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上海市位育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详解.docx
《2022-2023学年上海市位育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上海市位育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详解.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学年第一学期位育中学期末考试试卷高一年级语文学科(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命题:赵禧沁审题:华卫民)一、积累与应用(10分).按要求填空。(1)生乎吾前,吾从而师之。(师说)(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驾一叶之扁舟, (苏轼)1 .按要求选择(1)下列文字最可能选自乡土中国中的哪一篇?()“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 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 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A家族B.乡土本色C.文字下乡D.
2、男女有别(2)下列语段中两处口口口部分的内容是一样的,最适合填入的一项是()“知人善任”的费先生,请来红楼梦中人,演出了 “口口口口”的典型场景“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 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后来更多了,什么宝琴、岫烟,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 树倒湖的散,缩成一小团。到极端时,可以像苏秦潦倒归来,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中国传统结构中的 口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中国 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A.血缘关系B.长老统治C.差序格局D.团体格局二、阅读(5
3、0分)(一)(9 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伪自由书前记鲁迅这一本小书里的,是从本年1月底起至5月中旬为止的寄给申报上的自由谈的杂感。我到上海以 后,日报是看的,却从来没有投过稿,也没有想到过,并且也没有注意过日报的文艺栏,所以也不知道申报 在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自由谈,自由谈里是怎样的文字。大约是去年的年底罢,偶然遇见郁达夫先生,他告 诉我说,自由谈的编辑新换了黎烈文先生了,但他才从法国回来,人地生疏,怕一时集不起稿子,要我去投几 回稿。我就漫应之日:那是可以的。对于达夫先生的嘱咐,我是常常“漫应之日:那是可以的”的。直白的说罢,我一向很回避创造社里的人 物。这也不只因为历来特别的攻击我,
4、甚而至于施行人身攻击的缘故,大半倒在他们的一副“创造”脸。虽然他 们之中,后来有的化为隐土,有的化为需翁,有的化为实践的革命者,有的也化为奸细,而在“创造”这一面大 然之下的时候,却总是神气十足,好像连出汗打嚏,也全是“创造”似的。我和达夫先生见面得最早,脸上也看 不出那么一种创造气,所以相遇之际,就随便谈谈;对于文学的意见,我们恐怕是不能一致的罢,然而所谈的大 从法国回来,人地生疏,怕i时集不起稿子,要我去投几回稿。我就漫应之日:那是可以的”“我有时要求他写 一篇文章,他一定如约寄来,则他希望我做一点东西,我当然应该漫应日可以”可知,向申报投稿是因为郁 达夫先生的嘱咐,是为了朋友的交情;结合
5、“几天之后,我偶然在自由谈里看见一篇文章,其中说的是每日使婴儿看看遗照,给他知道曾有这样一 个孕育了他的母亲。我立刻省悟了这就是黎烈文先生的作品,拿起笔,想做一篇反对的文章但是也没有竞 做,改为给自由谈的投稿了这些短评,有的由于个人的感触,有的则出于时事的刺戟,但意思都极平 常,说话也往往很晦涩”“我之所以投稿,一是为了朋友的交情,一则在给寂寞者以呐喊,也还是由于自己的老 脾气”可知,向申报投稿是想表达对黎烈文先生的作品的感想,是为了给寂寞者以呐喊。(-)(14 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胡同文化汪曾祺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北
6、京人的 方位意识极强。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弯处都高叫一声“东去! ” “西去!”以防碰着行人。老两口睡觉,老太太 嫌老头子挤着她了,说“你往南边去一点”。这是外地少有的。街道如是斜的,就特别标明是斜街,如烟袋斜 街、杨梅竹斜街。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 人的思想。胡同原是蒙古语,据说原意是水井,未知确否。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有的是计数的,如东单三条、 东四十条。有的原是皇家储存物件的地方,如皮库胡同、惜薪司胡同(存放柴炭的地方),有的是这条胡同里曾住 过一个有名的人物,如无量大人胡同、石老娘(老娘是接生婆)胡同。大雅宝胡同原名大哑巴胡
