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管理学】我国科技人才区域分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人.docx
《【文档管理学】我国科技人才区域分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档管理学】我国科技人才区域分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人.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管理学】我国科技人才区域分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人下载前请注意:1:本文档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下载之前请确认。2 :假如不晓得侵犯了你的利益,请立刻告知,我将立刻做出处理:能够淘宝交易,七折时间:2010-06-10 20:08:47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科学技术在推动一国经济进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 要,因而科技人才这一首要的生产要素也已成为推动地区经济进展的主导 力量。在社会主义市一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人才的配置 作用,实现科技人才在地区间的合理流淌,才能使其在经济进展中发挥最 大的作用。而我国现阶段,由于历史的原因,在人才流淌的体制方面还存 在诸多障碍,严重影响了人才在地
2、区间的合理流淌。因此,如何消除体制 障碍已成为中国加入WTO后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我国科技人才在地区流淌方面存在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各类妨碍人才地区间流淌的障碍正被日益拆除,市场机制已成为人才资源 配置的要紧方式。然而,由于沿海地区经济进展迅速,信息发达、政策宽 松、工作与生活条件优越等方面的优势,对人才形成了极大的吸引力,导 致了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致使西部地区人才严重短缺,这在很大程度上 抑制了西部地区经济的进展及科技能力的创新。具体表现为:(一)沿海与内陆地区在人才数量上的差异不断拉大通过表1我们能够看到:近年来,我国每万口人中科技人才的数量
3、 在不断增加,但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域的万口人中科技人才数量增长 幅度却各不相同。1999年至2003年,东部地区每万口人中科技人才的 数量在稳步增加,2003年东部地区每万口人中科技人才的数量分别比 1999每万口人中科技人才数量增加56.57%,增长幅度较大;2003年 中部地区每万口人中科技人才的数量比1999年的数量增加了 32.98%, 增长幅度次于东部地区;相比之下,2003年西部地区每万口人中只有 17.78人从事科技活动,比1999年此地区每万口人中科技人才的数量增 加11.19%。2001年至2003年间,西部地区万口人中科技人才的数量 甚至出现了下降的趋势。由此可见,我国
4、科技人才的地区分布不均衡,同 时这种不平衡还在加剧。表1每万口人中科技人才数量按地区分布状况科技人才 数年份/万口人19992000200120022003全国19.0422.2525.2425.6826.43地东部地区27.5632.8238.7241.1543.15区中部地区14.3116.7518.5318.2718.79西部地区15.9917.5418.6718.1417.78资料来源:数据是根据20002004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整理。(二)各区域科技人才比重与其地理面积比例失衡正如表2所示,2003年我国东、中、西部科技人才数量占全国比重 依次为:东部占全国总量的53.5%,中部占2
5、7.6%,西部占18.9%, 但东、中、西部却分别拥有我国国土面积的9.3%、19.7%, 71%。 1而1999年底至2003年底,东部地区每万平方公里科技人才的数量 在稳步增加,2003年底东部地区每万平方公里科技人才的数量比1999 年底增加67.51% ;与此相比,中、西部地区这一指标仅为34.80%与 13.12%。由此可见,由于持续的孔雀东南飞的作用,造成各地区专业 技术人员分布与地理面积的比例不断失衡,而这种状况至今尚未得到改 善。表2中国科技人员数量按地理面积分布状况科技人员数资料来源:同表1量年份/每万平方公里19992000200120022003全国2, 4793, 40
