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运营转型知识题库.docx
《2023年运营转型知识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运营转型知识题库.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铝业贵州分公司运营转型运营转型知识题库2023年6月5日的基础上有服务意识。51、 5s管理推行的11个环节:成立推行组织;拟定推行方针及目的; 拟定推行计划和日程;说明及教育;前期的宣传造势;导入实行;考 评方法拟定;评选结果;评分结果公布及奖惩;检讨修正、总结提高;(ID 纳入定期管理活动中。52、 5s活动四方法:定点照相、红牌作战、看板作战、颜色管理。【记录过程控制】53、 记录过程控制(SPC)是应用记录技术对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评估和监 控,建立并保持过程处在可接受的且稳定的水平,从而保证产品与服务符合规定 规定的一种质量管理技术。它是过程控制的一部分,从内容上说重要是有两个方
2、 面:一是运用控制图分析过程的稳定性,对过程存在的异常因素进行预警;二是 计算过程能力指数分析稳定的过程能力满足技术规定的限度,对过程质量进行评 价。54、 记录过程控制(SPC)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过程运营状态是否稳定, 可运用控制图这一记录工具进行测定;二是过程能力是否充足,可通过过程能力 分析来实现。55、 什么是记录过程控制(SPC):记录一一基于概率的决策方法。过程一一 所有反复性的工作或环节。控制一一监控工序运营。记录过程控制就是运用记录 方法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控制,从而达成改善与保证质量的目的。56、 记录过程控制(SPC)特点是非常合用于反复性生产过程,它可以帮助我
3、 们:对生产过程做出可靠的评估;拟定过程的记录控制界线,判断过程的 能力和过程是否失控;为过程提供一个初期报警系统,及时监控过程的状况以 防止不合格的发生;减少对常规检查的依赖性,用定期的观测以及系统的测量 方法替代了大量的检测和验证工作。在TS09000及QS9000中也提出了在生产 控制中应用SPC方法的规定。57、 记录过程控制(SPC)的原理有两个,一是运用过程控制的理论,即对产 品制作构成的要素:人、机、料、法、环及测量,就是我们称的“5M1E”,构成 了我们做产品的输入信息,最终产品质量怎么样,我们要通过“记录”方法来调 查人、机、料、法、环及测量是否处在合理的状态,不断调整和优化
4、“5M1E”, 这就是“过程”的规定,就是要“记录”。第二,产品被制造出来并不代表我们 可以发明利润,质量怎么样是由顾客的评价来决定的,通过了解顾客的声音调整 我们的“5M1E”,以求提高产品质量、创导致本优势,取得利润。因此我们有必 要对生产过程进行SPCo58、 控制图是运营图、控制线和中心线的结合体。控制图在车间广泛运用, 以监控工序表现,提供对工序的实时控制并为讨论工序表现提供一种共同语言; 作为一种监控系统,在需要对外部环境因素变化作出反映时提出预警以及时采用 补救办法填补损失。59、 如何运用控制图满足客户需求?所有的数据应当落在规格界线之内;过程控制界线决定将出现何种分布,控制界
5、线应当在规格界线之内;在控制 图中,通过减少波动过程对中来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规定。60、 按照数据的特点控制图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计量型控制图,一类为计数型控制图。61、 用控制图分析、解决问题的几个环节:根据以往数据收集和整理,正 常波动找到波动范围,找到界线:通过过去的数据可以预测未来;通过控制 预测,可以做到更低的单件成本,更高的低成本,更高的有效能力;不同的过 程提供了共同的语言,使对过程赋予了可比性;在范围内的波动认为是普通因 素,跳到范围以外的我们认为是特殊因素所致。对范围内的波动采用系统措施, 缩小波动,对范围以外的波动采用局部纠正措施。62、 分析用控制图与控制用控制图重要区别
6、体现在5个方面:运用的时机 不同样,在了解过程的情况下使用分析用控制图,控制用控制图是用于生产现场 的。分析用控制图需要计算控制线,控制用控制图不需要计算控制线,其控制 线是给定的,不能经常变化。控制用控制图的样本针对每一个子组,是对样本 进行控制。而分析用控制图开始至少收集25个子组,每个子组至少5个数,100 个以上样本数据,30个子组最佳。分析的时间不同样,分析用控制图是收集 好25个子组样本以后分析计算,而控制用控制图是每个子组都要分析判断。 分析用控制图是了解过程是否受控用,能力是否满足规定,控制用控制图是我们 为了保持受控状态而使用的。63、 用控制图分析、解决问题的几个环节:根据
