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古代汉语郭锡良版本复习要点.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古代汉语郭锡良版本复习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古代汉语郭锡良版本复习要点.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古代汉语复习要点I一、文选部分复习要点:1 .重点篇目:第一册: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蜗补天、蟆蜥传、 巫山、巫峡王子坊、庐山草堂记、传是楼记、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窣之战、触龙说赵太后、 孙膑第二册:谏逐客书、报任安书、答李翊书、逍遥游、 秋水、许行、天论第三册:登大雷岸与妹书、哀郢、风赋、氓、七 月2 .复习办法:A.熟悉课文,每一句话都要会翻译,每一个字都要会解释;B.注意特殊句型,如宾语前置、被动句等;C.注意字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 意动用法等等;D.注意关键词语的古义、本义、特殊意义,特别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 意义。二、常用词部分复习要点:L复习范围
2、:第一册:(-)古今词义不同辨析例(-)词的本义探求例第二册(三)引申义分析例(上)(四)引申义分析例(下)第三册(五)同义词辨析例2.复习办法:A.注意每个词的本义、古义;B.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C.注意同义、近义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三、通论部分复习要点:复习通论部分的基本原则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记住 知识的要点的同时,一定要掌握书上举出的例子,回答问题的时候, 尽量结合例子。上册(-)如何查字典辞书:1 .字典排列方法:A.按音序排列;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C.按号码 排列。2 .康熙字典作者,成书年代,21 4个部首,先注音,后释义。3 .康熙字典的注音方法:反切法、直音法、叶
3、(xi6)音法; 掌握每种注音方法的概念。结识到“叶音法”是一种不科学的注音 方法,应当批判和否认。4 .助字辨略的作者是(),收字()个,按()分卷,依()排列。5 .经传释词的作者是(),收字()个,全书分()卷,按( )排列。6 .词诠作者是(),其他虚词著作有裴学海的,对唐以后汉语词汇进行研究的著作有张相的o(二)汉字的结构和发展1 .什么是“六书”?事实上汉字的结构只有()四种,假借是 用字方法,至于转注,很难作出定论。2 .记住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对“六书”的解释,即:“一日指 事,;二日.记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概念和书上的古字形。4什么是“亦声”?5 .记住书上举例的字,
4、如:“难、权、而、忘”等字的本义。6 .掌握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的概念和例字。(三)古今词义的异同.关于古今词义的异同概括起来有三种情况:(问题:古今词义的异 同有哪些情况?)(1)古今意义基本未变:如:“马、牛、羊、山、水”等;(2)古今意义完全不同的:如:“绸”古代的意义是“缠绕”,现代的 意义是“丝绸”;“该”古代的意义是“完备”,现在是“应当”。(3)古今词义有同有异的。如: 1 .古今词义范围的差异有:(问题:从词义范围看,古今词义的不 同有哪些?)(1)词义的扩大,如“菜古代专指植物类蔬菜,现在涉及肉、蛋之 类;再如“睡”,古代指坐着打盹,现在指一般的睡觉。(2)词义的缩小,如“
5、宫”,上古泛指房屋,现在指少数公共场合。 再如“瓦”,古义比今义要广,古代指陶制品,现在房屋上的建筑材 料。(3)词义的转移,如“暂”,古代是指狗忽然向人袭击,今义指时间 短暂;再如“汤”,本义指热水,现在指菜汤、米汤之类。2 .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有哪些?答:(1)古代是褒义,现在是贬义的:如“复辟”,古代是“恢复君 位”,现在是说“开历史倒车”;再如:“爪牙”,古代指“勇猛的得 力助手”义,现在是“走狗”。(2)古代是贬义,现在是褒义的:如“锻炼”,古代是玩弄法律诬 陷别人的意思,现在指“练习、磨炼”,是褒义。(3)有的中性词,后来有了褒贬色彩:如“谤”,古代指“议论”, 中性;现在指“诽谤
