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版教学ppt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ppt
《2021新版教学ppt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新版教学ppt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ppt(17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P37第三节地球的历史 P80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P133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基础认知自主学习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的类型:(1)天体: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2)天体的类型:主要包括_、星云、行星、_、流星体、_、星际空间物质。恒星卫星彗星2.天体系统:(1)天体系统:运动中的天体_、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2)填写下图中字母代表的天体系统名称。相互吸引天体系统组成D地月系地球和_C_太阳、行星及其卫星、_、_、行星际物质等B银河系太阳和众多恒星A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和_月球太阳系小行星彗星河外星系二、行星地球1.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1)
2、太阳系八颗行星的分类:(2)八颗行星的运动特征:八颗行星公转方向具有_性,公转轨道面具有共面性,公转轨道形状具有_性。类地行星_、_、_、_巨行星_、_远日行星_、_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同向近圆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1)地球的特殊性体现在是八颗行星中唯一存在_的星球。(2)地球适宜高级智慧生命存在的条件:地球外部条件有_;内部条件是有适宜的温度、_、适合生命存在的大气。高级智慧生命安全的宇宙环境水【对点连线】【实践探索】2020年6月23日,我国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5颗导航卫星,这标志着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成功。(1)当导航卫星在发射架上时,是否属于天体?
3、提示:不是,因为卫星在发射架上时没有脱离地球大气层,所以不属于天体。(2)当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后,是否属于天体?提示:是,当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后已经脱离地球大气层,所以属于天体。【填图绘图】结合太阳系结构示意画图。1.填出八颗行星名称。2.用箭头画出八颗行星的公转方向。3.画出小行星带位置(用黑点代表)。提示:【质疑批判】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太阳系八颗行星都是自西向东公转。()八颗行星公转轨道是圆形。()在八颗行星中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但是有其特殊性。()能力形成合作探究能力一天体和天体系统的判断【能力形成】1.天体的判断“三看法”判断某一物体是否属于天体一看空间位置:看其是否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
4、,只有在地球大气层之外的才是天体。进入地球大气层或落回地面的物体、未发射的卫星等都不属于天体。二看物质形态:它是不是宇宙间的物质,一些自然现象不属于天体,如流星现象等。三看运转轨迹:它是否在一定的轨道上独自运转。依附在其他天体上运行的物体不属于天体,如在火星上考察的火星车、已经着陆月球的月球车等。2.判断天体系统的“两个技巧”一是要相互绕转。不相互绕转不能构成天体系统。如月球与地球相互绕转形成地月系;北斗七星之间没有相互绕转不能形成天体系统。二是要有等级差别。如地球和月球分属行星和卫星,有等级差别,构成天体系统;北斗七星都是恒星,属于同一等级,不能构成天体系统。【知识拓展】彗星那些事彗星由彗核
5、、彗发和彗尾,彗尾背向恒星,离恒星越近,彗尾越长。中国民间把彗星贬称为“扫帚星”、“灾星”。【典题训练】“嫦娥五号”探测器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上升器四个部分组成。2020年11月24日发射升空,自动完成月面样品采集,并从月球起飞,返回地球。据此完成(1)、(2)题。(1)“嫦娥五号”所绕转的天体属于()A.卫星B.行星C.恒星D.星云(2)进入月球轨道的“嫦娥五号”属于()河外星系地月系银河系太阳系可观测宇宙A.B.C.D.【解析】(1)选A,(2)选C。第(1)题,“嫦娥五号”是绕月的,月球是地球的卫星。第(2)题,进入月球轨道的“嫦娥五号”还在地月系中,但不在河外星系中。【补偿训练】
6、(2020宁波高一检测)2019年10月28日,天王星上演了“冲日”表演。“天王星冲日”是指天王星和太阳正好分处地球两侧,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此时,天王星与地球距离最近,亮度也最高,是观测天王星的最佳时机。完成(1)、(2)题。(1)下列天体系统与此次“冲日”现象所涉及的天体系统无关的是()A.河外星系B.太阳系C.银河系D.可观测宇宙(2)下列能正确反映“天王星冲日”现象中太阳、地球和天王星三者位置关系的示意图是()A.B.C.D.【解析】(1)选A,(2)选A。第(1)题,“天王星冲日”是指天王星和太阳正好分处地球两侧,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天王星和太阳都在银河系,与河外星系无关。第(2)题
