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0《竹节人》教案.docx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0《竹节人》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0《竹节人》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竹节人【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品味关键字词句,体会竹节人游戏带来的欢乐。2、品味关键字词句,学习阅读回忆记叙类文章的方法。3、通过品读文本,启迪学生对于自己平时生活的联想,感悟身边事物的乐趣。【教学重难点】通过课文的朗读,学习阅读回忆记叙类文章的方法。【教学过程】核心问题:作者如何通过对斗竹节人的描写,表现自己的情感?一、检查预习,新课导入1、声音响亮,朗读标题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蹲风靡俨然破绽颓然沮丧前功尽弃挖空心思 叱咤风云 别出心裁技高一筹弄巧成拙作鸟兽散虎视眈眈津津有味心满意足化为乌有二、画面想象,寻找文中童年乐趣1、你们的童年时光,是怎么度过的?为什么作者的童年时代和我们 的童年
2、时代存在差别?明确:手机,电视,书(自由发言)。因为时代不同,物质条件不同,因此流行的东西也不一样。补充材料:70年代(1970年),彩色电视兴起,2000年,手机才逐 渐普遍。而我们的作者是1950年出生的。那时父母们大多囊中羞涩,除了必需品,很少像现在一样三天两头的 买玩具给孩子,那时的小孩,学会了制作各式各样的玩具,自娱自乐。 2、作者是怎么在童年时代寻找乐趣,度过这段时间的? 明确:自己做玩具,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3、你们见过竹节人吗?播放视频,了解竹节人的制作和玩法明确:第3段“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再锯成八截短的,分别
3、做 四肢,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灵活机动:“纳鞋底”“缝衣服”的区别(纳:补缀,缝补;现多指密 密地缝。)4、只要一个人做了一件新鲜玩意儿,大家看了有趣,很快就能风靡 全班,以至全校。有一段时间,他们全迷上了斗竹节人。你们觉得是 什么原因?预设:制作简单、好玩。5、让我们通过课文(3-19)节,再来仔细了解一下那个时代的乐趣。 请同学们自由读文章,画出你觉得竹节人好玩在哪里或者最打动你的 句子,想想它到底是哪一点打动了你,稍后举手交流。(提示尽量按 顺序回答)明确:句子有无特殊描写手法,细节的生动点在哪里。(1)、“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 缝,
4、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年纪一一拟人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一比喻(形状相似,而且具有一定的危险:“一不 小心,掉笔”)说明课桌破旧得厉害。而课桌正好用来玩竹节人。(2)、“把串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 长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威风凛凛,叉腿张胳膊, 跟现今健美比赛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通过细节描写,准确表现竹节人是如何站立,写出了竹节人的动作和 神态。作者把竹节人当作活人来写,生动形象。比喻的手法,将竹节人和健美的小伙子比,生动又形象表现出竹节人 的威风凛凛。(3)、“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竹节人 部编版 小学语文 六年级 上册 10 竹节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