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林地分等技术方案.docx





《山东省林地分等技术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林地分等技术方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山东省林地分等技术方案2022年6月(四)技术方法采用因素法进行林地分等。以县(市区)为基本单 位,采用省统一的指标体系和指标权重开展分等评价。五、技术过程与内容(一)资料收集与整理1 .资料收集(1)基本资料:包括2020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库、 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数据库工作成果资料、全国土壤普查成 果资料等;(2)图件资料: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图、行政区划图、 地形图、林地专项规划图及其他相关图件;(3)要素资料:主要包括气候资料(近30年的年均降 水量、年均气温等的平均值);地形地貌资料(海拔、坡 度、坡位、地貌类型等);土壤资料(土层厚度等级、腐 殖质厚度、土壤质地等);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
2、性-群落 结构等)。详见附件1。2 .资料整理收集最新的成果资料并整理,收集时限原那么上为3年, 最多不超过5年。工作资料的整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对现有资料数据,根据自然资源分等定级分区, 对提供的资料进行统一编码和分类;(2)对不能满足分等工作要求的资料,做好记录,以便进行外业调查;(3)现有资料数据要妥善保管,在分等工作结束后汇 编成册,存入档案;(4)对分等数据进行整理,按照分等的工作需要,逐 项分析分等单元的各项指标及分等指数;(5)资料数据有多个来源的,经实地验证后,选择精 确度相对较高的。3 .建立基础数据库将提供的数据资料、矢量图层以及各县(市区)上报 的调查成果进行分类整
3、理后,按照各指标因子录入数据 库,建立林地分等资料基础数据库。4 .外业补充调查(1)调查范围2020年度国土变更调查的林地图斑。(2)调查内容调查现状林地基本情况。收集不能从数据库中直接获取的分等指标,或不能 满足林地分等需求的指标。调查的评价成果作为分等结果的检验依据。(3)调查方案设计调查方案内容包括经费预算、组织和人员安排、调查 时间和路线设计、调查内容、外业调查表设计、样地(样 方)设置、外业调查标准、保障措施等。(4)外业调查按照实际情况填写样点号、样方类别、样方地点、经 度、纬度、坡度、有效土层厚度、腐殖质厚度、生物多样 性等,外业调查表格见附件2。布设样点可选择新设样点或选择林
4、草综合监测固定样 点。选择林草综合监测固定样点按照评分标准,可直接进 行分值判断。新布设样点样地调查方式参考国家林草生 态综合监测评价技术规程,各指标分值判断标准与调查 方式详见全国林地分等定级技术指引附录3。(5)调查报告编写调查报告涉及调查背景、调查目的、调查内容、调查 对象和区域、调查路线设计与选择、调查方法和方式的选 择、调查资料整理和分析(资料整理、编码、数据分析与 录入等)、样地(样方)数量、样地(样方)基本情况描 述、样地分析、归纳总结、建议等内容。(二)分等指标体系构建根据全国林地分等定级分区结合山东省分区的特点, 结合基础资料可获取程度,林地分等指标体系主要考虑气 候因子(年
5、均气温、年均降水量)、土壤因子(土层厚 度、腐殖质厚度和土壤质地)、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和地貌类型)和生物多样性因子,确定分等指标体系。详见表lo表1山东省林地分等指标体系表因素因子分等指标选择要求自然因素气候因子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土壤因子土层厚度腐殖质厚度土壤质地1地形 地貌海拔2坡度坡位3地貌类型3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注1:山东土地广袤,土壤大体可分为棕壤、褐土、潮土、砂姜黑土、盐碱土、水稻土 等六大类型。因此将土壤质地纳入分等指标体系。注2:山东境内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形成以山地丘陵 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形大势。全省最高点为泰山主峰海拔
