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语文:导学案:登飞来峰.docx
《七年级下语文:导学案:登飞来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语文:导学案:登飞来峰.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登飞来峰导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2、理解古诗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中所蕴含的道理。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文学常识: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0.朗读节奏: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二、预习测评:1 .重点字词:千寻:(2)闻:(3)不畏(4)浮云:(5)眼:(6)缘:(7)最高层:2 .译文: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3 .登飞来峰是一首七言绝句,是北宋诗人王安石所作,本诗作者通过描写 登飞来峰的所见所感,含蓄而又深刻地表达了诗人三、巩固测评:1 .最后两句运用了什
2、么表现手法?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答:2、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第二句在全诗中的作用。答:3、最后一句中的“自”字,有的写作“只”字,你认为哪一个字更好,为什么?4.对应精炼:(1)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2)王安石登飞来峰中 两句诗与苏轼题西林壁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异曲同工,写法极为相似。(3)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4)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A. “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 势力。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
3、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 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乂表现出 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四、交流总结答案(1)千寻:极言塔高。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耸。(2)闻:听闻,听说。(3)不畏:不畏惧,不害怕。(4)浮云:悬浮在半空中的云彩,暗喻奸佞的小人。(5)眼:视线。(6)缘:因为。(7)最高层:最高处二、(2)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就可以看见旭日升起。不害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此处最高的飞来峰顶登高 望远心胸宽广。(3)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三、(1)手法:借景抒情;揭示了的人生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2)这是一首哲理诗,一、二句作者用“千 寻(见日升)”突出塔之高, 为下文作铺垫。(3) “自”:在诗中是自然之义,用在此处使诗句的原因解释不来得绝对;“只”:在诗中念起来通顺上口,更符合诗4 (1)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人的处境和心情。(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3)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4) 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导学案 飞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