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十五夜望月》 教学设计.docx
《小学语文 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十五夜望月》 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 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十五夜望月》 教学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十五夜望月教学设计深圳市莲南小学陈文静【教学目标】. 了解诗歌大意,有感情地诵读古诗。1 .发挥想象,读出画面,体会游子望月怀人的思念之情。2 .延伸拓展,积累诗句,体会中国人的咏月情节。【教学过程】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深圳市罗湖区莲南小学的陈文静老师。这节课我们一 起来学习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古诗三首之十五夜 望月。一、简单了解作者十五夜望月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又叫十五夜望月 寄杜郎中,杜郎中是诗人的好友杜元颖,“十五夜”指的是农历八月十五的夜 晚,也就是中秋之夜。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1 .十五夜望月,诗人望到了哪些景象呢?我们一起来读古诗吧,先听老师读
2、。 (师范读,你们也来读一遍吧,注意“树栖鸦”的“栖”,开始吧!音乐起)2 .现在请你拿起笔圈出诗人望月看到的景物。3 .圈好了吗?诗人望月,望到了庭院白白的地面,树上栖息的乌鸦,看到了 被冷露打湿的桂花,当然还有天上的明月。这些景物都是诗歌的意象。三、学习一二句,读出“望月”之画面美L我们先来看前两句。请你读一读。2 .诗人望月是在哪里望月呢?是的,“中庭”,也就是庭中,庭院中。这里 的“地白”指的是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诗人写中庭月色,却未直接描写空 中之月,而是用巧妙地运用“地白”二字,把月光如水、澄澈透明的夜色展现在 我们面前,使人不由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庭
3、的月 色是如此澄净,在这样静谧的月色中,鸟儿们也进入了梦乡。“树栖鸦”的正常 语序应该是“鸦栖树”,这里为了押韵,调整了语序。这三个字,朴实、简洁, 既从侧面写出月色的皎洁,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请你读一读这句诗吧!3 .“冷露无声湿桂花”夜已深,露水重,庭院中的桂花被露水打湿了。我们 一起来品一品这句诗中的两个意象,冷露和桂花:冷露给人清冷孤寂之感,正映 衬出诗人此时的心境、寂寞冷清;而庭院的桂花让人联想到月亮上的桂花,那广 寒宫里的桂花是不是也被冷露打湿了呢?这里暗指诗人在望月。一起来读读这句 诗吧!4 .请你闭上眼睛,想象月色如流水一般铺满了院子,静谧的月色中,鸟儿 睡着了,清冷的露珠沾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夜望月 小学语文 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十五夜望月 教学设计 六年级 下册 古诗 十五 望月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