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天津佟楼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2021-2022学年天津佟楼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天津佟楼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天津佟楼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小题。说起梅花我出生的那一天,家门前的梅花初绽,据说是朱砂梅,很美,家人就给我取名梅字。 父亲自小教我古诗,关于梅花的诗很多,到现在还能一口气背出很多,如“冰雪林中著此 身,不与桃李混芳尘,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我最喜欢曹雪芹的“冻脸有 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关于梅,人们谈论太 多,种梅,赏梅,写梅,画梅,梅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虽知道这名字极美,但每 当别人问起我的名字时,又觉得难以启齿,太俗了,取这个名字的人太多,声音听起来也
2、 闷声闷气的,对这个名字的尴尬,一直不能释怀,到美国后就马上给自己取了一个雅致的 英文名字,以为总可以脱俗了,不料一些好事的西方人非要知道我的中文名字。记得第一个有个墨西哥人问我名字,我就告诉他我的名字是梅,他又问梅是什么意 思,我说是一种花,那人打破砂锅问到底,问什么花。我突然张口结舌起来,记得梅花翻 译成英语是plum,就是李子,迟疑了一下,就说plum。那人噢了一声,就不再问了,显 然他对这个答案很失望。第二次一个美国人问起梅花,我接受上次的教训,不再说李子花,就启发他说,是一 种花,中国最美的花,你猜猜看。那人就说是玫瑰花。我有点失望,进一步启发说,这种 花,很美,在冬天开放,中国人最
3、喜欢,经常把它们画成画挂墙上,写进诗里。那人想了 想说:是牡丹吧,牡丹又大又美,我看很多中国人的家里挂着牡丹花。而且牡丹是我唯一 认识的中国花。我一听又没有希望了,也难怪,很少美国人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何况一种花草。我说梅花是被中国人挂在墙上,捧在手上,供在心里的,是深入血液和灵魂的一种 花。他似乎被我感动了,突然对梅来了兴趣。这胖胖的老美认真起来,有一天他突然跑来兴冲冲地告诉我,苏菲,我找到了梅,结 一种酸酸的果子,是可以做色拉醋的,很好吃。我讶然了,是的,有些梅是可以结果子 的。大多花草有艳花者无果实,有美实者无艳花,难得梅两者俱美,梅的美不仅是果实, 这老美只知道吃。第三个问的是意大利
4、人,是搞音乐的,我想这人是有艺术感受力的,反正他没见过梅D.巴山蜀水以及古蜀地悠久的神话传说对蜀地及入蜀作家的创作方法和风格有积极的影响。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段按时间顺序论述巴蜀文学的发展历程,阐明了巴蜀文学辉煌不再的历史成 因。B.文章第二段列举不同时期巴蜀文学的代表作家,论述了巴蜀作家的创新精神及辉煌成 就。C.文章在阐述“自古诗人例到蜀”时以大家耳熟能详的著名诗人为例,极大地增强了说 服力。D.文章在分析了巴蜀文学具有崇高壮美风格及多才女作家特点的成因时运用了对比论证 手法。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巴蜀文学起步时就创造了奇迹,快速
5、的发展导致其后南朝时期蜀地知名作家匮乏。B.元明清时期巴蜀文坛难以如唐宋时辉煌,这与当时巴蜀地区经济衰退密不可分。C.无论是蜀地诗人,还是入蜀的文人,其文学作品在创作方法上都表现出浪漫主义风 格。D.家族文学的兴旺是巴蜀文学发展中的独有现象,也是巴蜀多才女作家的重要前提。参考答案:1.B 2. D 3. B【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 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 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B项,“优待 文官及崇文轻武的政策带来了宋代巴蜀文学的
6、昌盛及巴蜀作家独领风骚的格局”过于片 面。结合“宋代对文官的优待以及崇文轻武的政策,加上五代末期大批文人入蜀,使四川 人才济济,导致宋代巴蜀文学繁荣昌盛巴蜀作家往往具有创新精神,站在当时文学创 作的最前沿,作品代表了整个文坛的最高成就”“巴蜀作家似乎天生具有浪漫气质,巴山 蜀水钟灵毓秀,古蜀大地悠久的神话传说孕育了诗人们的丰富想象”等分析可知,宋代巴 蜀文学的昌盛也离不开“五代末期大批文人入蜀”,巴蜀作家独领风骚的原因更多,其创 新精神、浪漫气质等。故选B。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
7、的基础。具体来说,要 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 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 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 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 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 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 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
8、依据,分句与 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D项,”运用了对比论证手法”说法错误。结 合”在创作方法上偏向于浪漫主义,在风格上偏向于崇高壮美,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汉赋和唐诗最能显示巴蜀文学的崇高壮美风格。这些不同时期的巴蜀作家,创作体裁与内 容各不相同从宋代眉山三苏起,直到清代绵州三李,中间出现数量众多的文学家族, 这是巴蜀文学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分析可知,文章分析巴蜀文学具有崇高壮美风格及多 才女作家特点的成因时并没有运用对比论证手法分析。故选Do【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 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
9、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 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A项,”快速的 发展导致其后南朝时期蜀地知名作家匮乏”说法错误,文中并无两者存在因果关系的依 据。C项,”其文学作品在创作方法都表现出浪漫主义风格”与原文不符,结合文本内容 “在创作方法上偏向于浪漫主义,在风格上偏向于崇高壮美,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分析,文中说的是巴蜀作家在创作方法上偏向于浪漫主义。D项,“独有现象”说法错误, 原文是说“这是巴蜀文学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突出”是相比较而言之意,因此不是“独有现象”。故选B。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812
