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会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社会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央电大行政管理专业(专科)社会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社会学概论作业1(第一章一一第四章)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计2 0分)1 .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 为,研究社会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2 .优势需要:指人在同一状态下也许会有多种需要,但其中只有一种需要 占据主导地位,对人的行为起主导作用,我们把这种需要称之为优势需要.3 .社会交往: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队,团队与团队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 而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活动与过程。社会交往也称社会互相作用或社会互动。4 .心理上的断乳:是心理学家对人的青年期的一种比方说法
2、,也叫第二次诞 生。生理上的断乳是指改变婴儿生活习惯,是一次生理危机,而青年走入社会也 是重大的转变,又一次形成危机,可以认为是心理上的断乳。二、填空题(每题1分,计10分)1 .孔德2 .群学肆言3 .哲学基础4 .普遍的社会现象5 .社会性6 . 1 9437 .情景主义8 .情感性(2)我国的劳动就业问题表现为:待业、失业(涉及显性失业和隐性失业。)(3 )我国面临的就业问题重要来自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和解决隐性失业问题 两个方面。(4)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发展生产,发明更多的就业岗位;广开就业渠道; 继续控制人口增长;建立待业,失业保险制度。社会学概论作业4(第十二章一一第十四章)一、名词
3、解释(每题5分,计20分)1 .也叫社会安全,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对因不能参与正常劳动或遭受意外 而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社会成员提供最低限度的经济援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 制度。2 .是指一个社会中,社会结构方面发生的社会制度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 角色模式的变动过程。3 .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人们生活表现的类型化了的活动形式与特 性。4 .是把全球当作一个整体,提出了各种全球性问题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全 球系统观点。全球发展理论的一个突出的研究机构是罗马俱乐部。二、填空题(每题1分,计10分)1 .国民收入2 .社区工作3 .农村社会保障4 .五行相胜5 .索罗金6 .柏雷托7 .家庭流动
4、8 .第三次浪潮9 .罗马俱乐部学派10.人民的物质和文化三、选择题(每题2分,计2 0分)1、B 2、A 3、A 4、C 5、A6、A 7、C 8、B 9、A 10、D四、简答题(每题8分,计32分)1 .简述社会工作的功能答:一是解决实际困难,保障个人生活。社会工作是针对遇有特殊困难的个 人或群体的。通过向受助者提供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 困难,保障他们的生活。二是挖掘潜能,促进其发展。注重调动受助者的潜能, 促进其发展。三是发扬互助精神,促进社会整合。四是化解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稳 定。2 .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有哪些异同?答: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其任务和
5、目的都是帮助有困难 的社会成员,特别是那些因失业、疾病、生理缺陷、年老、灾害、事故而陷入困 难者,以保障他们能正常生活,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进步。但两者又有差异:(1)社会保障表现为一套制度,社会工作则是具体的服务 活动。(2)社会保障是为了社会稳定、社会安全而帮助有困难的人,中心偏于社 会;社会工作则直接为有困难的人服务维护社会稳定,是上述服务的衍生效果。(3)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的范围也不完全重合。3 .简述社会流动类型及划分的意义。答:社会流动的类型分为一是按照流动的主体划分,有个人流动,家庭流动, 群体流动;二是按流动方向划分,有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三按流动参照物来划 分,有代际流动和
6、代内流动。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研究社会流动有着重要意义。如研究垂直流动,可以解决 我上前干部制度中的终身制问题,干部能上能下,有助于建设成为一支知识化、 专业化、革命化、年轻化的干部队伍;研究水平流动,可以解决我国用人不合理 现象,加强人才交流,既可以解决用人不合理现象,防止“近亲繁殖”,也可以互 相交流文化知识,有助于各类人才的脱颖而出,等等。4 .简述依附理论答:依附理论是发展中国家的学者是用来解释不发达国家发展不起来之因素 理论。理论的思想基础是阿根廷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普雷毕什提出的核心与边陲 国家不平等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世界经济是一个体系,这个体系由核心和边陲构成(即由西方 发达国家和
