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文本—《省级森林城市评价指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文本—《省级森林城市评价指标》.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DB36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DB 36/T XXXXXXX省级森林城市评价指标Indicators for provincial forest city(征求意见稿)2022 - XX - XX 实施2022 - XX - XX 发布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36/T XXXXXXX附录A(规范性附录)指标计算方法A.1林木覆盖率区域内林木覆盖面积与土地面积的百分比。林木覆盖面积,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面积和竹林面积、灌木林面积、农田林网面积以及村 旁、路旁、水旁、宅旁林木的覆盖面积。A.2村庄绿化覆盖率区域内村庄绿化面积(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与所在地总面积的百分比。
2、A.3绿化覆盖率区域内各类绿化植物垂直投影面积占区域内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A.4树冠覆盖率区域内乔木、灌木等树冠垂直投影面积占区域内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A.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市建成区常住人口平均每人拥有的公园绿地面积。纳入统计的公园绿地应符合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17);人口数量统计符合当年中 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要求。A.6单位庭院、居住区绿化率城市建成区内单位庭院、居住区的绿化面积与建成区内单位庭院、居住区占地总面积的百分比。A.7人均乔木株数城市建成区常住人口平均每人拥有的胸径10厘米以上的乔木数量。A.8主干道行道树行数主干道两侧(含中央隔离带)所种植的行道树的行数。主干
3、道可绿化路段应全部绿化,不出现断带。A.9高速公路、国省道、铁路等可绿化地段绿化率高速公路、国省道、铁路等已绿化地段长度与高速公路、国省道、铁路等可绿化地段总长度的百分 比。高速公路、国省道、铁路等可绿化地段是指规划区域内所有高速公路、国省道、铁路等两侧除无法 绿化及有国防军事用地、建设用地或基本农田等不可绿化地段以外的所有地段。A.10江、河、主要干渠可绿化地段绿化率江、河、主要干渠已绿化地段长度与江、河、主要干渠可绿化地段总长度的百分比。江、河、主要干渠可绿化地段是指规划区域内所有江、河、主要干渠两侧除无法绿化及有国防军事 用地、建设用地或基本农田等不可绿化地段以外的所有地段。A.11林荫
4、道路率城区主干道、次干道林荫道路里程占总里程的百分比。A.12受损弃置地生态修复率规划区内受损弃置地生态修复面积占受损弃置地总面积的百分比。A.13乡土树种占城市绿化树种率区域内造林绿化使用乡土树种的绿化树种数量占总绿化树种数量的百分比。A.14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DB36/ T XXXXXXX每年参加义务植树的人数(含各种尽责方式折算)占区域内应参加义务植树总人数的百分比。A.15森林城市建设满意度区域内按人口总数5%进行问卷调查,对森林城市建设的满意人数占抽取人数的百分比。DB36/ T XXXXXXX目 次前 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指标体系2附录A (规范性附录)
5、指标计算方法6DB36/T XXXXXXX本标准根据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那么 第1局部: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那么给出的规 那么起草。本标准由江西省林业局提出。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江西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江西省林业资源监测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小春、韩天一、江柳春、熊启晨、曹梦、刘强、刘晓勇、徐聪荣、樊星火、 孙浩IIDB36/ T XXXXXXX省级森林城市评价指标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省级森林城市的术语和定义、指标体系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江西省各县(市、区)省级森林城市创立与巩固提升建设评价。省级森林城市实行准 入准出政策,对授牌后疏于管理、城市森林数量或质量下降、相关
6、指标达不到标准的城市进行动态管理 (包括整改、警告和摘牌)。2规范性引用文件以下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但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但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5776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81森林抚育规程GB/T 37342-2019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19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2018年修订3术语和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1省级森林城市 provincial forest city在城市管辖范围内形成以森林和树木为主体、山水林田湖草相融共生的生态系
7、统,且各项指标到达 本标准规定,并经江西省人民政府同意,由江西省绿化委员会命名、授牌的城市。3.2城市森林urban forest城区及其周边所有森林、树木及其相关植被的总和。城市森林以乔木、灌木、草本等为主体,与城 市关系密切,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3.3城市建成区 urban built-up area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具体指一个城市政 区范围内经过征用的土地和实际建设开展起来的非农业生产建设的地段,包括城市集中连片的局部以及 分散在近郊区域与城市有密切联系,具有基本完善的市政公用设施的城市建设用地。DB36/T X
