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docx
《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代码:730801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三、修业年限3年四、职业面向第三方物流企业和工商企业内部物流第一线能从事物 流市场开发、采购、仓储、配送、运输、货代、信息管理和 客户服务等工作。所属专 业大类 (代码)所属 专业 类(代 码)应业加 对行代 /k主要职业类 别 (代码)主要岗位类 别(或技术领 域)职业技能等 级证书或行 业企业标准 和证书举例12财经商贸类121900物流 园、物流中 心)、连锁 商贸企业 物流中心 及生产制 造企业。采购员(4010100) 仓储管理员(4020601) 客户服务管 理
2、员(4070203)仓储管 理、商品配送、 运输调度、物 资采购与供 应、货运代理、 客户服务、物 流信息采集与 管理等岗位。采购员、客 户服务管理 员课程目标:通过学习,学生应当能够合理选择五种运输 方式及其组合,根据业务内容选择运输工具,合理确定运输 工具获得方式,选择运输工具的折旧与更新策略;优化运输 作业线路,制定运输计划与排程,进行运输作业的调度和过 程管理;维持运输的安全运营,遵守国家和地区的货物运输 法律法规,核算和控制运输成本,进行运输的绩效管理,进 行运输报价,具有制定运输方案。执行和评估运输服务合同 的基本能力。课程主要内容:认识运输;掌握五种运输方式及运输决 策;集装箱运
3、输;运输合同;运输成本管理等。课程教学要求:能熟练描述出运输系统的构成要素,各 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能按合理的运输组织流程,处 理两种及以上运输方式的货运组织工作;熟悉运输费用的基 本构成和计算方法,会计算货物运输费用。4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逐步提高学生走向社会 需要的适应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仓库保管作业、仓储物的 分类、库存控制的方法、仓库安全和质量管理、配送路线的 相关设计的能力,切实结合实际,以社会需求作为教学出发 点,更好的实现学生的就业需求。课程主要内容:仓储管理概述;仓库及仓库设备;仓储 业务操作;库存管理和订货技术;仓储经营管理;仓库安全 工作;仓
4、储成本管理;配送及配送中心;配送组织;配送运 输。课程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较强的 服务意识、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的品质;通过分组活动,培养 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5 .客户关系管理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态度、 职业意识、职业思维和职业精神,熟练掌握客户服务对客户 服务技能,逐步形成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在行业中的发 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客户关系管理与客户经营认知;调查客 户信息;电话联系;上门拜访;产品演示;公关活动售后服 务;新客户开发;优质客户拓展;客户维护实施。课程教学要求:依据职业教育特点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培养学生具有较强
5、的规范操作能力和个性化服务能力;掌握 现代客户服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把握客户服务业务经 营的发展趋势和科学管理方法的运用,力求培养具有较高素 质的管理人才。6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子商务的基 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电子商务的基本技术、基本应用和 发展趋势等内容,从而对电子商务的知识体系和应用状况有 一个整体的了解和认识。课程主要内容:电子商务概述;电子商务框架与模式; 电子商务相关技术;电子商务网上支付;电子商务完全;电 子商务物流等。课程教学要求:掌握电子商务的分类、功能、特点;掌 握电子商务的交易模式;掌握计算机的网络技术;掌握网上 支付的工具;掌握网络
6、的一般病毒有哪些;掌握物流与物流 管理之间的关系。7 .运输管理实务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物流运 输的基本理论和实际业务流程,能有效的制定物流运输策略 并加以实施,以达到最优的物流运输效果。培养学生诚实、 守信、合作、敬业等良好品质,以及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 知识技能的素质。课程主要内容:认知运输与运输管理;组织整车货物运 输;组织零担货物运输;组织特种货物运输;组织快件配送; 合同管理与配送运输事故处理;评价运输服务绩效。课程教学要求:了解物流运输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各 种运输方式;培养物流运输管理的人才。8 .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依据物流活动的基本
7、环 节中各自不同的作业流程,介绍各流程作业过程中所使用的 物流设施与设备,重点介绍各种设施与设备的基本功能、结 构特点、操作方法和管理手段等。通过对这些设施和设备的 功能、技术参数、结构特点及应用范围的介绍,使学生对物 流装备的合理选择、正确配置、合理使用及规范化管理有较 深切的认识,正确了解物流技术装备在现代物流系统的作 用,通过切实选好、用好、管好物流设备,充分发挥其效能。课程主要内容:物流设施设备概述;物流设备管理;各 类型设施设备的认识与使用;物流信息技术设备。课程教学要求:具有良好的物流管理从业道德、严谨的 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不怕脏不怕累掌握物流设 备正确应用、配置原则;
8、掌握物流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 及安全管理方法;掌握物流设备正确选择和识别;掌握常用 运输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及安全管理方法;掌握集装化 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掌握常用装卸搬运设备的使用、 维护、保养及安全管理方法;掌握自动化立体仓库主要设备 的使用、维护、保养及安全管理方法;掌握条形码,射频设 备的操作技术;掌握常用流通加工设备的操作技术;学会运 用掌握的常用物流设备的知识来分析物流设备应用中的现 实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9 .快递实务课程目标:1.了解快递的产生背景及发展历史;2.能 掌握快递的基本知识及主要作用;3.能掌握快递业务的基 本流程;4.能在快递活动中进行
