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科研产业化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思路 附民族共同体视野下的民族医药传承创新.docx
《中医药科研产业化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思路 附民族共同体视野下的民族医药传承创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科研产业化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思路 附民族共同体视野下的民族医药传承创新.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医药科研产业化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思路35000300002500020000150001000050000500.00450.00400.00350.00300.00250.00200.00150.00100.0050.00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增长率图1 20112020年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表1中医药科技成果及其转化概念编号中医药科技成果分类具体表现转化形式1基础研究论文、著作、报告、专利 及模型研究等传播、共享、普及并产生 社会效益等2临床研究诊疗技术、方法、方案 及方剂等应用与推广并产生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等3开发研究新药、新技术、新工艺、 加工设备、保健产品等应用或形成新产品
2、并产生 经济效益等摘要: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中 医专家根据患者情况辨证论治、助力疫情防控。但是,我国中医药科技成果的转 化率目前不足10%,与其他产业相比,中医药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现状不容乐观。 中医药科技成果存在转化难、转化率低、中试环节薄弱、相关政策作用发挥不充 分、企业承接能力不强、各主体联系不紧密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阻碍中医药科 技成果转化的相关因素,试图找出中医药科研产业化的短板和弱项,以期为中医 药科研成果产业化提供发展思路。关键词: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一体化;创新;科研主体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
3、20年)中 桀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 展的意见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1-5等纲领性文件 和法律法规,系统谋划布局中医药发展。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发展,2019年他在给全国中医药 大会的指示中明确提出“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要求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 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 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 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4、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在当前政策环境下,要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并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 展,首要任务就是加快中医药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为此,笔者针对当前中医药 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四部医典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 名录,“中国藏医药浴法”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名录,进一步提升了民族医药的知名度,为弘扬民族医药文化提供了国际化交流 平台。各民族的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23-24,是构建中华民族医药共同体 的核心要素。民族医药理论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可从医药理论、非物质文化遗 产等角度切入,增进文化认同,凝聚成共同价值观。例如药浴疗法所涉及的民族 医很多,
5、比如蒙医药、哈萨克医药、瑶医药等,这三者药浴疗法均列入了国家非 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对于我们民族医药文化的传承有着非常重 要的意义,还潜藏着很大的医疗、科研和市场价值。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 好、整理好和传承好,正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的基础和体现。见 表3,图1。3.4人才教育是构建中华民族医药共同体的重要载体截至2016年底,全国少 数民族医医院共266所。国家大力推进少数民族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在全国建立 了 97个少数民族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和研究室。开办少数民族医药专业教育的 院校43所,开设高等教育少数民族医专业7个25,部分民族医药的人才培养 甚至涵盖专科-
6、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多个层次,然而目前民族医药的发展仍然 处在不平衡的状态26。见表4o传承是民族医药发展的根基,百年大计,教育 为本。将民族医药人才教育的重点落脚于以民族医药文化为引领,培养医学生坚 定文化自信27,多元协同,凝聚发展,不断深化改革学校教育,实施特色学科 建设工程,开发共享课程资源,开发民族医药特色鲜明、适合民族医药发展的教 材,建立网络共享资源;加强典籍研究利用,加强名老医家学术经验、老药工传 统技艺传承,完善学术传承制度,实现数字化、影像化记录28-29,挖掘和传承 民族医药宝库中的精华。3.5医药产业是构建中华民族医药共同体的经济支柱民族医药不仅是卫生资 源,也是经
7、济资源。民族地区的地理环境、地貌特点和民族风情都有鲜明的特色, 药材资源十分丰富,蕴藏量巨大,是我国特有的天然宝库30。民族医药产业集 健康保健、科研生产、民族文化、种植养殖、生态旅游等为一体,创造了极大的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苗医药与藏医药、蒙医药、维医药、傣医药、彝医药并称 为中国6大民族医药。苗医药产业发展迅猛,领跑中国民族医药,2017年全国 苗医药工业总产值突破380亿元人民币。中华民族医药共同体作为一个整体而存 在的基础是各民族间经济的联系和依赖。运用民族医药在治疗疑难杂症和康复疗 养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发挥民族医药在“健康中国”战略、“一带一路”倡II中的积 极作用,打造集药材种植
8、、旅游观光、特色疗养和医疗保健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健 康产业基地,不仅可以加速自身医药产业发展步伐,还可以推进老少边穷地区扶 贫进程,带动民族地区医药产业规模化发展。见表5。上述内容从资源、价值及 历史记忆、民族政策、文化认同、人才教育、健康产业5个维度探讨构建中华民 族医药共同体。见图2。4讨论4.1 推动构建中华民族医药共同体,需要久久为功民族医药是多民族文化融 合共有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华医药交流、交往、交融的一个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 民族医药承担着守护各民族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职责。民族医药共同体是实现中 华民族共同体的必然和具体内容,是民族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保护 民族文化和致富奔