7、以往数据收集和整理,正 常波动找到波动范围,找到界线;通过过去的数据可以预测未来;通过控制 预测,可以做到更低的单件成本,更高的低成本,更高的有效能力;(4)不同的过 程提供了共同的语言,使对过程赋予了可比性;在范围内的波动认为是普通因 素,跳到范围以外的我们认为是特殊因素所致。对范围内的波动采用系统措施, 缩小波动,对范围以外的波动采用局部纠正措施。【0EE整体设备效率】64、 OEE(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即为设备综合效率,是一个衡 量设备整体设备效率的指标,即机器和流程的效能。OEE是一种度量方法,通过 它可以度量一台设备或一条生产线的赚钱能力。
8、对一台设备或一条生产线来说, 越高的OEE就是最终产出好产品越多,从而使单位产品的成本减少,保证生产线 准时完毕任务。OEE还是一个分析工具,运用OEE方法可以辨认出瓶颈工序设备 的时间效率损失,使隐藏的或损失掉的产能释放出来。65、 OEE=可用性X性能X质量二可用时间开动率X性能开动率X合格品率X 100%。其中,可用时间开动率是设备操作时间与可用时间的比值;性能开动率是 设备在一定期期内实际产出与理论(预定)产出的比值;合格品率是在一定期期 内,设备所生产的合格产品与产品总量的比值。66、 导致OEE减少的六种损失是:(1)故障(或停机),是指较大设备设备的 异常状况,在设备运营或检修记
9、录中有记录的停机时间;(2)设立时间(换模时 间),是指设备需要更换模具或进行生产设立所产生的停机时间;(3)小停机,是 指在设备运营或检修记录中无法记录的小的设备停顿时间,由于没有记录所以往 往被忽略;(4)速度损失,是指设备低于设备设计速度所导致的产能损失;(5) 废品,是指生产出的不合格且需要报废的产品所导致的产能损失;(6)返工,是 指需要重新加工所导致的产能损失。其中故障(或停机)、设立时间(换模时间) 属于闲置损失;小停机、速度损失属于速度损失;废品、返工属于质量损失。67、 由OEE分析得出两个改善方案:提高产量以增长收入;减少可用时间以 减少成本。【TPM全员生产维护】68、
10、TPM意思是“全员生产维护”,是一种全员参与的生产维修方式,其要点 就在“生产维修”及“全员参与”上。通过建立一个全系统员工参与的生产维修 活动,使设备性能达成最优。69、 TPM的特点就是三个“全”,即全效率、全系统和全员参与。全效率: 指设备寿命周期费用评价和设备综合效率。全系统:指生产维修系统的各个方 法都要涉及在内。全员参与:指设备的计划、使用、维修等所有部门都要参与, 特别注重的是操作者的自主小组活动。70、 TPM的目的可以概括为四个“零”,即停机为零、废品为零、事故为零、 速度损失为零。【能源效率】71、 “能源效率”定义为:减少提供同等能源服务的能源投入。72、 能源消耗由增值
11、活动、从属活动、浪费三部分组成。73、 提高能源效率的压力重要来自于三方面,需要各大公司纷纷行动起来。能源对运营支出的影响;监管压力;公众舆论。74、 节约能源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生产单位超过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 用能,情节严重,经限期治理逾期不治理或者没有达成治理规定的,可以由管理 节能工作的部门提出意见,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业整 顿或者关闭。现有电解铝公司达成限额限定值的规定,也必须逐步进行技术改造, 在“十一五”末能耗水平达成新建公司能耗水平标准。75、 中国公司开展能效改善工作仍面临很多挑战:技术系统方面;管理体系方面;理念与能力方面。【设备策略】76、 设备策略是
12、世界一流维修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设备维修的总成本和由此导致的停机时间。77、 设备策略可通过3个杠杆加以优化:通过重新设计、操作方式改变来 减少高成本的故障;权衡、优化防止性和故障维修;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优化 备件成本。78、 MTBF MTTR 的概念和计算方法:MTBF (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 即故障间隔平均时间,是设备在发生故障前正常运营的平均时间,计算公式为: MTBF (时间/次)二总运营时间/总故障次数;MTTR (Mean Time To Repair)平均 维修时间,是维修某设备平均所需时间,计算公式为:MTTR (时间/次)=
