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老子四章》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docx
《6.1《老子四章》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1《老子四章》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老子四章教学设计学习提示本篇课文选自老子道德经注校释,从“有”和“无”,“知人”和“自知”,“胜人”和“自胜”的 方面探究“对待”的关系。在现实中,人们往往偏执于一方面,如“有”“知人”“胜人”,可是老子却 总是提醒世人要重视那通常被忽视的一面,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和启发性。学习这篇文章时,要结合老子的相关知识及老子的思想主张,体会其善于汲取世俗经脸展开哲 理思辨,直接论说道理的特点。同时,还要把文章中包含的哲理提炼出来,结合生活经验,看看是否有道 理。素养目标.了解老子的生平及思想主张,了解老子的相关知识。1 .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理解并背诵课文。2 .分析本文使用的论证方法,概括
2、本文的艺术特色。3 .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思考其现实意义。重难点准确把握老子善于汲取世俗经验展开哲理思辨并直接论说道理的特点。课堂环节情景导入在中国轴心时代有这样一个人,他说:“无为而无不为。”他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他 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他是谁?老子。在百家争鸣时代,他总是语出惊人,时至今日仔细研读, 他的话仍可以一语惊醒梦中人。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老子(四章),与这样一个独特的灵魂来一场精神碰撞。环节一:知人论世1.了解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春秋末期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 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
3、祖,称“太上老君”。曾被列为世界 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时刻提醒自己要在规范约束下进行有序竞争。观点三:“不争之德”助不争而胜。老子所谓的“不争”不是真的不争,而是眼前不争,是依托着“道”的无痕迹的争,是为以后开展的 争,这是不争之德的表达。天下之事,唯有不争之德可以服人,唯有与人无争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既是 老子以柔克刚思想的表达,又表达了一种人格力量。纵观滚滚红尘,凡好争者,终必是得而复失;而不争 者,那么终是得而不失。德者自得,无德者不得。得失之理,唯在一个“德”字上。任务活动二分析特色,学以致用任务说明:写作特色是指文章在某些方面所表达出来
4、的显著的写作技巧、写作特点和效果。写作特色 因人而异,写作特色运用得好,能增强文章的表达力,使得文章引人入胜。写作特色内涵丰富,例如结构、 修辞、语言、叙事特点、表达方式等等。准确分析并概括文学作品的写作特色,有助于提升阅读者的感悟 力,也为表达提供了方法借鉴。思考:分析本文的艺术特色善于运用具体形象表现抽象哲理。以生活现象或社会现象举例说理,以具体事物为喻,概括出抽象的道理。如第十一章以生活中的“毂” “器” “室,说明世间万物都存在“有”和“无”的对立统一,相依相生。善用逆向思维。善于从常人思维的反面提出问题从而到达正面说理的效果。如“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圣人欲 不欲,不贵难得之货
5、,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等,都表达了老子的逆向思维。语言凝练精妙,多用格言、警句。老子中,多用方言、谚语、格言、警句。这些格言、警句形象而深刻地浓缩了历史和现实生活的 经脸教训,闪根着思想之光。善用比喻、排比、对偶、设问、反问等修辞。任务活动三比拟阅读,拓展延伸任务说明:同样一个题材,不同作者会选择不同的形式加以表现,不用的语言加以呈现;同一体裁, 不同时间会有不同的情感寄寓和志趣表达。文学的“和而不同”的美学观念,从未过时。将相关作品放在 一起进行比照阅读,可以拓宽品读者的情感体验,加深对主题的认识,鉴赏不同的艺术手法。活动一:比照并思考思考:反复诵读本课的四章内容,与刚刚学过的论语十二章作
6、比拟,说一说老子与孔子在说理的 语言和方式上有什么区别?1 .孔子喜欢把道理直接告诉人”;而老子说理通常会有一个推论过程。2 .孔子的观点比拟常规,比拟符合我们的认识规律,而老子的思想常突破常规之俗。3 .孔子有时比拟绝对,比方“朝闻道,夕死可矣”;而老子的论证充满辩证色彩。 【补充】中国文人的儒道互补儒家道家A.偏重社会伦理,思考“人与人”的关系,强调道 德完善和人格提升,强调积极进取的历史使命感和 社会责任心B.侧重人道,但同时具有积极用世和超然通达心态A.偏重哲学问题,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宁铮和谐与超越世俗的观念B.侧重天道,但同时具有积极用世和超然通达心态古代知识分子同有儒道思想(
7、苏轼、李白、陶渊明)古代帝王同用儒道思想治国例外超然通达的儒家论语侍坐章(曾皙)日:“英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雪,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日:“吾与点也!”论语泰伯章子日:“天下有道那么见,无道那么隐。”论语公冶长子日:“道不行,乘浮于海。”积极用事的道家老子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老子第二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老子七十八章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从“儒道互补”看“钗黛合一”宝钗似乎是一个儒家人物,谨言慎行、积极进取,近乎“圣人”;而黛玉那么更像一个道家人物,自然率 真、灵动飘逸,婉假设“仙子”。
