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联盟江苏省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小说练习.docx
《名校联盟江苏省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小说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校联盟江苏省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小说练习.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在冬夜里歌唱的鱼查一路天空是一片灰蒙蒙的苍茫,鸟儿离开了岑寂的北方。火烧云沉到山那一边。山岗上,风一阵冷过一阵,蒿草在风中萧 瑟。目光越过一道道山梁,一个人的影子就会在昏暗中挟裹着晚风,逐渐清晰。我和妹妹就在这样的黄昏,在这样的山梁上 等待父亲,还有父亲手中的鱼。父亲手中提着一尾胖头鱼这种鱼头重尾轻,是乡村廉价的鱼,很适合我父亲的购买能力。父亲微薄的工资,要养活 一家六口,只能偶尔买这种鱼。他很少笑,只在递给我们拴鱼的草索时“嘿嘿”几声。在夜色中,牙齿很白,这是他留给我 最深的印象。我飞跑着,把鱼交给母亲。妹妹在身后摇摇晃晃地追赶。母亲接过鱼,刮鳞、剔腮、破肚,把整条的鱼分成小块,娴 熟
2、而又忙乱。当菜籽油的香味混合着松枝腾起的浓烟弥敞开来的时侯,厨房成了温暖的心脏,召集一家人围拢到一起,催促 着母亲往炉膛添柴。火舌从灶口舔出来,母亲的影子贴上后墙,忽大忽小,斑驳摇曳。罡风缠绕窗根发出呜咽,屋里的温度 升起来,热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围。锅中的水,沸腾起来了。咕噜咕噜,鱼开始在水中歌唱,由一个声部转入另一个声部。这是世间最美的音乐,传递口 福的信息。大姐在这时也不忘记做弟妹们的表率,装模作样地伏在灶台做作业;二姐用桃木梳梳她又黑又粗的长辫,眼睛随 着腾起的蒸汽升高;妹妹和我,绕着灶台打架,虚张声势,有别于平日里泄愤的争斗,而是在幸福的预感中,矫揉造作,故 作娇嗔。父亲黝黑、冷峻的脸上
3、露出慈爱和笑容,虽然沉默独坐,而他内心必然掠过一阵阵瞬间的喜悦,眼前的景象是他的 成就。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母亲撮起嘴,吹锅盖上的蒸汽。揭开锅盖,如同揭开一个谜底。鱼怎么样了?母亲撒下大把翠 绿的葱丝,鲜红的辣椒。锅盖合上时,她用毛巾环绕住锅与盖的缝隙,让蒸汽闷在锅里,但仍挡不住渗出异香。鱼熟了,母亲只吃鱼汤泡饭。她拨开我们儿个孩子贪婪的交叉着的筷子,挑出一块大而少刺的鱼肉,放在一只小碗中。 在我们茫然的眼神里走出异香氤氟的房间。寒冷跟随着温暖的小碗,跟随着母亲推开那间草屋的门。温暖的鱼让瞎老爷爷的冰冷的小屋同样获得了温度。老人边 吃边有泪水涌出,不知道是不是太辣的缘故?同样是一个冬天的夜晚,
4、这位孤寡老人孤单地走了。临终前,他告诉在场的人,他庆幸的时刻是那个冬夜,因为他吃 到了我母亲送给他的鱼。他用手摸着胸口,说:“这里,很暖!”另一个冬天。黄昏,我们不再去那个山岗张望。我父亲在这年的秋天去世了。妹妹的黄发己经扎成了小辫,我们渐渐 长大成人。但我们常常想念那样的冬夜,温暖只会在寒冷中感知,冬夜是我人生最初的一门课程。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选自读者,有删节)L从全文来看,题目中的“歌唱”指的是什么?题目表达了哪些感情? (4分)答:2.理解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4分)(1)厨房成了温暖的心脏。 答:(2)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 答:3 .第段中写到:“罡风缠