7、,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天王星冲日”是指天王星和太阳正好分处地球两侧,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故判断图正确。能力二行星能否存在生命的条件分析【能力形成】生命存在条件的分析思路【特别提醒】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可分为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内部条件包括温度、大气、水,外部条件包括安全的宇宙环境和稳定的太阳光照。【知识拓展】大气层对地球的三大作用(1)大气是地球的防弹衣:地外物质进入大气层后会燃烧。(2)大气是地球的保护伞:地球臭氧层可以吸收紫外线。(3)大气是地球的天然空调:白天大气削弱太阳辐射,晚上大气可以保温。【情境探究】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中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
8、火升空。“天问一号”将一次完成“环绕、着陆、巡视”三大目标。如果任务成功,中国将成为世界上首次探索火星即完成软着陆任务的国家。【探究】(1)据所学知识分析火星表面与地球环境特征差异。(区域认知:对区域的特征、问题进行分析)提示:火星表面温度与地球最接近;火星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也与地球相差不大,其温度变化也不是很大。(2)若在火星上生存,需要改造哪些环境条件?(综合思维:要素的综合)提示:火星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它离太阳的距离远于地球,因此温度条件比地球要差;此外,火星的质量和体积比地球小,可能吸引住的大气也比地球少,大气密度小于地球;火星上也没有水。因此温度、大气和水都需要改善。【
9、典例示范】(2020营口高一检测)电影流浪地球讲述太阳即将毁灭,人类面临绝境。因此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地球最终将泊入比邻星宜居轨道,成为比邻星的行星。下图为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地球在流浪过程中依次经过的天体运行轨道是()A.水星、金星、火星、木星B.金星、木星、火星、天王星C.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D.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2)关于地球泊入比邻星宜居轨道后的推测,不可信的是()A.地球与比邻星距离适中,能保持适宜的温度B.地球表面有坚硬的岩石,能避免星际物质撞击C.比邻星性质较为稳定,能提供稳定的光照条件D.宜居轨道能提供较为安全、稳定的宇
10、宙环境【思路点拨】解答该题的思路如下:【解析】(1)选C,(2)选B。第(1)题,太阳系自内向外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流浪至比邻星需要远离太阳,自内向外运行。要经过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轨道。第(2)题,地球最终将泊入比邻星宜居轨道,说明该地有适宜生命存在的条件。若地球与比邻星距离适中,则会使地球保持适宜的温度,液态水能够存在;地球表面有大气层,可减少星际物质撞击;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是生命存在的条件。【补偿训练】(2021深圳高一检测)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
11、成功,向着火星进发(如图),约6个半月后抵达火星,减速被火星捕获后环绕火星飞行2-3个月,然后分离释放着陆巡视组合体实施着陆。读图完成(1)(3)题。(1)火星与地球()A.表面温度相同B.公转方向相反C.同属类地行星D.都有液态水存在(2)被火星捕获后环绕火星飞行的“天问一号”探测器()A.始终属于地球B.成为火星轨道上的流星体C.成为火星的卫星D.不是独立的天体(3)地球上发射火星探测器,每26个月才有一小段发射窗口(运载火箭发射比较合适的一个时间范围),是因为此时段()A.地球距离火星最近B.地球运动速度最快C.火星运动速度最慢D.发射最节省燃料【解析】(1)选C,(2)选C,(3)选D
12、。第(1)题,离太阳越远,星球的表面温度越低,火星距离太阳比地球远,因此火星的表面温度较低。八大行星公转运动具有同向性的特点,火星和地球的公转方向相同。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火星和地球同属于类地行星。根据目前探测,火星表面没有液态水的存在,不存在生命。第(2)题,被火星捕获后环绕火星飞行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已经脱离了地球的引力,不再属于地球。流星体是运行于行星际空间的天体,被捕获后的探测器不是流星体。被捕获后的探测器绕着行星火星公转,成为火星的卫星。被捕获后的探测器有自己独立的运行轨迹,独立存在于宇宙空间中,是天体。第(3)题,此时段探测器可沿着“地火主干道”地火霍曼转移轨道到达
13、火星,不仅节省燃料,还可缩短抵达时间。素养发展图表应用【常见图形】图形1太阳系结构简化图图形2部分行星变式图【探源母图】1.图形实质:试题中的各种太阳系变式图实质都是教材图呈现的太阳系八颗行星的相对位置、小行星带的位置、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彗星的运动特征等知识。2.学科素养:读懂此图需要具备一定的综合思维与地理实践力等学科素养。【母图探究】太阳系结构示意图【思考】(1)太阳系中主要的天体类型有哪些?提示:恒星、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等。(2)太阳系八颗行星的运动有何共同特征?提示: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3)小行星带位于太阳系中哪两颗行星之间?提示:火星与木星之间。地球的地球的宇宙宇
14、宙环境环境常见天体类型常见天体类型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特殊的行星特殊的行星地球与地球与 八大行星比较八大行星比较普通的行星普通的行星运动特征运动特征结构特征结构特征同同向向性性共共面面性性近近圆圆性性外部条件外部条件稳定稳定的太的太阳光阳光照照安全安全的宇的宇宙环宙环境境自身条件自身条件适适宜宜的的温温度度适合适合生物生物生存生存的大的大气气液态液态水的水的存在存在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基础认知自主学习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2.太阳辐射:(1)概念:太阳源源不断地以_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的现象。(2)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_反应。电磁波核聚变3.对地球的影响:(1)提供_、_资源。(2)维持地