8、前者是主流、正统,因此为“(菊芜)君”;后者为辅助,因此为“(潇湘)妃(子)”。湘云最初受宝钗影响,倾向于儒家,如她向宝玉所说的仕途经济;后来,与黛玉也颇为知心,如凹晶 馆联诗。这是中国古代士大夫常走的一条路:最初总是希望能够学而优那么仕”,有一番作为;当理想受挫、 四顾茫然时,便思退隐,寄情山水。古代知识分子同有儒道思想:陶渊明、李白、苏轼。儒道佛文化唐宋以后的中国文化,要讲儒、释、道三家,也就变成三个大店。佛学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 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不买东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以,但是社会需要 它。道家那么像药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那么非去不可。生病
9、就好比变乱时期,要想拨乱反正,就非研 究道家不可。道家思想,包括了兵家、纵横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医药等等无所不包,所以一个国 家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儒家的孔孟思想那么是粮食店,是天天要吃的,“五四运动”的时候,药店 不打,百货店也不打,偏要把粮食店打倒。打倒了根食店,我们中国人不吃饭,只吃洋面包,这是我们不 习惯的,吃久了胃会出毛病的。要深切了解中国文化历史的演变,不但要了解何以今天会如此,还要知道 将来怎么办,这都是当前很重要的问题,因此我们要研究四书。南怀瑾一一论语别裁中国文化的三家合起来是一个,佛家叫做“明心见性”成佛;道家叫做“修心炼性”;儒家叫做“存心 养性”。所有文化
10、都是对生命的探讨,只是研究方向不同,表达方式不同而已。一一南怀瑾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讨论】在治国、求知、为人、处世等方面,我们可以怎样去实践“儒道互补”呢?明确 我们如果把积极的人生观念和消极的人生观念适度地配起来,我们便能得到一种和谐的中庸哲学, 介于动作和静止之间,介于尘世的徒然匆忙和完全逃避现实人生之间;世界上所有的一切哲学中,这一种 可说是人类生活上最健全最完美的理想了。 活动二:阅读并思考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那么 驾,不得其时那么蓬累而行。吾闻之,良
11、贾深藏假设虚,君子盛德,容貌假设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 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假设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 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短。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 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 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或日: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节选) 思考:哪些地方能够表现出“老子,隐君子也”?明确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
12、。见周之衰,乃遂去。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环节四:思考延伸材料一:1985年,比尔德韦尔和乔治塞欣斯总结了深层生态学的八大基本原那么,第一条就是“地球上的人类 和非人类生物的福祉和繁荣有其自身价值,这些价值独立于非人类世界对于人类目的性的功用”,这就是 深层生态学的核心概念“内在价值”。而在深层生态学和相关的动物保护主义运动兴起之前,西方社会长 期奉行的是“工具价值论”,认为动物只因其农业、渔业、娱乐业等对人类有用的工具性而有价值,常见 的论据包括:唯有人类拥有灵魂,动物不具备灵魂;唯有人类拥有理性,动物不具备理性;唯有人类拥有 高级意识,动物不具备高级意识:等等。深层生态学提倡
13、的“内在价值”与道家思想中的“天之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庄子马蹄用生动 的笔触比照了 “天之道”与“人之道”;庄子秋水提供了一个更简短的版本:“牛马四足,是谓天; 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庄子认为,“天之道”就是顺应自然,顺应万物的本性,以自然无为的态度 对待万物,庄子用来举例的马的“真性”就是自然地生活在自然界之中,而非为人所束缚和利用。与之相 反,“人之道”就是违背自然,违背万物的本性,用人类的“机心”创造各种技术,剥削利用动物,最终 必然导致死者过半”的动物生存状况。“落马首,穿牛鼻”的“人之道”正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动物“工 具价值论”,而顺应动物“真性”的“天之道”那么认识到了动物自身
14、不依赖于人类而独立存在的“内在价 值”。这两种价值论造成的结果也是截然不同的,在庄子的眼中,伯乐代表人类的智能,也是动物和自然 的灾星。包括深层生态主义者在内的现代环保主义者有着类似的观点,随着人类技术的开展,人口暴涨, 消费欲也暴涨,随之便是人类占领的土地逐渐侵占动物的栖息地,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和对技术的滥用造成 了各种生态灾难和无数物种灭绝。时至今日,地球上已经找不到一片未被人类影响的土地,已经找不到一 个不被人类威胁的物种,甚至人类这个物种自身都受到了 “人之道”的威胁,许多生态灾难正在反噬人类, 威胁人类的生存。由上文的比照可知,道家思想和深层生态学都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工具价值论”,主
