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劝学》知识讲解 新人教版必修3.doc
《2019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劝学》知识讲解 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劝学》知识讲解 新人教版必修3.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劝学劝学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了解荀子及其思想; 2.积累文言词汇,背诵课文; 3.了解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 知识积累知识积累 文学常识文学常识 作家作品作家作品 荀子(约公元前 313前 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当时人们尊重他,称 他荀卿。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今山东临淄)游学,任过列大夫的祭酒(学 宫领袖),还到过秦国,拜见秦昭王,后来到楚国,任兰陵(今山东枣庄东南)令。公元 前 238 年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荀子是我国古代的 思想家、教育家,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 荀子认为,自然界
2、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人类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 它,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首先要通过感觉器官和外界事物接触, 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在政治上,他针对孔子、孟子效法先王的思想,提出“法后王”,主张应该适应当时 的社会情况去施政,要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他的许多思 想为法家所汲取。 在人性问题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他认为人类天生有欲求,有欲求必有争 夺,任其天性发展,必做恶事,因此他提出“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 本质,所以
3、他主张“明礼义而化之”,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认为人和 物都可以改变,能改造好,能“知明而行无过”。 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作排比,又善于用喻。 这些在劝学中有所体现。 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是荀子教学思想的专论,比较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他 对教育和学习的一系列观点和主张。 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荀子从人“性恶”的观点出发,说明人的知识、道德不是先天赋予的,而是后天经过 学习、教育,逐步培养的。只有懂得了礼义,人性才能改变。 因此,他特别强调后天的学习,把学习作为改造人性的根本方法。他写劝学就是 为了勉励人们学习“积善成德”,成为君子。 字词汇总字词汇总
4、 通假字通假字 1)虽有槁暴也 通“又”。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通“智”,智慧。 3)君子生非异 通“性”,资质、禀赋。 4)木直中绳,以为轮 通“煣”,使弯曲。 古今异义古今异义 1)金就砺则利 古义:金属制品,此代指金属制的刀剑等;今义:黄金。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广博地学习;今义:知识、学识渊博。23)用心一也 古义:因为用心;今义:用功或对事物肯动脑筋。 4)木直中绳,以为轮 古义:把制成;今义:认为。 5)而绝江河 古义:特指长江、黄河;今义:泛指一切河流。 6)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托身、安身;今义:把理想、希望、情感等放在 某人,或体现在某事物之中。 7)蚓无爪
5、牙之利 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帮凶、走狗。 词类活用词类活用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名词作状语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名词作状语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名词作动词 4)木直中绳,以为轮 动词的使动用法 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6)用心一也 数词用作形容词 一词多义一词多义 于于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从。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比。3)善假于物也 对, 向。 之之 1)青,取之于蓝 代词,指青。 2)蚓无爪牙之利 定语后置的标志。3)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结构助词,的。 4)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而而 1)表转折:而
6、寒于水、而致千里、而绝江河、而见者远。2)表修饰:顺风而呼、登高而招、吾尝跂而望矣。 3)表并列: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蟹六跪而二螯。4)表递进: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5)表因果:而神明自得。6)表承接:锲而不舍。 者者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代词,组成名词的“者字结构”,作“的人”讲。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助词,表停顿,并提示下文要说的原因。 重点语句重点语句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判断句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状语后置 3)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状语后置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 5)无以至千里。 “无以”固定格式,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课文
7、精要课文精要 理清结构理清结构 第一段 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3第二段 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第三段 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 第四段 学习方法和态度:用心。 把握重点把握重点 文中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 它有“劝告”“劝勉”“鼓励”的意思。“劝学” 即“劝勉学习”。 “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 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 词义已经转移了。 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 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
8、曰:学不可以已。 荀子认为:学习不能停止,而且要无条件的伴随着生命的历程,永远的进行下去。这 是荀子思想中的闪光点,这个判断是基于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得出来的。中国的现状是:许 多人把学习当成谋生和谋职的手段。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没有直接说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而是打了两个比方。 他说学习可以让一个人超越自身,学习对于人的价值就是“青”和“寒”。如果没有 学习,人不可能改变自己。学习是“取”和“为”,效果是“青”和“寒”。通过学习, 人突破了环境的拘囿,使自己得到提高,从而脱颖而出。 木直中绳,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
9、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使之然也。 学习可以彻底的改变自己,即使失去原来改变的条件,人也不会退回到原来的样子, 因为经过“”。人已经脱离一个旧我,变成一个新我。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学习对于人的改变,就像“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受绳”“就砺”就是学习。 这里的学习,可以理解为教育。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作者把前面的比喻综合起来,从正面谈学习意义和价值。“博学”和“日参省乎己” 都是教育的表现形式。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
10、之博见也。登高而招,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 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在这里,荀子谈了“思”与“学”的关系。他认为:应该在“学”中“思”。 学习另外的意义和价值是可以提高人的能力。1950 年 7 月,钱学森下决心返回祖国, 美国海军次长大为震惊,拒绝了钱学森的要求。钱学森走后,这位美国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中语文 第三 单元 劝学 知识 讲解 新人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