6、”,贬义。3 .从词义轻重的情况:(1)有些词,古义轻,今义重。如“诛”,最初只有“责备”的意思, 后来是“诛杀”的意思。(2)尚有写词,古义重,今义轻。如感激 古义是“愤激”的意思,现在一般是“感谢”义。4 .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如“消息”,古代是“消长”的意思, 再如“睡觉”,古代是“睡醒”的意思。(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L什么是词的本义?答: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但不一定都是原始意义。2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它的形体结构和意义有密切关系,因此, 历来文字学家都是从字形入手探求词的本义,东汉人()就是这 样做的,他的就是一部讲本义的书。而他讲本义的办法是()o.如:“斤、戒、
7、刃、遹、臣四字:掌握这四个字的本义和造字方 法;另有“臣、望、临、卧”四字,掌握这四个字的本义和造字方法。3 .所以,探求词的本义时,不仅要分析字形,还必须要有语言材料来 加以证实,这是检查本义是否可靠的重要依据。4 .什么是引申义?答:所谓引申义,就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它是导致一词多义 的主线因素。5 .从本义和引申义的关系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叫直接引申,一类 叫间接引申;.直接引申是指从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如“月”,本义是月 亮,引申为时间单位“月”。再如“城”,本义是“城墙弓伸为“城市”。6 .间接引申是有直接引申而再引申,即所谓“辗转为它训”。如“朝”, 本义是上午,引申为“
8、朝见”,再引申为“朝廷”,再引申为“朝代工 再如“任”,o.从本义与引申义所表达的内容看,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 是本义发展为各种引中义的基本方式:如“网、踵、市、特”四字, 掌握这四个字的本义和引申义。(五)词类的活用.什么是使动用法?答: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1 .掌握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使动用法的例*子,即理解其意义,见到“使动用法”的词,可以辨认出来。*.什么是意动用法?答: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认为)宾语怎么样” 的意思。这种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自身没故意 动用法。2 .掌握书上出现的每一个
9、例子,体会名词的意动用法和形容词的意 动用法的意思,学会辨认意动用法的词。3 .掌握P2 8 1 28 2页“名词用如动词”的例子。4 .名词用作状语有几种情况?答:(1)表达方位和处所;如:(2)表达工具和依据;如: (3)表达对人的态度;如:(4)表达比方,如:o (回答问题时,要适当举一、两个例子。)5 .掌握P28 2 2 8 4页“名词作状语”的例子。6 .名词活用的条件有哪些?(即:判断词类活用的依据有哪些?) 答案在P284287页。(六)古代汉语的词序1.古代汉语宾语前置有几种形式?答:有以下一些形式:(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o (见P28可(2) 否认句
10、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o (见P29 0 )(3)一般句子中,代词用“之、是”等代词复指,如:。(见P292)(4)介词宾语前置:如何以知之。一以当十。等等。(注意:本节的每个例子都要好好看一遍,看懂,理解。)(七)古代汉语的判断句:1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有哪些形式?答:重要有四种形式:(1 )两个名词性词组并列,如:荀卿,赵人。(2)不用判断词,句 末有语气词“也”,如:张骞,汉中人也。(3)主语用代词“者”复 指,如:陈轸者,游说之土。(4)主语用代词“者”复指,句末有语 气词“也”,如:陈胜者,阳城人也。(注意:本节的每个例子都要好好看一遍,看懂,理解。).古代汉语也经常出现“是
11、”字,但它往往不是判断词,而是代词。 “是”作为判断词来用,汉代肯定就有了。 3.古代汉语判断句的特点有哪些?答:(1)不用判断词“是。(2)句末往往有语气词“也”。(3) 往往用代词“者”复指主语。(八)古代汉语的被动表达法1 .古代汉语被动句式有哪些?答:有以下一些形式:(1) “于”字式,如:郤克伤于矢。(2 ) “为 字式,如:道术将为天下裂。(3) “为所”式,如:卫太子为江充 所败。(4) “见”字式,如:厚者为戮,薄者见疑。(5) “见于” 式,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6) “被”字式,如: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2 .现代汉语表达被动的“被”字句,事实上在战国末期就已