5、绕窗板发出呜咽,屋里的温度升起来,热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围。”这句景物描写形象生动,请分析 它在表达感情方面的作用。(4分)答:4 .第段写了孩子们的表现,请分析他们此刻各自的心理活动。(6分)(1)大姐:(2)二姐:(3)我和妹妹:5 .结尾写到:“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这句话含义深刻,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答案及解析:1 .【答案】(4分)“歌唱”指:煮鱼时候的声响;冬夜厨房里的欢笑。(2分)感情有:家人的温馨与快乐;关爱给他人带来的温暖。(2分)【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要把文章标题和文章内容联系起来,二要注意作者所运用的某种
6、手 法以及所表达的某种感情。具体到本题,对.“歌唱”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从文章内容来看,作者并没有写什么人唱歌,由 此可见“歌唱”是个比喻,比喻各种和“鱼”有关的、令人愉悦的声音。这样的声音有两个方面:一是第段开头直接写鱼 的“歌唱”一一传递口福信息的“咕噜咕噜”,这是世间最美的音乐;二是间接写全家人的“歌唱”一一几乎贯穿了全文的 欢乐气氛,这是发自心灵深处的音乐。把这两个方面“歌唱”的本义还原出来就是:煮鱼时发出的声响,冬夜厨房里的欢笑。 理解了 “歌唱”的含义,其所蕴含的情感也就明确了。“歌唱”既然是令人愉悦的声音,其所表达的感情也必然是美好的。 根据全文内容看,这种美好的感情也包括两个方
7、面:一是全家人吃鱼的欢乐之情,二是与瞎老爷爷分享快乐的关爱之情。概 括起来就是:家人的温馨与快乐,关爱给他人带来的温暖。这种根据文章内容,把事物的比喻意义揭示出来的方法,是解答 此类试题的一般方法。2 .【答案】(4分)(1)家的中心或吸引全家人的地方;(2分)(2)给家人带来快乐后的满足感。(2分)(答“给家人买回了鱼”,给1分)【解析】本题考查对关键词语的含义的理解。解释某句话或某句话中关键词的含义,是中考阅读试题中常见的题型。解答这 类试题,既要紧扣目标段,又要联系上下文进行合理推断,结合作者运用的比喻、夸张、象征、衬托等手法,理解其深层含 义。具体到这道试题,理解第一句中的“心脏”,要
8、扣住第段,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格,突出表现因为吃鱼而使“厨 房”变得非常重要,成为了 “召集一家人围拢到一起”的中心;理解第二个词“成就”,耍紧扣第段,这句话运用了大词 小用的夸张手法,突出表现父亲喜悦而自豪的内心感受,通过他“黝黑、冷峻的脸上露出慈爱和笑容”,衬托父亲给家人带 来快乐后感到满足的心理。3 .【答案】(4分)(1) “罡风呜咽”营造出夜晚的寒冷气氛,反衬家中的温馨;(2)用“温度升高” “热量突围”烘托我们 逐渐增多的欢乐;(3)暗示对孤寡老人的关爱之情。(每点2分,答出任意2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作用进行分析、鉴赏的能力。景物描写指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
9、描写,是小说的要 素之一,其作用是多方面的,如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交代季节、气候。交代人物的身份。揭示人物心境, 表现人物性格。渲染气氛,预示人物命运等等。具体到本题,“罡风缠绕窗板发出呜咽”是自然环境描写,交代了屋外寒 冷严酷的季节、气候特征;“屋里的温度升起来,热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围”是社会环境描写,渲染了屋内温暖而喜悦的气氛。 作者运用对比和反衬的表现手法,一外一内,一冷一暖,一退一进,对比鲜明,反差强烈,营造出夜晚的寒冷气氛,反衬家 中的温馨;表现了严寒在消退、温暖在增多的欢乐;暗示了对孤寡老人的关爱之情。4 .【答案】(6分)大姐:期待吃鱼而又装着不在乎;二姐:迫不及待想吃鱼;我