15、张非人类生物 甚至是非生物的自然界都具有“内在价值”,但是如果细论这种“内在价值”的成因,深层生态学却有明 显的缺乏,在这一议题上,道家思想可以为深层生态学提供哲学依据。在德韦尔和塞欣斯总结并得到奈斯 认可的深层生态学八大基本原那么中,“内在价值”是作为立论基础存在的,并没有更进一步说明“内在价 值”本身来自何处。但是道家思想从本体论上解决了这一理论问题,道家的“大之道”版的“内在价值论” 是建立在“道”这一道家核心柳念上的。“道”既是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实体,在此意义上,道与万物是 有所区分的,又是事物的根本属性,融汇在万物之中。(摘编自华媛媛、李家銮契合与差异:道家思想与深层生态学比拟研究)
16、材料二:西方哲学重逻辑,东方哲学重直觉与体验。西方哲学的最高目标在于建立一种既普遍又必然的纯粹原 理,是在概念的逻辑推论中构造起来的体系。中国哲学那么强调在“道”的旗帜下追求至上的人生境界。这 种追求不可能是纯粹的逻辑构造,而是需要一种审美的情趣。在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是如此,在处理人 与自然的关系上亦是如此。道家对自然的理解既非西方思维方式中严格的推理,亦非来自功利主义的现实诉求,相反,它以一种 超功利的审美体验方式来认识和把握自然万物,将自然界看作是审美愉悦的最终来源,通过“道法自然” 的审美观照来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从而到达至上的精神境界。道家的思想家们常常用诗化语言和浪 漫主义手法
17、来表达他们的人生态度和独特思想。道家经典老子被人们看成是最早的哲理诗,庄子也被 视为“最真实的诗人”。道家以“道”为本体,坚持以审美的方式来理解“道”。在道家看来,由于道的 本性就是自然,自然之道便是自然无为的本性,因此,“自然”与“天”、“无为”、“道”联系在一起, 形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系统,构成了道家思想体系的基础。在道家眼中,天地万物不仅是一个开放的生命系统,同时也是一个相互联系与作用的有机系统。这样 一种系统可以用“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进行高度概括。这暗示着人类同其他万物一样都是这 个世界的一局部,人类不是世界的中心,也无权利凌驾于万物之上。相反,人类应该尊天道,以
18、促进自然 万物的生命潜能,使自然万物的价值、平等与和谐能够充分展现。(摘编自雷毅整合与超越:道家深层生态学的现代解读) 思考,: 2021年4月22日晚,中央领导人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 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这一论题的理解。 明确 自然界是价值独立于非人类世界对于人类目的性的功用的,人类的行为并不能控制整个自然界, 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而随着人类技术的开展,人口暴涨,消费欲也暴涨,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和 对技术的滥用造成了各种生态灾难,许多生态灾难正在反噬人类,威胁人类的生存。人类应该尊天道, 以促进自然
19、万物的生命潜能,使自然万物和谐共存,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课后作业完成同步资源的课后巩固课后反思收获缺乏史载,曾任周王室史官,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晚年见周王室日趋没落, 便骑青牛而去,回故乡楚国过着隐居生活。老子骑青牛刘向列仙传记老子出关:“后周德衰,乃乘青牛车去。入大秦,过西关。关令尹喜待而迎之,知 真人也。乃强使著书,作道德经上下二卷。”又云:“老子西游,关令尹春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 乘青牛而过也。”这便是假设无尹祖遇太上,何来今日道德经的典故。2 .时代背景老子生于春秋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蜀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 迁,让
20、老子目睹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老子以自己的生活体验 和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3 .老子思想思想具体主张道本思想“道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之本性是自然无为,但正是这 种无为,成就了有为;正是因为无为,才成就了一切。辩证思想对立:任何事物都是相比拟而存在的。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都是相互依存的。统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任何事物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转变:事物开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所谓“物壮那么老,“兵强那么灭”。量(质)变:事物的开展需要经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老子四章 6.1 老子 教学 设计 2022 2023 学年 语文 选择性 必修 上册 同步 备课 系列 统编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72190355.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