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过秦论 (学案)-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1 过秦论 (学案)-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单元11.1过秦论学案学习目标1 .通过王朝兴替的分析,了解借古讽今、实施仁政、注重修养的意义。2 .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才策究过秦论中“叙与议的关系,体会 叙事时极力铺张渲染,议论时使用对比论证的写作特点,学习事实论证、对比论 证的论证方法。把握五代史伶官传序的行文思路,了解史论的写法,品味作 者的语言。3 .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教学重难点重点:积累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难点:理解作者居安思危、忧国忧民的思想。学习过程一、预习新课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通过知人论世,理解本篇文章。二、导学基础知识(一)历史背景:贾谊所处的时代
2、,属西汉的“太平盛世”,许多人认为当时天下“已安已治” 了,但实际上却是矛盾重重,危机四伏。按照贾谊的说法是“抱火厝之积薪之下 而寝其上”(治安策)由于大地主大商人势倾王侯,土地高度集中,农民大批 逃亡,农业生产遭到破坏,阶级矛盾日益加深。作为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 贾谊从秦灭亡的历史教训中,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强大,他目睹现实,深感忧虑。 写作过秦论,名为“过秦”,实为“规汉”,希望汉朝统治者以秦为鉴,施 行仁政,改革政治,缓和矛盾,避免社会危机。(二)作者简介: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18岁 时以文才显名,20岁被汉文帝刘恒召为博士,不久迁太中大夫,参
3、与政事,颇 受器重。后因提议改革政治,遭权贵嫉妒、毁谤,贬为长沙王太傅。转任梁怀王 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他“自伤为傅无状”,一年后也忧郁而死,年仅33岁。 世称贾生,贾太傅,贾长沙。与屈原合称“屈贾贾谊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散文的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评论时 政,风格朴实峻拔,议论酣畅,鲁迅称之为“西汉鸿文”,代表作有过秦论 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其辞赋皆为骚体,形式趋于散体化,是汉赋发展 的先声,以吊屈原赋服身鸟赋最为著名。三、总体感知全文可分为二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4段),叙述秦王朝兴亡的过程。第二部分:(第5段),阐述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 也。四、学习课文
4、一、阅读课文第1段,回答后面的问题。1 .秦始皇时期,奋六世之余烈,秦孝公为秦统一打下了哪些基础?地利君臣固守(君臣齐心),商鞅佐之(任用商鞅等人)野心政通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明确:据靖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人和;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 意,并吞八荒之心统天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成果.本文从秦孝公写起,为什么不从孝公以前的国君(如秦穆公)写起?明确:材料是为论点服务的。本文的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秦的攻 夺天下正是从秦孝公开始的。这一点,首句“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已经说明了, 孝公在摄政之初仍是固守秦地,对周室只是暗中窥伺,后来由于“商君佐之”,
5、 才开始有了 “席卷天下”的行动,虽然在此之前,他已有了 “地利” “人和”(君 臣固守)的条件。二、阅读课文第2段,回答问题。2 .本段总写叙述了五位秦国国君的情况,前三位国君怎样统治国家?效果如 何?它的强大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明确:惠文王、武王,昭襄王蒙故业,因遗策实行“仁政”,地域版图不 断扩大,秦国实力又强,引起各诸侯的恐惧,他们开始想策略抵抗秦国。3 .六国诸侯攻秦的策略是什么?具体表现是什么?综合实力如何?在和秦 国的较量中结果如何?策略具体表现实力政策约从离衡、离间秦国营垒人才人才济济(战国”四 君子”,战略决策家、 外交家、军事家)实力十倍之地、百万之众结果明确:九国会盟,联
6、合;不惜代价,招贤纳士,尊贤重土;地广、师众;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从散约败,争割地赂秦,强国请服, 弱国入朝,秦毫不费力,使诸侯皆困,秦胜九国败.着这么多的笔墨写诸侯的实力,其用意何在?明确:笔起波澜,秦国走向强大的路上总得有一些更强大的陪衬,而九国之师不堪 一击,更加突出了秦国之更强。秦的领土日益扩大引起诸侯恐惧,从实力上说, 秦国弱,九国强;从结果上说,极力渲染诸侯声势,突出秦人困诸侯之易,以诸 侯失败反衬秦在走向强大之路上无可抵挡,为后文与陈涉力量对比作铺垫,照应 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三、阅读课文第3段,回答后面的问题。4 .秦始皇统治天下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什么特点?