6、1532.7米,最低 点为黄河三角洲一般海拔210米,海拔落差较大,因此将海拔纳入分等指标体系。注3:山东境内地貌复杂,大体可分为平原、台地、丘陵、山地等基本地貌类型,平原 面积占全省面积的65.56%,主要分布在鲁西北地区和鲁西南局部地区。台地面积占全省面 积4.46%,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丘陵面积占全省面积15.39%,主要分布在东部、鲁西南局 部地区。山地面积占全省面积14.59%,主要分布在鲁中地区和鲁西南局部地区。因此将坡 位、地貌类型纳入分等指标体系。(三)指标等级划分标准山东省为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区,指标分值量化标准参考技术规范表C.4 (见表2 )。表2山东省林地分等指标等级划
7、分标准及其分值表10指标等级值100分80分年均气温()14.012.014.0年均降水量 (mm)120010001200土层厚度等级厚土层腐殖质厚度5.0土壤质地壤土砂壤土、 黏壤土海拔(m)120029001001200,2900坡度()5515地貌类型平原丘陵坡位平地谷生物多样性 (群落结构)完整结构-注1:表中的“表示该分值下的某项指标: 上不含。下同。注2:表中指标等级划分标准为一般规律, 的,可在初步分等后依实际情况对分等结果再460分40分20分10.012.08.08001000600800600中土层薄土层2.05.02.0砂质土黏质土砾质土8010040 8035低山中山
8、高山、极高山下中上、脊较完整结构简单结构不参与打分;如无明确规定,那么分级界限下含特殊情况造成分等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 故调整。下同。(四)指标权重确定采用特尔斐法对各因素进行多轮次的专家打分,并按 公示计算权重值:% =每/100”第i个因素或因子的权重;Ei第i个因素或因子经过多轮打分后的均值。实施要求:1 .专家应是熟悉当地林地状况和社会经济开展状况等有 关行业的技术、管理专家及高层次决策者,专家总体权威 程度较高,总数为25人;112 .专家打分应根据相应工作的背景材料和打分说明进 行,并在不协商的情况下独立打分;.打分轮次为2轮;3 .指标总分为100,打分分值区间为0-100;4
9、 .各专家打出同一项指标的分数求和,除以专家人数, 得出该指标平均值;.平均值除以100转化为权重。5 地分等指标权重见表3。表3山东省林地分等指标权重表注:为提高全国分等成果的可比性,参考林地分等定级技术规范(T/CREVA 3101-2021) 附录E内容,结合山东省实际情况,由省厅采用特尔斐法对各因素进行多轮次的专家打分, 统一确定山东省林地分等指标权重。因素因子权重分等指标权重自然因素气候因子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土壤因子土层厚度腐殖质厚度土壤质地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地貌类型坡位生物因子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五)基础数据处理1 .分等分区确定按照林地分等定级技术规范,全国划分为8个分12 区
10、,山东属于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区,按照暖温带湿润、 半湿润区的林地分等指标等级划分标准及其分值表。2 .分等单元和分等工作底图本次林地分等采用2020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数据中的现 状林地图斑,比例尺为1: 5000,提取林地现状图斑作为县 级林地分等单元,形成1: 5000的县级林地分等工作底图。3 .分等因素因子属性数据获取林地分等指标量化方法如表4、表5所示。13表4山东省林地分等指标来源与处理评价 指标数据来源数据类型处理技术方法均温 年气气象站气 象数据90个国家 级站点矢量图 年平均气温 Excel 表年平均气温点要素生成。以站点名为连接字段,在ArcGIS中通过字段连接工具,气象站点图