9、小康,健康中国的重要基础。因此我们的民族医药需要一起同 频共振,共同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谋福祉。需要大家共同对民族医药有一个认同, 对民族医药有一个新的理解。坚持共同创造、共同开拓、共同缔造的信念去挖掘 整理、传承发展民族医药。4.2 推动构建中华民族医药共同体,需要多方协作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全国各族人民风雨同舟,众志 成城,构筑疫情防线。中医药、民族医药、西药优势互补,为抗疫发挥了独特作 用。民族医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为人民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民族医药事业涉及面广、业务链条长,需要医疗、教育、科研、产业等部门企业 协同发力,整体推进。全方位共同搭建完善创
10、新民族医药发展平台,推动民族医 药让社会更深层次地了解它的博大精深和社会价值,加强民族医药互译互通、相 互了解、彼此借鉴、取长补短、相互为用,挖掘其中经典的名医良方,让民族医 药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参考文献1陈育宁.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一体”的核心内涵N.中国民族报,2018-05-25 (005)朱维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唤起巨大凝聚力N.环球时报,2020-08-14 (014).3罗来军.G2()峰会精髓:中国向世界倡导“共生共享共治理念J.理论导报, 2016, 30 (9): 17-18.4梁爽,吴秀彩,朱华.“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地区民族医药产业可
11、持续发 展J.中国市场,2019, 26 (36): 32-34.5冯文林.内经治则治法学说的渊源与形成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 学,2007.6聂曲,林艳芳,李盛旺.论傣医药文化与多种文化的关系C/传统医学与 现代医学比较国际学术大会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 西双版纳: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2015.高振,董竞成.中国传统医学:从技术到文化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 40 (12): 1505-1509.8罗达尚.对月王药诊的研究概论J.西藏研究,1985, 5 (4): 69-76.9陈强强.古代汉藏医药交流述略J,中医药文化,2020, 15 (4): 6
12、1-69.10白清云.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下)M.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 版社,1987: 745.11钟以林,班秀文,黄瑾明,九针从南方来的实物例证广西武鸣出土青 铜针灸针初探J.广西中医药,1987, 11 (3): 33-36.12贾敏如,张艺,中国民族药辞典M.北京:中II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 2413何蒙荟媛,魏金丽,我国民族医药保护国内研究现状综述J.贵州民族研 究,2020, 41 (9): 107-111.14高军,周新.为特色民族医药“松绑”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雷菊 芳谈民族医药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5, 22 (7): 18.15王高合,杨绚,玉喃哈
13、,等,加速发展我国傣医药教育的路径探讨J.民 族教育研究,2018, 29 (1): 83-88.16仲格嘉.藏医疫病学综述J.中国藏学,2007, 20 (3): 124-128.17降贝却吉丹增赤列.藏医秘诀宝源(藏文)M.西宁:青海民族出版 社,1997: 288.18刘淑云,罗威.满族“避痘”法与隔离预防传染病方法概述J,中国民族医 药杂志,2019, 25 (11): 49-5119阿茹娜,乌日古玛拉,图门乌力吉.经典著作蒙医金匮与传染病的预 防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6, 22 (11): 65-68.20王文光,文卫霞.十六国北朝时期的儒家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孕育 发展研
14、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0, 41 (10): 16-23.21斯热文,深化草原文化研究促进中华文化繁荣J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 报,2007, 24 (5): 10-13.22苏泽宇.认同视阈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J.学术研究,2020, 63 (9): 65-70.23姚明,赵建国,民族医药保护发展研究基于地方立法的视角J.内蒙 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 46 (1): 117-124.24郝时远,文化自信、文化认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 ,中南民族大 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 40 (6): 1-1025郑东波.增强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
15、共同体意识N.内蒙古日报(汉), 2020-11-12 (002).26李维宇,李敬,杨建熔.我国民族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探析J.云南民族 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25 (3): 195-199.27李莹,张吉仲,罗庆春,等.中国民族传统医药学现代传承与高等教育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6, 22 (7): 70-71.28张楠,范艳存,少数民族医药标准体系建设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 35 (9): 4712-4715.29胡海燕,梁治学.中医药文化在医药院校的传承教育途径探讨J.新西部, 2020, 21 (9): 142-14330崔箭.深化民族
16、医药教育改革加速民族医药事业发展J .中央民族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200, 12 (4): 374-377.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和难点进行把脉,以期为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发展探索路径。一、中医药科学研究及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现状中医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促进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保障中国人民身心健康 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中医药资源丰富,关联领域与衍生产业众多,发 展潜力巨大,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医药研究已深入多个学科领 域,促进了相关应用和发展。(一)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在中医药发展中起着牵引和推动作用中医药工作者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以提高临床疗效和解决制约中 医药发展的关键问题