15、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_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3)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量,如_、石油、_、太阳能光伏电站等。光热大气运动煤太阳能供热系统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大气层:结构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亮度最强较弱极弱厚度约500千米约几千米几个_半径密度大小最小温度低高最高观测肉眼直接观测日全食时或特殊_日全食时或特制_仪太阳望远镜日冕2.太阳风:太阳大气不断释放的高速带电粒子流。3.太阳活动:(1)概念:太阳_的变化。(2)主要的太阳活动现象。太阳黑子:出现于_层,其数量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耀斑:出现于_层,其活动与太阳黑子活动有关。日珥:出现于色球层上,爆发时会喷射
16、大量_。日冕物质抛射:破坏_的流动,是_最大、_最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3)活动周期:约为11年。大气光球色球带电粒子太阳风规模程度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质疑批判】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太阳主要成分是氢和氦,表面温度约为6 000C。()太阳能量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太阳正处于稳定的青年期。()太阳辐射是整个太阳系光和热的主要源泉。()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能量只是太阳辐射总能量中非常少的一部分。()【实践探索】“万物生长靠太阳”,地球表面的生物的生长离不开太阳的普照。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提示: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和热,而植物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环境和太阳光作为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填图绘图】
17、【对点连线】【质疑批判】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太阳结构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层。()我们用肉眼观测到太阳最亮的部分是光球层。()太阳风就是从太阳表面刮起的强烈风暴。()太阳黑子是黑色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都是不利的。()能力形成合作探究能力一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的影响【能力形成】1.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五看”分析法:一看纬度高低:纬度低,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反之,纬度高,太阳辐射弱。二看天气:天气晴朗,阴天少,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多;反之,天气阴沉,太阳辐射少。三看大气透明度:大气透明度好,尘埃杂质少,太阳辐射强;反之,透明度差,太阳辐射弱。四看日照时长: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
18、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夏半年,高纬地区白昼时间长,从而可以弥补因太阳高度低而损失的能量。五看地势: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日照强度大,太阳辐射强;反之,太阳辐射弱。【特别提醒】三个关键词理解太阳辐射(1)巨大:太阳辐射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是对于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2)稳定:以目前核聚变的速率来看,太阳正处于稳定的壮年期。(3)源源不断: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故是全天候的、无间断的。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地球环境形成和变化的影响,二是太阳辐射能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能量来源。(1)影响
19、地理环境。作用表现万物生长靠太阳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维持着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的动力是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2)影响人类活动。作用表现工业燃料的源泉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并积累下来的太阳能生产、生活用能的源泉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知识拓展】蜀犬吠日的由来四川盆地多阴雨和大雾天气,加上四周群山环绕,水汽不易散开,那里的狗不常见太阳,看到太阳后就觉得奇怪,就会叫。【情境探究】青藏高原上的西藏拥有世界上最蓝的天空,晴天时,这里的天空清澈湛蓝,纤尘不染。拉萨(2936N)被称为“日光城”,每年平均日照总时数
