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景中实验中学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docx
《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景中实验中学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景中实验中学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docx(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景中实验中学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与运用(5小题,共17分)1. (3分)(2021秋海珠区期中)以下加点字注音全部不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应和/应该 B.棱镜/丘陵 C.荫蔽/阴影 D.绽开/淀粉 着落/着想 粗暴/旷远 黄晕/晕倒 悔恨/教诲 贮蓄/储藏 草垛/跺脚 搓捻/想念 倜傥/绸缎 2 .(3分)(2021秋海珠区期中)以下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造访A.造访喷亮娇媚花团紧簇B.匿笑淋漓淅沥人声鼎沸C.莅临暴怒决别翻来覆去D.分歧云宵D.分歧云宵静谧油然而生3 .(3分)(2021秋海珠区期中)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使用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大自然的许多奥秘,如果刨根问底,恐怕谁也解释不清楚。 B.经过阿姨们一上午的辛勤劳动,杂草都已经被铲除,操场成为不毛之地。 C.这个诈骗团伙精益求精的作案手段让不少人上了当。 D.夏天的中午高温难耐,平常热闹的步行街上都没看到几个人,真是人迹罕至。 .(3分)(2021秋海珠区期中)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三个欧洲国家通讯公司的技术人员对中国5G网络的传输方式产生了浓厚兴趣。B.要想取得好成绩,关键在于自身是否努力。C.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的习惯,让书香浸润心灵。D.因为我从小就喜欢看书,所以史铁生对我一点儿也不陌生。4
3、 .(5分)(2021秋海珠区期中)综合性学习。寒来暑往,四季更替,自然界就是这样演绎着春夏秋冬的变化,周而复始。不经意间,我们发现,我们与自然界是那么贴近,我们的生活因四季的变更而显得异常精彩 美丽。来吧,同学们,请让我们“感受自然”吧,让我们迈着轻松的脚步走进自然,走 过四季!B.正确。C.有误,“决别”的“决”应为“诀二D.有误,“云宵”的“宵”应为“霄应选:Bo【点评】字形是基础局部常考的知识点之一,平时要做好字词积累,答题时认真辨析。3.(3分)(2021秋海珠区期中)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大自然的许多奥秘,如果刨根问底,恐怕谁也解释不清楚。 B.经过阿姨
4、们一上午的辛勤劳动,杂草都已经被铲除,操场成为不毛之地。 C.这个诈骗团伙精益求精的作案手段让不少人上了当。 D.夏天的中午高温难耐,平常热闹的步行街上都没看到几个人,真是人迹罕至。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此题,我们平时要积累大量的成语, 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成语运用 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解答】A.正确。B.有误,不毛之地:不生长庄稼的土地,后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望文生义。C.有误,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褒贬不当。D.有误,人迹罕至:人很少
5、到的地方。指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不符语境。应选:Ao【点评】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这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 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解题的准确率。4.(3分)(2021秋海珠区期中)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三个欧洲国家通讯公司的技术人员对中国5G网络的传输方式产生了浓厚兴趣。B.要想取得好成绩,关键在于自身是否努力。C.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的习惯,让书香浸润心灵。D.因为我从小就喜欢看书,所以史铁生对我一点儿也不陌生。【分析】此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 结构混乱、语意不
6、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 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答】A.有误,产生歧义,可将“三个”调至“公司的”后面;B.有误,两面对一面,可将“是否删去;C.正确;D.有误,主客体颠倒,应将“史铁生对我”改为“我对史铁生”。应选:Co【点评】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 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 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5.(5分)(2021秋海珠区期中)综合性学习。寒来暑往,四季更替,自然界就是这样演绎着春夏秋冬的变化,周而复始。不经 意
7、间,我们发现,我们与自然界是那么贴近,我们的生活因四季的变更而显得异常精彩 美丽。来吧,同学们,请让我们“感受自然”吧,让我们迈着轻松的脚步走进自然,走 过四季!(1)在开展“大自然之旅”活动时,班长已设计好两项内容,请你再补充两项。活动一:展示图片,描绘大自然。活动二:通读美文,聆听大自然。活动三:旅游观光,走进大自然。活动四:身体力行,保护大自然。(2)历代文人墨客从不吝啬对四季的描绘,小明到了一些描绘四季的对联,但碰到 一些问题,请你帮他完成。根据以下对联所描绘的景物特征,按春夏秋冬排序应是 badca.翡翠屏开槐影茂,鸳鸯池涨藕花香。b.红点桃花千朵嫩,青描柳色万枝新。c.梅试朔风舒骥
8、足,雪呈瑞色映芳樽。d.丹桂香飘赏心悦事,蟾宫月满美景良辰。下面描写春天的下联遗漏了两个字,请你根据对联的特点,将其补充完整。上联:春风吹绿千枝柳下联:时雨催红万树花(3)面对默默无闻为人类奉献着自己的大自然,我们应该竭尽全力去保护它,切实担负 起保护自然的责任。请你写出一那么保护自然的宣传标语。【分析】(1)此题考查设计活动。例如的句式是“四字动宾短语,五字动宾短语”,以“大自然”结尾。仿照例如句式,围绕“大自然”设计即可。(2)此题考查对联知识。a项,由“藕花香”可知,此项是夏季景物。b项,由“红点桃花” “青描柳色”可知, 此项是春季。c项,由“梅试朔风” “雪呈瑞色”可知,此项是冬季。
9、d项,由“丹桂香 飘” “蟾宫月满”可知,此项是秋季景物。故正确的排序是badc。横线上的两字对应上联的“吹绿”,即动宾结构。结合“万树花”的语境,可用“催红” 与上联对应。(3)此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宣传标语要简洁、明确,宜使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围绕保 护自然拟写,符合标语的一般要求即可。【解答】答案:(1)活动三:旅游观光,走进大自然。活动四:身体力行,保护大自然。(2)badc催红(3)清新氧气源于绿色,健康生命源于自然。【点评】对联的基本要求: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到达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 须相同,不多不少。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
10、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 句尾字用平声。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 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 上。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二、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6. (8分)(2021秋海珠区期中)小明梳理了古诗文中的常用手法。请你根据相关信息,在 横线处填上正确的内容。手法诗句对仗(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十二章)想象(2)日月之行,假设出其中;星汉灿烂,假设出其里。(曹操观沧海)白描(3)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
11、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用典(4)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拟人(5)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比喻(6) 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 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 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答案:(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2)星汉灿烂(3)枯藤老树昏鸦(注意“藤”的书写)(4)无人送酒来(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6)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
12、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 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 .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 .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 .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 .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三、文言文阅读(3小题,共10分).(10分)(2021秋海珠区期中)阅读下文,回答以下问题。【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 亦君子乎? ”(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 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J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J (为政)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J