10、题。(共13分,其中选择题每题2分)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 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 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 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 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节选自苏轼赤壁赋)乙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 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蟾岩,披蒙
11、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 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 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 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缩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端趾,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 乐乎? ”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 子也邪? “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 处。(节选自苏轼后赤壁 赋).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吾与子之所共食享用B.洗盏更酌重新C.履蝶岩,披蒙茸拨
12、开D.攀栖鹘之危巢危险.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虽一毫而莫取予乃摄衣而上B.不知东方之既白攀栖鹘之危巢凛乎其不可留也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C.飘飘乎如遗世独立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8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客亦知夫水与月乎”在结构上承上启下,紧扣上文的“水”与“月”,以 答客的方式,展开了富有哲理的议论。B.甲文中苏轼认为,无论宇宙还是人生,变与不变都是相对的,皆有短暂与永恒的 两面,人对天地万物不必“羡其无穷”。C.乙文中“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动态美,与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 兴”的静态美,展现了赤壁景物的多姿多态。D.乙文道土
13、化鹤的故事与“羽化而登仙”的道教思想有关,作者借此寄寓对超凡脱 俗、自由自在境界的向往。9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1)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2分)(2)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2分).请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缩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参考答案:8. D (危,rWj)C.(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A.表示转折关系;表修饰关系。B.助词,取消 句子独立性;助词,的。D.表示判断;句中语气词,表停顿。)9. C.(“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都是动静结合)译文:(1)(江水
14、)总是不停地流逝,但它们并没有流走;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 缺,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或:流逝者如同那江水,但实际上它们未曾流走;圆缺者如 同那月亮,但它最终并没有增减)(重点字词:斯、彼、卒、消长)(2)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重点字词:顾、寤、户、其)10.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缰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每断对两处得1 分,每断错二处扣1分,扣完为止。)参考译文:于是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 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 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
15、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 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 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大声地长啸,草木被震动, 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我也觉得忧愁悲哀,感到恐惧而 静默屏息,觉得这里令人畏惧,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 就在那里停泊。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 从东边飞来,翅膀像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 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过了会儿,客
16、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 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 我问他的姓 名,他低头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细了。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 的,不就是你吗? ”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 方。略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选择每题3分,翻译题6分,共18分)游褒禅山记王安石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 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 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
