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知识梳理(中外历史纲要上)【新教材适用】.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知识梳理(中外历史纲要上)【新教材适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知识梳理(中外历史纲要上)【新教材适用】.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知识点整合一、全书线索1、从人治到法治2、从专制到民主二、社会转型: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1、从原始社会到奴建社会阶级的分化,私有制的产生、文字的出现(甲骨文是成熟的文字),国家的建立夏朝:标志着奴隶社会开始2、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春秋战国:铁器牛耕,变法运动(商鞅变法是典型)君主专制制度、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百家争鸣秦朝: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3、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实质上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1840年):标志着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辛亥革年(1911年):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五四运动(1919年):新文化(民主、科学)
2、、新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道德开国大典(1949年):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一届政协(1949年):规定了我国是新民主主义国家五四宪法(1954年):规定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三大改造完成(1956年):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历史分期1、中国古代史:主要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2、中国近代史:主要矛盾:中华民族与外国侵略者之间的矛盾;中国人民与本族封建统治者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反帝反封建三、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一)秦末农民起义.根本原因:秦朝的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1 .陈胜吴
3、广起义(1)直接原因:法律严酷,逾期处死。(2)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不久战败。2 .项羽、刘邦起义(二)秦的速亡.公元前207年,刘邦军队进占咸阳,秦朝灭亡。1 .楚汉之争:项羽战败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程标准: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 第3、4课学习重点:1)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2)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难点:西汉的强盛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4、西汉的建立.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刘邦就是汉高祖。1 .“汉承秦制”: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不同的是西汉将恢复发展经济、稳定社会作为首要任务。2 .地方体制郡县与分封并行制(1)概况:汉高祖先后分封了大批诸侯王,势力增强,而中央直辖的郡只有15个。(2)影响:这对中央 集权构成严重威胁,为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了隐患。(3)七国之乱:汉景帝在位时,削减诸侯封地,引 发了吴楚等7国叛乱,最终被平定。(二)“文景之治”.原因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1 .举措:减轻赋税、徭役和刑法,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2 .影响:经济得到了
5、明显恢复,社会稳定。二、西汉的强盛.加强中央集权政治上颁布“推恩令”,成功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诸侯王势力逐渐衰落,不再对中央形成威胁。加强皇权, 削弱丞相权力,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确立以察举制为代表的新的官吏选拔制度。设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 视监察。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打击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2)经济上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生产和销售。推行均输平准,增加收入, 平抑物价。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财产税。(3)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朝廷设立五经博士,儒学独尊地位确立。1 .开拓疆域(1)战争:北击匈奴
6、,设立河西四郡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夺取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2)建制:在河西走廊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3)外交: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意义: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设立军政机构:公元前60年,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5)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加强治理三、东汉的兴衰(一)王莽政权背景:西汉后期,政治日趋黑暗,土地兼并严重,赋税徭役沉重,社会动荡。建立:9年,外戚王莽夺取皇位,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改制: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措施不切实际,激化社会矛盾。(4)灭亡:23年,绿林军击败王莽军队主力,攻入
7、长安,推翻王莽政权。(二)光武中兴.东汉建立:25年,西汉宗室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汉光武帝。1 .措施政治:加强皇权,增强尚书台的作用;严控外戚干政;裁并郡县,裁减官吏;整顿吏治。经济:清查 全国垦田、户口数量。思想:重视儒学。2 .结果:社会经济发展,政局稳定。(三)东汉衰败.社会危机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政治腐朽黑暗。党锢之争:一些正直官员和士人不满现实,因品 评人物,抨击时政,称为“清议”,遭到严厉镇压。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1 .黄巾起义爆发:184年,张角创立的“太平道”领导黄巾军起义。结果:相继被官军各个击破。影响:动
8、摇了东 汉王朝的统治基础,军阀割据局面出现,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四、两汉的文化.史学成就(1)史记:西汉中期司马迁撰写,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的形式,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 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首创了纪传体通史体裁,是一部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的不朽名著。(2)汉书:东汉中期班固撰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1 .文学成就(1)汉赋: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文体,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乐府诗:是国家专管音乐的机构乐府采集民歌修改而成的诗,其中很多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五言诗:民间流行,语言朴实、生动,传播广泛。2 .科技成就医学成书于战国至西汉的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东汉时的神
9、农本草经是中国古 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数学:九章算术在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造纸术: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大大促进了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1840年)及南京条约及其附件:开始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战争(1894年)及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及辛丑条约: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五四运动(1919年):(精神:民主、科学、爱国、进步,核心是爱国)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开国大典(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3、中国
10、现代史:过渡时期: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3年)、一化三改造(1953-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正式成为社会主义国家主要矛盾:中共八大( 1956年)提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程标准: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 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
11、、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学习重点:1)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2)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难点:社会形态概念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考古发现,人类最早制造的工具就是石器。原始社会因石器制作技术不同而被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 代。(一)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文化遗存代表: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1 .社会生活: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元谋人和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火。(二)新石器时代(打磨结合制作石器)文化遗存代表:(1)分布特点:文化遗存数量多,且分布广泛,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2)主要代表: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黄河中游地区进入仰韶文化时期,典型
12、器物是彩绘陶器,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黄河下游出现了大汶口文化;长江下游有河姆渡文化,居民种植水稻,掌握了养蚕缰丝技术。距今约5000年:黄河流域进入龙山文化时期,代表器物是黑陶。在北方辽河上游有红山文化长江下游有良渚文化。这些文化遗址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且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三)社会特征.原始社会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三个阶段。1 .母系氏族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生产力水平低下,共同劳动,成果共享。2 .父系氏族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氏族间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 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二、从部落到国家(一)部落联盟(一般认为,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适用 高中历史 第一 单元 中华文明 起源 秦汉 统一 民族 封建 国家 建立 巩固 知识 梳理 中外 历史 纲要 新教材 适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72200945.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