13、总修复 时间/故障次数。79、 常用的周期性测试技术:振动分析,热力分析、固体颗粒磨损分析、气体/液体损耗分析、电磁分析、压力/泄露分析。【业绩管理】80、 绩效是指公司员工在一个时间段和一定条件下完毕某一任务所表现的行为和所取得的工作结果。81、 绩效考核是对绩效的一种检测,是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组织或员工某一阶段的绩效进行考核和评价。82、 业绩管理是保障组织正在使用对的的行动以实现其战略目的,并且传递 价值给社会的重要途径。绩效管理是公司管理者与员工,在目的与如何实现目的 上达成共识的过程,也是帮助员工成功地达成目的和促进员工取得优异成绩的管 理过程。83、 缺少良好的业绩管理往往是众多
14、运营问题的主线因素,重要表现在:指标体系不健全;目的难以设定;考核方案缺少操作性;业绩沟通不充足;业绩管理系统僵化。84、 卓越业绩管理五要素:建立清楚的指标、目的值分解及设定、有效跟踪业绩(目视化管理)、进行积极的业绩对话、问题解决机制,结果及行动实行。85、 设计关键绩效指标(KPI)通常有三个环节:找出与公司最高层的战略目 的相联系的驱动因素;找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关键业绩指标;把关键业绩指 标层层分解到各个岗位上。86、 “SMART”原则:(1)简朴(Simple);可测量(Measurable);可实现 (Achievable);相关(Relevant);时间(Time-bound)
15、 87、 关键业绩指标,可以用三种方法为它们拟定业务目的:方法一自上而下 的目的设定;方法二将自身的关键指标与最佳做法进行比较;方法三自下而上的 目的设定。【目视化管理】88、 什么是目视化管理?目视化管理是一种着重生产关键流程并实时监控关键部位的系统。89、 目视化管理可以:实时确认提醒以消除生产中的问题;加快工厂内部的 流通;创建“一眼纵观全局”的效果;以目视化的方式进行沟通,加快对流程偏 差和异常的应急;涉及反映行动计划(其中包含升级机制);在不需要电脑的情 况下几分钟内知晓设备的状态。90、 目视化管理需要做到:自我解释、自我控制、自我提高。91、 目视化管理的原则:视觉化-一标示、标
16、记,进行色彩管理;透明化一一 将需要看到的被隐蔽的地方显露出来;界线化一一标明正常与异常定量管理界 线,使之一目了然。92、 目视化管理的要点:要能从远处也能辨认出来;任何人使用都同样 方便、同样准确;在想要管理的地方做标示;任何人都容易遵守,也容易更 改;易知对的与否,任何人都能看得出来:有助于把作业场合变得明亮、整 洁;有助于维持安全、快乐的环境。93、目视化管理的方法:定位法、标示法、分区法、图形法、颜色发、方向法、影绘法/痕迹法、透明法、公告法、地图法、备忘法。94、 管理看板是管理可视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即对数据、情报等的状况一目 了然地表现,重要是对于管理项目、特别是情报进行的透明化
17、管理活动。它通过 各种形式如标语/现况板/图表/电子屏等把文献上、脑子里或现场等隐臧的情报 揭示出来,以便任何人都可以及时掌握管理现状和必要的情报,从而可以快速制 定并实行应对措施。因此,管理看板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非常有效且直观的 手段,是优秀的现场管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95、 建立看板管理制度的五个原则:最高决策者必需全力支持;必须搭 配相关管理制度;作业标准化是基础条件;看板使用数量愈少愈好;看板 要可以系统化呈现。【理念和行为】96、 运营转型中所指的“理念”是我们对某种事物的观点、见解和信念。97、 运营转型中所指的“能力”是在个人在职业生涯中获得的知识、技能、才干和经验的组合。
18、98、 运营转型中所指的“行为”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外面活动。99、 成功实现运营转型需要提供对的的策略和系统、完善的技术解决方案和 流畅的管理协调机制,规定有可连续执行的能力来实行改善措施,必须转变一群 人的理念、能力和行为。100、 人的行为由五个基本要素构成,即行为主体、行为客体、行为环境、行 为手段和行为结果。101、 人的行为千差万别,但其基本特性是共同的:自觉性、因果性、目的性、 连续性、可塑性。102、 影响力模型有四个关键杠杆一一树立楷模、培养信念和加强理解、通过 正式的机制进行加强、通过人才培养和技能提高进行加强。【问题解决与技巧】103、 问题是与抱负或目的存在差距的,
