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物联管理平台技术和功能要求.docx
《电力系统物联管理平台技术和功能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系统物联管理平台技术和功能要求.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 29.240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T/CEC中国 电力企 业联合 会标准T/CECXXXXX-XXXX电力系统物联管理平台技术和功能要求Technical and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for electric internet of things managementplatform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文稿版次选择xxxx-xx-xx 实施xxxx-xx-xx 发布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T/CECXXXXXXXXX模型定义采用物联终端统一建模方法,应支持JSON格式的物模型描述,宜支持通过文件方式导入 龊,可兼容XML等其他格式的描述需
2、求。6. 7.2模型应用模型应用要求如下:a)应支持根据物模型对采集数据进行格式转换;b)应支持物联管理平台与边端设备的模型一致性校验;c)应支持下发物模型到智能业务终端、物联网网关等;d)应支持物模型数据文件的导入、导出;e)应支持对物模型进行查询;f)可支持对物模型进行在线编辑、修改、删除等。6.8 标识管理8. 1标识注册应支持设备标识的注册、变更、审核、统计等功能。6. 8. 2标识解析应支持设备标识解析,标识解析功能中可配置标识相应的路由信息,路由信息即为标识所对 应的服务器地址信息。7. 8. 3标识查询应支持设备标示的查询功能,对标识关联信息设定不同权限,对数据共享范围实现权限控
3、制。8. 8.4标识业务和数据管理应支持物联标识注册、标识解析相关的用户管理和审核功能;标识数据管理应支持对自身的 标识编码元数据、标识注册信息、标识分配信息、标识解析日志等数据进行管理的功能。6.9 安全管理应用加固与安全签名应支持APP应用加固和安全签名,对发布的终端APP应用进行安全认证。6.9.1 设备全周期安全管理可提供设备全周期安全管理,对接入终端设备进行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6.9.2 安全监测与联动处置应支持与电力系统安全监控平台对接。6.9.3 终端安全升级可配置终端安全升级模块,与电力系统统一漏洞管理平台等进行对接。6.10 系统管理6. 10. 1用户管理用户管理应符合下述
4、要求:a)支持用户的添加、修改和删除及角色配置;b)支持用户按照定制的分组(按单位)进行统一管理,支持分组的添加、修改和删除;c)支持角色权限管理,对不同的角色赋予功能的使用权限;d)支持用户行为审计,应提供用户登录、用户操作的审计。T/CECXXXXXXXXX权限管理权限管理应符合下述要求:a)支持与电力系统统一权限管理平台对接;b)按照等级保护要求,提供必要的业务操作审计功能。6. 10.3日志管理日志管理要求如下:a)宜支持查询设备日志,包括设备行为分析、上行消息分析、下行消息分析三种日志;b)设备行为分析日志应包括设备上线和设备下线;c)上行消息分析日志可包括设备发送消息到物联管理平台
5、,消息流转到规那么引擎和规那么引 擎转发消息;d)下行消息分析日志应包括物联管理平台发送到设备的消息;e)宜支持按照设备对象进行日志查询分析;f)宜支持日志告警通知和批量导出,并可按照告警事件类型进行分级,如I级、n级、in级等。1.11 运行监视物联状态应支持对智能业务终端、物联网网关等设备的连接状态、通信状态等进行监视。1.11.1 11.2设备状态可支持对物联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1.11.2 应用状态宜支持对运行在物联设备上的APP运行状态进行监视。1.11.3 安全态势应支持物联安全态势的监视功能。1.11.4 11.5统一监视应支持提供统一运行监视接口,包括物联网网关及APP、子
6、设备的静态基础信息、运行状态 信息,平台服务接口调用情况等数据的报送接口。1.12 远程运维管理12. 1升级管理应支持对智能业务终端、物联网网关等设备的固件升级、应用升级、容器升级进行管理,升级管理要求如下:a)应支持固件、应用、容器的在线升级;b)应支持查询固件、应用的名称、版本号、版本说明等信息;c)宜支持通过手动触发、自动、计划任务等方式向设备推送升级消息;d)应支持批量对设备进行升级;e)应支持对设备进行对时;f)宜支持根据设备分组进行升级;g)宜支持对待升级的设备范围进行设定;h)宜支持显示升级的进度;i)可支持灰度升级、全量升级、差分升级;j)应用升级不应导致原应用配置数据、用户
