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公共管理学陈振明版考研笔记.docx
《2023年公共管理学陈振明版考研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公共管理学陈振明版考研笔记.docx(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公共管理学导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1) “公共管理学”与“公共行政”“行政”本质上包含着从指示和服务的含义;而“管理”一方面意味着获得结果以及管理者为获得结果负个人责任。“公共行政”是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共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重要是执行由别人 (政治家)所制订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是过程,程序以及办公室的管理)传统的公共行政学以及公共行政学院 重要是培养政府的职业文官的学科或机构)。,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重要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的知识办事以内部取 向,而更多的是关注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Z “公共部门”与“公共物品”(1
2、广公共部门是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广义的公共部门涉及政府机构,公用事业,公共事业,非政府 公共机构等部门以及各种不同组织的公共层面;狭义的公共部门仅涉及政府机构以及依据政府决策产生的机构和部门, 是最纯粹的公共部门。2) ) Why”准公共部门”(第三部门,非营组织)也归入公共部门中?因其“公共”特性:与纯粹的公共部门目的一致,第三部门生产或活动的基本与政府存在密切关系,其生产,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往往由政府实行控制或必要的行政管制与政府为社会所提供的物品致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投资主体或提供资源的主体也重要是政府。(3)公共物品:指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给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受费
3、困难等特性的物品,具有规模效益大的特点,政 府是提供词类物品的最佳方式。(4)公共物品的划分纯公共物品:国防,公共安全,外交,法规政策,环境保护,基础研究,空间技术。准公共物品:道路,能源,交通,通讯,城市公共服务,教育,广播电视,社保。有形的公共物品(硬一):公共设施无形的公共物品(软):法律。政策,制度全国性的公共物品:国家或中央政府提供的服务国防,外交,全国性法规政策地方性的公共物品:城市基社,地方性法规,政策3“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异同A、联系,(1)都包含了合作团队的活动。(2)都必须履行一般的管理职能。B、差别。(1)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使命不同。公共管理是为公众服务,追求公
4、共利益;私人管理以营利为目的。何辨认和解决新的问题。(2)着眼于组织结构的变化。“无缝隙组织论”、“网络组织论”、“虚拟组织论”。(3)着眼于组织功能的变化。第二章、政府改革与治理1、 治理理论的研究途径。(1)“政府管理”途径:这一途径将治理等同于政府管理,侧重从政府部门的角度来理解市场化条件下的公共管理改革,重 要涉及“最小国家的治理”、”新公共管理”和“善治”等用法。“新公共管理”以“经济人”为假设,以市场化和管理主义为政策取向,强调结果导向和顾客导向,关注公共部门的 微观经济问题。“善治”是由世界银行提出的,合法、效率、负责、透明、开放是其基本要素。(2 ) “公民社会”的途径:此途径
5、认为,治理是公民社会的“自组织网络“,是公民社会部门在自主追求共同利益的过程中发明的秩序,在公 共资源管理、社区服务与发展、同业协会和跨国性问题网络中普遍存在。自治的公民社会是共同利益的自愿结合,是个制度化的、不需借助政府及其资源的公共领域;组织成员可自主治 理生活领域中的公共事务。“自组织网络“:社会中心论的治理观。(3 )合作网络的途径:试图在“网络管理”的框架内整合上述两种研究途径。它综合考虑了政府层面和非政府层面有关 治理的用法。2、治理与统治的关系治理是对合作网络的管理,又可称为网络管理或网络治理。指的是为了实现和增进公共利益,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 等众多公共行动主体彼此合作,在互相
