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10.古诗三首-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课文10.古诗三首-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文10.古诗三首-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单元第10课古诗三首内容分析本课的三首古诗都是咏物诗,立意深远,表情达意含蓄。马诗是唐代诗 人李贺所著,通过咏叹马的命运,表达诗人的远大抱负和不遇于时的感慨。石 灰吟以石灰作比,借以言志,就像石灰只有经过千万次捶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 出来一样,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竹石是清代诗人郑 燮为自己的画作竹石图所题的诗。前两句写了竹子的特点,后两句写出竹子 的品格。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人文主题要素:理想和信念1 .阅读训练要素:体会诗中表达出的人物品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会写“络、锤”等4个字,默写竹石。过程与方法结合注释、查阅资料,加深对古诗的理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背诵古诗。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人的情感及诗人所咏事物背后抒发的志向。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含义,背诵古诗,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背诵古诗,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媒体选择板书设计石灰: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骨碎身托物言志品质: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坚守节操竹子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状物抒情坚定顽强不畏艰险教学反思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会学生学习, 比教给学生知识更为重要。这三首古诗都是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达手法,因此,我采用学习方法指导和迁移训练的方 式来带领学生学习古诗。由扶到放,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读、品
3、、悟、背的“学 诗四字法”,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石灰吟和竹石。托物言志的诗,抒发的情感尤为强烈。所以,我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生平,熟 悉写作背景,再悟文本,让学生于无形中受到情感熏陶。图片教学活动合作学习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学习马诗,会写“络”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2 .了解古诗大意,并在此基础上背诵古诗;感受诗人的豪情壮志和渴望立功 报国的赤子之心。3 .以马诗为例,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教学过程一、积累成语,情境导入1 .师:同学们的文学积累都很丰富,老师这里有几个成语填空,你们敢挑战一下 吗?2 .成语填空题。一()当先()到成功老()识途千军万()万()奔腾快()加鞭3 .
4、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这些成语都和“马”有关).在古代,马不仅是人类重要的交通工具,还是人类的好朋友。今天我们就一起 来学习一首关于马的诗,让我们有气势地读一读课题。【设计意图】选择与“马”相关的成语,用成语填空的形式导入,既紧扣诗题, 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初读古诗,读好节奏.学生自由读马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1 .指名读,相机正音。注意以下字词:yan shansijin lud nao燕 a似金络脑2 .教师范读,明确停顿。(1)教师范读,学生标注停顿。(2)指名学生读,交流停顿。马诗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3 .师生合作读。教师读前半
5、部分,学生读后半部分,一遍读完后,交换朗读内容。4 .学生齐读古诗。【设计意图】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培养语 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为下面理解诗句做铺垫。三、品读古诗,体会诗意.默读古诗,启迪质疑。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自读并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 不懂的地方?1 .汇报交流,教师点拨。2 .借助注释、图片,理解词语。大漠:广阔无边的大沙漠。燕山:指燕然山。这里借指边塞。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3 .品读第一、二句。(1)赏析前两句诗的含义,师生共议“沙如雪”“月似钩”的丰富意象。师:这是一番怎样的情景?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引
6、导学生展开想象)同桌交流。指名交流。教师相机小结,并出示“沙如雪”“月似钩”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2)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塞外茫茫沙漠在月光的照耀下,颜色像雪一样白。燕山上的月牙儿就像弯钩 一样悬挂在空中。(3)指导朗读。(4)师生共议“沙如雪”“月似钩”的意境。4 .品读第三、四句。(1)指名读。师:这是一匹怎样的马?(贵重的马、矫健的马)(2)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金络脑)借助注释理解词语“金络脑”。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说明这是一匹被人看重的骏马。(3)引导学生抓住“金络脑、快走”等词语,体会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4)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什么时候才能够套上
7、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在秋高气爽的战场上奔驰杀敌 呢?(5)指导朗读,读出问句语气。四、关注表达,体会学法.这首诗仅仅是在写马吗?请结合你搜集到的资料,想想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情 感。【阅读要素训练】1 .学生交流资料。作者简介: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河南福昌人。他才华横溢,壮志凌云, 满腹傲气,迫切地想为国家、人民奉献,但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27岁时 在郁闷悲苦中去世。他生不逢时,又不愿媚俗取宠,因而饱受世事的嘲弄。这种 情绪直接影响了他的性格,融进了诗作,使他的诗平添了一层冷艳神秘的色彩, 因而人们称他为“诗鬼”。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作者不得志之时。而
8、“燕山”一带又是藩 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方。2 .师:从李贺的资料中你知道了什么?(1)学生自由发言。(2)教师小结:诗人李贺的这首诗,既是写马,也是写入。马,希望在广阔无 边的天地里自由地奔驰;人,也希望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诗人借马喻人, 表达自己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志向。这就是古诗中“托物言志”的写法。3 .指导朗读全诗。4 .指导学生背诵古诗。(1)师:会背这首古诗了吗?先自己试着背一背吧。(2)指名学生背诵。(3)四人一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4)集体背诵古诗。5 .总结学习方法。回顾学习本首诗的过程,归纳通过“读、品、悟、背”这四步曲来学习古诗, 简称“四字法”。6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文10.古诗三首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课文 10. 古诗 部编版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