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次品的教案7篇.docx
《找次品的教案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找次品的教案7篇.docx(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该文本为Word版,下载可编辑找次品的教案7篇 教案在拟订的过程中,你们需要注意联系实际,想要写出一份出色的教案,就必须合理的分析自己教学任务,范文社我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找次品的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找次品的教案篇1 一、教学内容 ?找次品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现实生活生产中的“次品”有许多种不同的情况,有的是外观与合格品不同,有的是所用材料不符合标准等。这节课的学习中要找的次品是外观与合格品完全相同,只是质量有所差异,且事先已经知道次品比合格品轻(或重),另外在所有待测物品中只有唯一的一个次品。 “找次品”的教学,旨在通过“找次品”渗透优化思想,让学生充分
2、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优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运用它可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本节课从3个、5个、9个待测产品中找出一个次品,以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观察、分析、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初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验证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
3、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用天平测次品的方法,初步学会运用最优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课件(3瓶口香糖)提出问题 1、哪个办法能最快帮小明找出少了一颗的那瓶口香糖? 办法一:用手掂一掂。 办法二:每瓶都倒出来数一次。 办法三:用秤称一称。 2、根据学生的回答提问,你会选那种秤?从而引出天平。并模拟天平找次品的过程。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要引导学生根据次品的特点发现用天平“称”的方法最好,知道并不需要称出每个物品的具体质量,而只要根据天平的平衡原理对托盘两边的物品进行比较就可以了。 3、引出课题:借用天平找次品。 (二)探究新课,寻找方法
4、 出示第二个问题课件提问。 怎样从这5瓶里找出少一颗的那瓶呢? 让学生充分说自己的办法,教师根据学生所说板书,把所有的方法都板书之后,再集体总结哪个办法最快,感知最优化,并在此理解“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到这个次品”的含义。 (三)合作探索,寻找最佳方案 1、出示问题:商店里有9个零件,其中有一个是次品,它比其他合格的要重,你能把这个次品找出来吗? 2、学生合作探索方案 集体讨论分组的情况,教师板书,小组选择1种方法分析所需要的次数。 3、反馈交流 各小组反馈所需要的次数,集体得出最优分法。(平均分成3分) 4、作出猜想,优化方法 师:那我们猜测一下,是不是在所有找次品的问题中,我们都可以把待测
5、物品平均分成3份,保证找到次品所用的次数一定最少呢? 生:不一定,因为有的待测物品能平均分成3份,有的就不能平均分成3份。 师:如果我们遇到的待测物品的数量都是能平均分成3份的,是不是这样的分法一定最好呢?(取例证明) (四)拓展研究 从10个零件中找出较轻的次品,至少需要几次能保证找到呢?怎样分组最好? 找次品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猜测、验证等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渗透优化思想,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2、学习用图形,符号等直观方式清晰、简明的表示数学思维的过程,培养逻辑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优思想教学难点:
6、观察归纳找次品的最优策略 课前交流: 师:上课之前老师想先考考大家的眼力,看看谁的眼力最棒? 师:请不同。 生:(回答) 师:咦,怎么回事? 生:不好确定。.。.。. 师:刚才这位同学分析的很对,从外观上看,它们一模一样,可实际上其中有一瓶少了3片,在生产生活当中我们把这种不合格的产品称为“次品“,那当遇见次品时需要把它找出来吗?生:需要。 师:大家的声音里感觉少点什么,请看大屏幕 (播放航天飞机事故图片) 师:看完后你想说点什么? 生:次品的危害很大。.。.。. 师:再问大家一次,当有次品的时候要不要把它找出来? 生:要。 师:从同学们的回答声中老师感受到大家的社会责任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
7、究找次品(板书) (宣布上课) 师:大家请看课题,你希望从这节课的学习中了解到什么? 生:找次品的方法,如何最快找到次品。 师:那我们带着这样的学习目标咱们开始今天的学习, 一、探究新知 (一)探究2和3 师:这两瓶钙片,谁有办法找出其中的次品? 生:掂一掂,数一数。 生:可以用天平 师:天平咱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了,天平长什么样?谁能用身体模仿一下? 生:用身体模仿 师:多么美丽的一架天平啊,那么如何用天平找出其中的次品呢?谁来当天平给大家找一找? 生:天平两端各放1瓶,哪边轻就是次品。 师:你把钙片分成了几份? 生:两份。 师:天平这时候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生:(用身体表现出倾斜)
8、师:次品在哪里?指一指 师:如果次品多了几片呢? 生:哪边重就是次品。 师:需要称几次? 生:1次 师:看来从两瓶里找次品,只需要称1次就一定能找到。 如果是3瓶呢?请看屏幕,需要称几次? 师:猜一下? 生:2次,1次? 师:独立思考一会,然后跟大家说说你称的方法,你分成了几组?需要称几次? 生:分成了三份,天平两端各放一瓶, 如果天平平衡,那么剩下的就是次品,(指一指)如果天平不平衡,那么上升的就是次品,(抖一抖) 需要称一次 师:称1次可能会出现几种情况? 生:两种,平衡或不平衡 师:不论天平平衡或不平衡,只需称1次就能找出次品。 师:咱们一起来体验一下他的称法,伸出手,架起天平,任选两瓶
