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一个粗瓷大碗名师教学设计.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一个粗瓷大碗名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一个粗瓷大碗名师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一个粗瓷大碗(名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陈、曼”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还”。2.默读课文,说说围绕这个“粗瓷大碗”发生了什么事情,能和大家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3.了解课文采用的“倒叙”手法,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简要介绍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引导学生主动拓宽知识层面。2.出示博物馆内一个粗瓷大碗的图片,引出课题,引导学生猜测或质疑:这个粗瓷大碗是谁用的?为什么会出现在军事博物馆里?明确:这个粗瓷大碗是抗日英雄赵一曼同志用过的,是一件革命文物,教育意义重大。3.简介赵一曼,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组
2、织学生默读课文,快速预习。(1)圈画生字词,疏通词句。(2)初步了解这个“粗瓷大碗”背后的故事。2.检测生字预习情况。识字方法:“还”是多音字,可结合具体语境进行音义辨析;“陈、联”等字可用加一加的方法进行识记;“粱”可与“梁”进行比较辨析。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3.快速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粗瓷大碗?它有一段怎样的经历?预设:小通讯员送来粗瓷大碗,赵一曼要求还回去。(送碗)小通讯员盛来满满一碗高粱米饭,赵一曼偷偷倒了回去,盛了半碗野菜粥。(用碗)粗瓷大碗又丢了,成了七班的菜盆。(让碗)方法拓展:由此可见,“粗瓷大碗”既是文章的线索,又揭示了故事的梗概。全文紧紧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人教版 三年级 上册 一个 大碗 名师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