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16课《动物的庇护所》教学设计.docx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16课《动物的庇护所》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16课《动物的庇护所》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16课动物的庇护所教学设计16.动物的庇护所江苏省扬州市振兴花园学校唐静【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观看、比较、调查、试验、评估、沟通等活动, 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学问:知道动植物的生命周期;初步了解动物和植物都能产生后代,使 其世代相传;能依据有关特征对生物进行简洁分类;初步了解生 物的生存条件。科学探究:在老师引导下,能基于所学学问,制订简洁的探究方案。在老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科学态度:能在奇怪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大事发生的条件、过程、缘由等方面的探究爱好。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人类
2、的生活和生产可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具有参加环境爱 护活动的意识,情愿实行行动爱护环境、节省资源。(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生命科学 领域”的中年段要求。7.1生物具有区分于非生物的特征。描述生物的特征。知道生物与非生物具有不同特点。9.2动物能够适应季节的变化。举例说出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说出这些变化对维持动物生 存的作用。12. 1动物和植物都有基本生存需要,如空气和水;动物还需要 食物,植物还需要光。栖息地能满意生物的基本需要。描述动植 物维持生命需要空气、水、温度和食物等。举例说出水、阳光、空气、温度等的变化对生物生存的影响。12.4自然或人为干扰能引起生物栖息地的
3、转变,这种转变对于 生活在该地的植物和动物种类、数量可能产生影响。举例说出人类生产、建筑等活动对动植物生存产生的影响。【教材分析】动物的庇护所是苏教版科学四班级下册第5单元生物与环 境的其次课时。通过四班级上册第1单元动物大家族的学 习,同学已经了解动物的基本分类,鱼类、鸟类、哺乳类动物的 基本特征。本课旨在引导同学从熟悉动物的家入手,知道动物安 家需要大自然供应各种材料,能列举动物依靠非生物筑巢或作为 庇护所的实例,从而体会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联系。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这是一个导入活动,由动 画入手,让同学进入到动物世界,体会庇护所对动物的重要性。 其次部分,由植物、动物图片入手
4、,同学说出他们的生存需要大 自然供应哪些外界条件。第三部分,知道不同动物对庇护所的要 求不同。 通过对动物庇护所的观看,熟悉不同的动物的家;寻 访小动物的家,对某种动物的家进行深化细致的观看和描述,在 沟通中进行比较,得出不同动物生活习性不同,对庇护所的要求 也不同;最终总结动物庇护所的特点,尝试运用所学设计一个鸟 儿的家。在学习,深化思索后,提出方案并实施。【学情分析】通过四班级上册第1单元动物大家族的学习,同学已经了解 动物的基本分类,鱼类、鸟类、哺乳类动物的基本特征。在四班 级下册第5单元第1课中,生物与非生物的学习,能建立起“生物”和“非生物”的基本概念。为本课中建立生物与非生物 的联
5、系打下基础。四班级同学经过一、二、三班级的学习,已经 具有了肯定的实践和表达力量,在设计鸟儿的家过程中,先让同 学对动物的家进行比较沟通,知道家对动物的重要性。设计并画 出草图,实施并不断完善自己的设计。从同学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四班级的学校生对一切事物 都布满奇怪 心,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通过四班级上册第1单元动物大家族的学习,同学对动物有肯定的了解,并对 它们产生了深厚的爱好。在四班级下册第5单元第1课中,生 物与非生物的学习,再次为他们开启了生命科学的大门,对漂 亮缤纷而布满神奇的生命世界布满憧憬。由于四班级同学有肯定 的自主力量,可以到户外观看记录动物的庇护所。培育同学仔细 观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动物的庇护所 苏教版 小学 四年级 下册 科学 16 动物 庇护所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