12、经产 生了。(九)副词本章重点以下一些特殊副词的意义,特别要注意它们和现代汉语不 同的地方:L限度副词:少、稍、颇.范围副词:但、徒、特、第、直、仅2 .时间副词:曾、尝、再、复、仍.情态副词:且、固3 .否认副词:不、弗;毋、勿;未;非;否;微;(如问:古代汉语否 认副词有哪些?即回答这一条,加举例。)6,表敬副词:有两类:(1)表达尊人的有:请、幸、谨、敬、惠、 辱;(2)表达自谦的有:窃、忝、猥;(如同:古代汉语表敬副词有哪 些?即回答这一条。)(十)代 词人称代词部分:1 .古代汉语的人称代词有哪些?答:(1)第一人称代词有:“吾、我、余、予、朕”等;(2)第二人 称代词有:“女(汝)
13、、而、若、尔、乃”等;(3)严格说来,先秦时 期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用指示代词“其、之”代替。2 .先秦时期的“他”是别称代词,是“别的,别人的“意思。3 .先秦时期的人称代词没有复数形式,有时在第一、第二人称代词 后家“侪、等、辈、曹、属”等表达不只一个人,但这些此词是名词, 不是复数形式。4 .表达自谦的词有:“寡人、臣、妾、奴、仆、愚”等;表达尊人的 词有:“子、君、先生、足下、大王”等,这些都是名词,不是代 词。指示代词部分:1 .古代汉语的指示代词有哪些?答:古代汉语常用的指示代词有“是、此、斯、兹、之、其、彼、夫” 等,一般分为近指、远指和旁指三类。“是、此、斯、兹、之”是
14、 近指代词;(可以译成现代汉语的“这、这个、这些”等。)“彼、 夫”是远指代词;“他、它”是旁指代词(意思是“别人、别的”)。2 .指示代词尚有“若、然、尔”,“若”常用于定语;“然、尔” 常用作谓语。3 . “焉”相称于“于是”;“诸”相称于“之于、“之乎”等。疑问代词部分:1 .古代汉语的疑问代词有哪些?答:疑问代词大体可以分为指人、指事和指处所三类。常用于指人的 疑问代词有“谁”、“孰”;指事的疑问代词重要有“何”、“胡”、“曷”、“奚”(一般相称于现代汉语的“什么”);指处所的疑问代 词重要是“安”、“恶”、“焉”(相称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或”和“莫”部分:1. “或”和“莫”分
15、别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用法?两词的区别是什么?答:“或”是肯定性无定代词,一般指人,相称于现代汉语的“有 人”、“有的人”或“某人”,只用作主语;“莫”是否认性无定代 词,相称于现代汉语的“没有谁”或“没有什么东西(事情)”。“莫”字所否认的可以有范围,也可以没有范围或不指出范围。“或” 和“莫”的重要区别就在于“肯定性”与“否认性”的不同。“者”和“所”部分:1.特殊代词“者”和“所”的用法是什么?有什么区别?答:“者”和“所”是两个起辅助作用的代词。它们都称代一定的 人或事物,但是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必须放在其他词或词组的前 面或后面,构成“者”字结构或“所”字结构,使整个结构成为句子 的
16、一个成分。一般说来,“所”在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之前,使之成为名词性 结构,表达动作的承受者、被动者;“者”字放在动词(或动词性词组) 之后,构成名词结构,表达动作的发出者、积极者,这就是两者的区 别。(十一)介词、连词介词部分:1 .介词“于”的用法有哪些?答:重要有四种:(1)表达处所和时间,如:;(2)介绍涉及的 对象,如:;(3)表达比较,如:;(4)表达被动,如:o 2.介词“以”的用法有哪些?答:重要有四种:(1)表达动作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借,相称于 现代汉语的“用”或“拿”,如:;(2)表达凭着某种资格身份 或地位,如:;(3)表达因素,相称于“因”、“由于”、“由于”, 如:
17、;表达时间,相称于“于”、“在,如:o“以”的用法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它在句中的位置,可以用 在动词之前,也可以用在动词之后。二是它的宾语的位置,介绍“以” 的宾语,经常放在“以”的前面。连词部分:1 .连词“与”的用法:注意连词“与”和介词“与”的区别。2 .连词“而”的用法重要有几种?答:重要有三种:第一、用在联合结构里,连接形容词、动词和形容词性、动词性词组, 表达两种性质和行为的联系,如:;这一用法里面,有顺接和逆 接两种。第二、用在偏正结构里,连接状语和谓语动词,在意思上往往是一种 顺接,前后语意相承,但不是并列的,也没有转折的意思,如:; 第三、用在主谓结构里,连接主语和谓语,在意
18、思上是一种逆接, 如:。3 .连词“则”的用法有几种?答:重要有四种:(1 )表达两事在时间上相承,有“就”或“便” 的意思,如:;(2)表达因果或情理上的联系,有“那么”或“那 么就”的意思,如:;(3)表达假设,如:;表达发现, 如:。此外,“则”还可以表达“让步”。4 . “然则”、“虽然”、“然而”三词都是词组。意思是o.连词“之”的用法有哪些?答:重要有两种:第一、连接定语和中心语,表达领属关系或修饰关 系,如:;第二、“之”用在主谓结构中间,使这个主谓结构变为 名词性偏正结构,如:o(十二)语气词和词头、词尾语气词部分:1 .注意句末语气词“也”、“矣”的用法和区别。2 .注意疑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古代汉语 郭锡良 版本 复习 要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