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东方文武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东方文武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东方文武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东方文武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字形与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花苞bGo粗犷gudng婵娟娇媚B.衣裳 chdng端庄静秘铃铛C.咄咄逼人dub莅wei临造访令色D.淅淅历历草垛dui化妆干涩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刮风依靠慈善垂柳B.晒着绿苹暖和横卧C.园圈温晴水纹水墨画D.摇蓝斜射稍微烦燥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准确的一项是()A.众多市民纷纷呼期手仔,上翠屏山赏景。B.今晚文艺汇演,芳芳打扮得花苕胆展的,我差点没认出来。C.这次的活动顾全大局,使大家省彳号基所,所以有一部分人不是很满
2、意。D.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您第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岛。4 .下列关于作家作品和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论语和孟子 大学中庸合称“四书”。B.世说新语是由宋朝文学家刘义庆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中的文章以 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宜叙其事,不做任何夸饰,语言简练,意味隽永。鲁迅曾称之 为“一部名士的教科书二C.朱自清(1898 -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后改名自清。现代散文家、诗 人、学者。著作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D.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著作有吉
3、檀迦利园丁集飞鸟集等50多部诗集。泰戈尔以诗集吉檀迦利获1931年诺贝尔文学奖。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有误,“园圈”应为“圆圈”;D.有误,“摇蓝”应为“摇篮”;“烦燥”应为“烦躁二故选:Ao【点评】汉字中有很多形近字、多音字,这是都是使用中经常混淆的字形,要正确书写 这些字形,就要做到平时多留心,书写时仔细体会它们的差别。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准确的一项是()A.众多市民纷纷呼则引华,上翠屏山赏景。B.今晚文艺汇演,芳芳打扮得荏枝照展的,我差点没认出来。C.这次的活动顾全大局,使大家各得开所,所以有一部分人不是很满意。D.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
4、地羊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岛。【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 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 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儿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 境不符等。【解答】ABD.使用正确;C.使用有误,各得其所:原指每个人都得到了满足。后指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 安置。该成语和“有部分人不是很满意”意思矛盾。故选:Co【点评】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 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4 .下列关于作家作品和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5、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论语和孟子 大学中庸合称“四书B.世说新语是由宋朝文学家刘义庆编写的部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中的文章以 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做任何夸饰,语言简练,意味隽永。鲁迅曾称之 为“一部名士的教科书”。C.朱自清(1898 -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后改名自清。现代散文家、诗 人、学者。著作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D.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著作有吉檀迦利园丁集飞鸟集等50多部诗集。泰戈尔以诗集吉檀迦利获1931年诺贝尔文学奖。【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
6、点是:作者名、 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解答】ACD.说法正确;B.有误,刘义庆是南朝宋文学家,不是宋代文学家。故选:Bo【点评】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手重点作家及其生活时 代必须熟记。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几天的军训,使我认识到了纪律严明的重要性。B.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人民艺术家”老舍的作品。C.白衣天使们奋战在抗疫一线,他们的动人事迹和牺牲精神在人们心中发扬。D.能不能做好这件事,取决于你是否有良好的态度。【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 构混
7、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 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答】A.有误,成分残缺,缺主语,删去“通过”或“使”;B.有误,搭配不当,删去“的作品”;C.有误,搭配不当,将“发扬”改为“传扬”;D.正确故选:D。【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1 .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 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 毛病。2 .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3 .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
8、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 配得当。4 .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 先检查是否有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2)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曹操观沧海)(6)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7)子夏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8)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
9、湾次北固山下)(9)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咏雪)(10)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陈太丘与友期行)【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 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 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答案:(1)洪波涌起(注意“涌”的书写)(2)海日生残夜(3)断肠人在天涯(4)杨花落尽子规啼 (注意“啼”的书写)(5)若出其中(6)吹面不寒杨柳风(注意“寒”的书写)(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注意“笃”的书写)(8)潮平两岸阔(9)未若柳絮因风起(注意“絮”的书写)(10)则是无信对子
10、骂父【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 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 .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 .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 .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 .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7.下面是一位学生参加某市“雏鹰金奖争章”夏令营活动时对150位学生的调查,请根据下面图表所反映的内容回答问题。(1)从图表中可以看在家庭教育中大部分家长采取的教育方式是什么?(2)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在家庭教育中存在怎样的问题?(3)请你就家庭教育给家长提一条合理的建议。学生眼里的家长教育方法【分析】(I)本题考查图表信息提取。认真观察题干给出的图表,从中
11、分析有关项目和 数据可知,在家庭教育中有73%的家长采取的教育方式是“引导”;有25%是训斥:2% 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据此得出结论:在家庭教育中大部分家长采取的教育方式引导。(2)本题考查图表信息提取。从图表中有关数据可以看出,在家庭教育中,还有25%的 家长采取“训斥”的教育方式,2%的家长竟然采取“睁一眼闭一眼”的教育方式,这说 明在家庭教育中采取不合理方式教育孩子的家长还有近三成。(3)本题考查提建议。围绕“家庭教育”给家长提一条建议。建议要合理,符合实际, 不要胡搅蛮缠。【解答】答案:(1)引导(2)示例:在家庭教育中采取不合理方式教育孩子的家长还有近三成。(3)示例:家长应该以身作