9、简单的快递业务处理服 务;5.能填写简单是快递单证。课程主要内容:1.快递的产生、特性及发展史,快递 的定义及特点;著名国际快递公司发展史;中国快递业的发 展和现状。2.快递与物流的关系及快递的作用和影响,物 流的基础知识;运输企业与物流企业之间的关系;快递的作 用;快递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影响;快递业的发展前景。3.快 递入门知识,航空快递;报关知识;快件保险;客户须知。4.快递管理,作业管理;客户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 信息管理;岗位管理。课程教学要求:1.正确描述有关快递的相关概念。2.正 确阐述快递的组成、作用及发展前景。3.正确填写快递相 关单证。4.正确描述快递的相关流程。5.正确
10、进行简单的 快递业务处理。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一)教学进程是对本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教育教 学实施进程的总体安排,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体现。 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本专业开设课程类别、课程性质、课程名 称、课程编码、学时学分、学期课程安排、考核方式,并反 映有关学时比例要求。应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科学构建课程体系,注重公共 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的衔接,优化课程安排次序, 明确学期周数分配,科学编制教学进程安排表。课程安排进程表课 程 类 别课 程 性 质课 程 序 号课程名称及编 码考核方 式学时数开课学期及周学时数备注总学 时理 论实 践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1期2期3期4期5期6
11、期16周18周18周18周18周16周公 共 基 础 课必 修1语文考试198443必 修2历史考试7222必 修3数学考试13644必 修4英语考试13644必 修5计算机应用基 础试96-1086 (机械系、经管系)必 修6体育与健康查722(含 进行 学生 体质 健康 测试)2必 修7362必 修8心理健康与职 业生涯查362必 修9哲学与人生试362必 修10职业道德与法 治试362必 修11公共艺术(音 乐与美术)查3216162 (电 气、经 管、计 算机 系)必 修12军训与国防教 育查必 修13安全教育查1616每个学期开学前两周和期末后两 周讲座必 修14劳动教育考查6016
12、44第2、3学期安排1周劳动周,同 时开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 匠精神、劳动组织、劳动安全和 劳动法规等专题讲座。由辅导员、 班主任负责完成。按照学期进行 考核,各学期考核的平均成绩为 该课程最终成绩,一次计入成绩 档案。班主 任、辅 导员 负责 授课必 修15健康知识教育查每个学期至少开展一次讲座讲座小计公 共 基 础 课限 选物理限 选化学限 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限 选职业素养(礼仪)小计专 业 (技 能) 课必 修1物流基础试6452124必 修2基础会计试6432324必 修3管理学基础试363062必 修4采购管理试7260124必 修5运输管理实务试7260124必 修6仓储实务试
13、7262104必 修7商务礼仪试7262104内修8配送管理实务试363062必 修9经济学基础试7262104必 修10客户关系管理试7262104必 修11电子商务概论试7260124必 修12快递实务试10888206必 修13物流设施与设备试7252204万 修14物流加工与包 装试7252204必 修15市场营销试7252204小计1028816212822226选 修选修选 修小计实 践 课小计总 计(二)学时安排学时安排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注重各类课程学时的科学合理分配。1 .三年制中职每学年安排40周教学活动(每学期20 周),周学时一般为28,三年总学时数不低于3
14、000。2 .中职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1/30必须保 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必修课程的内容和总学时数。中职选修 课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均应不少于10%o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 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 6号)文件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要按照教育部印发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规 定,开齐、开足、开好德育、语文、数学、英语、历史、体 育与健康、艺术、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此外依据我院人 才培养需求、师资、教学资源等实际情况,根据学院对公共 基础课程教学安排作如下统一要求:3 .考试安排各专业每学期除体育课外的其它考试课程门数原则上 不应超过4门。考试科目应根
15、据学院有关规定和人才培养需 求确定;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应加强过程考核,若已安排专 项设计、实习、大作业等实践,可以不再安排理论考试。原则上除体育课、上机考试科目、实践操作考核科目外, 其它考试课应安排在每学期集中考试周进行考试。分段教学 的考试课程经许可后,可在教学结束时组织考试。教育活动时间分配表序教育教学活动各学期时间分配(周)合备注号二二四五六计(学时)1教学活动时间(104 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技 能鉴定、资格认证培训、 顶岗实习等1618181818181062其它教育活动 时间(16周)考核1111153社会实践、机动1111154入学教育、军训与国防教 育225毕业教育、毕业
16、离校216安全教育每个学期开学前两周和期末后两周(由 辅导员、班主任完成)24学时7健康教育知识每个学期至少开展一次讲座(由医务室 完成)24学时合计202020202020120八、实施保障主要包括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教学资源、教学方法、 学习评价、教学评价、质量管理等方面,应满足培养目标、 人才规格的要求,应该满足教学安排的需要,应该满足学生 的多样学习需求,应该积极吸收行业企业参与。(一)师资队伍对专兼职教师的数量、结构、素质等提出有关要求。各专业在校生与该专业的专任教师之比不高于25: 1 (不 含公共课)。中高职专业带头人原则上应具有中级职称。“双 师型”教师一般不低于60%o兼职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流 服务 管理 专业人才 培养 方案 高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