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语文 第06课 逍遥游(第2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
《2019高中语文 第06课 逍遥游(第2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语文 第06课 逍遥游(第2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第 0606 课课 逍遥游(第逍遥游(第 2 2 课时)课时) 1阅读课文第 2 段,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1)朝菌不知晦朔( )( ) (2)蟪蛄不知春秋( ) ( )(3)汤之问棘也是已( ) (4)斥鴳笑之曰( )(5)不过数仞而下( ) (6)翱翔蓬蒿之间( ) ( ) ( )2阅读课文第 2 段,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意思。(1)小知不及大知(通“_”)(2)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古今异义,古义是_;今义是农历十二月为 29 天的年份;节日,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旧俗在这天祭灶;指果树歇枝、竹子等生长得慢、鱼鲜等产量少的年份。古今异义,古义是_;今义是农历十二月是
2、30 天的年份;春节;丰收年。_。_。)(3)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_。_。古今异义,古义是_;今义是春季和秋季,常用来指整个一年,泛指岁月;人的年岁)(4)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_。_。_。古今异义,古义是_;今义是许多人,大家。_。)(5)汤之问棘也是已(代词,_。句末语气词,_。)(6)穷发之北(_)(7)未有知其修者(_)(8)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古今异义,古义是_;今义是羊的角)(9)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_。动词,_。_。_。)(10)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名词用作动词,_。_。_。)(11)而彼且奚适也(_)2(12
3、)此小大之辩也(通“_”,_)3阅读课文第 2 段,翻译下面的句子并体会句式特点。(1)奚以知其然也?(宾语前置句。“以”的宾语“奚”前置)译文:_(2)众人匹之,不亦悲乎!(省略句、固定句式。“众人”后省略“与其”。“不亦乎”为固定句式,译为“不是吗”)译文:_(3)彼且奚适也?(宾语前置句。“适”的宾语“奚”前置)译文:_(4)翱翔蓬蒿之间。(省略句,“翱翔”后省略介词“于”)译文:_(5)此小大之辩也。(判断句。“也”表判断)译文:_4阅读课文第 3 段,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1)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 (2)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3)泠然善也( ) (4)彼且恶乎待哉( )5阅读
4、课文第 3 段,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意思。(1)故夫知效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_。_。_通“_”,_。)(2)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形容词,_。代词,_。_。)(3)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_。_。)(4)虽然,犹有未树也(古今异义,古义是_;今义是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呼应,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名词用作动词,_。)(5)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_。_。_。)3(6)犹有所待者也(_)(7)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_。通“_”,_。_。_。)(8)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古今异义,古义是_;今义
5、是没有功劳。古今异义,古义是_。今义是没有名称的;姓名不为世人所知的;说不出所以然来的;无缘无故的。)1 1作者在第三段中阐明了什么观点?又是如何阐述观点的?作者在第三段中阐明了什么观点?又是如何阐述观点的?4第三段阐明了“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即“无所待”的观点。作者从自然界的“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进而说明“小大之辩”,但本质相同,即万物皆有所待,不是真正的逍遥。接着,作者从自然界转而写现实社会,现实中的人有高出众人之上者,但仍是有所待,还不是真正的“逍遥”。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
6、遥。2 2作者写鹏、写蜩等动物,还有什么深层的含义吗?作者写鹏、写蜩等动物,还有什么深层的含义吗?大鹏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庄子自己向往着自由逍遥却又无法逍遥。所以他在众人与彭祖相比时,用了一个“悲”字。他在悲着众人,笑着蜩、鸠时,也在悲着自己。鹏尽管有能力、有恒心与毅力,能够“抟扶摇而上九万里”,但它终究“有所待”,不能随心所欲。这不正是庄子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写照吗?他参透世事,不愿被“供于神龛”,也能梦蝶忘我,不为丧死而悲,但他终是一条“涸辙之鲋”,不得不为“五斗米”而苦。逍遥游便是他在痛苦中的挣扎,也是挣扎中的期盼。但是正是有了这一份纯美的期盼,坎坷的人生才充满了诗意。那么蜩、鸠自然也隐喻着
7、生活中的那些无知而自大的人。这就是庄子的寓言故事“以寓言为广”。 3 3课文用了哪些比喻说明世间万物都要凭借外力才能活动?也是非逍遥的?课文用了哪些比喻说明世间万物都要凭借外力才能活动?也是非逍遥的?“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 无力。覆杯水于拗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4 4庄子对庄子对“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四种人和宋荣子、列子的态度有四种人和宋荣子、列子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他的理想境界到底什么样?什么不同?他的理想境界到底什么样?5前四种人,自鸣得意,就像生活在小池旁的雀