9、放在天平两端,如果天平不平衡,那么次品在?如果天平平衡次品在? 师:称1次能保证找到次品吗? 生:能。.。.。. 师:大家观察次品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师:就是说次品不在天平上就在。 生:天平外 师:那么次品一定是我们用天平称出来的吗? 生:不是。 师:从表面上看,咱们比较的是天平上的两份,但加以科学推理咱同时比较的其实是三份。这里有几个位置可以利用? 师:多好的方法,咱们用数学的方式记录下来,同学们呢仔细看,对照流程图再把方法说一说。 (二)探究8 师:咱们用天平称的方法一次就从三个产品中找到了次品,那数量增加到8个呢?请看屏幕。 师:出示例题2:8个零件里有1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假如
10、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能保证能找出次品? ?- 师: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 生:次品重一些,下降的就是次品 师:问题是什么呢? 生:至少称几次能保证能找出次品? 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保证找出次品的最少次数 师:大家先猜一猜,从8个当中找次品,需要几次? 生:3、4、 师:到底需要多少次呢?看到桌子上的教具了么?我们实验一下不就知道了么? 师:请看提示(学生小组合作)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找到的方法,谁先来展示?(站在侧面,让大家看到你的想法) 生:小组一我们分成了8份,1,1,1,1,1,1,1,1,。需要4次 师:看到他的方法,你想说点什么? 师:刚才这位同学的称法中,有可能一次就找
11、到次品,还要不要继续称下去? 生:要,因为称一次就找到次品的概率不大,太幸运了,这种方式不能保证找出次品。 师:当我们选择一种方法分析问题时,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要全面考虑,做最坏打算,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找到次品(板书:保证) 有没有更少的称法? 生:小组二,我们分成了2,2,2,2共4份。需要3次 生:小组三4,4两份,需要3次生:小组四3,3,2,3份,需要2次。 师:还有更少的方案吗? 生:没有了 师:观察一下,最佳方案是? 生:第四种 师:四种方法,都能保证找到次品,发现没有?各组找次品时物品分法不同,保证找出次品的次数也就不一样,你认为保证着地次品的次数跟什么有关?生:跟物品的分法有关 师
12、:那到底怎么分,既能找出次品,用天平称的次数又最少呢? 生:回答。.。.。. 师:再看最佳方案,三份的个数不同,难道跟分成三份有关? 师:是不是和分成三组有关系呢? (三)探究9 师:咱们再找个数字分成三份试试怎么样? 这次我们不摆学具,把天平移到脑海里,快速想像,推理,找出方案,从9个零件中里找出一个重一些的次品,至少几次保证找到? 小组交流学习并汇报。 生:我这种称法是把球分成了(4、4、1)这样的3份来称,需要称3次才能找出次品。天平的两边各放4个,如果天平平衡,天平外的那个球就是次品;如果天平不平衡,接下来就在天平下沉一边的4个里面找,4个就还要称2次,共3次。 生2:我这种称法是把球
13、分成了(3、3、3)这样的3份来称,只需要称2次就能找出次品。天平的两边各放3个,不管天平平衡与不平衡,接下来都在3个里面找,3个就还要称1次,共2次生3:我这种称法是把球分成了2、2、5这样的3份来称,需要称3次才能找出次品。天平的两边各放2个,如果天平平衡,接下来就在剩下的5个里面找,还要称2次,共3次。学生边汇报教师边填表。 师:观察这三种方法,你发现了什么? 师:哪种方法更快? 生:第二种。 师:这就是9个里找次品的最佳方案, (四)对比分析,总结规律 师:我们把三种最佳方案整理到屏幕上,大家观察,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生:分成三份,平均分 师:共同点都是分成三份,8能平均分吗?不能平均
14、分时又是怎么分的? 生:尽量平均分,差距最小是1. 师:你们太了不起了,通过刚才的实验、讨论、交流,不仅解决了问题,而且发现了找次品分组的秘密和规律。那就是:分成三份,尽量平均分。 师:同学们,我们通过大胆猜测,实践验证,细心推理,对比归纳,找到了找次品的规律-分成3份,尽量平均分。 原来数学这么有趣,在短短时间里就得出了找次品的规律,你们太了不起了,掌声送给自己。 四、巩固练习验证规律 你们有信心用刚才发现的规律去解决一些问题吗? 1、探究10和11验证规律 2、有27瓶水其中一瓶是盐水,比其他的水重一些,至少称几次 能保证找出这瓶盐水?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汇报。 五、课堂总结,内化新知 这
15、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找次品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通过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又可以体现数据变化趋势的特点。 2. 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能根据统计表所给的数据绘制完成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折线统计对数据进简单地分析 并能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根据折线统计图数据变化的趋势,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优势。,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根据统计表所给的数据正确地完成折线统计图。 2、学会用折线统计图来分析问题,预测
16、事情的发展趋势,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小组合作交流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设疑自探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交流:同学们,你们喜欢机器人吗?下面是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 2.分析统计图。 思考:从这张统计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自由发言,读懂条形统计图。 3.揭示课题。 师:为了便于分析,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出示折线统计图。(课件出示统计图)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二)解疑合探 1.初步感知 师:刚才,我们在条形统计图中了解的信息在这张折线统计图上都能找到吗?
