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家校共育理念 助力孩子健康成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化家校共育理念 助力孩子健康成长.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深化家校共育理念助力孩子健康成长作为平度市规模最大农村初中,面对农村家庭教育严重缺位、学生 厌学等教育难题,平度市南村中学以社区学校为支点,以服务于社区 所有学段家长和社区居民为目标,以农村家长需求为出发点,采取灵 活多变的方法,实现学校服务社会、反哺社会的教育职能,提高家校 共育效益,提高办学效益,实现农村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 办学目标。一、顶层设计,引领家校共育生态明确指导思想。为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生态环境,我们决定建成立 社区学校,将社区内所有家长作为家庭教育同盟军,形成教育合力, 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健全人格,奠基学生美好人生。同时, 实现学校服务社会的教育职能,提升家长自
2、身素质,传播文明,倡 领尊师重教,社会风气,反哺学校教育,提高家校共育效益。制定工作目标。提升家长自身素质,凸显身教重于言教的作用,转 变家庭教育理念,让家长由漠视家庭教育变为重视家庭教育,由家庭 教育外行变为内行,由对手变为助手。规划总体思路。基于农村实际,采取灵活多变、活动参与的方法, 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社区学校工作,将社区学校做大做强,形成 良好的家庭教育生态。展开多种家校共育活动,让广大家长在直观感 受中,得到启发,受到熏陶,学到知识,体验成功。二、基本保障,扩大家庭共育影响团队组建,挂牌办学。社区学校不同于全日制学校,必须得到党委 政府支持,很多工作也需要镇党委政府协调。南村镇党
3、委政府非常重 视,主导成立了南村中学社区学校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成立社区学 校校委会,委托南村中学具体负责,把社区教育做大、做强,服务南 村经济和社会开展。定址定点,设备配置。为确保社区学校诸项工作顺利开 展,镇党 委政府在镇上按小型学校规制为我们设社区学校办公室,40平左右 小型会议室,70余平展室,100人以上大教室;在每个社区设可容纳 100人以上的社区大讲堂。党委政府还为我们配备移动多媒体、笔记 本电脑、音响设备和广播系统,确保社区学校能够正常工作。社区 大讲堂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多功能室,平日用作农家书屋等社区文化活 动中心。宣传报道,扩大影响。社区学校工作通过南村电视台、报干k社 区宣
4、传报等形式,广泛宣传,扩大影响,同时增加每个教学点教学 内容的相互交流,让村民接受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社区学校教育, 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和遵纪守法的良好社会风气,服务 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狠抓发教学,夯实家庭共育基石课程是践行教育理念的载体和依托。经充分调研,结合南村实际和 社区需求,我们遵循通俗易懂,厚正德,树正气的总体原那么,研发 了家庭教育、家风建设、孝德教育、亲子沟通秘诀、公德教育、计生 教育、环境教育、政策教育、法制教育和富民教育十大系列课程。教学是学校的命脉,在“取法乎中,得其下也的教学指导思想下, 我们立足于立足普适,形式多样,体悟获得的教学策略,促进教育 教学的开
5、展。农闲时节,我们采取请进来的方法,将家庭教育专家、国学专家 等名家请进各教学点,进行两个小时左右的高端主题培训和半个小时 的师生互动,提升家长意识,开阔家长视野,让每位家长有获得感。 其他时间,考虑到教师工作和农村居民生活规律的特殊性,教学主要 在晚上和周末,以每周一次的频次,按短时间,小主题和大收获 的思路进行。课堂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从某种程度上说,课堂模式基本上决定 了人才培养模式,只有抓住课堂这个核心地带,教育才能真正开展。 在课堂上,我们坚持拓宽互动内容,创新互动形式,活化互动载体 的互动策略。我们的互动内容结合授课内容,从交流孩子思想动态、 学习状况延伸到家庭教育、亲子活动、实践
6、活动、学校管理的方方面 面。课内课外,有机结合。课下局部家长自发成立社区家长成长中心, 成立以微信为载体的家人行动志愿大队,走进学校,参与学校管 理,充当学校第三只眼睛,为学校开展进言献策。孩子回到家里,家 长们不再坐视不管,而是千方百计挤出时间,陪伴孩子,耐心倾听, 和孩子说话聊天,在乎孩子的感受和表达,停止玩手机,打麻将,也 不在家里宴请。每学期,学校都要把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发往各社区学校教学点, 发动广大家长修订计划,对学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接受社会监督; 中考报名、运动会、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青青义教活动、特殊 节日升旗仪式等学校大事,学校都会在社区学校发通知,欢迎家长广 泛参
7、与。家校共育的另一端就是学校教育。十年的时间,学校已经建立健全 家庭教育长效机制,成立三级家委会,实行了家委会驻校制度,定期 召开家长会,计划听证会,财务报告会,按期对家长进行培训,深入 挖掘家长的教育潜力,充分利用优势家长资源,共同对学生施教。社 区学校创办后,校内外资源统筹安排,合理使用,最大限度发挥作用, 形成了良好家庭教育生态,共同提高了家长自身素质,提升了家长的 合作意识、配合意识和育人能力。通过社区学校开展的系列活动,我们不光带动了本校家长的学习和 成长,也促进整个社区环境发生变化。创办社区学校,提高家长个人 素质,必然带来家长重视优良家风形成和传承;提高家长育人能力, 必然弥补学校教育缺乏,消除学生教育真空,形成教育合力;家庭教 育意识增强、家庭教育观念改变、家庭教育态度端正,必然促进家校 合作和主动配合意识增强,孩子成长一定受益。学校教育必须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又是学校教育的延续与升华。今后我们将继续秉承服务多赢,和谐 共育的原那么,立足农村实际,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化 社区教育生态,请教专家,广泛借鉴,进一步完善社区学校运行机制, 研发有效社区学校课程,改革、丰富授课方式,充分发挥社区学校作 用,实现教育服务社会的职能,为南村镇的经济社会开展和人民幸福 生活做出我们的贡献。(单位:山东省青岛市第三十一中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