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11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11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11篇).docx(7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该文本为Word版,下载可编辑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11篇) 工作计划是完成工作任务的重要保障。不会制作计划,在工作上就更加束手无策了。下面是我整理的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11篇),供您阅读,参考。希望您能有所收获!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篇1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公民的身份从何而来以及什么是国籍。 认识居民身份证并懂得它的作用和重要性。 2.能力目标 培养树立学生的公民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能维护中国公民的形象。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教学难点:懂得宪法和普通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树立宪法意识。 教学过
2、程: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 (1)课件展示不同身份人群的图片。 (2)谈一谈你是怎么理解中国人,美国人等不同身份的。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的第一课公民意味着什么。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 (1)知道公民的身份从何而来以及什么是国籍。 (2)认识居民身份证并懂得它的作用和重要性。 3、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精讲点拨。 1、课件出示第23页的知识窗。 交流:你知道国籍是什么?它是怎么获得的? 2、认识身份证。 同学们,在
3、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个小卡片,它能代表我们的身份,那就是身份证。 先说一说身份证是什么样子的?居民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印有哪些信息?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是什么。公民身份证号码 了解身份证号码的不同含义。 公民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第1-6位是地址码,7-14位为出生日期码,15-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如果校验码为10,则用x代替。 公民身份证的有效期。(课件出示课本25页相关链接) 身份证用处知多少? 住酒店办理住宿登记,机场办理登机手续,在邮局邮寄物品 在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 板书设计 做合格公民,树立良好形象 宪法是根本法 学
4、习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益,懂得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的特别需要,感受法律保护对未成年人的意义。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法律来积极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法律的保护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依法保护我的正当权利。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利,当公民权利受到侵犯时,应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教学难点: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特别需要。 教学过程-: 一、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知识: 1、出示图片:打击犯罪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
5、法必究。 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依法行政。 2、依法治国首先应该依据哪部法律? 学生回答(略)。 3、教师归纳: 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二、出示图片:宪法 因为宪法规定了我们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等根本问题。 学生齐读教材中关于宪法第一条第一、第二款规定。 教师:你还知道其他根本问题的相关内容吗? 1、活动一:知识抢答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什么?(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
6、制经济共同发展。) (4)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的权利;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利。) (5)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其它:公民有劳动的义务;有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6)国家的标志是什么?(国旗、国徽、国歌。)
7、 2、教师作好各组抢答结果记录。 建国以来,我国先后颁布过四部宪法,1982年宪法是现行宪法,曾做过四次修订。它由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四章构成。 板书设计 树立宪法意识,知法懂法不犯法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益,懂得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的特别需要,感受法律保护对未成年人的意义。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法律来积极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法律的保护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依法保护我的正当权利。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利,当公民权利受
8、到侵犯时,应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教学难点: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特别需要。 教学方法:自主预习,情景体验,分组探究,交流展示,归纳提升,达标测试。 教法 提问法,讲解法,讨论法 学法 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教具及学具准备 小品表演、案例搜集、了解有关法律的一些规定。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与设计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渴望平静、和和美美的生活,但社会生活并非如此。请欣赏同学给我们带来的小品表演。 小品表演:学生表演引言中的汪菁、杨依、王浩权利被侵害的三个片段。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呢?面对这些情形,你觉得是继续忍受还是可以想别的办法解决呢? 学生讨
9、论,分别发表意见,说出多种解决方案,如通过新闻媒体披露,运用社会舆论的压力解决;推举代表与对方交涉,协商解决;到政府的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把对方告上法庭,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生活中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运用法律来积极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利,法律保护就在我们身边。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第五单元第一节“生活中的法律保护” 二、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益,懂得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2)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成长的特别需要,感受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意义。 三、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本堂课的主要知识点: (1)如何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利? (2)说
10、说我们在家中、在学校、在社会中所享有的一些权利? (3)为什么我们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需要国家法律的特殊保护? (4)有哪些保护未成年人正当权利的专门法律? 学生边看书,边把问题批在相关课文的上面,并将答案打记出来。 交流自主学习的结果。 四、分组探究、展示交流: (一)你说我说大家说:除了课文中提到的几种权利,你还知道我们享有哪些权利? 学生分组探究,代表发言交流探究成果。 教师指导: 1.政治权利: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政治自由;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等。 2.人身权利:人身自由权、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荣誉权、名誉权、隐私权等。 3.财产权利:个人财产所有权、财产继承权等
11、。 4.受教育权。 5.司法保护权。 (二)根据引言部分所说的汪菁、杨依、王浩的情况,你认为他们分别可以怎样依法维权? 学生分组探究,代表发言交流探究成果。 教师指导:利用法律来进行维权主要依靠法律手段,通过执法机关来进行维权行动。 (1)、汪菁案例解决的途径:上诉到工商部门、城管部门等,由他们出面进行依法取缔;去法院起诉,要求停止侵害,进行赔偿。 (2)、杨依维权的途径:反映到卫生防疫部门,依法处罚小饭店;上诉到法院要求民事赔偿等。 (3)、王浩可以拨打110报警,由公安部门配合抓获敲诈者。 (三)作为未成年人,一般会有哪些不法侵害发生?把你知道的案例与大家分享。 学生分组探究,代表发言交流
