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生物 第7章第2课时 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高中生物 第7章第2课时 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生物 第7章第2课时 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第 2 2 课时课时 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学习目标 1.理解物种的概念。2.分析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3.说出生物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一、隔离与物种的形成1物种的概念: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2隔离(1)概念: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2)常见类型项目类型发生范围结果生殖隔离不同物种间不能相互交配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地理隔离同一种生物使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3.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1)新物种的形成过程Error!地理隔离Error!自然选择Error!生殖隔离(2
2、)结论: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例 1 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种群基因库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2B隔离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C不同的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D对所有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答案 D解析 物种间必然存在隔离,不管是地理隔离还是生殖隔离,导致的结果是阻止了基因的交流,从而使种群基因库的差异变大,地理隔离是一个量变过程,只有足够长的时间后才能达到生殖隔离。例 2 (2018济宁高一检测)大约一万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先经
3、历 a 过程Bb 过程的实质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C只能表示物种形成过程中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D品系 1 和品系 2 种群基因库出现了较大差异,立刻形成物种 1 和物种 2答案 B解析 图中 a 表示由于地理隔离使原种群分成了两个不同的种群甲和乙,物种的大爆发不是通过上述途径形成的,人工诱导多倍体新物种的形成也不用经过途径 a 形成;表示变异,它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b 过程表示自然选择,它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品系 1 和品系 2 还是同一物种,要经过长期进化产生生殖隔离后,才能形成物种 1 和物种 2。二、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共同进
4、化(1)共同进化的含义:指生物的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2)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某种兰花具有细长的花矩某种蛾类具有细长的吸管似的口器。共同进化3斑马的奔跑速度加快猎豹的奔跑速度加快。共同进化(3)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由于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所以那时生物的呼吸类型只能是无氧呼吸;当地球上出现了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以后,才使大气中有了氧气,为进行有氧呼吸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同时也随着大气中氧气含量的上升,臭氧层逐渐形成,为生物的登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4)共同进化的原因: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内
5、容: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2)形成原因:生物的进化。(3)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化石。3生物进化历程中的几个关键事件(1)有性生殖的出现,实现了基因重组,加快了进化速度。(2)第三极消费者的出现,使生态系统具有更复杂的结构;对植物的进化产生重要影响。(3)生物的登陆改变着陆地环境。4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1)中性突变学说:大量的基因突变是中性的,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中性突变的逐渐积累,而不是自然选择。(2)间断平衡学说:物种形成并不都是渐变的过程,而是种群长期稳定与迅速形成新种交替出现的过程。例 3 生物的共同进化,可以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 )同种生物之间 不同种生物之
6、间 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亲代与子代之间ABCD答案 C解析 生物的共同进化可表现为不同物种之间及生物与无机环境间。例 4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适应能力越强B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共同进化C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变异多样性4D最早登陆的生物是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始的两栖类答案 B解析 不同的生物适应不同的环境,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适应能力不一定越强;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最早登陆的生物为植物,主要是蕨类植物。1判断正误(1)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2)隔离产生后,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
