。曲线b表示在被转运分子的浓度较低时,随着浓度提高,转运速率增加,浓
7、度较高时出现饱和现象,符合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特点(受载体数量限制)。A 项中,脂溶性小分子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B项中,自由扩散与细胞膜表面的载体蛋白无关;D 项中抑制细胞呼吸,停止能量供给,影响主动运输,但对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无影响。答案:C9.9.核孔是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核的通道,大分子物质穿过核孔属于( )A.协助扩散B.主动运输C.胞吞或胞吐D.以上都不对解析:大分子物质穿过核孔,不属于跨膜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也不属于膜泡运输(包括胞吞和胞吐)。答案:D10.10.(2016 天津高考理综)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中,显微镜下可依次观察到甲
8、、乙、丙三种细胞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观察甲到观察乙须将 5 倍目镜更换为 10 倍目镜B.甲、乙、丙可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C.与甲相比,乙所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低D.由乙转变为丙的过程中,没有水分子从胞内扩散到胞外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中依次发生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现象。观察甲和观察乙使用相同的放大倍数,无需调换镜头,A 项错误。甲是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未失水前的状态,乙是其失水后发生质壁分离,而丙是其质壁分离后的质壁分离复原,所以甲、乙、丙可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B 项正确。发生质壁分离后,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相对较高,C 项错误。在质壁分离复原
9、的过程中,既有水分子从胞外扩散到胞内,也有水分子从胞内扩散到胞外,D 项错误。答案:B411.11.用磷脂双分子层将某种不容易进入细胞的药物包裹成小球,通过小球膜与细胞膜的融合将药物送入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该药物的化学成分和进入细胞的方式最可能是( )A.固醇,自由扩散B.性激素,协助扩散C.蛋白质,主动运输D.蛋白质,胞吞解析:性激素和固醇都是脂质物质,可优先通过细胞膜;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需通过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答案:D12.12.人体中某一过程如下图所示,如果温度增加到 45 ,引起酶的活性部位改变,会引起( )A.蛋白质被消化得更快B.蛋白质被消化得较慢或不能被消化C.氨基
10、酸缩合速度加快D.氨基酸缩合速度减慢或不能发生缩合解析:图示的过程为蛋白质在酶作用下分解的过程,由于温度升高后酶的结构发生改变,活性降低甚至失活,所以导致蛋白质的消化变慢或不能被消化。答案:B13.13.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生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如右图所示状态。a、b表示其所在部位的溶液浓度,由此可推测( )A.可能ab,细胞渗透吸水B. a=b,渗透系统保持动态平衡C. ab,a=b或者a乙,被动运输C.甲乙,主动运输D.甲=乙,主动运输6解析: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细胞液浓度会升高,立即放入蒸馏水中,会吸水,细胞液浓度会降低,降低至实验的
11、起始状态后会继续吸水,直至细胞壁的束缚作用限制了细胞的吸水,由此可见,甲乙。水分通过自由扩散出入细胞,自由扩散属于被动运输。答案:B17.17.下图表示一个动物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相对浓度,由图分析可知维持细胞内外 K+和 Mg2+浓度依靠( )A.自由扩散B.主动运输C.协助扩散D.渗透作用解析:能够维持细胞内外离子的浓度差,说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答案:B18.18.(2016 江苏高考)过氧化物酶能分解 H2O2,氧化焦性没食子酸呈橙红色。为探究白菜梗中是否存在过氧化物酶,设计实验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管 号1%1%焦性 没食子 酸/mL/mL2%2% H H2 2O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中生物 细胞 物质 代谢 检测 北师大 必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