7、同,大概胡同里 曾住过一个哑巴。王皮胡同是因为有一个姓王的皮匠。王广福胡同原名王寡妇胡同。有的是某种行业集中的地 方。手帕胡同大概是卖手帕的。羊肉胡同当初想必是卖羊肉的,有的胡同是像其形状的。高义伯胡同原名狗尾巴 胡同。小羊宜宾胡同原名羊尾巴胡同。大概是因为这两条胡同的样子有点像羊尾巴、狗尾巴。有些胡同则不知道 何所取义,如大绿纱帽胡同。北京人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它距离闹市很近,打个酱 油,约二斤鸡蛋什么的,很方便,但又似很远。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胡同两边是若干四合院连接起来的。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
8、 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住几 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旧了,“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模,断砖墙。下雨天 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但是他们舍不得“挪窝 儿”“破家值万贯”。四合院是一个盒子。北京人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北京人也很讲究“处街坊”。“远亲不如近 邻”。“街坊里道” 6勺,谁家有点事,婚丧嫁娶,都得“随” 一点“份子”,道个喜或道个恼,不这样就不合 “礼数”。但是平常日子,过往
9、不多,除了有的街坊是棋友,“杀” 一盘;有的是酒友,到“大酒缸”(过去山 西人开的酒铺,都没有桌子,在酒缸上放一块规成圆形的厚板以代酒桌)喝两“个”(大酒缸二两一杯,叫做 “一个”);或是鸟友,不约而同,各晃着鸟笼,到天坛城根、玉渊潭去“会鸟”(会鸟是把鸟笼挂在一处,既可 让鸟互相学叫,也互相比赛),此外,“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 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我认识一个在国子监当过差,伺候过陆润 庠、王琼等祭酒的老人,他说:“哪儿也比不了北京。北京的熬白菜也
10、比别处好吃,五味神在北京”。五味 神是什么神?我至今考查不出来。但是北京人的大白菜文化却是可以理解的。北京人每个人一辈子吃的大白菜摞 起来大概有北海白塔那么高。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已、逆来顺受。我们楼里有个小伙子,为一点事,打了开电梯的小 姑娘一个嘴巴。我们都很生气,怎么可以打一个女孩子呢!我跟两个上了岁数的老北京(他们是“搬迂户”,原 来是住在胡同里的)说,大家应该主持正义,让小伙子当众向小姑娘认错,这二位同志说:“叫他认错?门儿也 没有!忍着吧! 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昧着! ” “睡不着味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睡不着,别烦 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北京的胡同在衰
11、败,没落。除了少数宅门”还在那里挺着,大部分民居的房屋都已经很残破,有的地基 柱础甚至已经下沉,只有多半截还露在地面上。有些四合院门外还保存已失原形的拴马桩、上马石,记录着失去 的荣华。有打不上水来的井眼、磨圆了棱角的石头棋盘,供人凭吊。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妄了生 工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也许像西安的虾蟆陵,南京的乌衣巷,还 会保留一两个名目,使人怅望低徊。再见吧,胡同。一九九三年三月十五日(有删改)6 .下列关于第段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对北京胡同的取名来源做出了细致的介绍,因为取名的来源就是“胡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B.作者在本段反
12、复说“未知确否”“不知道何所取义”,表明了作者对于“胡同文化”的隔膜,也显出作者严谨 的考据态度。C.作者介绍胡同取名有“计数”“名人” “行业”“形状”等不同来源,介绍时反复举例,用语拖沓累赘、不够 雅洁,应当简省。D.作者在介绍胡同取名来源时如数家珍、不避其繁,表现出对自己熟知的胡同深厚的感情力.下列关于本文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先谈北京城的胡同形态,又谈了胡同命名的来源,再谈胡同文化的特征,最后谈胡同文化在时代大潮中的 衰落,文章悠闲散漫,实则内在有着紧密关联。7 .作者认为胡同文化有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安分守己等优点,因此,对胡同文化的衰败和没落感到惋惜。C. “北京城像一
