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高三(上)开学语文试卷.docx





《2022-2023学年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高三(上)开学语文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高三(上)开学语文试卷.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甘肃省定西市临济县高三(上)开学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此题共1小题,9分)1.(-)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作为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南戏被誉为百戏之祖、南戏是以宾白和曲牌联套相结合、 以歌舞故事为主体的早期戏剧表现形式。南词叙录是我国古代唯一的一部南戏专著,作者徐渭是我国古 代著名的作家和戏剧理论家。南戏和北曲是最早的两大戏曲形式,一些流行的观点认为北曲的地位远远高于南戏,依据是南戏起源 较晚,盛行于明初,因此可视为北曲的支流。而依据南词叙录,南戏早在宋朝就已经开始萌芽,要早于 形成于金末元初的北曲杂剧。这实
2、际上是将南戏从北曲的附庸中脱离出来,赋予了南戏更加独立的历史地 位,明确了南戏与北曲为并行的两大戏曲系统。南戏温婉轻柔,北曲刚劲高亢;南戏多以管乐伴奏,北曲 多以弦乐配合。这些都从侧面佐证了南戏与北曲虽然相互交流影响,但并不存在着直接的渊源关系。早期 的南戏无论在剧本文学上,还是在曲体上,都有其局限性,也正因如此,南戏受到文人学士们的鄙视,但 这并不能否认南戏在我国古代戏曲史上作为较早戏曲形式之一的历史地位。同时,我们还应看到,随着时 间的推移,通过南北戏曲的交流,南戏受北曲杂剧的影响与熏陶,其文学性已发生了质的飞跃。南戏从其 起源到南词叙录的撰写已有近400年的历史,在这段时间里,南戏已从民
3、间的村坊小曲,走进城市, 走进宫廷。不管从文辞声律、结构排场,还是思想意义、人物塑造,各方面都已到达不可低估的高度。南戏是在说唱文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南戏以曲牌连缀的形式讲述长篇故事,综合了当时众多的艺术形 式,诸如宋杂剧、傀儡戏、歌舞大曲、唱赚以及诸宫调等,因此其文化价值是立体的,可挖掘性很强。与诗词相比,戏曲常常更接近于口语。南戏来源于民间,戏文的作者多为书会人士,而其面向的观众 群也多为市民阶层。这就使其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当地方言的影响,且具有口语化的特点。这就为我们 今天研究地域性的方言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也为汉语词汇史的书写保存了大量通俗易懂的口语、俗语、谚不可失也/B .闻吾新立/以
4、为童子未闲军旅/必有骄怠之心/假设简精兵倍道/趣之出其不意/破之必矣/此取威定霸之/举不 可失也/C .闻吾新立/以为童子未闲军旅/必有骄怠之心/假设简精兵倍道趣之/出其不意/破之必矣/此取威定霸之举/ 不可失也/D .闻吾新立/以为童子未闲/军旅必有骄怠之心/假设简精兵倍道趣之/出其不意/破之必矣/此取威定霸之/举不 可失也/(2)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幽州,古代地名,隋唐时是北方的军事重镇、交通中心和商业都会。B.甲子,古代常用计时单位,由天干和地支组成,文中甲子指甲子年。C.朔,农历每月初一,古人常以月相来判断日期,月相有晦朔弦望,D.斥候,即侦察
5、兵,分为骑兵和步兵两种,一般由行动敏捷的军士担任。(3)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刘仁恭被围困,向李克用求救。李存勖虑深思远,尽管刘仁恭是反复之人,他仍然劝父亲为其解围。B.李克用于临终前将李存勖托付给众臣。李存助身负众望,在部属的劝说下,止住丧父之痛,继承了晋王 之位。C .李存勖率军来到晋阳之后奖励功臣,征召贤人,惩罚贪官酷吏,赏罚清楚,安抚百姓,使境内安定太平。 D.李存勖亲临前线侦察,利用地形与气候,大破数以万计梁军;虽然遭遇伏击却毫无惧色,最终凭一己之 力突出重围。(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且彼尝困我而我救其急,以德怀之,乃一举而名实附也。
6、此子志气远大,必能成吾事,尔曹善教导之。(二)古代诗歌阅读(此题共1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徙倚【注】陆游渔扉夕不掩,徙倚欲三更。月正树无影,露浓荷有声。峥蝶岁将晚,悄怆恨难平。坐念中原没,男儿恐浪生。【注】徙倚:徘徊。(1)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本诗综合运用表达、描写、抒情等手法,既写徙倚所见,又写徙倚所思。B .本诗首联紧扣题目徙倚,既交代了徙倚的时间,又暗示诗人的境遇。C.本诗颔联写树木隐匿在昏暗的夜色中,寒露侵衣,营造了清冷阴森的意境。D.回顾往昔,作者慨叹时光易逝,内心怅恨不平,悲伤和遗憾之情溢于言表。(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此联与示儿中王师
7、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相比,所表达的感情 有何不同?(三)名篇名句默写(此题共1小题,6分).补写出以下句子中的空缺局部。(1)辛弃疾对词的一大贡献就是使用大量的军事化意象,让充满女性柔婉之美的宋词有了昂扬的血性男儿 之美,扩大了词的表现空间。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最典型的两句是(2)古代诗人常用沧海”这一意象展现宽阔胸襟,寄托忧思情怀,或抒发离情别绪。唐代许多诗人就写过这样的诗句,比方李商隐在锦瑟中写的,(3)苏轼在赤壁赋中以月亮做比喻,描写世间万物变化的规律的句子是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 (此题共1小题,9分)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南粤大地暑热
8、尚未退去,看到花样繁多的月饼,记者才恍然想起,又到了吟诵“海上生明月,天涯共 此时的团圆之期。花灯百队走儿童,尽道仙娥降月中。纵是霓裳看不见,白毫光里度香风对于一 的广东人而言,中秋怎能少了花灯?用竹蔑做的灯笼更有感觉,轻盈的罩纸伴着烛火,摇摇曳曳,心里一 下子就亮堂起来了。中秋前夕,在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的陆燕红家门口,从澳门慕名而至的邓女士对手中的 纸扎灯笼o今年71岁的陆燕红被大家称作红姨。20多年前,从酒店退休的她,成为广州著名彩扎大师关根的弟子。在红姨看来,纸扎灯笼早已不是自己的生计那么简单。不少广东人,每当中秋之夜,亮起灯笼,它照亮的不光是街市,更是他们心中的家。有团圆,才 有家。(1