17、可识,曰“花 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 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 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 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 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 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
18、世之奇伟、瑰怪、 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 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 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 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节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拥:持、拿B.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夷:平坦C.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房舍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相:帮助1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B.其下平旷,有泉侧荆轲逐秦王,秦王还B.其下平旷,有泉
19、侧荆轲逐秦王,秦王还D.然力足以至焉,于况修短随化,终期于I L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出,而记游者甚众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柱而走He.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人为可讥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尽12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说到后洞“游历艰难”的一组是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其下平旷,有泉侧出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A.B.C.D.1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要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中志最 重要。B.文章指出探求只要尽了志与力,即使不
20、能到达险远、非常之境,也没有什么可 悔的。C.作者赞美古人求思之深之广的治学精神,旨在批评当时浅尝辄止的浮泛不实的 学风。D.平坦和近旁处,游览的人就会多;比喻如此去治学,其学问当然就难有深度和 广度。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3分)译文: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3分)译文:参考答案:10 .C/舍:筑舍定居。11.A/以:均作连词,表因果,因为。B而:均作连词,上句 表因果,因而;下句表修饰,可不译。C其:上句语气助词,不译;下句代词, 他。D于:介词,上句表条件,在。下句表结果,至I。11 .B/写前洞;写“我”还有
21、力量游历,火把还足够照明;写华山洞命名的 原因。13 .C/文章没有直接“批评当时浅尝辄止的浮泛不实的学风”。14 .探询洞的深度,就是那些喜好游历的人也不能穷尽。(问、深、穷、)我 也后悔自己跟随他们因而不能穷尽游洞的快乐。(亦、随、极)略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有少弟,弟壮,式脱身出,独取畜羊百余,田宅财物 尽与弟。式入山牧,十余年,羊致千余头,买田宅。而弟尽破其产,式辄复分与弟数矣。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 ”式日:“自 少牧羊,不习仕官,不愿也。”使者日:“家岂有冤,欲言事乎?”式日:“臣生与人亡 所争邑人贫
22、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式何故见冤! ”使者日:“苟,子何欲? ”式 日:“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方可灭也。”使者以 闻。上以语丞相弘。弘日:“此非人情。不轨之臣不可以为化而乱法,愿陛下勿许。”上 不报,数岁乃罢式。式归,复田牧。岁余,会浑邪等降,县官费众,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式复持 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日:“是固前欲输 其家半财助边者。”乃赐式外繇四百人,式又尽复与官。是时富豪皆争匿财,唯式尤欲助 费。上于是以式终长者,乃召拜式为中郎,赐爵左庶长,田十顷,布告天下,尊显以风百 姓。初,式不愿为郎
23、,上日:“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式既为郎,布衣草展 而牧羊。岁余,羊肥息。上过其羊所,善之。式日:“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矣,以时起 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上奇其言,欲试使治民。拜式维氏令。绥氏便之;迁成皋 令,将漕最。上以式朴忠,拜为齐王太傅,转为相。会吕嘉反,式上书日:“臣闻主愧臣死,群臣宜尽死节,其下鸳者宜出财以佐军,如 是则强国不犯之道。臣愿与子男及临苗习弩博昌习船者请行死之,以尽臣节。”上贤之, 下诏日:“齐相雅行躬耕,随牧蓄番,辄分昆弟,不为利惑,日者北边有兴,上书助官。 往年西河岁恶,率齐人入粟;今又首奋,虽未战,可谓义形于内矣。其赐式爵关内侯、黄 金四十斤、田十顷,布
24、告天下,使明知之。”(节选自汉书卜式传)【注释】展(jue):草鞋。缤(gou)氏:与下文“成皋”、“临蕾”、“博昌”均 为地名。漕:漕运,水道运粮。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臣生与人亡所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式何故见冤A.臣生与人亡所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式/何故见冤B.臣生与人/亡所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式何故见冤C.臣生与人亡/所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式何故见冤.D.臣生与人亡所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式何故见冤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天津 中学 语文期末 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