6、储存的环境中分离公共权力,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其实质是种合作管理。 A、治理与统治的相同点:两者追求的目的相同,都需借助公共维持社会秩序和解决公共事务,以促进公共利益的 最大化。B、两者的异。(1)管理的主体不同。统是政府垄断公共事务管理的活动;治理是政、企、社会团队和个人等公共活动 者共同解决公共事务的活动。(2)管理的客体不同。与统治相比,治理地对象更多,范围更广。治理除了要解决公共问题、管理公共资源外,还涉 及人群较少的集体事务(如,公共池塘资源)。(3)管理的机构不同。统治的机制是控制;治理的机制是信任。(4)管理的手段不同。统治是强制性方式(行政、法律、军事手段);治理是新的管理
7、工具(协议针包、内部市场、公共哲学、政策社区)。(5)管理的重点不同。统治以满足统治阶级的利益为出发点,强调国家的作用、官僚组织的能力;治理以满足公民的需 求为出发点,强调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合作。3、网络治理的新特性(1)多中心的公共行动体系。(2)反思理性的“复杂人”。(3)合作互惠的行动策略。(4)共同学习的政策过程。4、网络治理的实践模式(结合9 5页图2-1)(1)全球治理:为了维持正常的全球秩序,国际社会通过有约束力的制度安排,对全球生活中出现的生态、移民、毒品、 地区冲突、贫富差距和国际共同财产等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特点:治理主体是世界范围的公共行动者。治
8、理客体是正在影响或有也许影响全人类的跨国性问题,涉及公益问题和公害问题。治理机制是一系列用以解决跨国性问题和管理全球公务事务的制度安排。(2)民族国家的治理:特指在民族国家的范围内对政府主导的公共物品供应过程的管理。政府部门除直接提供某些公 共物品外,还要动员和运用各种社会力量来组织公共物品和服务的生产。政府间合作网络:污水解决、废物排放、公共交通、供水供电。政府项目执行网络:通过服务网络来执行供应项目,不必通过科层制度亲自提供。公私合作网络:通过财政补贴、特许经营权、公私合营公司等来吸纳民间资源和社会力量共同承担公共事业责任。 社区治理:志愿服务。运用各种NPO和私营机构来整合社区的公共服务
9、资源。消费者控制。其优点:第,更能制定符合成员需求的政策。第二,推动社区成员参与社区发展计 划,使公共服务直接处在社区民众监控之下。5、网络治理的多重困难(1)可治理问题。在市场和政府起不了作用的地方,合作网络与不一定能有效发挥作用,并非所有社会问题均可通 过合作网络解决。合作网络可解决的问题由于合作与竞争的矛盾、开放与封闭的矛再、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矛盾而无法解决。(2)合法性问题。指在互相依赖的环境下,社会公众对民主政治的认同危机。合作网络的有效运作是提高政治系统 合法性的一种途径和工具。(3)有效性问题。治理能力与治理需求之间的差距是产生有效性问题的直接因素。通过以下途径可提高合作网络的 治
10、理能力:明确网络的能力限度一一“有所为有所不为开发新的管理工具。培养网络的管理者。网络 中的行动者要有行动意识。(4)责任性问题。由于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共享权力、分担责任,带来公私界线模糊、责任认定困难的问题,公共行动者互相推诿、转嫁责任成为也许。改善:加强行政化理建设,重塑职业主义精神。完善公共责任制度,保证公民权利实现。政府特殊的责任定位一一确立合意,保持社会的凝聚力;“元治理”角色,即采用最后补救措施重塑合作网络。 6、西方各国政府改革的背景和因素(1)经济和政治因素一一石油危机后经济萧条,福利国家不堪重负。起决定性作用。(2)经济全球化一一推动力。(3)新技术革命(信息革命)一一催化
11、剂。(4)传统的官僚体制的失效和商业管理模式的示范性影响。7、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内容及措施(1)政府职能的优化。(2)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3)分权。(4)引入现代化管理技术。(5)人力资源管理改革。(6)机构的重组。8、对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评价A、积极:“新公共管理模式”克服了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的弊端且更具现实性及生命力。第一,官僚体制是一种过时、僵 化、无效率的政府体制模式。第二,政府机构不再是公共物品及服务的唯一提供者。第三,政治与行政分开在实践中 难以做到,不现实。B、悲观:理论上的矛盾一一公司自主与民主负责之间的价值冲突。公共公司图景与公民参与价值之间的冲突。公司运转的隐弊性与民
12、主所规定的开放性之间的冲突。公司管理规定敢于承担风险与公共财政处置责任的冲突。实践中一一人员精简问题、规章制度删除问题、权力下放 问题、等级问题、政治与行政分离问题、是公民还是顾客的问题、谁来负责、价值取向、改革的力度与持久性问题。9、我国历次机构改革(1 )1 9 52年终开始:以加强中央集权为中心。(2) 19 56年下半年:以中央向地方下放权力为重要内容。(3)1 9 60- 1 9 65:重新强调集中统一。(4) 1 98 2:重点撤并行政机构,淘汰人员。(5) 198 8: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关键,以经济管理部门为重点。(6 )199 3 :其方向与目的即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