10、和妹妹:因为即将吃鱼,欢快难抑。(每 点2分)【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的心理进行分析的能力。心理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对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具 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物的言行是心理活动的自然流露,所以解答此类试题,要通过人物的神态、语言、行动等进行分析, 把人物的心理揭示出来。具体到这道试题,以第段为目标段,依托神态和言行逐一对人物心理进行分析。身为老大,大姐 “稳重老成”,任何时候都要为弟妹做出“表率”,因此她“装模作样地伏在灶台做作业”,做作业的地点很特殊一一灶台, 面对鱼儿诱人的“异香”,那作业怎么能做得下去,作者把她期待吃鱼而又故作镇静、装着满不在乎的内心刻画得多么生动; 较
11、之大姐,二姐的“定力”要差一些,她虽然尽力表现自己的“沉着”一一“用桃木梳梳她又黑又粗的长辫”,但却禁不住 鱼儿的诱惑,“眼睛随着腾起的蒸汽升高”,其迫不及待的想吃鱼的心理昭然若揭;我和妹妹最小,无需掩饰,只是表现出“有 别于平日里泄愤的争斗”,“绕着灶台打架,虚张声势”,“在幸福的预感中,矫揉造作,故作娇嗔”,在玩耍中等待吃鱼,既 焦急无比,又欢快难抑。解答此类题目的思维方式是:以人物的外在表现为突破口,逐渐向人物的内在心理渗透。5 .【答案】(4分)观点(2分)。要点:艰难里需要以亲情温暖家人,需要以关爱温暖别人。结合实际,阐述清楚。(2分)【解析】本题考查结合文章内容谈自己的理解。这类自
12、主探究的题目,是中考的主流题型,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做这类试题, 一方面要结合全文内容,另一方面要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自己的真实感受。具体到本题,首先要准确领会文章的主旨一 一小说卒章显志,通过叙述困难时期全家因为吃一条鱼的欢快情景,以及对瞎老爷爷的关爱,体现了 “严寒来袭时,需要取 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表达了在困难时期人们应互相关爱、共度难关的美好期盼。由这一主旨生发开去,结合实际谈 自己的体会,只要情感真挚,言之成理就可以了。其解答格式是:观点+理由。即开门见山地亮出观点,然后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示例】 要懂得分享。全家六口人吃一条鱼显然是不够的,但他们却与孤寡老人瞎老爷爷共同分享
13、,特别是母亲, 她只吃鱼汤泡饭,却感到非常快乐。这个细节让我非常感动。由此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与别人分享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要学会关爱。小说写“母亲”对瞎老爷爷的关爱,真挚感人。人们常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个故事使我真正体会到 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我要像小说中的“母亲”那样,真诚地关爱别人,在给别人温暖的同时,自己会感到更加温暖。(二)杂志风波(16分)楼下的郝奶奶拿着一本杂志站在门口: “这是你订的吗? ”我一看,正是我等得着急的那本诗刊,高兴地说:“是我订的,谢谢您了!这杂志怎么跑您那去了? ”郝奶奶审视着我,把手缩了回去说:“这杂志放进我邮箱里了,我看上面写的地址是你家。不过,我
14、觉得是不是弄错 了,你一个卖菜的订它干什么? ”我不好意思道:“郝奶奶,杂志确实是我订的,没事乱翻翻J说完又去接。然而郝奶奶仍没有要给我的意思,继续问:“那你的邮箱里有没有一本家庭?那是我订的J“没有J郝奶奶仍满脸似信非信的样子:“那我的那本家庭哪去了呢?按理儿,你的放到我的邮箱里,我的也应当放在你 的邮箱里了!”说完见方厅的桌子上放着几本书,便颤微微地走进来,侦探般一本本翻起来。翻的结果当然没有,于是郝奶 奶很是失望地说:“这就怪了,怎么会没有呢? ”“您别急,郝奶奶,说不准现在正在路上呢,明天就到了! 我安慰道。“不可能,以往这个时候早就到了 J见郝奶奶正探头探脑地觊觎我的卧室,强忍着火气