12、探究成果。 未成年人的侵害有来自社会的,还有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如: 1.被社会青年敲诈勒索。 2.被流氓或坏人殴打。 3.被人拉拢看黄色书刊、录像等。 4.被坏人抢夺钱财或被骗钱财。 5.被家长或学校老师殴打、体罚。 6.雇佣童工。 7.有些娱乐场所、网吧引诱未成年人进入等。 8.有些厂家、商家销售不合格食品. (四)你认为应如何防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事情发生? 学生分组探究,代表发言交流探究成果。 1.全社会共同参与,齐心协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2.加强管理,加强理想、道德、法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素质,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 3.注重修养,善于
13、引导,家庭和学校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学习环境。 (五)阅读课文中提供的少年犯罪的案例,谈谈怎样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学生分组探究,代表发言交流探究成果。 教师指导: 1.全社会共同参与,齐心协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2.加强管理,加强理想、道德、法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素质,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 3.注重修养,善于引导,家庭和学校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学习环境。 板书设计 认识法律,懂法知法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篇2 一、指导思想 1.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
14、,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2.依据经开区工作布置,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思品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大学科科研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 二、任务与目标 1.端正思想,加强认识,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新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的质量。 2.各位教师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现行的教材为依据,完成各年级的教学任务及教学内容。 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由教材中的事例、道理来规范学生。能联系周围,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4
15、.配合学校教导处及其他教研工作,搞好本教研组的工作。 5.加强教师的业务素质及能力的提高培训。做好本学期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强业务学习,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 1.加强对学习内容的规划,精心安排系列学习内容。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同志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采用理论讲座、教学沙龙、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加强理论学习,提高道教师的综合素养,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同时认真参加新教材培训与研究。 2.精心组织各种学习培训活动。针对课程建设中的核心问题,组织开展专题学术沙龙,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为教师交流教育教学改革的心得、体会、问题、困惑提供平台,促进教学素养
16、的共同提高。 (二)加强课程管理,推动课程的健康发展。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要求教师认真学习常州市学科教学建议,引导教师严格落实和执行国家的课程计划,并通过加强课程管理,杜绝违规行为。 2.加强教研组建设。稳定兼职教师队伍,提高兼职教师业务水平。定期开展集体备课、相互听课、教学研讨等活动,努力提高学科组建设能力。要针对道德与法治教材修订的实际,科学设计学科过程性研修方案,采取多种方式引导教师加深对课程标准和教材有关内容的理解,提升教师开发教材及课程资源的能力。 (三)加强教学研究,提升课程的实施水平。 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研究。 加强新教材的教学研究,进一步转变课堂教学方
17、式和学习方式,同时探索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学校德育活动等方面的统整,进一步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进一步体现本课程的生活性、主体性、实践性和养成性。进一步加强法治教育项目研究,探索法治教育的本土化、特色化、校本化发展,加强对法治教育的过程性管理,加大法治教育推进力度。 四、活动安排 九月份 1.拟定教研组工作计划 2.参加新教材培训、法制教育培训; 3.公开课申报 十月份 1.组织观看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进行讨论。 2.年会论文评比; 十一月份 1.法制教育优秀案例评比 2.学生小论文评比; 十二月份 宪法教育活动暨法治教育颁奖 一月份 本学期工作总结。 六年级道德与法
18、治教学工作计划篇3 一、指导思想 1、本学期道德与法治教研工作将坚持“立德树人”,贯彻“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持续改进教学行为。 2、结合学校育人目标,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贯彻落实学科教学建议,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结合本学科特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升教师专业发展。 二、主要工作 1、基于课程标准,规范教学管理。认真执行学校课程计划,加强教育教学管理,规范道法课程教学工作,努力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 2、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和课堂教学,开展德育教育和劳育教育,坚持“五育并举”。深入课堂、潜心研究是教研立足学科的根本
19、,促进教学与评价的融合,明确以评促教,促进学生“五育”全面发展。 3、20_年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在市教委教研室领导下,以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课程为切入点,增强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以统编教材实施为契机,学习道德与法治基本教学要求,备课规范化,期末整理成档形成校本化备课。 4、继续推进开展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与学习方式变革试验项目的研究,积极探索课程评价,以学科项目推进为抓手,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不断扩大骨干教师队伍。 三、具体措施 (一)基于课程标准,规范教学管理 道德与法治学科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全面把握教学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20、,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根据课程性质,从教学内容的开发、教学方式的运用和教学评价的选择等方面探索课程的新天地。 根据区教研室和学校要求,进一步规范教研组活动,优化教研制度,除时间、数量上保证外,应注重活动质量和实效。积极创设教研氛围,开展说课、研课、新课程知识竞赛等活动,也可以采取主题研讨等形式加强学习,在反思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联系生活,以评促教,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儿童生活的综合性决定了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教材提供的范例,积极开发综合的教学内容,注重与学生生活和本学科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消除学科
21、界限,与其他学科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尽可能使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采取丰富的、直观的、灵活的、开放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大量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促进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活动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与其他教育活动,如少先队活动、班队活动、仪式教育、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教育效益化。 教学评价要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德智体美劳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的评价。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评价方式
22、方法。明确以评促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以统编教材为契机,转变教学方式 随着道德与法治新课程的实施,对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本学期,一至五年级全面使用道德与法治教材,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也可以将校本课程中的相关内容带进课堂。执教广大教师应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建立开放的课程视角,实施开放的课堂教学,切实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学期,教研组将组织教师学习道德与法治教学基本要求,加强统编备课规范化,期末整理成档形成校本化备课。 (四)加强校本培训与研究,不断壮大骨干教师队伍 1.加强校本培训与研究 积极开展相应的校本培训,对本课程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道德 法治 教学工作 计划 1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