11、连接excel中的年平 均气温属性。生成均气温连续外表。采用克里金插值方法或者IDW方法对年平均气温进行插值。分等单兀年均气温提取。运用区域统计工具,以分等单元为统计对象,平均气温为输入栅格,用面积加权法获取 分等单元的年平均气温。d等单元年平均气着分值赋值。按照年平均气温指标分级分数标准,运用重分类工具中对年平均气温栅格图进行 重分类赋分值。年均 降水 量气象站气 象数据90个国家 级站点矢量图 年平均气温 Excel 表年均降水量点要素生成。以站点名为连接字段,通过字段连接工具,气象站点图连接excel中的年均降水量属性。 生成年均降水量连续外表栅格数据。采用克里金插值方法或者IDW方法对
12、年均降水量进行插值。分等单元年均降水量提取。运用区域统计工具,以分等单元为统计对象,年均降水量为输入栅格,用面积加权法 获取分等单元的年均降水量。分等单元年均降水量分值赋值。按照年均降水量指标分级分数标准,在ArcGIS运用重分类工具中对年均降水量 栅格图进行重分类赋分值。坡度林草生态 综合监测 成果矢量面数据以分等单元为目标要素,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林地图斑为连接要素,采用相交匹配关系进行空间连接。对于“三调”中 新增的林地图斑,根据近邻赋值原那么,基于CLOSEST匹配连接要素中与目标要素最近的要素,从而获取新增图 斑的坡度属性。层度级 士厚等林草生态 综合监测 成果矢量面数据分等单元土层厚度
13、属性获取。以分等单元为目标要素,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林地图斑为连接要素,采用相交匹配关 系进行空间连接。对于三调中新增的林地图斑,根据近邻赋值原那么,基于CLOSEST匹配连接要素中与目标要素 最近的要素,从而获取新增图斑的土层厚度。分等单元土层厚度分值赋值,,根据土层厚度指标分级分数标准进行分值赋值。14评价指标数据来源数据类型处理技术方法腐殖 质厚 度林草生态 综合监测 成果矢量面数据多因子解译(见表5); 叠加分析。物样群结勾 生多性落木林草生态 综合监测 成果矢量面数据以分等单元为目标要素,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林地图斑为连接要素,采用相交匹配关系进行空间连接。对于“三调”中 新增的林地图斑,根
14、据近邻赋值原那么,基于CLOSEST匹配连接要素中与目标要素最近的要素,从而获取新增图 斑的群落结构。地貌 类型林草生态 综合监测 成果矢量面数据与土层厚度赋值方法一样坡位林草生态 综合监测 成果矢量面数据与土层厚度赋值方法一样15表5山东省林地分等腐殖质厚度、生物多样性指标多因子解译模型指标要素权重腐殖质厚度土层厚度坡度起源年均降水量林木种类腐殖质厚度用叠加法,将土层厚度、坡度、起源、年均降水量、林木种类的得分乘以各指标权重进行加和。(六)等别初步划分1 .计算分等单元分值根据所在区域的指标等级划分标准,计算各分等单元 分值。采用多因素加权求和法计算分等单元分值,其公示 如下:nPi =X
15、PtjJPi第i个分等单元的分值;”第j个分等指标的权重;Pij第i个分等单元内第j个分等指标的分值;n分等指标数量。2 .划分等别根据林地分等单元分值,采用等间距法进行林地等别 的初步划分。山东省林地分等拟划分为8-10个等别。具体16一、工作目标与任务1()工作目标1(二)工作任务1二、工作依据2(一)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2(二)技术依据3三、技术原那么4(一)综合分析原那么4(二)主导因素原那么4(三)定量定性相结合原那么4(四)可行性原那么4(五)统筹协调原那么4四、技术路线与方法4(一)时点4(二)工作底图5(三)技术路线5(四)技术方法7五、技术过程与内容7(一)资料收集与整理7(二