6、23, 3383, 5533,586地东部地区12, 36818, 37018, 52520, 27220,717区中部地区3, 7104, 9624, 6824, 9265,001西部地区8461015983990957(三)西部地区高科技人才外流现象严重在沿海地区优越条件的吸引下,很多西部省区的科技人才流向那 里。在外流人才中,年轻、职称与学历高极具竞争优势的科技人员占较高 比例,而这些人才往往正是西部地区急需的紧缺人才与企业骨干。据不完 全统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部地区人才流出是流入的两倍以 上,特别是中青年骨干人才流失严重。近年来从西部地区调往沿海地区的 科技人员超过3.5万,
7、其中多为中高级人才。以贵州省为例,根据贵州省 统计局公布的数字,自1995年以来,贵州全省调离该省的各类专业技术 人员达3, 413人,另外该省每年有5, 000以上的学生考取省外重点院 校,而其中毕业回省工作的不足1/3,研究生毕业回省工作的人数更少; 截至2004年,全省共派出33万多人外出培训,而回来的也仅有11万 人左右,可见,其人才流失现象十分严重。2二、科技人才在地区流淌方面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一)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分配机制差异悬殊1 .在收入分配方面:在西部,很多地区的分配机制呆板,收入呈现 平均化趋势,很多科技人才的工作成果并不能与其收入完全挂钩,致使其 能动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
8、影响。比如,在人才汇合的国企,脑体报酬差额 较小,专业技术人员一旦获得奖金,为防止日后工作难以开展,常常要犒 劳众人,而这样却大大损伤了人才的积极性。此外,很多地区保护与强化 官本位的观念,许多人才在住房、用车、奖金、医疗等方面的待遇要远 远低于当地政府官员。多劳不能多得,奉献大不及官位高,这些因素都极 大地影响了中、西部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而与此相比,东部的大部分企 业分配机制却非常灵活,它们大都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人才的专利、奉 献可作价入股参与分配,其制造性劳动可通过高薪得以充分确信。另外, 东部很多城市的政府部门更加突出其为企业服务的功能,简化了企业、个 人的各项手续办理程序,极大地方
9、便了人才的流入。32 .在吸引人才的物质政策方面:西部很多地方政府在落实吸引人才 的政策实施上的力度要远小于东南沿海地区。目前在西部工作的各级各类 人才的经济收入只有东部地区同类同档次人才的1/21/3。假如东、西 部人才的收入基本持平,能够遏制一半左右的人才外流。(二)东部与中、西部工作条件存在巨大差异1 .经济进展差异对人才需求的影响较大。由于西部地区的地理位置 不佳,同时在改革开放后进展的起步又较晚,资金投入少,导致市场发育 缓慢、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脆弱,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了人才的流 人。与此相比,东部的经济文化较为发达,吸引投资较多,市场更为健 全,众多民营企业对人才的容量已远远超
10、过了国企。这种运行优良的经济 环境已成为人才在跨地区流淌前必定要考虑的因素。2 .工作环境的差异悬殊。在西部,人才要紧聚集的国企及科研机构 旧制度的弊端较大、改革困难、人才的使用效率不高。许多单位对人才工 作所需的软硬件设施采取保守的管理方式,其利用率、更新率低,而且人 才也很难有出国进修的机会。反之,东部强劲的经济实力除能确保软硬件 设施的及时配备与更新外,其人文环境也很优越,对外开放起步早、交通 便利,高校多,人才参加研讨、进修的机会多,接触国内外新观念、新技 术的机会也多,对突出奉献者还定期安排带薪休假、考察等。3 .科研成果转化、推广与应用方面的差距拉大。西部经济总量小、 科技实力弱,
11、成果能立项的项目与当地经济进展的需求相差甚远,对成果 转化、推广、应用缺乏相应的市场支持力度。高校、科研单位、金融机 构、企业实体之间也缺乏协调,使西部人才专利申请难、专著出版难、成 果转化难。在这种情况下,科技人才即使有自己的科研项目,也很难将技 术转化为被市场认可的产品。相比之下,东部地区市场进展较早,产、 学、研、银协调机制已具雏形,众多企业对科技成果有强烈的需求与明确 的导向。由于这些鲜明的反差,许多西部的人才只好携带多年的研究成 果,到东部去寻找更大的进展机会。! (三)人才跨地区流淌存在政策体制障碍与人才流淌相配套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成为制约人才流淌的 要紧因素。改革开放前,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档管理学 文档 管理学 我国 科技人才 区域 分布 存在 问题 对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