17、为中心,广泛开展中医药科学研究。近些年,国家级中医临 床研究基地建设及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临床科研体系建设顺 利开展,建立起涵盖中医药各学科领域的重点研究室和科研实验室;建设了一批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工程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 心,建设了 25个各具特色的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种植)基地,初步形成以独 立的中医药科研机构、中医药大学和省级以上中医医院为研究主体,综合性大学、 综合医院、中药企业等参与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十二五”以来,中医药现代 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创新突破不断涌现。例如在中药新药发现、制剂、安全性 评价等瓶颈问题上取得重要突破,中药新药
18、研制的技术方法不断进步,中药产品 的科技含量显著增强;中医药国际化步伐显著加快,4种中药已获美国食品药品监 督管理局(fda)批准开展m期临床研究,一批中成药正在开展欧盟注册研究, 一批中药材品种纳入美国药典和欧盟药典。中医药现代化是历史发展的 必然,中医药的发展史,就是革故鼎新、与科技同步发展的历史。(二)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现代中医药产业蓬勃发展我国常用中药材生产体系已基本建立,过亿元品种从数十个增加到500个, 培育了一批中药骨干企业,全国中药工业总产值从1996年的234亿元增加到 2017年的8442亿元,占医药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从1/5增加到1/3,中医药大健康 产业规模已超过万亿元6
19、(见图1)。中医药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又带动了中医 药健康服务业快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医药市场国际化日益明显 的今天,中医药产品和服务参与国际医药市场的竞争已是大势所趋。(三)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不容乐观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成熟度低、形式单一、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匮乏等 问题凸显。据不完全统计,2012-2017年,国家批准的创新中药数量依次为16、 14、9、6、2、1,中药新药研发举步维艰,中医药的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进 程缓慢。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总量和研发人员的总数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 每年取得的国家级重大科技成果在3万件以上,而在3万余项国家级科技成果中, 只有不到
20、20%的成果实现转化并批量生产,其中能形成产业规模的仅有5%o近5年来,我国每年通过鉴定的中医药科技成果大约有600项,获奖成果约 占20%25%,其中部分科技成果已转化为产品,并在生产应用中获得了较好的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我国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10%,总体存在利用率 低和转化周期长的问题。二、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障碍和难点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 二次院士大会上指出,多年来,我国一直存在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 不顺、不畅的痼疾,其中一个重要症结就在于科技创新链条上存在着诸多体制机 制关卡,创新和转化各个环节衔接不够紧密。就像
21、接力赛一样,第一棒跑到了, 下一棒没有人接,或者接了不知道往哪儿跑。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产品、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关键环节工关于中医药科技成果的概念,目前国内学者尚无统一定义。笔者在 研究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2015年修订)中科技成果概 念内涵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药研究特点,将“中医药科技成果”的概念定义如下: 运用中医药理论、技术方法,在生命、健康和疾病领域开展科学研究,所取得的 具有一定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的成果(见表1)。目前中医药领域有三大科技创 新实体,分别为大中型中药企业、中医药科研院所和中医药高等院校。我国中医 药科技成果转化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22、,与科技创新实体息息相关。(-)中医药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存在短板中医药高等院校作为我国主要的中医药科技力量,每年承担大量的研究课 题,拥有充足的科研经费、完备的科研设施和丰富的人才资源,是产出中医药科 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基地。虽然我国高校目前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在60008000 项之间,但真正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不足10%,这无疑是对科技资源的一种 巨大浪费。关于中医药高校成果转化的短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 ,重科研、轻市场: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意识不强相比企业与各类科研机构,我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拥有更多的科技成果,每年 都有大量的科研项目和研究论文,专利授权的数量逐年攀升,但技术转让和专利 售
23、出的比例较小,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原因是其多数成果仍停留在理论方面和实 验室小试中,没有与现实生产力接轨。中医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普遍存在一个通病,即开展科研侧重点并未转向服 务实体经济上,大多数科研人员关注点仅为了职称评价、项目申报以及论文发表 等,相关选题脱离中医药发展的实际需求,以致科研人员不明确该做什么样的学 术研究。即使是与企业进行合作的横向课题,也普遍存在对科技成果转化重视程 度不足等问题,造成许多成果无法推广应用。2 .重小试、轻中试: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环节薄弱一般来说,一项中医药科技成果的开发与转让,需经历由立项实验室研制获 取小试结果,再将小试结果扩大进行工业化实验完善中间试验以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药科研产业化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思路 附民族共同体视野下的民族医药传承创新 中医药 科研 产业化 主要 问题 解决 思路 民族 共同体 视野 医药 传承 创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