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一上册2-4-3《“探界者”钟扬》同步 练习(原卷版).docx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一上册2-4-3《“探界者”钟扬》同步 练习(原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一上册2-4-3《“探界者”钟扬》同步 练习(原卷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 4.3“探界者”钟扬同步练习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从陶渊明看现代人的生存困境鲁枢元“樊笼”是陶渊明诗文中的核心意象之一,象征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如: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人类自己创造的文明,支撑了人类的现实生存,却把人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卢梭 (17121778)的社会契约论开篇第一句话便是:“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国际 歌曾唱遍全世界:”让思想冲破牢笼”“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从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看,把“旧 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倒不是太难,“新
2、世界”要完全冲破牢笼却难办得多,哪怕仅仅是冲破思想的牢笼。如果说陶渊明生活的农业时代“樊笼”(“樊”字从木)还是由“木头”制作的;那么,到了工业时代,在马克斯韦伯(18641920)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木笼”变成了 “铁笼”:“这个铁 笼是机器般的非人格化的,它从形式理性那里借来抽象力量将人禁钿其中”,它“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 级森严,庞大无比”,“它最终要无情地吞噬一切”,“一直持续到人类烧光最后一吨煤的时刻”。人类文明在 不断发展,人对自然的控制力在不断加大;但更糟糕的是,人们对自然、对他人的控制力量越是强大,人 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确实有一套自我
3、粉饰的招数,能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使囚犯忘记自己 还是囚犯,使囚犯们积极踊跃地甘当囚犯。牢笼固然可恶,对于现代人来说,更可怕的是失去了 “走出牢 笼”与“回归自然”的自觉意识。现代人普遍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这种进步论若是以地球生态的尺度来 衡量,是不足以证实的。我们的地球生态不但现在不比过去好,未来更让人担忧。尽管如此,现代人还是 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诗人陶渊明则不同。陶渊明的一声长啸“归去来今”,实乃对自己前半段人生道路的沉痛反思:“悟已 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应该说这是一种诗人的哲学,或日:
4、回归诗学。现代人一心期盼乘着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甚至宇宙飞船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路向前。如此的“飞 速发展”,现代人果真距离幸福美满的天堂越来越近了吗?那也许只是一厢情愿罢了。我们急促前进企望切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人在洞中穿梭仿佛进了迷宫,是洞道断续延伸方向多变的缘故B.由于断续延伸方向多变的洞道,人在洞中穿梭仿佛进了迷宫C.因为洞道断续延伸方向多变的缘故,在洞中穿梭的人如进了迷宫一般D.由于洞道断续延伸方向多变,人在洞中穿梭如进了迷宫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在水面之上可见一座座大小峰浮现着,整个石林像
5、假山在巨型池塘中,倒影点点于水中B.可见一座座大小峰浮现在水面之上,整个石林如同巨型池塘中的假山,水中倒影点点C.可见一座座大小峰出现在水面之上,整个石林像假山在巨型池塘中,倒影点点于水中D.可见水面上一座座大小峰展现着,整个石林如同巨型池塘中的假山,水中倒影点点 20 .根据下面的内容和要求,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文字。(6分)归园田居里,陶渊明由“官场转“田园,感叹人生。在古今文人咏叹人生的诗文里,既有感伤 之辞,更有闲适之句。感受他们的辞章,从他们的身上,我们对人生又有怎样的感悟呢?请以“充实人生,谱写生命的华章,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开头,写一则感悟要求:引用名人名 言,运用对比和排比修
6、辞方法。21 .请看下面这幅漫画,根据要求答题。(5分)中秋“赏月”假如你与画中的人是朋友,将你看这幅画的观感写一段话给他们,注意表达得体、鲜明、生动。(90字左右)近前方的目标,但当我们走近看到它时,它却与我们更加疏远了。一线希望在于:新时代的灾难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上回归之路,即所谓希望正在于 绝望之中。正如现代西方政治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18991973)说过的:“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 实际上就必然会回到古代人在一开始就面临的问题上。”.下列关于“牢笼”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 牢笼”是指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与陶渊明所说的“
7、樊笼”本质意义相同。B.工业时代的“牢笼”变成了 “铁笼”,是一种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的非人格化文 明。C.现代社会的“牢笼”是指人类自己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的生活状态。D .在“新世界”中,现实“牢笼”容易冲破,想冲破思想牢笼却难办得多。2 .下列不属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的一项是(3分)()A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二是对自己前半段人生道路的沉痛反思,值得现代人学习借鉴。B.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C.现代社会文明进步了,科技发展了,但若是以地球生态这一尺度去衡量,却并不是真正的进步。I).现代人一心期盼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路向前,可真正的幸福美满