13、需要,关键是转变职能,侧重点在政府经济管理部门。(7) 1 9 98:国务院调整和撤消了那些直接管理经济的专业部门,加强宏观和执法监督部门。(8)行政审批制度改革:199 9年终启动,是校正政府在市场经济中“错位、缺位和越位”行为的最迫切工作。A、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一些问题。保存事项的审批权限往往在上级,下改上不改就改不动。在许多地方,审批事项仍较多,手续繁杂。制度化建设与体制创新力度不够。审批权产生机制不健全。中介机构发展较慢,难以承担政府委托的任务。B、全面实行行政许可法的条件: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及加入WTO发明良好环境。行政审批制度的阶段性成 果奠定基础。较充足的政策执行的准备工作。中央
14、高层、各级政府、社会及人民群众重视、拥护。1 0、历次机构改革成就、经验和教训A、成就:(1)对于政府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取得一定限度的共识。(2)机构和人员膨胀势头得到了有效的克制。(3)政府职能转变迈开实质性步伐,政府管理体制和运营方式创新力度加大。(4)政府间关系的理顺,政府与公司、社会、市场的关系调整有很大进展。(5)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框架确立,依法治国、法治行政观念开始进步人心。B、经验:(1 )坚持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的目的。(2)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3)坚持积极稳妥的方针。(4)坚持机构改革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5)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实
15、事求是、因地制宜。C、缺陷:(1)政府管制仍较多,市场机制作用没有得到充足发挥。(2)政府管理方式及手段单一、落后,政府对经济领域的干预仍较多,政府职能“越位”、“错位”、“缺位”现象仍存在。政府内部决策职能与执行职能不明确,致使一些部门忙于具体事务、疏于决策,重审批、轻监管,既当裁判员乂 当运动员,缺少有效的制约机制。(4)地方或部门利益观念强,公共意识和公共责任不强等。D、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应解决好的几个关系。(1)解决好机关改革与其他配套改革的关系:不要局限于机构精减、人员淘汰,应组织重建、职能转变、流程再造和 管理方式更新以及互相关系的调整有机结合。机构性的变革。工具层面的变革。价值层面
16、的变革。(2)解决好实质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关系。不公重视价值和价值目的,且需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方式、方法和技术。(3)解决好中央政府改革与地方政府改革以及自上而下改革和自下而上改革的关系。尽量避免“一刀切”并淡化机构设立及职能上下对口的色彩。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改革时间差应昼缩短。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改革方式有机结合,且更多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11、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五个重点(方案)(1)深化国有资产体制改革:设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资委)。(2)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委)。(3)健全金融监管体制:设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银监会)。(4
17、)继续推动流通管理体制改革:组建商务部。(5)加强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建设。12、地方政府改革的新趋势(试点:城市改革的思绪)202 3下半年20 2 3上半年,先后拟定广东的深圳和顺德、福建的晋江、浙江的上虞和青岛的城阳区作为全国深化公 共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的试点。(1)由过去侧重于机构改革向更系统的改革转变,即向建立现代化政府管理体制和模式转变。(2)改革思绪大都提出以创建服务型政府为目的。(3 )加大了政府体制创新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力度。(4)大都重视行政管理方式创新一一市场竞争机制、T.商管理方法及信息技术的引入。第三章、政府间关系1、政府间关系:指中央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纵横交