7、数据的丧失;T/CECXXXXXXXXXk)应用升级后可自动部署运行。6. 12.2维护管理维护管理要求如下:a)应支持诊断智能业务终端、物联网网关等设备的网络连接状态;b)宜支持远程召回智能业务终端、物联网网关等设备的运行日志。7. 13能力开放数据及应用服务数据及应用服务应符合下述要求:a)提供设备信息查询接口,支持查询设备的配置参数、当前状态等信息;b)提供APP、容器控制接口,支持对APP、容器进行状态查询、状态控制;c)提供告警信息查询接口,支持查询设备的告警类型、触发原因、发生时间等信息;d)提供事件信息查询接口,支持查询设备的创立、上线、下线、删除等事件信息;e)提供数据模型查询
8、接口,支持查询数据模型的定义信息;f)支持对服务接口访问权限进行控制。7.1.1 物联应用开发服务物联应用开发服务要求如下:a)应提供应用开发SDK,宜支持C、JAVA、Python、Go等语言;b)宜提供设备仿真功能;c)应提供应用开发、编译、打包、发布功能。7非功能性要求性能要求性能要求如下:a)平台可支持不少于300万连接数,单服务器节点应支持40万及以上连接数,年可用率高 于99. 99%,服务器CPU以及内存使用率均在85%以下;b)平台应支持每秒处理不少于50万消息数,服务器CPU以及内存使用率均在85%以下;c)平台可支持1分钟内向50万台设备批量下发指令,服务器CPU以及内存使
9、用率均在85% 以下;d) 10万设备以1秒为间隔可持续向平台上报信息8小时,要求平均响应时间在1秒内,TPS (每秒事务处理量)不小于5万,信息处理成功率100%,服务器CPU以及内存使用率均 在85%以下,服务器平均队列小于4,支持数据循环覆盖;e)平台以1秒为间隔持续可向10万台设备批量下发指令8小时,要求平均响应时间在1 秒内,TPS (每秒事务处理量)不小于5万,信息处理成功率100%,服务器CPU以及内 存使用率均在85%以下,服务器平均队列小于4。7.1 可靠性要求可靠性要求如下:a)应在最大并发用户数持续运行2小时的情况下,系统运行平稳,事物失败率不超过0. 1%, CPU平均
10、占用率低于80%,内存占用率没有明显增长且1小时后内存恢复初始值;T/CECXXXXXXXXXb)应在80%的最大并发用户数持续运行4小时的情况下,系统运行平稳,业务失败率不超 过0. 1%, CPU平均占用率低于80%,内存占用率没有明显增长且1小时后内存恢复初始 值;c)信息系统代码逻辑应严谨,对各种系统异常进行处理,确保每一个方法和过程都有异常 处理语句等;对系统事务失败、通信失败等情况应能自动识别并解决,确保系统可用;d)信息系统出现异常时应对数据进行保护,对服务端正在操作的数据应当存储到临时表中, 对客户端正在操作的数据应保存在cache中;e)系统宜具备自监控能力,能够对重要的进程
11、和服务的运行状态、重要操作、故障修复等 进行记录、监控和告警,能够提供这些组件的监控接口(如监控脚本获取数据、syslog 方式抛出报警等);f)系统宜建立大并发或超载业务情况下保护机制,确保系统稳定运行;高并发量情况下的 可靠性承载应用的N个节点的服务集群中,单个服务节点能承当系统设计最大并发的1/ (N-2);g)系统应具备支持连续7x24小时不间断工作的能力。7.2 易用性要求易用性要求如下:a)信息系统页面应遵循标准HTML规范,支持包括IE9以上、Google Chrome系列浏览器在 内的多种浏览器,在IE9以上系列浏览器升级时,可以保证以“兼容模式”正常运行;b)评估用户文档和/
12、或帮助机制中应对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帮助描述的完整程度(帮助机制和 /或文档中描述了功能所占的比例到达100%);c)系统帮助功能中宜包含一键提报功能,使用户借助此功能实时提报系统问题或需求到相 应渠道。7.3 安全要求应符合GB/T 28452中规定的通用要求,还需满足以下要求:a)宜支持通过控制连接用户的数据权限控制数据访问和接入的范围;b)数据访问应进行安全性认证,应支持对表、歹U、值等的访问权限控制;c)数据传输应采用加密处理,宜支持对敏感数据的严格访问控制及脱敏操作,在访问前应 进行必要的审批和授权,在访问时应对操作进行日志记录;d)宜支持对用户访问主数据的权限控制,为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力系统 管理 平台 技术 功能 要求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