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技术操作规范.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新生儿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技术操作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技术操作规范.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生儿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技术操作规范一、操作目的.保护患儿的外周静脉。1 .可减少反复经外周静脉穿刺输液的痛苦。2 .是抢救危重患儿的重要输液途径。3 .可长期保存在血管内。4 .并发症少。5 .患儿活动方便,护理简便,利于提高生活质量。二、评估要点1、根据医嘱进行穿刺前教育,征得家长同意并签字。2、评估患儿身体及用药情况,观察穿刺皮肤及静脉情况,防止在疤痕及静脉瓣处穿刺。三、物品准备1、环境准备指定PICC置管区域,调节适宜的病室温度。2、物品准备0.5%活力碘、生理盐水、新生儿PICC穿刺包(内含导管)、无菌手套2副、10ml 注射器。四、操作步骤1、洗手、戴口罩,查对医嘱,准备用物。2、
2、操作环境清洁宽敞,置管区域温度设置合理,确保患儿安全舒适。3、测量置管长度及臂围,方法正确:平卧,上臂外展与躯干部呈90度,从穿刺点沿静脉走 向到右胸锁关节即为置管长度;上臂中点测量双臂围,并记录。4、穿刺侧全身消毒,上至同侧肩及腋窝;铺治疗巾及孔巾,建立无菌区。5、穿刺流程及方法:a)助手协助翻开穿刺包,戴无菌手套;b)修剪及准备导管;c)物品放置合理;d)扎无菌止血带,使静脉充盈;。)穿刺;f)将导管自插管鞘内缓慢、匀速推进,至腋静脉时,嘱病人向静脉穿刺侧偏头用下颌贴紧肩 头,以防止导管误入颈静脉;g)插管至预定长度后撤出并撕开插管鞘;h)加压止血;i)安装输液接头,用注射器抽吸回血,用生
3、理盐水脉冲式冲管,正压封管;j)清理干净穿刺点周围的血迹,将导管妥善固定(排尽贴膜下的空气,使贴膜、导管、皮肤 三者合一),在胶布上记录穿刺日期,时间,并签名;k)撤除无菌巾,清理床单元。6、正确处理穿刺用物,向患儿家属或责任护士交代考前须知。7、观察患儿穿刺局部情况,X光片确定导管位置,正确位置:上腔静脉为T3-T5水平,下 腔静脉为隔上1cm水平。8、做好记录,建立首次置管维护单及长期护理手册;记录要求详细准确完整。五、考前须知1、严格无菌操作。2、注射器应选择以不小于10ml的规格,冲封管液量5ml。3、严格脉冲式冲管(方法:推一下停一下,在导管内形成小漩涡,有利于把导管内的残留 药液冲净。)4、封管时:推液的速度大于拨针的速度,并保持肝素帽内药液及血液冲净方可封管。封管 时如遇到阻力抽吸无回血,应进一步确认导管的通畅性,不应强行暴力冲管。5、消毒手法必须是摩擦式消毒,时间215秒,消毒部位包括输液接头切面及与皮肤可能接 触部位,活力碘必须待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生儿 经外周 中心 静脉 技术 操作 规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