18、错的网络关系,它既涉及纵向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级地方 政府之间的关系,也涉及同级地方政府之间以及不存在行政从属关系的非同级政府之间的关系。2、我国政府间关系研究的局限性(1)重要限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研究,政府间其它脉络关系关注少(横向、交又)。(2)侧重经济关系,对政府间的政治与行政关系分析少。(3 )分析方法以实证研究为主,理论分析局限性。3、政府间关系研究的途径(1)传统的中央控制模式:中央政府掌控一切,它从等级制的顶端对政府体系进行管理,而不是着眼于整个体系。地方政府在等级制体系中是被控制的,而不是自控制的,是依赖性而非自治的。一一“自上而下”的分析视角。(2)地方自治模式:源自世界
19、性的地方分权潮流。强调的是高度的地方分权与自主治理,而不是中央的控制与影响。 中央政府要对地方给予更多的关注,并为其提供更多的资源。一一“自下而上”的分析视角。(3)网络模式。A、网络的三个基本内容:网络由各种各样的行动者构成,每个行动者都有自己的目的,且在地位上是平等的。网络由于行动者之间的互相依赖而存在。网络行动者采用合作的策略活动来实现自己的目的.B、特性:行动者的多样性与等级制色彩的弱化。互相依赖与分权讨价还价、互相妥协。策略活动与合作一一使障碍最小化。总之,网络模式下的政府间关系规定一体化的限度以弱化等级色彩,规定政府间的分权以提高地方的自主性,规定政府 间彼此合作以实现各方的共赢。
20、4、西方政府间关系发展的新趋势一一网络模式的出现(1 )政府间关系等级制色彩的弱化:一是大都市区管辖单位的碎片化;二是城市地位上升改变了城市与州和联邦关系。(2)中央与地方的分权倾向:增长地方自主性的方向发展,改变地方过度依赖中央的局面,使政府间的资源分派更趋 平衡,以提高互相依赖的限度。地方政府间的合作现象日渐普遍:寻求合作,追求更大利益。5、中国政府间关系的传统模式等级控制模式一一这一模式下,政府间关系特性如下:(1)政府间的结合构造匕重要体现为层级从属关系一一金字塔:中央与地方职能高度一致,无明显分工。(2 )在政府间的权力分派上,实行中央高度集权。财政管理体制中:中央集中绝大部分财政资
21、金,完全控制地方预算 资金使用范围和方向。事务管理权限:命令和执行、控制与被控制。干部管理权限:中央对地方干部的任免、提拔、审查和惩处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3 )在政府间的横向关系上一一阻隔多而联系少。本来有两点:缺少合作的内在动力与需求,“条条管理”排挤“块块 管理”。缺少合作的物质基础,地方政府缺少资源控制在中央各部门。6、中国政府间关系的新近发展:网络模式A、政府间关系等级制结构的变化。(1)准层级大大减少一一为政府间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奠定基础,密切各级政府间的直接联系。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的发展对等级制结构产生重大影响。中心城市:指在经济上有着重要地位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具有强大的吸引能力
22、、辐射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的城市。计划单列的实行及副省级市的确立,对政府间关系的等级制的影响不仅改变了副省级市在政府行政体系中的地位, 并且改变了中央政府与城市政府的关系:经济管理上,中央与副省级市的关系是直接的。但在行政指导和监督上,中央 与副省级市的关系是间接的,须通过省政府。所以中央、省、副省级市三者由单一垂直的领导关系变为不等边的三角 关系。市管县体制的影响。市管县一一就是用地级市管辖本来属于地区管辖的县,其实质是,一方面把一级城市政府变 为辖县的一般政府,同时又是将派出机关地区行政公署转变为省县之间的一级政权,是城乡经济一体化和行政一体化 的两个过程同步进行的结果。 a、重要有三种模式
23、。“地市合并型具有相称经济实力的省辖地级市与地区行政公署合并,用市政府取代本来的 行政公署,实行市管县。“升级合并型”。将般的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实行市管县。“县改市型将新设的县改 市升格为地级市,实行市管县。b、目的。解决城乡分割问题,城乡分治走向城乡合治。解决条块分割问题,促使城市行政区与城市经济区保持一致。c、积极意义。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上,有助于城乡经济的互补与联合,有助于农村的城市化。在地方行政体制发展.匕加强了省、市、县之间的联系,使市、县两级政府的职能都有所扩展。d、对等级制的影响。辖县市政府职权的扩大与独立性的明显加强,对省政府的利益和管理权限形成了挑战。“市管县”体制使县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公共 管理学 陈振明版 考研 笔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