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鲁迅、罗扬才师生间的革命交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鲁迅、罗扬才师生间的革命交往.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历史】鲁迅、罗扬才师生间的革命交往在福建革命史上,罗扬才绝对称得上是一面旗帜。1905 年,他生于广东省大埔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1年3 月,从漳州第二师范学校转入集美学校师范部第五组(文 史地系)。1924年9月,又考入厦门大学预科(文教法科)。 1925年12月毕业后,升入厦门大学教育系。罗扬才在厦大校园里一共生活了两年零六个月。正是这 段在厦大求学的日子,使得罗扬才得以结识在厦大教书 的鲁迅。鼓励“做好事之徒”1926年9月,为了躲避北洋军阀的迫害,鲁迅南下来到 厦门大学教书。从1926年9月4日至U 1927年1月16日, 鲁迅在厦门一共停留了一百三十五天。这一百多天,恰 恰也是
2、罗扬才在厦大师生中宣传革命主张、开展革命力 量步步深入的时候。鲁迅任厦大文科系教授和国学院教授,他的到来在青年 学生中引起强烈的反响,也给了当时的厦大学生自治会 主席罗扬才以莫大的鼓舞。罗扬才对先生的硬骨头精神 很是钦佩,他旁听先生的课,并与之面对面交流。鲁迅 在授课时流露出的革命思想,与罗扬才的政治观点不谋 而合。罗扬才便根据党组织的指示,不时登门拜访鲁迅 先生,争取他对厦门工人运动和学生运动的直接支持。1926年10月14日,鲁迅在厦门大学周会上发表了他来 厦后的第一场演讲,号召青年要做改革社会的“好事之 徒:他说:“我以为,今日的中国,这种好事之徒却不 妨多,因为社会的一切事物,就是要有
3、好事的人,然后 才能推陈出新,日渐兴旺。”罗扬才正是演讲中所说的“好事之徒”。早在1925年11 月,他就代表厦门学联到广州参加两广地区大学生代表 会。其间,经杨善集和罗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 年2月,入学才一个月的罗扬才就在厦门大学成立党支 部并担任书记。5月,由他领导的厦门学联成立。1926年10月,北伐军入闽西挺进闽南。消息传来,厦门 工人极为振奋。在罗扬才的领导下,从影响最大的电厂 工人罢工开始,拉开了声势浩大的“罢山罢海”斗争, 为大革命时期厦门工人运动之先声。11月,北伐军东路 军攻占漳州,厦门工友联欢会以及所属各行业工会立即 转为公开活动,在罗扬才的领导下,掀起规模宏大的
4、“二 五加薪”斗争。1927年1月,厦门市总工会成立,罗扬才出任第一任委 员长。同月,中共厦门市委和闽南特委成立,罗扬才出 任厦门市委组织部部长和闽南特委委员。这些活动都是 以他的学生身份为掩护。“睁着眼睛看不懂”鲁迅对于厦大学生的革命行动是支持的。他在两地书 里写道:“学生对我尤好,有几个本地人,甚至于星期六 不回家,预备星期日我假设往市上去玩,他们好同去作翻 译J初到厦大时,鲁迅发现学生中虽有不少参加了革命组织, 但显然缺乏革命斗争经验。他在给许广平的信中写道: “本校学生中,民党不过三十左右,其中不少是新加入 者,昨夜开会,我觉得他们都没有历练,不深沉,连设 法取得学生会以供我用的事情都
5、不知道开一回会, 空嚷一通,徒令当局者因此注意,那夜反民党的职员就 在门外窃听J算是对当时学生缺乏革命斗争经验而提出 的一个忠告。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历来反对学生死读书,主张 学生应根据社会形势开展要求承当一些社会任务。当时 的集美学校校长叶渊那么对学生参与社会活动持反对态度。 1926年10月,叶渊在集美学校周刊刊登了一那么启事: 禁止集美学校学生入国民党、共产党、保皇党、安福系、 研究系、国家主义派,主张“政教别离,学校对于政治, 必须绝对中立“。1926年11月,叶渊曾邀请鲁迅到集美学校演讲。鲁迅接 到邀请后,问林语堂叶渊办学的方法如何。林语堂回答:“他办学很严谨,不喜欢学生有什么活
6、动。”鲁迅听后表 示不去了,后来由于罗扬才的盛情邀请,才决定前往。 11月27日下午,鲁迅在林语堂的陪同下,来到集美学校 大礼堂对2000余名师生作了题为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的演讲。他的演讲稳重而和缓:“黑暗和暴力不可能永远笼罩中国。中国社会在开展,正义与不正义是清楚的,那些聪明人 睁着眼睛看不懂我们青年要以浪漫态度,狠狠地反 击暴力,扑灭黑暗,中国一定走向光明世界。”演讲中所蕴含的革命思想,对集美学校的青年学生产生 了重要影响。罗扬才在向上级党组织中共潮汕地委提出 的报告中,曾屡次提及鲁迅在厦门的情况。倡建平民学校罗扬才在厦大读书期间,还发起创办一所平民学校,同 样得到了鲁迅的支持。鲁迅刚到厦