7、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是有差别的( )(3)只要能够交配便是同一物种( )(4)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被捕食者的生存( )(5)共同进化只能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 )(6)生物进化理论已停滞不前,不再发展( )答案 (1) (2) (3) (4) (5) (6)2(2018淄博高一检测)如果有两个小群体的动物,在形态结构上相近,它们必须具备下列哪一特征才能归为一个物种( )A它们的食物种类要相同B它们必须分布在同一地理区域内C它们的毛色一定相同D能相互交配繁殖并产生可育后代5答案 D解析 物种是指在自然状态下能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它们的外部形态非常相似,但并不都分布在同一区域内,可
8、由多个种群组成,D 项正确;而食物种类、分布区域及毛色不是判断生物是否属于同一物种的依据,A、B、C 项错误。3新物种形成最显著的标志和生物进化的标志分别是( )具有了特殊的形态结构 改变了种群基因频率具有了一定的生理功能 产生了生殖隔离ABCD答案 C解析 生殖隔离一旦产生就阻碍了基因的交流,从而产生新物种;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从而导致生物进化。4原始生命出现之后,最可能符合生物进化趋势的是( )A光合作用无氧呼吸有氧呼吸B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光合作用C有氧呼吸光合作用无氧呼吸D无氧呼吸光合作用有氧呼吸答案 D解析 原始大气中不存在氧气,所以首先出现的是进行无氧呼吸的厌氧生物。
9、随着光合作用的出现,原始大气中有了氧气,为有氧呼吸生物的出现提供了条件。5加拉帕戈斯群岛由许多互不相连、彼此独立的小岛组成。1835 年,达尔文在该群岛发现地雀有 13 种,下图表示这 13 种地雀之间的进化关系。6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些不同种的地雀都是由_这一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2)每一种地雀都有其特定的觅食场所,这些场所分布在不同的小岛上。每一种地雀喙的大小、形状、尺寸等性状存在差异,这是由于各小岛上不同的_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该因素在地雀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_的作用。(3)由于各小岛彼此独立,生活在这些小岛上的原始地雀之间存在着_隔离。在长期的进化历程中,各个小岛上的地
10、雀分别累积各自的有利变异,从而彼此之间逐渐形成_隔离,最终形成了地雀新种。(4)若某个小岛上的地雀均为莺雀,则该小岛上的全部莺雀个体称为_,这是生物进化的_。(5)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 13 种地雀体现了生物的_多样性。答案 (1)南美洲地雀 (2)食物 自然选择 (3)地理生殖 (4)种群 基本单位 (5)物种对点训练题组一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1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种群的生物肯定不属于同一物种B物种是能相互交配的一群生物个体C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D在新物种形成过程中必须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答案 C解析 同一物种的个体不但能相互交配,而且能产生可育的后代;不同种群的生物若
11、能交配并能产生可育后代,说明它们属于同一物种;爆发式形成新物种时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2下列关于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殖隔离不一定是地理隔离的必然结果B存在地理隔离的两个种群,如果人为地放在一起,一定不能相互交配产生可育后代7C生殖隔离产生的关键原因是种群基因库的差异D不同的物种之间一定存在生殖隔离答案 B解析 存在地理隔离的两个种群,如果环境条件相差不大,也可能没有出现生殖隔离,仍属于同一物种,若人为地放在一起,由于不存在生殖隔离仍能产生可育后代,B 错误。3(2018山西大学附中诊断)澳洲某小岛上生活着两种棕榈科植物。研究认为:在 200 万年前,它们的共同祖先迁移到
12、该岛时,一部分生活在 pH 较高的石灰岩上,开花较早;另一部分生活在 pH 较低的火山灰上,开花较晚。由于花期不同,不能相互受粉,经过长期演变,最终形成两个不同的物种。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土壤酸碱度的选择作用,诱发个体产生不同的变异B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C花期不同阻止了基因交流,最终形成了生殖隔离D若将这两种植物种植在相同环境中,它们能杂交产生可育后代答案 C解析 变异是不定向的,在环境变化之前就已经产生,土壤酸碱度这一特定的环境只是对不定向的变异起了选择作用,而不是诱发了生物变异,A 项错误;基因突变产生的新基因是原基因的等位基因,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
13、生改变,但没有定向性,自然选择导致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 项错误;由于花期不同,不能相互受粉,说明两个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C 项正确;因这两个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所以,若将这两种植物种植在相同环境中,它们不能交配,或者能杂交但不能产生可育后代,D 项错误。4某地区有一种桦尺蠖,其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黑色(S)对浅色(s)是显性,1870 年以来,S 基因频率的变化如下表,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年份18701900193019601990S 基因频率/%1050655012A.1870 年,种群中浅色个体的比例为 90%B从 1900 年至 1960 年,该物种始终没有进化C到 1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中生物 课时 物种 形成 共同 进化 生物多样性 新人 必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