8、XXXXXX3.4 城市规划区 urban planning area城市建成区以及因城市建设和开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具体范围由有关人民政府 在组织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中,根据经济社会开展水平和统筹城乡开展的需要划定。3.5 乡 土树种 native tree species本地区天然分布的树种和没有生态入侵的归化树种。3.6 古树 ancient tree (old tree)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3.7 名木 notable tree具有重要历史、文化、观赏与科学价值或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3.8 森林网络 forest network各类森林绿地等生态斑块,通过道路、水系
9、、农田林网等各类生态廊道相互连接,形成片、带、 网相结合的森林生态系统。3.9 绿道 greenway以自然要素为依托和构成基础,串联城乡游憩、休闲等绿色开敞空间,满足行人和骑行者进入 自然景观的慢行道路系统。3. 10林荫道路avenue树冠覆盖率达30%以上的道路。4. 11受损弃置地wasteland因生产活动或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自然地形和植被受到破坏,且已废弃的宕口、露天开采用地、 窑坑、塌陷地等。4指标体系1森林网络1.1.1 1. 1规划区林木覆盖率城市规划区林木覆盖率达40%以上。城市规划区湿地及水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10%以上城市,城市规划区林木覆盖率达30%以上。林木覆盖率计算
10、方法见附录AoDB36/ T XXXXXXX1.1.2 规划区村庄绿化规划区村庄绿化覆盖率达30%以上,村旁、路旁、水旁、宅旁全部绿化美化,建设1处以上公 共休闲绿地。村庄绿化覆盖率计算方法见附录A。1.1.3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5%以上。绿化覆盖率计算方法见附录Ao1.1.4 1.4建成区树冠覆盖率建成区树冠覆盖率达25%以上。树冠覆盖率计算方法见附录Ao1.1.5 1.5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9平方米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计算方法见附录Ao1.1.6 单位庭院、居住区绿化单位庭院、居住区绿化率达25%以上,注重立体绿化。新建的单位庭院、居住区、广场
11、、地面 停车场等绿化率达30%以上。单位庭院、居住区绿化率计算方法见附录A。1.1.7 建成区人均乔木株数建成区人均乔木株数达3株以上,胸径10厘米以上,全冠。人均乔木株数计算方法见附录A。1.1.8 主干道行道树行数建成区主干道行道树行数达4行以上(老城区主干道行道树2行以上),胸径15厘米以上,全 冠。新建城市主干道行道树行数4行以上,新建城市次干道行道树行数2行以上。主干道行道树行 数计算方法见附录A。1.1.9 道路绿化高速公路、国省道、铁路等可绿化地段绿化率为100%。通道两侧注重森林美化、彩化、珍贵化 建设。高速公路、国省道、铁路等可绿化地段绿化率计算方法见附录A。1.1.10 水
12、岸绿化江、河、主要干渠可绿化地段绿化率达80%以上。在不影响行洪安全的前提下,水体岸线注重 自然化,通道两侧注重森林美化、彩化、珍贵化建设。江、河、主要干渠可绿化地段绿化率计算方 法见附录Ao1.1.11 城市出入口主要通道两侧乔木数量在城市出入口主要通道两侧各有2行及以上乔木。1.1.12 建成区林荫道路率建成区主干道、次干道林荫道路率达60%以上。林荫道路率计算方法见附录A。1.1.13 受损弃置地生态修复受损弃置地生态修复率达80%以上。计算方法见附录A。4.2森林健康4. 2.1森林管护5. 2. 1.1森林保护有效保护森林资源、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划定生态红线后,未发生重大涉林犯罪
13、案件和公 共事件。6. 2. 1.2森林灾害防控建立完善的有害生物和森林火灾防控体系。7. 2.2森林物种8. 2. 2. 1物种多样性3DB36/T XXXXXXX城市森林物种丰富多样,形成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的森林景观,城区某一树种的栽植数量 不超过树木总数量的20%,市树市花除外。9. 2. 2. 2乡土树种占比乡土树种占城市绿化树种的比例达80%以上。计算方法见附录Ao10. 2. 3森林质量11. 2. 3.1苗木使用城市建成区新增绿地,注重乡土树种苗木培育,使用良种壮苗,提倡使用容器苗等优质种苗造 林,严禁移植天然大树。12. 2. 3. 2森林质量提升注重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每年
14、完成需提升面积的10%以上,培育优质高效的城市森林。1.3 生态福利4. 3.1城区公园绿地服务公园绿地500m服务半径对城区覆盖到达80%以上。5. 3. 2生态休闲场所服务建有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大型生态休闲场所,20km服务半径对县域覆盖到达70%以上。6. 3. 3公园免费开放财政投资建设的公园向公众免费开放。7. 3. 4绿道网络建成区建有绿道网络,居民每万人拥有的绿道长度达0.5km以上。8. 3. 5生态产业开展森林旅游、休闲、康养、食品等绿色生态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1.4 生态文化4. 4.1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和科普活动建有2处以上参与式、体验式的生态课堂、生态场馆等生态科普
15、教育基地,其中建有1个以上 的森林(湿地)博物馆,每年开展2次以上的生态科普活动。5. 4.2古树名木古树名木管理规范、档案齐全,保护措施科学到位,保护率达100%。6. 4. 3 市树市花设立市树、市花。7. 4.4义务植树4. 4. 4.1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85%以上。义务植树尽责率计算方法见附录Ao4. 4. 4. 2建立健全义务植树登记卡制度,并建有各类纪念林基地。4. 4. 4. 3大力开展林木、林地和公共绿地的认种认养活动,有活动方案和具体实施方法。4. 4.5地域文化特色尊重良好的乡风民俗,保护具有地方特色及传统文化内涵的林木和林地,开展乡村风景林及乡 村森林公园建设,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城乡绿化活动。4. 4.6公众态度城市居民普遍了解森林城市,积极参与城市绿化建设,对目前森林城市建设满意度达90%以上。 森林城市建设满意度计算方法见附录Ao4.5组织管理DB36/ T XXXXXXX规划实施根据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能按期完成年度任务、有相应的检查考核制度。4.5.1 城市森林资源监测定期对城市森林资源进行监测,掌握其动态变化情况。4.5.2 档案管理档案完整规范,相关技术图件齐备,实现科学化、信息化管理。4.5.3 5. 4示范活动积极开展森林社区、森林单位、森林乡镇、森林村庄、森林人家等多种形式的示范活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