7、业绩如何?措施表现特点对外政策军事(南扩大版图,收百越之君;北筑长城守边境防匈奴)对内政策暴政业绩明确:武力;政治、文化、刑法、地理形势(愚民、弱民、防民即以民为敌);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威振四海.作者写这段有什么用意?明确:此段极尽形容始皇之强盛,比从前更加不同。自废先王之道至此,正说秦 皇之过,看来秦过,亦只是自愚自弱,暗含申戒(规汉)之意。四、阅读课文第4段,回答后面的问题。5 .本段如何描写陈涉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明确:(1)地位卑贱、才能平庸、人数极少、缺少兵器。(2)前面写诸侯之强大,本段写陈涉之弱小,前者以强衬强,后者以弱衬弱, 善攻而不善守,均为文章论点服务。五、
8、阅读课文第5段,回答后面的问题。6 .梳理本段论证思路。明确:秦王朝的实力秦国的实力九国中任何一国的实力陈涉的实力,但陈涉不 畏秦王朝的强大,反抗强秦,导致强秦的灭亡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自我检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一5题。过秦论(中)贾谊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四海养。天下之士,斐然向风。 若是,何也?日: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 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土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 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专威定功, 安危之本,在于此矣。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
9、私爱焚文书而酷 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I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推此言之, 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也; 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借使秦王论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 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犹未有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 长久。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夫寒者利褪褐而饥者甘糟糠,天下嚣 嚣,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政也。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 心而忧海内之患,缰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 下;虚囹圄而免刑戮,去收孥污秽之罪,使各反其乡里;发仓縻,散财币,以振 孤
10、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 得自新,更节循行,各慎其身;塞万民之望,而以盛德与天下,天下息矣。即四 海之内,皆欢然各自安乐其处,惟恐有变。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 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之宫;繁刑严诛,吏 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不能纪;百姓困穷,而主不收恤。 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群卿 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 涉不用汤、武之贤,不借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故
11、 先王者见终始之变,知存亡之由。是以牧之以道,务在安之而已矣。下虽有逆行 之臣,必无响应之助矣。故日“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 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在于戮者,正之非也。是二世之过也。(有改动)1 .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土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 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B.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土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 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C.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土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 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