8、一样所见甚小。庄子假“宋荣子犹然笑之”,表明对这四种人的不屑。庄子对宋荣子和列子的态度是有褒有贬。宋荣子能够认定自我和外物的分际,辨别荣辱的界限,他对世俗的声誉荣利并没有拼命去追求,但他还是有没树立起来的境界。列子乘风而行,轻巧极了,一出游就是半个月,对于求福的事没有拼命追求,这样虽然免于步行,但毕竟还是有所依待,这就是要依赖于风。作者通过以上一系列的褒贬论证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逍遥”都是有所待的,从而水到渠成地揭示了自己的理想境界:如果顺应变化,随变自适,而不固执妄行,能够做到这样,自然是无处不自得,无时不逍遥。5 5总结这篇文章的写作特色。总结这篇文章的写作特色。(1)借用寓言说理。庄
9、子的作品中,运用寓言数量之多是惊人的。本篇中就运用鲲、鹏、蜩、学鸠等寓言故事,把思想、道理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这些寓言或取材于神话故事,或取材于历史传说,或随手拈来幻想虚构,生动活泼,颇具诗意,寓意隽永,感染力强。(2)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如文章开头写鲲的神奇变化,鹏的遨游太空,想象十分奇特。写鹏的南徙,一“击”,一“抟”,“三千里”,“九万里”,“扶摇”直上,意境何等壮阔。丰富的想象使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看来荒诞无稽,却是作者真实感情的流露。(3)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如第 1 段写积水负舟是以水比风,以大舟比鹏鸟;写鹏鸟南飞“水
10、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是夸张;描写学鸠,赋与人的情性,是拟人。这些都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66 6有人说:庄子的有人说:庄子的“逍遥游逍遥游”太虚幻了,在我们现实中根本就不能实现。那么还有什么学太虚幻了,在我们现实中根本就不能实现。那么还有什么学习的必要吗?习的必要吗?庄子的逍遥游的确是一种理想的人生。我们置身于自然社会中,不能不受到客观法则的限制,这是必然的痛苦,但庄子告诉我们安时处顺,则穷通自乐;我们在蝇营狗苟地追求名利时,常会扭曲本性、迷失自我,庄子告诉我们敝屣富贵、淡泊名利,则能悠游自得。所以如果说儒家思想是粮店,是我们立身处世之根本,那么道家思想就是药店,在我们处于精神困境中
11、时,帮我们开出一剂解困的良药。这也是庄子思想历经千年依然不老的原因。1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提防/提醒偌大/唯唯诺诺层见叠出/瑕瑜互见B刹那/古刹朔气/追本溯源擢发难数/数见不鲜C哽咽/吞咽不啻/归根结蒂扶老挈幼/锲而不舍D勒令/勒索山脉/一脉相传忧心忡忡/摩肩接踵2下面句子中加线的成语都出自庄子,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据报道,中国独立研制的“嫦娥三号”将于近日发射,届时“嫦娥三号”将带着月球车鹏程万里,飞赴月球,登陆月球,完成中国探月工程的关键一步。B目前的世界经济虽然有所回暖,但还远远不能乐观,所以,那些目无全牛,缺乏合作理念的行为,对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没有丝毫益处。7
12、C遵照习主席“能打仗,打胜仗”的指示,这支部队从实战出发,加大了训练的力度,增加了训练的难度。他们的口号是“为打赢,谋打赢,定打赢”,部队的战斗力白驹过隙般的提升。D从某一个角度讲,庄子崇尚的无碍、无待的绝对自由,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那种在社会生活中像庖丁解牛一样“以无厚入有间”“游刃有余”的处世主张,也近乎滑头主义。3下列各句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小知不及大知 此小大之辩也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云销雨霁 而彼且奚适也 而征一国者 北冥有鱼 而莫之夭阏者A B C D4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天之苍苍,其正色邪?B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C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3、。D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5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而后乃今将图南A不过数仞而下B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C水击三千里D德合一君6下列句子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去以六月息者也 以五百岁为春 诸侯以惠爱为德 奚以知其然也 问征夫以前路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农人告余以春及8ABCD7从句式的角度分析,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例句:覆杯水于坳堂之上A翱翔蓬蒿之间B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C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D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8对下列文化常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中的“三餐”指的是一天。 “旬有五日
14、而后反” ,一旬是十天。B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中的“晦” “朔”分别指农历每月的二十九和农历每月的第一天。C彭祖,传说为尧之臣子,名铿,活了八百岁, “齐彭殇为妄作”中的“彭”即指此人。D “御六气之辩”之中的“六气”是指阴、阳、风、雨、晦、明。9把下列句子组合成前后衔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话。(只填序号)逍遥游其实无形地拓展了我们的想象空间,告诉我们世间的大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世间的小也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也就是说人的这一生,有生之年大小之境应用起来完全不同,会带给人不同的效果、不同的人生。因为真正的大与小,不仅仅在眼界之中,还在人的心智之中。所以大与小呢,它绝不是一种文学化描写的境