16、)分等指标体系构建9(三)指标等级划分标准10 划分标准在全省分等单元分值初步汇总后,根据单元分值 分布情况,由全省统一确定。(七)分等结果校验.校验内容对初步确定的分等单元分值,通过总体分析和抽样调 查的方法进行校验。校验内容包括分等指标及权重、分等 指标等级标准及其分值表、分等单元分值、初步分等结果 等。内业校验:校验方法:拓扑检查,叠加分析。检查分等单元是否出现重叠、交叉、几何错误等,避 免对最终结果的影响和干扰,以及异常数据的检查。林地 面积数据结果以三调面积为准,比对分等数据库和原调查 数据库,分析分等数据库中的林地面积是否有异常变化, 对变化异常情况进行重点核查。外业校验:校验方法
17、:随机抽样原那么上,县级单位全覆盖,县级 等别全覆盖。具体方法参照全国林地分等定级技术指 引附录3。1 ,单元分值调整与确定林地分等单元分值的高低与林地自然质量相对优劣 的对应关系基本一致。对于需要调整等别的成果分等单17 元,按照分等程序重新计算,重点审查分等过程中可能 造成的错误。对调整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并与原有计算 资料一并整理,归入档案。经校验合格后作为林地分等 结果。林地等别的调整与确定应在验证的基础上进行, 除符合林地分等相关原那么外,还应考虑管理需要。(八)分等成果编制分等成果编制按照林地分等定级技术规范和全 国林地分等定级技术指引要求,编制完成县级林地分等 成果。详见第六局部成
18、果编制要求。(九)市级汇总平衡市级自然资源部门组织对县级林地分等调查评价成果 进行检查和汇总,在全面检查县级自检记录的基础上,重 点检查林地分等调查评价成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形成市 级检查报告报送省级检查。全县、全市林地分等结果与控 制单元评价结果相比差异较大的,要系统分析其原因,并 附专家论证意见。(十)省级汇总核查省级自然资源部门组织对林地分等调查评价成果进行 全面检查,以确保全省成果整体质量。省级成果在完整性 和规范性检查的基础上,重点检查成果的真实性和准确 性。根据室内作业、室外作业检查结果,组织成果整改,18 编写省级检查报告,并将整改后的成果及检查记录一并报 送。全省林地分等结果与
19、控制单元评价结果相比差异较大 的,要系统分析其原因,并附专家论证意见。省级自然资源部门组织对整改成果进行复核,对复核 不通过的,组织专家队伍,通过室内作业、室外实地核查 等方式,对林地分等调查评价成果进行修正,并反响各地 予以确认。(十一)省级汇总平衡总结评估全省县级林地分等工作,组织开展县级评价 成果多尺度、多视角汇总分析,梳理评价工作组织实施、 技术指导、重要参数制定、因素因子数据处理、分等成果 核查、数据库建设等内容,总结提炼可推广、可复制的经 验,整理形成上报国家的数据库、成果报告和专题图件 等。(十二)协助国家级林地等别划分根据国家技术指导组确定的八大分区各指标分数标准化参数,采用极
20、差标准化法划分国家级林地等别。极差标准化法:aXjj X1 7ninA-=ClJ_Xj ytlclxXj ttlitiAij第j个定级单元第i个指标的标准化系数;Xij第j个定级单元第i个指标的值;Xi min所有定级单元中第i个指标的最小值;19Xi max所有定级单元中第i个指标的最大值。使用分等单元的标准化分值,采用等间距法,划分林地等别。全国林地等别数量不超过10个,一等为最优。表6国家级林地等别划分标准六、分等成果内容和要求等别林地等别分值划分10.9, 120.8, 0.9)30.7, 0.8)40.6, 0.7)50.5, 0.6)60.4, 0.5)70.3, 0.4)80.2
21、, 0.3)90.1, 0.2)100, 0.1)(一)成果编绘内容林地分等成果主要包括文本成果、图件成果、数据成 果、基础资料汇编。1 .文本成果包括前期的实施方案、技术方案、调查方案,中期的 调查报告、后期的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基础资料汇编。2 .图件成果林地分等成果图件包括中间成果图和最终成果图,其 中,中间成果图为林地分等单元等图件,最终成果图为林地等别分布图。20.数据成果数据成果主要包括结果汇总表、数据库、其他相关成 果数据表。3 .基础资料汇编林地分等基础资料汇编包括以下内容:基本参数表、 指标权重表、原始数据与资料,中间成果资料,相关工作 文件、技术文件等。采用计算机技术开展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林地 分等 技术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