7、非西方不发达国家构成)。核心和边陲之间的经济关系是不平等关系, 西方发达国家通过不平等贸易剥削不发达国家,从而导致后者不发达。本理论基 础的另一代表人物弗兰克引申了 “核心一一边陲”的概念,认为“核心”也可称 为“宗主”。“边陲”也可称为“卫星”,宗主与卫星的关系,不仅存在于发达国家 与不发达国家,并且还存在于卫星国之内的不同地区,后者是前者的翻版。结论 是不发达国家必须割断同发达国家的联系,自力更生,才干摆脱不发达的境地。评价:(1)这一理论看到了不发达国家落后的重要因素,对要摆脱传统社会 到达现代会只有走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理论给予了严厉的批评,对不发达国家如何 走对的的发展道路,显然是一个新
8、的分析观点。(2)其割断同发达国家的联系的设 想很难做到。五、论述题(计18分)试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社会变迁理论答: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变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中重要论题之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变迁的经典理论重要有如下几点:1、社会的变迁,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变动而引起的。2、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所有庞大的上层建筑或快或慢地要发生变革。3、随着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也 改变着生活方式,也就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4、当社会的上层建筑所维护的是先进的经济基础或所崩溃的是腐朽的经济基础 时,它对社会起推动作用;相反,当它所维护的是腐朽的经济基础
9、或破坏的是先 进的经济基础时,它对社会发展就起着阻滞的作用。这就是社会的上层建筑对经 济基础的作用概括的结论。9.互相发展1 0 .条件反射学说三、选择题(每题2分,计2 0分)1、A 2、C 3、B 4、D 5、B6、A 7、B 8、B 9、B 10、D四、简答题(每题8分,计3 2分)1 .马克思是怎能样看待社会的?答:马克思主义著作里对社会的解释重要分三点:他认为,一是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二是人类社 会区别于动物社会的特性是劳动,人类通过生产劳动,发明了人类的自身,发明 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文化,组成了不同于其他动物靠本能而结合的社会;三是人 类社会是长期发展的产物
10、,是与自然界有重大区别的特殊领域。2 .简述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答: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处在非常关键的位置,表现在:一是需要是人的行为动力。人的行为追求一定的目的,涉及物质利益、成长 条件、社会关系和精神食粮,这些目的构成人们行为的动力,构成人们向自然和 社会进取的,积极的动力源泉。二是社会需要是人们社会关系构成的基础。三是社会需要与人的劳动,实践相结合,相辅相成,推动着社会的发展。3 .简述社交往的意义。答:社会交往的意义表现在:一是人类离不开交往。一是社会交往是个人成 长的重要条件,个人通过社会交往习得知识,形成自我概念并结识自己。三是社 会交往是文化传播的手段,同代人交往可以扩大
11、文化的享用范围,不同世代间的 交往可以传递社会文化。四是社会交往是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人们通过交往而形成社会关系,进而形成社会。人们的共同活动或交往推动着社会的发展。4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有哪些?答:一是传授生活技能。涉及基本生活的各种动作技巧,社会交往技能,即学 习语言和其他文化,谋求一定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二是教导社会规范。社 会规范是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它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人们的关系,维持整个社 会的秩序,规范先于个人存在,一个人要参与社会生活必须学习这些规范,才干 同别人交往共事。三是指点生活目的,生活目的即人生观,一个人的人生观对于 他的一生有重大影响,如何通过社会化指点青年
12、人生观的健康发展,是一个十分 重要的问题。四是提供角色人选,通过人的社会化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向社会输 送合格的社会角色人选。五、论述题(计18分)试述社会化对个性形成的影响。答:人的个性是个人社会化的产物,是随着个人社会化进程而逐步发展和形 成的。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受以下条件的限制:一、个性的形成有其生理,心理基础。先天的遗传、人的身体方面的因素对 个性形成是有影响的。二、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既受自身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制约,更受社会 关系的制约。在人的个性的形成过程中,生理、心理因素都以社会因素为中介发 挥作用。因此,人的个性是个人社会化的产物,是随着个人社会化的进程而逐步形 成和发展
13、的。社会学概论作业2(第五章一一第八章)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计20分)1 .初级社会群体:也叫首属社会群体,是由面对面的交往而形成的,具有密切 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它反映了人们最简朴,最初步的社会关系。2 .科层制:是韦伯提出的行政管理模型,它是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 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及管理方式。3 .社区:是聚居在一定的地区内,互相关联的人群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即地 区性社会生活共同体。4 .社会分层: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二、填空题(每题1分,计10分)1 .初级社会群体2 .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3 .泰罗4 .