15、说:“郝奶奶,您老慢走!”(11)郝奶奶听出我在下逐客令,边往外挪边说:如果你看到那本家庭,一定要给我!(12)送走郝奶奶,想到他吃不到我做的鱼,我难过得要哭了。(13)第二天,我刚进家门,郝奶奶又来追问。我真诚地说:“郝奶奶,明天您不耍上来了,如果有我一定会给您老送 去的!”(14)郝奶奶没吱声,扶着楼梯一点点地挪下去了。(15)第三天,我刚推开单元门,郝奶奶便迎了过来,着急地说:“看看有没有我的家庭? ”(16)我打开邮箱,里面什么也没有。(17)郝奶奶满是疑惑地说:“怎么会没有呢? ”(18)这时郝奶奶对门的刘爷爷回来了,见我们都在楼厅里,很关心地问:“怎么了? ”(19)郝奶奶便将事情
16、说了一遍。刘爷爷咳了一声说:“嗯,这理对,应当是放错了!”说完警惕地扫了我一眼,然后将 胖胖的大脑袋使劲地往邮箱里面探。(20)我呆在一边,满脸胀得通红,心咚咚狂跳着说:“郝奶奶,别急,明天我去邮局帮您老查一查J(21)可第二天正赶上母亲病了,在母亲那忙了一天,连养活自己的菜摊也没出。晚上回来,老远就看见郝奶奶、刘爷 爷,还有居委会的几个老太太都站在单元门口张望着。我怯怯地走过去,他们立即向我聚拢来。一个戴红袖标的老太太如盯 落网的罪犯般盯着我,很严肃地命令道:”打开邮箱!”(22)我胆战心惊地打开邮箱,但邮箱很争气,里面仍什么也没有。红袖标非常威严地对我说:“走,上楼去看看!”(23) “那
17、天郝奶奶已翻过了,没有J(24)红袖标正色道:“脚正不怕鞋歪,既然没有怕什么? ”(25)我正想发火,刘爷爷在旁语重心长道:“唉,都进去一次了,得吸取教训啊!”(26)这句话如一把锋利的刀,一下子捅到了我的痛处,我像一个被扎穿的气球,顿时蕉了。我低着头,乖乖地带他们 上楼,打开房门,让他们乱翻起来。(27)第二天,我急忙往邮局跑,到那一查,确实送完了,只是不知邮递员将它塞到了哪个邮箱里。从邮局出来,我不 知回去后该如何面对那些鄙视与怀疑的目光,正心烦意乱,见一家报刊亭里正摆着那期家庭,急忙买了一本。(28)回来后,我敲开了郝奶奶的门。(29)郝奶奶拿着一个有许多裂痕的破瓦罐走出来,接过杂志,仔
18、细看了看,自信地说:“这就对了,怎能没有呢!”说 完顺手把那只破瓦罐扔到门外,哗地一声碎了。(30)我突然觉得,我就是那只破瓦罐。(选自第四届金麻雀奖获奖作品,有删改。作者梅贻涵).根据文章内容,概述故事的“经过”和“结果。(4分)(考查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起因:邮递员错送“我”订的诗刊,送丢郝奶奶订的杂志家庭。经过:结果:1 .结合上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品析词语的表达效果)(1)(刘爷爷)说完警惕地扫了我一眼,然后将胖胖的大脑袋使劲地往邮箱里面探。 (2)我像一个被扎穿的气球,顿时藏了 3 .下面的句子话里有话,请根据语境,分别说出它们的潜台词。(4分)(
19、考查句子的深层含义)(1)我觉得是不是弄错了,你一个卖菜的订它干什么?(2)唉,都进去一次了,得吸取教训啊!4 .文中的故事令人叹息,发人深思。读了本文,你会对文中的“我”或“郝奶奶”们说些什么?(不超过80字)(4分) 答案及解析:1 .【答案】经过:郝奶奶等人三番五次来“我”家查询。结果:“我”买了家庭杂志送给郝奶奶,导致误会更深。【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小说故事情节的能力。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是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一般包括开端,发展, 高潮和结局。解答这类题目,首先搞清情节结构,注意作者记叙的顺序,如果出现了表明时间的词语,要格外留心,这种词 语往往是情节发展的标志,对搞清情节结构很
