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三十五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 教案.docx
《高中历史第三十五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三十五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 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十五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课程标准1.解不同时代、不同类型西路的开辟2.通过广解商品所体现的特色文化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承要角色N必备知诵,柘展冬1一、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1.丝绸之路:(1)含义: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欧亚大陆的商路,后人在这条商路上发现了 大量丝绸遗存,因此命名为“丝绸之路”。它是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 征。条件。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和制造丝绸的国家。中国丝绸广受欧亚大陆其他地区欢迎。(3)标志性事件:张骞通西域。时间公元前138年目的联合大月氏等政权共击匈奴意义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大大推进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贸易的繁荣发展。丝绸之路在长期发展
2、中开辟出一些支线,新疆、中亚地区的路线复杂。唐朝中期以后,受割据、战乱和海路兴盛的影响,丝绸之路在东西交通中的重 要性渐趋下降。:素养点拨 易发展、民族交融、稳定了社会秩序(或汉代大一统);促进了东西方贸易往来和 经济文化交流;沟通了亚欧两大洲,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探究点二 全球贸易网的形成发展与文化交流情境素材90L全球贸易网的形成发展史料一英国既是工业革命的始作俑者,也是早期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早 在19世纪前半期,英国就奉行没有任何限制的自由贸易政策,而且在19世纪的 英国政坛上,大部分政治家都认为自由贸易是国家的命脉。改编自早期经济全球化史料二 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
3、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 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市 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 保障。”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思维交互】:(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对世界贸易的贡献及其 理由。(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贸易的主要特点。 【微点拨】提示:贡献:英国推动世界日益连成一个经济整体。理由:推行自由贸易政策; 蒸汽机车等交通工具的发明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 便捷;率先进行机器大工业生产,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和原料产地,使世
4、界贸 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历史分析能力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推行自由贸易政策、蒸汽机 车等交通工具的发明、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 的需求等角度分析“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市 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 保障”(2)特点: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全球贸易体系化;发达国家主导;规则制度不断 完善;信息化趋势加强;以市场为主导,以国家合作、企业竞争和经济竞争为特征; 国际规则的作用日趋明显。2.文化交流的国际化史料16世纪,英语主要是英格兰人的语言。到18世纪中后期,英语已扩展到英 国的殖民地,并在国际商贸活动中广泛使用。第二次世
5、界大战后,英语逐渐超越 其他语言,成为科教领域和众多国际组织的通用语言,被称为语言的“日不落帝 国”。【思维交互】:阅读史料,分析英语发展的特点及原因。【微点拨】提示:特点:英语由单一民族语言演变为国际通用语言。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历史分析能力关键信息“英语已扩展到英国的殖民地,并在国际商贸活动中广泛 使用”;根据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原 因原因:政治:英国通过殖民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政治优势。第二次世界大 战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经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在技术和经济领域确立了主导地位,成为“世界 工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
6、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经济和技术领域的主导者。 文化:英语文化首先在英属殖民地传播,并逐渐扩展到全球。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强化了英语文化的优势地位。史论阐释9g一、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的全球贸易1 .原因:新航路开辟创造了条件;英国成为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中心;政策上 采取重商主义政策。2,表现:贸易整体规模扩大,商品种类和商品总量增加;殖民地国家被卷入 国际贸易中;商品结构开始转变;垄断海外贸易。3 .特点:对外贸易和军事征服相结合,带有明显的掠夺性质;对外贸易的主 要目的是进行资本原始积累;世界市场开始萌芽。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推动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1 .第
7、三次科技革命的有力推动。2 .国际分工发生重大变化。3 .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社会生活国际化的促进。4 .欧洲、日本生产的恢复以及新兴国家的出现。5 .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政策。6 . GATT、WTO等组织的建立。三、21世纪初全球贸易发展的特点1 .多边贸易体制面临新的挑战。2 .跨国公司对全球贸易的主导作用增强。3 .全球贸易方式的网络化。4 .国际贸易自由化和保护主义的斗争愈演愈烈等。【名家评史】材料 国际人口流动是一把双刃剑,给输出国与输入国带来双重影响。国际人口迁移的积极影响有六点。(1)国际人口迁移对提高人口素质起着积极的 作用。(2)国际人口迁移促进了接受国经济的发展。(3)国际移民
8、在人口增长和 就业上起着重要的作用。(4)国际移民促进了城市的发展。(5)国际移民参与所 在国的政治生活,进而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6)国际移民有利于文化交流和 传播。以美洲为例,大规模国际人口迁移,使拉丁美洲成为世界不同种族和不同 民族的人群相互杂居的地区。属于不同种族和民族的广大移民把各自的语言、 宗教、风俗习惯和文化艺术带到了拉美。这些不同渊源的文化之间,以及它们同 印第安文化之间,经过长期的互相影响和互相适应的过程,终于形成一种新的拉 美文化。国际人口迁移对迁出国和迁入国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1)对原籍国的负面影响 主要是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流失,进而可能会影响原籍国的经济发展。(2)从
9、迁入 国方面考察,国际移民带来的消极影响是难民问题、非法移民问题和跨国移民犯 罪问题。李其荣国际移民对输出国与输入国的双重影响【解读】国际人口流动是一把双刃剑,给输出国与输入国都带来双重影响,面对 人口迁移与文化冲击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影响,如何趋利避害,更好地利用人口迁 移的积极影响,考验着各国政府的政治智慧。通过分析中国古代商路与贸易形成的原因与作用、认识到古代商路对国家发展 的影响,培养学生把历史内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培养 学生用唯物史观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2 .欧亚大陆其他重要商路:(1)路线:草原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2)概况。路线作用草原丝绸之路成
10、为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西迁的通道西南丝绸之路在沟通古代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的联系上,长期发挥着重要作用海上丝绸之路使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地区建立了广泛联系;广州等沿海口岸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易枢纽.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1)物质和技术交流。传播方向表现中国的物质和技术西传养蚕和缰丝技术逐渐传到东罗马漆器及其制造技术、铁器及冶铁技术,很早经由中亚向西传 播鳗主要经由海路外销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经由陆路和海路传到西方西方的物质和技术西汉从中亚的大宛国获得了当地出产的良种“汗血马”,东传同时引进了优良的饲草苴蓿,以及葡萄等水果;中国古代文 献中带有“胡”字的物种,如胡桃、胡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第三十五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 教案 高中历史 第三 十五 单元 商路 贸易 文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