13、 (子张)【乙】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 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 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选自东坡志林)【注】欧阳文忠公: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乘间:乘着间隙。文字:这里指写文章。工:细致,精巧。指摘:挑出毛病、错 误,加以批评。(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不逾年法度博学而筝志坚定尝乘间以文字问之曾经(2)翻译以下句子。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3)【甲】文孔子和【乙】文欧阳修对于学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结合生活实际,谈谈
14、你对学习的体会。【分析】参考译文:【甲】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 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 人吗?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 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到七十岁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J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 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乙】近年间,孙莘老结识了欧阳修,曾乘着间隙
15、拿写文章的事向他请教。欧阳修说:“没 有别的方法,只有勤奋读书并经常写文章,自然就会写好。(但是)世上(总是)有人担 忧自己练笔的机会太少,还懒于读书;一篇文章写好后,马上要求它超过别人,像这样 的事很少有到达目的的。文章的缺点也用不着别人指出来,自己多练笔就能发现了【解答】(1)此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 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 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句意:不会超过规矩。矩:法度;句意: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笃:坚定;句意:曾乘着间隙拿写文章的事向他请教。尝:曾经。(2)此题
16、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 和意译相结合。中重点词语有:而,去I;罔,迷惑;殆,疑惑。句意为:只是读书却 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中重点词语有:无,没有;唯,只有。句意为:没有别的方法,只有勤奋读书并经常 写文章。(3)此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结合【甲】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可知孔 子强调应按时复习学过的知识;结合“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可知孔子认为应 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结合【乙】文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意思是“没有别 的方法,只有勤奋读书并经常写文章”可知欧阳修认为学习贵在勤奋,应勤奋读书并经 常写
17、文章。从中告诉我们在学习中既要有勤奋的态度,也要有将学与思结合起来的方法, 温故知新。据此整理出答案。答案:(1)法度;坚定;曾经。(2)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没有别的方法,只有勤奋读书并经常写文章。(3)见解:孔子强调应按时复习学过的知识,应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欧阳修认为学 习贵在勤奋,应勤奋读书并经常写文章。体会: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要有勤奋的态度, 也要有将学与思结合起来的方法,温故知新。【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引用原文句子回答;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四、古诗
18、阅读鉴赏(2小题,共4分). (4分)(2021秋海珠区期中)阅读下文,回答以下问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诗中的“杨花”“子规”在诗中象征什么?(任选一个作答)(2)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 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分析】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 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 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虽未追叙与好友昔日相聚的情景和友谊,但通过对景物的描
19、写, 把友情抒发得真挚感人。【解答】(1)此题考查意象分析。一般“杨花”在诗文中有飘零,漂泊无依的象征,根 据诗歌友人被贬,诗人同情与思念的主题分析,这里的“杨花”是象征飘零之感;“子规” 象征离别之痛。(2)此题考查诗句赏析。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从想象的角度分析, 诗句写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 随风飘到夜郎。借用想象,传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同情。从拟人的角度分析,诗人运用了 拟人的修辞,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 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 不
20、幸的迁谪者。从表现手法来看,情景交融(或以景传情、借景抒情),把明月之景与对 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答案:(1)例如一:“杨花”象征飘零之感。例如二:“子规”象征离别之痛。(2)例如一:拟人修辞,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例如二: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象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例如三:情景交融(或以景传情、借景抒情),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 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参考译文:在柳絮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 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
21、到夜郎以西。【点评】如何阅读诗歌:1 .首先看到诗后先看题目和作者,因为题目往往有作者的写作意图;2 .然后再看注释,看注释可以看出作者的事迹;3 .最后看诗句翻译,一般的诗歌可以通过注释翻译出来,通过翻译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现代文阅读。(9小题,共31分)9.(16分)(2021秋海珠区期中)课内文段阅读。济南的冬天老舍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 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 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儿 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
22、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设假设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 天下很暖和安闲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 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 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 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 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 ”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 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
23、希望别的呢!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 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 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 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 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 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 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广东省 广州市 海珠区景中 实验 中学 年级 期中 语文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