20、多达3 005.3小时,比四川盆地多2倍,是全国太阳辐射量最大的地区之一。【探究】(1)说明拉萨有“日光城”的美誉的原因。(区域认知、综合思维:阐释地理基本原理的能力)提示: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少;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大气透明度高,晴天多,日照时间长。(2)拉萨作为避暑旅游城市有哪些优越的自然条件?(地理实践力: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提示:海拔高,夏季凉爽;靠近拉萨河,夏季夜雨多,湿度适中;空气清新;晴天多,阳光充足。【典题训练】“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实现“一地两用”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价值。读图,完成(1)、(2)题。
21、(1)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大范围建“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的是()A.柴达木盆地B.黄土高原C.内蒙古高原D.长江中下游地区(2)“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可能会()A.提升大气温度B.降低水体温度C.加快浮游植物生长 D.提高水面温度【解析】(1)选D,(2)选B。第(1)题,由材料可知,“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有大面积水域的地区最适合大范围建“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因此长江中下游地区最适合;柴达木盆地、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都缺少大面积水域。第(2)题,从材料当中可以看出“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阻挡了太阳光直接照射到水体,可能会降低水体温度
22、,而不会提高水面温度;对大气温度影响较小;光照减弱,浮游植物生长减缓。【补偿训练】太阳能光热电站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1)、(2)题。(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A.海南岛B.黄土高原C.山东半岛D.柴达木盆地(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A.提升地表温度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C.误伤途经飞鸟D.提高作物产量【解析】(1)选D,(2)选C。第(1)题,选项四地相比而言,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多晴天,太阳辐射最强,最适合建设太阳能光伏电站;海南岛、黄土高原、山东半岛均位于季风区
23、,太阳辐射不如柴达木盆地丰富。第(2)题,反光板削弱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降低了地表温度;对飞机电子导航没有影响;光伏发电塔产生的高温会误伤途经飞鸟;该区域气候干旱,农作物分布少,对农作物产量影响小。能力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能力形成】1.认识太阳大气层结构及其活动类型:类型位置表现太阳黑子光球层光球表面的黑斑点太阳耀斑色球层色球表面大而亮的斑块日珥色球层剧烈活动喷射的呈弧状的气体日冕物质抛射日冕层短时间内向外抛射的大量带电粒子【特别提醒】(1)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只是太阳外部的大气层,太阳并非只是由这三层组成。(2)太阳黑子并非黑色,只是温度比光球层表面其他地方低,所以显得暗一些。2.太
24、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主要影响。影响表现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当太阳活动增强时,太阳风变得强劲,会扰乱地球磁场,使其突然出现“磁暴”现象,导致罗盘指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产生极光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与那里的稀薄大气相互碰撞,产生极光扰动大气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太阳活动增强,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大气层,会引起大气层扰动,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2)太阳活动发出的带电粒子流对空中、地面和地下均可产生影响。对空中的影响主要是对航空、航天等电子设备的破坏和卫星通信信号的扰乱。对地面的影响主要是电磁脉冲对电网发生冲击,使电网瘫痪
25、,大面积停电。对地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干扰海底通信和损害输油管道。【情境探究】2019年2月,太阳度过了一个没有太阳黑子的月份,这种现象被称为“白太阳”,预示着太阳活动进入极小期。研究表明,太阳黑子活动极小期会导致地球气温降低。【探究】(1)科学家认为2019年是太阳活动极小年,推测下一次类似现象出现的年份是什么时候?(综合思维: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分析地理现象)提示:因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由此可推知下一次极小年为2030年。(2)材料中显示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什么?(地理实践力:收集、处理信息,解决地理问题)提示:太阳活动影响气候的变化。【典例示范】下图为日全食时太阳的“贝利珠”照片。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新版教学ppt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2021 新版 教学 ppt 课件 新教材 人教版 高中地理 必修 一册 第一章 宇宙 中的 地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