20、有帮助;其次,要在读懂故事情节的基础上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作者所描述的 事件概括出来,不能说得太具体,太详细,否则就成了复述情节,而不是概括情节了。具体到本题,小说主要的故事情节可 大致分为“经过”和“结果”两大部分。第(13)开头的“第二天”,是小说情节进入“经过”的提示语,从第(13)段到 (26)段,是事件的“经过”,写郝奶奶多次来我家寻找、索要家庭杂志,还叫来“红袖标”助阵,这些内容可概括为: 郝奶奶等人三番五次来“我”家查询。第(27)段开头又出现了表明时间的词语“第二天”,千万要注意,这个“第二天”, 与第(15)开头的“第三天”以及第(21)段开头的“可第二天”不一样,后二者是“经
21、过”的进一步发展,而(27)段的“第二天”则是开启了小说进入“结局”的通道,写的是我到邮局查询,杂志已经送完,被逼无奈,只好买了一本家庭 送给郝奶奶,但这一好意却弄巧成拙,让郝奶奶更加怀疑我。这是故事的结局,可概括为:“我”买了家庭杂志送给郝 奶奶,导致误会更深。这类试题,相当于给故事情节加小标题,但语言要具体、详细一些,只要能够把有关情节包容就可以 了。2 .【答案】(1)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刘爷爷看“我”和邮箱时异样的情状,从而表现刘爷爷对“我”的怀疑(不 信任)。(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神态描写),逼真地描写出“我”突然被刘爷爷的话揭到短处时的神情,表现出“我”的伤心、 痛苦、
22、无奈。【解析】本题考查对关键词语表达效果的品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作者所运用的各种手法,因为词语的表达效果, 往往与表现手法有关。具体到本题,第一道试题中的相关语句运用了刻画人物的一种重要手法一一动作描写,两个加点的动 词,“扫”和“探”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刘爷爷看“我”和看邮箱时的怪异情状。在这两个动作之前,当郝奶奶将事情说了一 遍之后,刘爷爷咳了一声说:“嗯,这理对,应当是放错了!”表明他相信郝奶奶说的话,而认为“我”在撒谎,为了证实他 的判断,他接着“警惕地扫了我一眼,然后将胖胖的大脑袋使劲地往邮箱里面探”,其怪异的动作充分表现他对“我”的蔑 视和怀疑。第二道试题,相关语句运用了比喻的
23、修辞手法,“我”把自己比作一个被扎穿而顿时萧了的气球。修饰语“扎穿” 和“蕉”,生动形象地表现“我”被人揭到短处时失魂落魄的沮丧神情一一伤心而无助,揭示了 “我”万念俱灰的内心世界 痛苦而无奈。动词和形容词是最富有表现力的词类,运用精当的动词或形容词,往往具有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功能。这 道试题中的动词“扫”、“探”和“扎穿”,形容词“蕃”的运用,可以说是一个范例,值得我们认真品味。3 . (1)郝奶奶怀疑这本书不是“我”订的,她认为“我”是个地位低下的人,不可能有这么高雅的爱好。(2)你以前犯过错误“进去”过了,不能再犯错误了。【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深层含义的理解。所谓潜台词,就是句子的弦外之
24、音。一个句子,有时候表面是一种含义,其实真 正要表达的含义却在不言之中,这是汉语的魅力之一。解答这样的题目,要把相关语句放到一定的语境中进行考查,不能孤 立地就事论事。具体到本试题,第一道题目,“你一个卖菜的订它干什么? ”倘若孤立地看,郝奶奶说的这句话似乎没有什 么深意,一般说来,一个卖菜的人订诗刊的确没有什么用。但结合全文多处语言环境来考查一一“我”是个出苦力的, 又进过监狱,地位低下,这话就别有意味了,潜台词很丰富:你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订诗刊?怎么可能有这种高雅的爱好? 这些潜台词揭示了世俗的偏见,很是耐人寻味。第二道试题,“唉,都进去一次了,得吸取教训啊!”表面看来,刘爷爷语重 心长,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名校 联盟 江苏省 兴化市 昭阳湖 初级中学 年级 语文 上册 复习 小说 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