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7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课后习题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docx
《高中历史 第7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课后习题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7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课后习题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课后训练提升合格考过关检验一、选择题1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法西斯国家以“反共”作为幌子结盟的主要目的是()A.以“反共”迷惑西方大国,掩盖侵略意图B.以反苏为诱饵,鼓励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C.打破共产国际提倡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D.拉拢西方大国加入轴心国军事同盟答案:|a画3随着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它们同西方大国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但由于时机尚不 成熟,法西斯国家不愿过早刺激西方大国,于是打出了 “反共”的幌子,故A项正确。2.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根本原因是()A.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大危机的影响B.资本主义国
2、家政治经济开展不平衡C.英法的绥靖政策D.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答案:曲薜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开展不平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 根本原因,应选B项;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大危机激化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为第 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埋下了祸根,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项;英法的绥靖政策加速了第 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进程,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C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开展的不 平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根源,德、意、日法西斯对外侵略扩张的目的是打破凡尔 赛一华盛顿体系的束缚,以打破不平衡局势,D项不是根本原因,排除。3.英国史学家惠勒贝内特曾说道:“在用和平变
3、革与和平解决的方法解决问题和争端 方面有它合理的、适当的地位,但是在对待侵略的时候是不能允许的。”惠勒贝 内特论述的是()A.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B.苏联建立的“东方战线”C.德、日签订的反共产国际协定D.美国通过的租借法案答案:|A解而|根据题干材料“在用和平变革与和平解决的方法解决问题和争端方面有它合 理的、适当的地位,但是在对待侵略的时候是不能允许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第 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A项正确;B、C、D三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4.1939年8月22日,希特勒在德国高级军事会议上说:“我明白,迟早会同波兰发生一场冲 突。我早在今年春天已作出决定。但是我考虑,
4、在最近几年里应首先对付西方,然后才回头对 付东方。”希特勒付诸这一行动的标志是()A.突袭波兰B.突袭法国C.吞并捷克斯洛伐克D.空袭英国答案:|a麻布根据材料“迟早会同波兰发生一场冲突”,可判断出A项符合题意。5.“要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两个字回答,那就是: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夺取胜利 不管道路多么漫长,多么崎岖,一定要夺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这是第二次世 界大战时期英国领导人的一段演说。这段话说明英国()A.继续对德国实行绥靖政策B.要坚决抗击法西斯的侵略C.继续维持“静坐战争”局面D.以此恐吓德国阻止其侵略答案:B瓯材料“那就是: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夺取胜利”反映了英国坚
5、决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态 度,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表达英国对德国实行绥靖政策,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英国继 续维持“静坐战争”局面的主张,故C项错误;材料主旨不是恐吓德国以阻止其侵略,故D项 错误。6. 1941年上半年,德国进口所需80%的橡胶、65%的锡、70%的铜、50%的铝、25%的锌都来自 苏联,斯大林填补了希特勒矿产品供应的重要缺口。这一现象()A.说明苏联违反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原那么B.彻底改变了欧洲战场的战略态势C.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苏联为德国提供了物资D.说明苏德已走向亲密的盟友关系答案:匕解析:|根据材料“德国进口所需80%的橡胶、65%的锡、70%的铜、50%的铝、
6、25%的锌都来自 苏联”,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苏联为德国提供了物资,C项符合题意;1942年联合国家 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排除A项;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不仅使苏德 战场局势发生根本性转变,而且也推动了反法西斯战争局势的变化,欧洲战场出现转折,排除 B项;根据材料无法得出苏德是亲密盟友的关系,排除D项。7 .以下图为发表于1941年12月29日的漫画活力少年。面对即将到来的新年,画家将罗斯 福和丘吉尔同框,床上的婴儿喻指新的国际组织和安全机制的诞生。对该漫画内容解读正确 的是()A.大西洋宪章的发表.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C.联合国宪章的签署D.雅尔塔协定的签署答案:R解匠|根
7、据题干材料1941年12月29日”“新的国际组织和安全机制的诞生”并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1942年1月,以美、英、苏、中为首的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 界反法西斯同盟,故B项符合题意;A项发表于1941年8月,C项签署于1945年,D项签署于 1945年2月,均排除。8.以下图中的三位人物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1945年2月,他们聚在一起 的主要任务是()A.商谈组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签订慕尼黑协定,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C.商谈对德处理政策,签订凡尔赛条约D.商谈对德处理政策,安排战后世界事宜答案:b前7|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1945年召开的雅尔塔会议,
8、这次会议商谈了对德处 理政策,安排战后世界事宜,故D项正确;组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是在1942年,故排除A项;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是在1938年,故排除B项;凡尔赛条约的签订是在1919年,故排 除C项。8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从“震撼一切”到“吓不倒任何国家”。导致英国这一变化 的内在因素是()A.美国的强势崛起B.经济实力的削弱C.海外殖民地丧失D.两极格局的形成答案:|b画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从“震撼一切”到“吓不倒任何国家”虽与美国的强大有关, 但这不是内在因素,故A项错误;英国从“震撼一切”到“吓不倒任何国家”说明英国实力衰 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第7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课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72190951.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