13、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这几句话 完全是平直的描述,明白简约。“豆腐”的比方也充满生活气息,可见汪曾祺是受过胡同文化熏染的。D.文章第段段末“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一句,直抒胸臆,表现了汪曾祺对老 北京人安分守己、自得其乐的生活哲学充满着欣赏与赞叹。8 .请分析第段所体现出老北京人独特的文化特性,并探究作者的情感态度。9 .请从语言特点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答案】6.D7.D.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老北京人人际过往不多。有所反思,有所批判。作者认识到胡同和胡同文化由 于其自身的封闭性注定走向衰亡。8 .四字
14、四句,语如连珠,既雅致,又通畅,亳无生硬滞涩之感,将古典语言与现代语言巧妙地融合贯通,给人一种 别致的感受。【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 “细致的介绍”,文中只是对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做了列举,未做细致的介绍。B. ”表明了作者对于胡同文化的隔膜”错。表明的是“胡同文化”的历史悠久和显出作者严谨的考据态度。C. “用语拖沓累赘、不够雅洁,应当简省”错。作者用语明白简约,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举例并不重复,用 语也不拖沓累赘。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 “充满着欣赏与赞叹”错 “北京人,真有你的”是对北京人性格进行评判的话
15、,内涵丰富,作者对北京人的这种生活态度究竟是赞叹还是否定,或许兼而有之。选项表述太单一。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的能力。除棋友、酒友、鸟友外,北京人喜欢独门独院,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人际过往不多。胡同文化是 一种封闭的文化。有所反思,有所批判。作者认识到胡同和胡同文化在经济大潮的席卷下,由于其自身的封闭性,使它失掉了吸收外来养料、发展进步的机会,没有发展的文化注定消耗完自身储备后走向衰亡。【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FI荒凉,毫无生气”,四字四句,既雅致,又通畅,将古典语言
16、与现代语言巧妙地融 合贯通。这句话描写了胡同衰败、没落后的凄惨景象,烘托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气氛,引起人们的伤感怀旧之情。(三)(7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野望【唐】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戌,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唯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注】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10.下列各组词语不符合对仗要求的一项是()A.第一、二句中的“白雪”与“清江”。B.第三、四句中的“诸弟”与“一身”。C.第五、六句中的“供多病”与“
17、答圣朝”。D.第七、八句中的“时极目”与“日萧条”。11.从“切合题目” 角度分析本诗,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二句中的“西山”“南浦”切合“望”字。B.第三、四句“海内”“天涯”切合“野望”二字。C.第五、六句中的“迟暮”“涓埃”切合“望”字。D.第七句中的“出郊”“极目”切合“野望”二字。12.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鉴赏本诗的首联。【答案】10. D11. D12.首联以景写情,三城边防堡垒白雪皑皑,传达忧国之情,看到送别之地,流露思家之情。【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D. “时极目”与“日萧条”对不上,“极目”意思是“极目远望”,是动词性,“萧条”是形容词,词性对不
18、上。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埋解诗歌内容的能力。A.诗歌的题目是“野望”,“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这两句是写所望之景,切合“望”。B.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由战乱推出怀念诸弟,自伤流落的情思。海内外处处烽火,诸弟流 散,此时“一身遥”客西蜀,如在天之一涯。诗人怀念家国,不禁“涕泪”横流。这是由望而触发的感怀。C.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由“天涯”“一身”引出残年“多病”,“未”贡微力,无补“圣 朝”的内愧。杜甫时年五十,因此说己入“迟暮”之年。他叹息说:我只有将暮年付诸给“多病”之身,但“未 有”丝亳贡献,报答“圣朝”,是很感惭愧的。这是诗
19、人的感慨。D.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出郊”切合“野”,“极目”切合“望”。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联“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意思是:西山白雪皑皑重兵三城戍守,南郊外的万里桥,跨过泱泱的 锦江。首两句写野望时所见西山和锦江。西山主峰终年积雪,因此以“白雪”形容。三城,在当时驻军严防吐蕃 入侵,是蜀地要镇。杜甫“跨马出郊”,“极目”四“望”,原本为了排遣郁闷。但爱国爱民的感情,却驱迫他 由“望”到的自然景观引出对国家大事、弟兄离别和个人经历的种种反思。一时间,报效国家、怀念骨肉和伤感 疾病等等思想感情,集结心头。“南浦清江万里桥”是近