17、 学生观察统计图,指名说一说。 问:20_年有多少支队伍参赛?谁来指一指? 生:边指边答20_年489支。 追问:489在哪? 生:在20_年这一列和横着的489这个数据的交点。 2.揭示课题。 师:为了便于分析,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出示折线统计图。(课件出示统计图)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思考所有的信息都找到了,那他们为什么还要制成这样的折线统计图呢? 3.深入探究。 学生观察折线统计图,独立思考教材中提出的2个问题。 小组交流。 全班讨论、交流:你是是怎样看出来的?怎样想的? 4.读懂图意。 谈话:看来折线统计图的用途真不小!你能看懂这个折线统计图吗? 请同学
18、们先与同桌互相说一说,折线统计图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它是怎样表示数据信息的? 学生活动,教师组织全班交流。 提问:表示20_年参赛队的点在哪里?这一年有多少支参赛队?20_年呢? 5.数据分析。 谈话: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自己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 出示问题: (1) 多长时间记录一次数据的? (2) 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多?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少? (3)参赛的队伍上升得最快的是哪一年到哪一年?下降得最快呢? 全班交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看的,怎么想的。 (三)、质疑再探 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思考:那么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相比,哪个能更清楚地看出参赛队伍的变化情况呢?为
19、什么?师:你有什么感想? (四)、拓展延伸 1. 妈妈记录了陈东010岁的身高,根据下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出示统计图(没有描点),教师示范前两个点的画法。 学生尝试画图,并组织交流(让学生说一说制作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些什么)。 提问:从这幅图中知道了什么? 提问:从图上看,陈东的身高有变化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追问:为什么身高长的速度越来越慢? (五)、课堂小结 人们在表示这些数据时可以选用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 不仅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找次品的教案篇4 1.由几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立体图形,从同一个方向观察,看到的图形可能是相
20、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2.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立体图形,有多种摆法。 作业: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题。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 第二课时:从多个角度观察立体图形 教学内容:教材p例1、例2及练习一第、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根据图形推测拼搭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化问题。让学生自己拼摆,得出结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及探求数学知识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物体的能力,通过思考和分析,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情况。 教学重点:经历观察过程,根据从正面、上面
21、和左面看到的物体的三视图,推测出小正方体的拼搭方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与直观演示法。 教学准备:若干个小正方体、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根据从某个角度观察得到的平面图形,拼搭出立体图形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再来研究怎样根据从多个角度观察得到的三视图来拼搭立体图形。 教师出示从正面观察某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如 。 请同学们猜一猜,它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并说明理由。 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有的说是2个,有的说3个 师:看来要了解物体的真面目只看一面是不够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根据三视图摆立体图形。
22、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投影出示例2。 2.分小组探究。 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准备若干个小正方体木块。 师:现在每个小组都有若干个小正方体木块,请你们自主探究一下,怎样拼搭,能拼搭成符合兰兰看到的三视图的立体图形,看一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并说一说是怎样摆的。 学生分组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3.探究结果汇报。 我们拼搭的图形为 。因为兰兰从正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和从左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都是由2个小正方形组成的长方形,因此说明这个立体图形只有一层,并且它的前面是2个小正方体,它的左面也是2个小正方体。而从上面看是两排,它的前排是2个小正方体,第二排是一个小正方体并且应该在左边,因此我们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次品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