12、则,积极与孩子沟通交流,采用引导的方法教育孩子。【点评】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 能力,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 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阅读。8.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根据要求I可答问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了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DA.颔联写了杨花和子规鸟,泡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B.诗中融情于景,突出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随君直到夜郎西C.全诗抒发了诗人对朋友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关心,以及深深
13、的担忧之情。D. “左迁龙标”和“闻道龙标过五溪”中的“龙标”都是地名,是王昌龄降职远调之地。(2)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 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分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是李白 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 田.XLr/S O【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ABC.正确;D.有误,题目中的“龙标”与诗句“闻道龙标过五溪”中的“龙标”意思不同:前指左 迁之地,后指王昌龄。故选:Do(2)本题考查重点诗句的赏析 本题列举了拟
14、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从中任选一 个角度回答即可。如:“我寄愁心与明月”运用拟人修辞,把明月当作使者,忧愁的心思 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答案:(1) D(2)示例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示例二: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象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 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示例三:情景交融(或以景传情、借景抒情),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听说你路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 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点评】如何把握诗歌
15、的情感:一、知人论世,了解写作背景。作品是社会与时代的镜子,写作背景是理解作品思想情 感的捷径。二、融情入景,注意情景关系。”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感情的外化。三、寻根究源,把握诗歌意象。诗歌创作中,意象的选择和使用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寻 根究源,就可以凭借某些意象来挖掘作品的思想情感。四、曲径通幽,分析艺术手法。为了更加充分的表达内心的情感,作者常常要在诗歌中 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我们要静下以来,拨开语言的迷雾,抓住核心内容,真正理解作者是如何曲径通幽的来表现内心情感的。9.阅读论语选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1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子曰: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口: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子夏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1)下列句中加点词
17、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温故而知新A.温故而知新人不知而不愠B.学而时习之B.学而时习之三十而立C.乐亦在其中矣 *C.乐亦在其中矣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D.三人行D.三人行三军可夺帅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3)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A.出自论语十二章中的成语有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一日三省,三十而立, 而立之年,箪食瓢饮,饮水曲肱等。B.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都是儒家经典著作。C.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都是孔 子在学习方法方面的主张。
18、D.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指出了学习的三重境界:知,好,乐。 (4)用原文回答。孔子讲道德修养,不取不义之财,提倡“安贫乐道”的句子是: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别人总有自己学习的地方,孔子说: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对别人的优点,我们要善于学习;对别人的缺点,我们应引以为戒。正如孔子的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分析】参考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 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 的人吗?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
19、) 能不迷惑,五I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卜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 一点成为老师了。”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 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 啊!”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 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
20、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 改变的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 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对文 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做好积累,联系词意和例句进行归纳整理。解答此类问题,首 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A.知道/知道;B.表承接关系
21、/连词,就;C.快乐/以为乐;D.概数,儿/确数,三。故选:Ao(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 “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 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 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愠,生气,发怒。君子,这里有才德的人。句意: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因 此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重点词:笃,坚守。切,恳切。仁,仁德。句意: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 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ABD.正确
22、;C.有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是学习方法。故选:Co(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意思是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 是天上的浮云一样。故孔子讲道德修养,不取不义之财,提倡“安贫乐道”的句子是: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意思是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故 别人总有自己学习的地方,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 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故对别人的优点,我们要善于学习;对别人的 缺点,我们应引以为戒。正如
23、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答案:(1) A(2)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广泛地学习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思考当前的事,仁就在其中了。(3) C1 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点评】文言语句翻译的具体方法:1、增,即对省略部分要增补出来。例如,有时候句 中常常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情况:2、删,即对无实在意义(表语气、停顿等) 的文言虚词删去不译;3、留,即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人名、时间、专用名词等)保留 不译;4、变,即对与现代汉语习惯不同的句子采用意译;5、调:就是有一些文言句子 古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娄底市 新化县 东方 文武学校 2022 2023 学年 年级 学期 期中 语文试卷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