14、社会人5 .人性的角度6 .滕尼斯7 .吴文藻8 .社区分析9 .等级制10 .剥削三、选择题(每题2分,计20分)1、B2、A3、A4、B5、D6、A 7、B 8、C 9、D 1 0、C四、简答题(每题8分,计32分)1 .简述初级社会群体形成的条件及功答:形成条件:保持较小的规模,进行直接地面对面地互动,保持互相持久的 互动关系。功能:一、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场合.人的社会化的初始是在初级社会群体中进 行的,为人进一步社会化奠定了基础,并且对个人的成长影响深远。二、可以满足 人们多方面的需要,人们为了需要结成群体,但不同的群体满足成员需要的限度 不同。三、人们走向社会的桥梁.人们在初级群体中学
15、习基本生活技能,掌握必 要的谋生手段,学会待人处世的行为规范,以不久适应更大范围的社会生活.人们 通过初级群体这个桥梁沟通与社会的联系,并跨越这道桥梁走向社会。四、初级 群体有助于实现社会控制,人们对初级社会群体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使他们乐意 自我约束,不做有损于本社会群体的事,这就在客观上维持了社会秩序。2 .简述社会组织的基本特性。答:特性:一是社会组织是有目的组织起来的群体;二是社会组织的目的简 朴,明确;三是成员间的关系不那么密切;四是成员的关系、行为常由事本主义、 对事不对人的规则指导和调节;五是成员的可替代性强。3 .社区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答:构成社区的要素:一是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
16、础组织起来的,进行共同的 社会生活的人群.相称数量的具有互相联系的人群是社区的存在的首要条件。二 是一定的有界线的地区.涉及土地及地区中所能提供的资源,这是人们活动的志 气是人们进行共同生活的依据。三是共同的社会生活,这是社区的本质特性。四 有自己的社区文化.表现为社区风俗和基本相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社区其文化 不同。五是社区居民在情感及心理上对自己所属的社区有归属感和认同感。4 .简述社会分化与社会分工的关系。答: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社会分工导致了社会的大分化。历史上三次大 分工,使畜牧业,手工业,商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三次大分工,促进了生产力的 发展,又形成了不同的阶级,因而一般说来社会
17、分工引起社会分化,社会分工越精 细,社会分化就越复杂;但我们也要看到社会分化并不一定都是由社会分工导致 的,由于同一职业的内部也有分化。社会分化是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产生 的,被社会认可了的区别。五、论述题(计18分)试述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答:马克思认为,阶级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剩余产品的出现和生产资料私人占 有制的建立而出现的。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剩余 产品的出现就导致了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导致了剥削阶级 与被剥削阶级的出现。马克思主义揭示了阶级的本质是剥削,列宁指出,阶级就 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它们对
18、生 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 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少也不同,由于以上不同,其中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 团的劳动,阶级的本质是剥削,阶级必然随着私有制的消灭现时消灭。社会学概论作业3(第九章一一第十一章)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计2 0分)1 .是指当社会中有几种社会规范发生冲突时,有一种比较定规的社会规范占 优先地位。2 .是运用社会力量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制约和限制,使之与既定的社会规范 保持一致的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是指对越轨行为的约束。3 .是由于人与环境的关系或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失调,影响了广大社会 成员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需要运用社会力量