20、望之景。“西山白雪三城成,是远望之景。他由“三城戍”引出成乱的感叹,由“万 里桥”兴起出蜀之意。这是中间四句有关家国和个人忧念产生的原因。(四)(10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宋仁宗重用王安石帝欲用安石,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帝日:“文学不可任耶?经术不可任耶?吏事不可任耶? ”介对 日:“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阔,若使为政,必多所变更。”帝不以为然,竟以安石参知政事,谓之 日:“人皆不能知卿,以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日:“经术正所以经世务。”帝日:”然则卿设施以 何为先? ”安石对日:“变风俗,立法度,正方今之所急也。“帝深纳之。(选自吴乘权纲鉴易知录)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
21、的词语。(1)安石好学而黯古 (2)竟以安石参知政事.下列“而”的用法与解释,与“安石好学而泥古”中的“而”相同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C锲而舍之,朽木不折D.吾尝跋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14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人皆不能知卿,以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B.是故弟子不学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C.帝不以为缪,竟以安石参知政事。D.然则卿国砥以何为先?16.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王安石的形象特点。【答案】13.拘泥 .最终 14. B 15. C.皇帝的三个反问句侧面体现出王安石的才高八斗;王安石的回答正面体现出他的自信、
22、胸有成竹、有大课略。【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1)句意:安石好学但是思想拘泥古板。(2)句意:最终(还是)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安石好学而泥古”中的“而”,连词,表转折,可译为“但”。A.连词,表递进,可译为“并且”。句意:品德高尚的人好学并且每日都反省自己。B.连词,表转折,可译为“却”。句意:有了疑惑却不从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最终也不能解决。C.连词,表假设。句意:(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D.连词,表顺承。句意:我曾经提起脚后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
23、广阔。故选Bo【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 “但”,古义:只。今义:但是,表转折。句意:别人都不了解你,认为你只知道经学数术,不清楚世务。B. “不必”,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不需要。句意: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 能。C. “不以为然”,古今意义相同,不认为是这样的。句意:皇帝却不这样认为,最终(还是)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 事。D. “设施”,古义:规划施行。今义:为某种需要而建立的机构、系统、组织、建筑等。句意:那么你认为现在 应该先实施什么政策。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原文“文学不可任耶?经
24、术不可任耶?吏事不可任耶? ”三个反问句,从侧面烘托了王安石是一个才高八斗的 人,知晓文学、经书、史事等知识。结合“变风俗,立法度,正方今之所急也”能看出王安石自信、胸有成竹、有大谋略的可贵品德。参考译文:皇帝(宋仁宗)想启用王安石,唐介说:“安石很难担当起这个职务。”皇帝说:“(他)文学方面不可信任吗? 经术方面不可信任吗?吏事方面不可信任吗? ”唐介答:“安石好学但是思想古板,以前讨论的时候,他的思想行 为不切实际事理,如果他做了官,(他的)政策肯定经常变更。”皇帝却不这样认为,最终(还是)任命王安石为 参知政事,对(王安石)说:“别人都不了解你,认为你只知道经学数术,不清楚世务。”王安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2023 学年 上海市 中学 高一上 学期 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详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