9、)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它修改正确。(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二)语言文字运用IK此题共1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各题。民间有种说法,有外伤不能吃酱油,否那么伤口会变黑。真的是这样吗?首先请爱吃酱油的小伙伴放心, 。因为酱油不是光敏感食物,并没有增加光敏感的功能。它无法促进黑色素细胞的合成、运输、分 解,也就不会引起皮肤的色素沉着。那么, ?受伤后新生的皮肤比较娇嫩,容易受到紫外线的侵害。当紫外线照射到上面,它会激活酪氨酸酶的活性,以酪氨酸为材料生成黑色素,从而导致浅表创面愈合后的黑色素沉着,于
10、是伤口就变黑了。最后提醒大家,应尽快采取措施来消除炎症,防止感染。伤口一旦发生感染,会严重破坏皮肤的真皮层,并导致肉芽组织增生,从而大大提高色素沉着的概率。(1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9个字。(2 )请根据上面材料,就如何预防伤口的色素沉着给出三点提醒。要求:使用否认句,每句不超过10个字。四、作文(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杨振宁先生曾对弟子翟荟说,做科研要宁拙勿巧。翟荟教授也说,宁拙勿巧是一种科研态度,一方面是说做科研不要投机取巧,必须老实;另一方面是说做学问没有捷径可走,必须一步一个脚印。俄罗斯谚语:巧干能捕雄狮
11、,蛮干难捉蟋蟀。这句话道出了一个普遍的真理,即做事要讲究方法, 巧干胜于蛮干。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语、俚语等。宋代时期,城市繁荣,经济开展。宋室的南迁,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产生,民众的迫切需要,都促 使了戏曲的形成与开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南戏得以孕育并逐渐走向成熟。南戏的戏文在很大程度上 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历史状况,譬如在剧本赵贞女王魁中,作者强烈抨击了封建制度下文人人性的异 化及其给善良妇女带来的迫害和灾难,表达了劳苦群众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和抗争情绪。另
12、外,从民俗学的 角度来看,南戏中描写的服饰习惯、节庆仪式、民间信仰以及民间巫术等情节都具有珍贵的研究价值。据记载,南戏使用南方曲调,不受宫调限制,可随时换韵,多采用五声音阶。南戏在温州形成后,于 东南沿海各地广泛传播。到了元代末期,又繁衍出海盐、余姚、弋阳、昆山等四大声腔以及福建泉州、兴 化等地的南戏声腔;其角色有生、旦、净、末、丑、外、贴七种,并创造了独唱、对唱、轮唱、合唱等演 唱形式;在使用曲牌方面,南戏形成了一些固定的连缀习惯,创造了 “南北合套的形式。(摘编自张立秀南戏的历史地位与文化价值)(1)以下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尽管南戏和北曲是最早的两大戏曲形式,但
13、是一些流行的观点认为北曲的地位远远高于南戏,因为南戏 起源较晚,盛行于明初,是北曲的支流。B.根据徐渭的南词叙录记载,南戏早在宋朝就已经开始萌芽,要早于形成于金末元初的北曲杂剧,这 就明确了南戏高于北曲的历史地位。C.因为南戏与北曲的艺术风格多有不同:南戏温婉轻柔,北曲刚劲高亢;南戏多以管乐伴奏,北曲多以弦 乐配合。所以南戏与北曲没有关系。D .早期南戏因为在剧本文学和曲体上的局限性,受到文人学士们的鄙视,他们否认南戏在我国古代戏曲史 上作为较早戏曲形式之一的历史地位。(2)以下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文章按总分总的结构进行论证,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接着从两个大的方面进行
14、阐述,最后归结论点。B .文章在论证南戏的历史地位时,将南戏与北曲进行比照,阐述南戏与北曲的差异,突出南戏的历史地位。C .文章第三段总述南戏的文化价值,后文从语言学价值、音乐价值等多个角度对南戏的文化价值进行阐述。 D.文章阐述剧本赵贞女王魁的思想内容,以及南戏中描写的服饰习惯等,为南戏的社会历史价值 提供佐证。(3)根据原文内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南戏讲述的长篇故事综合了宋杂剧、傀儡戏、歌舞大曲、唱赚以及诸宫调等众多的艺术形式,因此,南 戏的文化价值是多方面的。B.南戏来源于民间,戏文的作者多为书会人士,观众群多为市民阶层,因此,南戏的语言很大程度上受到 当地方言的影响,有口
15、语化的特点。C.南戏得以孕育并逐渐走向成熟与历史背景有密切关系。宋室南迁,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产生,民众的 迫切需要,都促使南戏形成与开展。D.南戏可以随时换韵,多采用五声音阶;具有多种声腔、多种角色;有独创的演唱形式和曲牌。这些因素 使南戏在东南沿海各地广泛传播。(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此题共1小题,12分) 2 .阅读下文字,完成以下小题。材料一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 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 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
16、心就不会发觉它的存在。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 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 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 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至于木叶”呢,那么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 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 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 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2023 学年 甘肃省 定西市 临洮县 开学 语文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