8、却与我们更加疏远了。3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 .现代人一概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所以他们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 “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B.现代人失去了 走出牢笼的自觉意识,所以用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 心甘情愿地陷入其中。C .人对自然的控制力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加大,与此同时,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D.新时代的灾难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上回归之路,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必然会恢 复古代人的生活方式。(-)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樊锦
9、诗:敦煌的女儿雷媛1962年,24岁的樊锦诗第一次到敦煌,这位正在北京大学读书的女大学生受到了大宸撼。英高窟太美,壁画雕塑,无不精美,学考古的她深知它的珍贵。她与彭金章在毕业分配时约定,自己在敦煌“玩”三年,把壁画、彩塑看个遍,就奔向武汉,两人成 家。期限到了,彭金章没见着人影,就赶往敦煌。看到朝思暮想的恋人,彭金章傻眼了: “变土了,哪像在 北京读书时候的样子。”他们一起看洞窟,彭金章再次傻眼了: “太震撼了!”但他没有留下来的打算。自此, 两人过着牛郎织女般的生活。直到1986年,由甘肃省委、省政府出面,把已经在武汉大学工作了 23年的 彭金章调到敦煌研究院。在结婚21年后,他们一家终于在
10、敦煌团聚了。1979年,敦煌对外开放。世界各地来参观的人越来越多,莫高窟的名气越来越大。但到了旅游旺季, 因游客超载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湿气等对洞窟壁画造成的损害难以估量。樊锦诗的心抽紧了,“真担心有一 天从梦里醒来,莫高窟不见了。”20世纪80年代,敦煌石窟的保护工作已经从50年代的看守式保护和抢救式保护阶段进入了科学保护 的新时期。到1998年樊锦诗出任敦煌研究院院长时,如何破解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实现敦煌遗产永久保存, 成为她日夜思考的问题。2003年,樊锦诗提出了 “数字敦煌”的概念。为什么要提?她的回答很明确:“游客越来越多,直觉就 是高得不得了。不让看不行,看坏了也不行,当时院里正在搞
11、数字化,这给了我一个启发,能不能让游客 在洞外面看?后来明白了,以当时的技术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数字敦煌”的概念一提出就引起了很大的争论,质疑声不绝于耳。“那时候我真的很孤立为了让 大家理解自己的想法,樊锦诗逢人就说“数字敦煌”,一说就是一两个钟头。对计算机并不熟悉的樊锦诗,开始着手大量资料的查阅。樊锦诗抓住一切机会向同行请教,哪怕一个 数字、一个细节也会刨根问底。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的积累与眼界的开阔,更加坚定了她“让科技 引领和支撑莫高窟保护”的理念。“数字敦煌”的进度是慢工出细活,一幅壁画要用凯道固定相机拍摄,一面墙可能要几千张照片才能 拼起来,一个洞寤要做一份档案,492个洞窟就
12、要做492份档案。事实上每个洞窟的档案照片,最少要保证 有窟形、窟顶和四壁各一张,才能算得上一个洞窟最起码的照片全面记录。如此算来,莫高窟最少要有3000 张洞窟档案照片。在樊锦诗的积极努力和支持下,濒危珍贵文物信息的计算机存贮与再现系统研究曙光天演Power PC 工作站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应用研究多媒体与智能技术集成与艺术复原等数字化项目相继完成,敦煌 壁画数字化存贮与再现技术水平持续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成果。2003年,在她的策划与提议下,建设莫高 窟数字展示中心的建议,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2014年8月1日,敦煌莫高窟前的金色建筑像流动的沙 丘在大漠戈壁上缓缓隆起敦煌莫高富数字展示中心正
13、式运行。在同行眼里,樊锦诗还是一名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敦煌学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樊锦诗的带 领下,敦煌研究院全体科研人员在石窟考古、佛教美术、文献研究等很多领城都取得了新成果,敦煌研究 院已经成为国际敦煌学研究的最大实体研究院,“敦煌在中国,敦煌学研究在国外”的历史已不复存在。她 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完成了敢煌英高窟北朝、隋、唐代前期和中期洞窟的分期断代,揭示了各个时期 洞窟发展演变的规律和时代特征,先后撰写了莫高寤北朝洞窟分期莫高窟隋代洞窗分期等论文。这 些敦煌石窟分期排年的学术成果,不仅确定了洞窟本身的时代,而且为敦煌石窟的各项研究奠定了坚实的 基础。她主持的敦煌石窟考古全集第
14、一卷的出版,将敦煌石窟考古带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著名国学大 师、杳港大学教授饶宗颐先生称此报告“既真且确,精致绝伦,敦煌学又进一境,佩服之至。”(有删改)4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樊锦诗的恋人彭金章来到敦煌,两次的“傻眼”,从侧面反映和揭示了樊锦诗坚守莫高窟的工作艰辛和 选择理由。B .游客的发展与莫高窟的保护产生了新矛盾,樊锦诗提出“让游客在洞外面看”的数字化工程因引起争论 和质疑而无法实现。C.樊锦诗虽然不大了解计算机,但对“数字敦煌”概念很敏锐。在亲身参与和虚心求教中,她对保护莫高 窟的科技力量更有信心。D .樊锦诗不仅是敦煌莫高窟的管理者,还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探界者”钟扬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一上册2-4-3“探界者”钟扬同步 练习原卷版 高中语文 统编 必修 上册 探界者 钟扬 同步 练习 原卷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