7、大时,从旁听生李淑美等人那里得知学校里 的工友和周围农民的孩子都没有钱上学读书,便提议创 办一所平民学校。1926年11月,这所平民学校便由罗扬 才领头的厦大学生自治会承办起来了,设在厦大同安楼 的一间大教室里,共招收穷苦的工农子弟43人,分为两 组,第一组23人,第二组20人。每天晚上六时半到七时半上课一小时,平民学校的老师 由厦大教育系的学生和厦大附小的老师兼任,设有国文、 常识、尺牍、珠算等课程。罗扬才教常识课,时间为星 期六。12月12日,平民学校在厦大群贤楼大礼堂召开成 立大会,鲁迅应邀赴会演讲。他鼓励那些孩子说:“你们因为穷苦,所以失学,所以须 到这样的学校来读书。但是,你们穷的是
8、金钱,而不是 聪明与智慧。你们平民的子弟一样是聪明的,你们平民 的子弟一样是有智慧的。你们能够下决心,你们能够奋 斗,一定会成功,有光明的前途掀起挽留运动鲁迅在厦大的时光并不愉快。1926年11月11日,他收 到了中山大学的聘书,因此最终下决心离开。12月30日, 正式向厦门大学提出辞职书。他辞职的消息传开后,厦大学生立即掀起一场挽留运动。 当罗扬才等人发现鲁迅“去志弥坚”后,于1927年1月 4日下午三时召开全体学生送别鲁迅先生大会。鲁迅在会 上说:“不久以前我在北京,有人骂我是学匪,不但是骂, 还要通缉。我着实不敢担保:今后不会有人还要加我以 小偷的罪名J会后,大家合影留念。之后,罗扬才、
9、杜煌等局部同学再同鲁迅合影一帧,题为“鲁迅先生厦岛 留别二1月6日晚上,厦大学生在群贤楼二楼开茶话会,再次挽 留鲁迅,但鲁迅去意已决。学生认为是学校当局容不得 鲁迅,尤其是刘树杞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于是发起“驱 刘”运动。当时申报教育消息对此报道:厦大教 授鲁迅辞职,日内赴粤中山大学。六日学生开会挽留, 同时一局部学生有驱理科主任刘树杞运动。1月7日清晨,群贤楼下的布告栏贴满“打倒刘树杞,重 建新厦大”的标语。厦大学生会总委员会召开全体学生 大会,一致通过“驱刘”决议。大会推举罗扬才等9人 组成“驱刘”执行委员会,向校长提出请愿书。申报教 育消息对此报道:厦大学生七日晨向校长林文庆提解 刘树杞
10、职要求,限十二时答复,将酿罢课。1月8日,校长林文庆宣布:刘已自动辞去各职,挽留无 效。1月17日,刘树杞离开厦门前往上海,罢课风潮暂 告一段落。两种“告别”方式1927年1月8日,鲁迅在离开厦门前夕,应厦门中山中 学国文教员谢玉生的邀请,来到中山中学发表题为革 命可以在后方,但不要忘了前线的演讲。这是鲁迅在 厦门的最后一场演讲。演讲鼓励学生把从书本里得来的知识作为革命武器,与 旧习惯、旧思想、旧制度作斗争。他说:“你们很平静地 生活在这里,这是后方,没有炮火。但是,你们在这后 方,也可以从事革命工作。你们应该把从中山先生书里 得来的道理,把从其他进步书里得来的知识,当作革命 武器,向着一切旧
11、习惯、一切旧思想、一切人吃人的旧 制度,猛烈开火!你们尤其不可忘记:革命是在前线。要 效法孙中山先生,因为他常常站在革命的前线,走在革 命最前头1月15日午饭后,包括罗扬才在内的5位学生、5位工 友一起护送鲁迅上了苏州号轮船。1月16日,鲁迅离开 了厦门,但他的革命工作并未停止。正如他在厦门中山 中学演讲结束时所说的,“我到中山大学去,不止是为了 教书,也是为了革命。为了要做更有益于社会的工 作”。鲁迅离开后,厦门的革命形势波谪云诡。4月9日,国民 党右派势力发动“四九”厦门事变,解散了厦门市总 工会、学生联合会等革命团体,逮捕了罗扬才等人。5月 10日,罗扬才等人被押往福州囚禁;6月2日,被秘密 杀害。罗扬才与鲁迅交往的时间虽然短暂,但鲁迅的革命精神 显然对青年罗扬才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罗扬才不仅把鲁 迅视为自己的师长,更把他看成是同志和战友。两人的 交往,不仅增加了鲁迅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和认同,密 切了鲁迅与党的联系,也使得厦大校园里的革命活动方 向更加明确。作为学生的罗扬才在厦大求学时间并不长,但他是厦门 地区的第一名共产党员,福建省的第一名党支部书记, 也是福建省的第一位烈士。中共六大召开期间编撰的革 命烈士传记专门提到了罗扬才,称他为“学生领袖” 和“工人领袖”。作为革命者的罗扬才,他的英雄事迹早 已成为福建革命史不可分割的一局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