19、期待解决的情形或状态。它涉及需要 问答或解释的题目;期待解决的矛盾或疑难;关键或重要之点;异常的事件或意 外。104、 发生型问题,是指与目前的“抱负状态”的差距。也就是说,发生型问 题是既定的“抱负状态”(基准值,目的)和现实的差距。105、 设定型问题,是指通过解决“发生型问题”而达成既定的“抱负状态” 与更高的“抱负状态”之间的差距。也就是说,设定问题是重新设定更高的“抱 负状态”(基准值.目的),故意识地发明出来的差距。106、 治标不治本是大多数公司碰到问题以后的典型反映。出现这种典型反映 的典型因素重要表现在:一是短期着重于维持生产,“无暇”顾及分析其主线因 素;二是高层管理人员没
20、有树立一致的楷模,没有带动并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三是不一致的管理文化和纪律,导致员工碰到问题后不同限度的反映;四是“灭 火能手”能得到“英雄”的称号,再被规定灭火,而非找到问题的根源;对于防 止了问题发生的员工没有激励政策,久而久之,便无人看重分析问题的主线因素。107、 治标不治本将对公司业绩管理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重要表现在:一是 只是治标将使问题变得更糟,问题不久会再次出现,由于主线因素没有得到解决。 二是管理层和工人将他们的大部分时间用于灭火,而不是进行业绩对话和依据主 线因素解决问题,或是提前研究、预测问题产生负面影响前的征兆,并将其消除 在萌芽状态。三是长期的治标不治本会导致业绩
21、管理水平低,生产率低下,从而 影响业绩。四是频繁的“灭火”式治标不治本地“解决”问题,会打击员工工作 信心,导致员工士气低落,影响正常操作。108、 分析、拟定问题的主线因素,依据主线因素制定解决方案并实行行动, 从主线上消除问题,避免问题复发,对于提高员工信心,提高公司业绩管理水平, 进而提高公司业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09、 问题解决七环节程式法以事实为依据,遵循二八原则,通过问题树寻找根源,是一套结构化的问题解决方法,可认为整个公司发明出更好的环境。110、 问题解决七环节程式法:界定问题;把问题分解成议题;去除不 必要的议题;建立具体的工作计划;分析重要议题;汇总研究成果,建立 论据
22、;准备你的故事。111 问题解决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涉及个体或团队的已掌握的知识、心 智技能、动机情绪、思维定势、个性特点等。112、 常见的问题解决工具有“五个为什么主线因素分析(可以解决大多数 平常工作问题)、7类QC工具(可以解决相对复杂的工艺、质量或操作问题)、 六西格玛(可以解决复杂的设计、工艺、工程或质量的问题)以及问题树(可以 解决复杂的、业务问题)等。113、 七类QC工具由记录学工具演变而来,可以通过简朴的图形方法对平常工 作中碰到的相对复杂的工艺、质量、操作问题进行量化和分析。重要有检查表、 伯雷图、鱼骨图、直方图、散布图、流程图和控制图。114、 问题树又称逻辑树、演绎
23、树或分解树等。逻辑树是将问题的所有子问题 分层罗列,从最高层开始,并逐步向下扩展,直至找到主线因素。它可以:(1) 帮助团队在分析问题时理清思绪,不进行反复和无关的思考;(2)保证解决问题 的过程的完整性;(3)促进问题的解析,将工作细分为一些利于操作的部分;(4) 提供焦点和透明度;(5)明确地把责任贯彻到个人;逻辑树是所界定的问题与议 题之间的纽带;它能在解决问题的小组内建立一种共识。问题树可以成为一个组 织构思和制订问题解决办法的有力工具。115、 问题树的作用:通过建立问题树,可以全面、系统地分析问题,找到问 题的主线因素,便于采用改善措施。最适合用来解析和定义分析,它是有效的沟 通和
24、规划工具。116、MECE原则,即相对独立,无限穷尽。【领导力基础】117、 领导力是把握组织的使命及动员人们围绕这个使命奋斗的一种能力,是领导者的个体素质、思维方式、实践经验以及领导方法等,这些影响着具体的领 导活动效果的个性心理特性和行为的总和,领导力是领导者素质的核心。118、 在变革管理中,我们要促进理念和行为转变,要从四个维度来开展实践 工作:角色楷模,理解和信念,正式机制和能力建设。119、 领导力的主线是为组织塑造楷模角色,转变理念和行为,有效地转变理 念/能力,进而转变行为,可以应用影响力模型。【宣贯通稿】120、 CBS是什么? CBS是公司业务系统的简称,是英文“Chal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运营 转型 知识 题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