19、加以解决的问题。4 .从文化的角度解释贫穷现象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之所以长期和世代贫 穷,是由于他们拥有特有的贫穷文化。二、填空题(每题1分,计10分)1 .家庭制度2 .象征性设备3 .制度改革4 .罗斯5 .社会行为规范6 .环境压力7 .社会结构8 .人与环境关系9 .物质资料再生产1 0 .劳动资源三、选择题(每题2分,计20分)1、C2、C 3、C4、A 5、C6、C7、D 8、B 9、C1 0、A四、简答题(每题8分,计32分)1、简述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答:社会制度是一个系统,它是由各种不同的要素组成的综合体。社会制度 的构成要素涉及以下四个方面:(1)概念系统,它是说明该社会制
20、度存在的理由,及它所起的作用的一套理 论。这些理论支持和维护该社会制度的存在。它涉及社会学说、社会理论、社会 价值观等。(2)规则系统是一整套用来指导人们行为的规则。作为人们以往活动经验结 晶,它指出在既定情况下人们该如何行动以保证更有效地达成自己的目的。(3)组织系统是检查和推动社会制度运营机构和组织体系,它是社会制度 的实体。组织系统是该社会制度目的和任务的载体,是该社会制度所包含的规则 的实践者。组织系统是一个功能系统,是依照行为规则系统实现目的的有组织的 人们的行为系统。它涉及各类相关组织和机构、组织领导及具体工作人员。(4)设备系统是该社会制度正常运营所依赖的物质资源。它既涉及实用的
21、设 备,如从事工业生产的厂房、工具和资金,也涉及象征性和设备,即有助于人们 顺利活动的符号,如校徽、商标等,它们是该制度的代表性符号。社会制度的四个 要素互相联系、互相支持,形成一个现实的功能系统。在这四个要素中,概念系 统、规则系统是社会制度的“灵魂”,组织系统、设备系统是其“驱体”。2、简述社会控制的功能答:一是维持社会秩序,保持社会正常运营o秩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 提,为保持社会安定,统治阶级或社会利益的代表力量就要对越轨行为进行控制。二是维持正常生活。为了维持正常的生活秩序,就要用社会控制手段对破坏 生活秩序者以约束制裁,缺少这种控制会影响社会秩序的安定。三是促进社会发展。没有社
22、会稳定和社会秩序,社会就不能顺利发展,社会 的正常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在社会秩序的基础上实现的,社会在运营过程中 的有序是依靠社会控制来达成和保障的。四是社会控制的反功能:不合理的社会控制不能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此外, 僵硬而有力的社会控制不利于人们对合理目的的追求。社会控制所维护的社会规 范体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建立的,而创新行为,改革则以原规范的破坏为前提,僵 硬的社会控制所起的作用是维持原体系,阻止创新行为,僵硬的社会控制经常会 积累矛盾,酿成更严重的社会冲突,冲击社会的正常秩序。3、简述道德与法律的作用的区别答:道德与法律在产生的时间,形成的方式上都有不同。道德产生的时间早 于法律,并
23、且贯穿人类社会的始终,是自发形成的,而法律在人类社会中不是永 恒的。具体说来区别在于:(1)两者作用的范围不同。道德比法律作用的范围要广泛得多,不道德行为不 一定是违法行为,而法律只干涉破坏它所维护的社会秩序,触犯法律的那些行为, 违法行为一定是违反道德的行为。(2)两者被支持的力量不同。法律是靠强制的力量来支持的而道德靠社会 舆论的力量来支持的。(3)两者的作用的性质和控制的强度不同。法律的作用重要表现为对人们一 定行为的限制和严禁,违法者就要被处罚,甚至剥夺生命,而道德则表现为对人 们行为的示范和劝阻,违反道德的人仅受到社会舆论的袭击。4、简述社会问题的成因。答:(1)人与环境关系失调表现在两个方面:原生环境问题,即自然界自身 存在的因素对人类生存和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以至威胁。次生环境问题,即被人 类改变了的自然环境反过来对人类导致威胁,止匕外,人类对环境压力过大,环境 资源难以承载这种压力。(2)社会关系失调。人们之间关系不协调状态重要表现在:群体利益的冲 突以致对立,群体间价值观念的冲突,社会结构失调、社会解组等。五、论述题(计18分)试述劳动就业问题的实质及我国解决劳动就业的措施答:(1)劳动就业问题是指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人未能从事劳动或有效劳 动,而产生的不利于个人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状况。其实质是劳动力资源同生产资 料不能合理配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