12、以暴虐/为天下始/D.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土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 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海内,指国境之内,全国。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B.缰素,多指丧服,白色,穿戴于丧礼之中,多用粗布棉麻制成。文中指穿丧服 守孝。C.收孥,亦作“收帑古时,一人犯法,家中的奴隶也要连坐,没籍成为官奴 婢。D.公侯,公爵与侯爵的简称,或者泛指有爵位的贵族和官高位显的人。周代有五 等爵位。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看来,秦统一天下,吞并诸侯,临朝称帝
13、,士人们顺风响应的原因就是近 古以来已经很久没有统一天下的帝王了。B.作者认为,秦王如果选择和商、周帝王一样的治国理政的道路,那么后代即使 出现骄奢淫逸的君主,也不会有倾覆危亡的祸患。C.在作者看来,秦二世刚登上帝位之时,老百姓对他的新政是有所期待的,天下 喧哗不安,正是新皇帝执政的资本。D.本文论证思路清晰,第一段回顾历史,指出秦统一天下是得民心、顺天意的; 第二段指出秦失天下的根本原因;第三、四段以秦二世为例,正反对比,突出秦 二世之过。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也。(2)是以牧之以道,务在安之而已矣。5 .贾谊认为秦二世为政失败的主要表
14、现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答案与解析答案:1. B; 2. C; 3. B;. (1)它的方法没有改变,它的政令没有变更,这就是它所用来夺取天下的方 法。(2)因此根据道义来统治人民,一定在于使他们安定罢了。4 .大兴土木,“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之宫”。严峻刑法,“繁刑严诛,吏 治刻深”。横征暴敛,“赏罚不当,赋致无度”。官吏治理不了繁杂事务,百 姓困苦却得不到收容救济。“天下多事,吏不能纪;百姓困穷,而主不收恤”。解析:1.“废王道而立私爱”与“焚文书而酷刑法”为对称结构,应在“立私爱”后断 开,据此可排除A、D两项。“以暴虐为天下始”中,“以为”为固定结 构,中间不可断开,据此可排除
15、C项。故选B。2“收孥”意为一人犯法,其妻子连坐,没为官奴婢。3.“秦王如果选择和商、周帝王一样的治国理政的道路”错误,原文“借使秦王 论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的意思是“假使秦王能够考虑古代的 情况,顺着商、周的道路,来制定实行自己的政策”,并没有说采取和商、周帝 王一样的治国理政的道路。4 . (1)易:改变。是:这。所以:所用来o(2)是以:因此。牧:古代统治者称对百姓的统治。务:务必,一定。安:使动用法,使安定。5 .本题要求概括“秦二世为政失败的主要表现,答题区间在文章最后一段的“二 世不行此术,而重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之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 赏罚不当,赋敛
16、无度。天下多事,吏不能纪;百姓困穷,而主不收恤这一部分, 据此用自己的语言分条概括,并结合原文简要说明即可。参考译文秦灭了周朝,统一天下,兼并诸侯,居皇帝尊位,用四海财富来奉养自己。 天下的土人,翩然地闻风归向。像这样,是为什么呢?回答是:近古以来没有统 一天下的帝王已经很久了。周王室衰微,五霸相继死去以后,政令不能通行于天 下。因此诸侯凭借武力征伐,强国侵略弱国,大国欺凌小国,战争不停止,军民 困苦穷乏。如今秦南面称帝统治了天下,这样在上就有天子了啊。这样一来,那 些善良的百姓都希望能保住性命,没有谁不诚心景仰皇上的。在这个时候,保持 威势,稳定功业,安危的根本就在于此了。秦王怀着贪婪卑鄙之
17、心,自以为是,任意胡为,不信任有功之臣,不亲近土 人和平民,废除先王之道,树立个人权威,焚烧诗书古籍,施行严刑酷法,崇尚 诡诈武力,轻视仁德信义,把残暴苛虐作为治理天下的前提。实行兼并要重视诡 诈和武力,安定国家要崇尚和顺变通,用这个道理推论,夺取天下和保有天下应 用不同的方法。秦结束战国时代统一天下,它的方法没有改变,它的政令没有变 更,这就是它所用来夺取天下的方法;秦王孤身无辅却拥有天下,所以他的灭亡 很快就来到了。假使秦王能够考虑古代的情况,顺着商、周的道路,来制定实行 自己的政策,那么后代即使出现骄奢淫逸的君主,也不会有倾覆危亡的祸患。所 以夏禹、商汤、周武王建立了国家,名号卓著,功业
18、长久。如今秦二世即位,普天之下没有人不伸长脖子观望他的政策。受冻的人穿上 粗布短袄就觉得温暖,挨饿的人吃上糟糠就觉得香甜,天下喧哗不安,这是新皇 帝的资本。这就是说对劳苦人民施行仁政很容易。假使二世有一般君主的德行, 任用忠贞贤能的人,君臣一心,为天下的苦难而忧心,服丧期间就改正先帝的过 错;割地分民来封赏功臣的后代,建立侯国,封立诸王,对天下的贤士以礼相待; 空置牢狱,免去刑戮,废除犯罪者妻子儿女为官府奴婢之类的杂乱刑罚,让被判 刑的人各自返回家乡;打开仓库,散发钱财,来赈济孤独穷困的土人;减轻赋税, 减少劳役,帮助百姓解除急困;简化法律,减轻刑罚,以观后效,使天下的人都 能改过自新,改变节
19、操,循规蹈矩,各自谨慎对待自身;满足百姓的愿望,以大 恩德施惠天下,天下也就安宁了。那么天下到处都欢欢喜喜,安居乐业,唯恐发 生变乱。即使有奸诈不轨的人,而百姓也没有背叛主上之心,那么图谋不轨的臣 子也就无法施展其弄巧设诈的手段,暴乱的阴谋就可以停止了。二世不实行这种办法,而是更加暴虐无道:破坏宗庙,残害百姓,重新修建 阿房宫;刑罚更加繁多,诛戮更加严重,官吏办事苛刻狠毒;赏罚不得当,搜刮 赋税没有限度。国家的事务太多,官吏们不能治理;百姓艰难窘迫,而君主却不 加收容救济。这样以后,奸险诡诈之事纷起,上下互相欺瞒;蒙受罪罚的人很多, 受刑被杀的人随处可以看到,天下的百姓都为此感到痛苦。从大臣以下直到平民 百姓,人人怀着自危的心理,身处穷困贫苦的境地,都不安于其位,所以容易发 生动乱。因此陈涉不用有商汤、周武王那样的贤能,不用凭借公侯那样的尊位, 在大泽乡振臂一呼,天下响应,其原因就是百姓正处于危难之中。所以古代圣王 见到朝代兴替变故,知道生存与灭亡的原因。因此根据道义来统治人民,一定在 于使他们安定罢了。天下即使出现叛逆的臣子,也必然没有人响应帮助。所谓“处 于安定状态的百姓可以共同行仁义,处于危难之中的百姓容易一起做坏事”,说 的就是这种情况。(秦二世)尊贵到做了天子,富足到拥有天下,自己却被杀掉 的原因,就在于挽救倾覆局势的方法错了。这就是二世的错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