15、界,更多的时候它表现在生活中很多实用的规则里。在庄子的逍遥游中,有一个核心的命题,就是什么是大,什么是小。10仿照下面的画线句子,再造两个句子,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庄子是先秦最伟大的批判者,正是他的逍遥,丰富了中国的古代文化; , ; 。 , ; 。无论是逍遥、呐喊,还是抨击,他们都是有独立人格的思想者与批判者。911请为下面文段写一个点明中心、统领全段的起始句。论语是语录体散文,所记孔子言论,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形象生动,精练简洁,带有格言意味。孟子用语精辟,比喻精当,往往借助形象议论说理,深入浅出。庄子想象丰富,汪洋恣肆,总能为其所说的道理创造出生动的寓言故事,全书仿佛是由寓言故
16、事连缀而成。其他诸子散文,如墨子荀子韩非子等,也都具有这一特色。(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甲文: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 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鷃 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
17、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乙文: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 ”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于材与不材之间,”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小知不及大知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有鱼焉,其广数千里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A读音相同,读音不同。 10B读音相同,读音也相同。C读音不同,读音相同。 D读
18、音不同,读音也不同。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以五百岁为春 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奚以知其然也 请奚杀?A意义相同,意义不同。 B意义相同,意义也相同。C意义不同,意义也不同。 D意义不同,意义相同。3下列对选文内容解释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段文章都采用了设譬取喻的手法,比喻贴切自然,增强文章趣味性。B甲文说明万物各有所待,但程度不同,存在着大和小的区别。C两段文章都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意随笔至,随文挥洒。D乙文说明看待事物不能拘泥不变,要根据事物本身的特点灵活变通。4将文中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彼且奚适也?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 (二)阅读下
19、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当能。”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见太子,曰:“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使11臣上说大王,下当太子,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唯剑士也。”庄子曰:“诺,周善为剑。”太子曰:“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事必大逆。”庄子曰:“请治剑服。”治剑服三日,乃见太子。太子乃与见王。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王曰:
20、“子欲何以教寡人?”曰:“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曰:“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悦之,曰:“天下无敌矣!”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愿得试之。”王曰:“夫子休,就舍待命。令设戏请夫子。”王乃校剑士七日,残伤者六十余人,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王曰:“今日试使士敦剑。”庄子曰:“望之久矣。”王曰:“夫子所御杖,长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王曰:“愿闻三剑。”曰:“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王曰:“天子之剑何如?”曰:“天子之剑,
21、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包以四夷,裹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文王芒然自失,曰:“诸侯之剑何如?”曰:“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王曰:“庶人之剑何如?”曰:“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其处也。(选自
22、庄子说剑,有删改)1对下列句中画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谋:为谋划。B请治剑服治:备办。C庄子入殿门不趋趋:小步快走。D王乃校剑士七日校:使较量。2下列字体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12CD3对文中字体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B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C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D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4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剑术高超,能做到不出十步击杀一人,奔走千里锐不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中语文 06 逍遥 课时 解析 新人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