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数学教案【9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二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数学教案【9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数学教案【9篇】.docx(5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该文本为Word版,下载可编辑二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数学教案【9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这次白话文为您整理了二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数学教案【最新9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一 教学目的: 1能灵活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整百、整千的加减法的口算。 2通过自己探索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难点:整百、整千的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学生汇报课前
2、收集资料的情况。将部分数据板书。 2、观察这些数据的特点,说说数的组成。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9 (1)刚才大家收集了许多生活中的整百、整千的数,小强也收集了两个数据。张爷爷家新买了一台彩电1000元和一台电冰箱2000元,请同学们帮他算一算,一共花了多少元?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计算。 (3)学生介绍自己的算法。归纳几种不同的算法,比较方法的优劣,让学生挑选适合自己的方法。 2、教学例10 (1)出示学校图书馆书籍的部分数据,让学生出一个加法或一个减法问题。 文艺书籍:50种 科学书籍:80种 学习参考书籍:130种 (2)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口算回答,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3、。 (3)比较这组数与例9的数据在口算时的不同 (4)进一步口算:900+600 1500600 三、联系实际应用 1、让同学选择课前收集的数据互相提出用加法或减法的口算问题。 2、挑战赛 “做一做”1 3、捉鼠比赛。练习十七第一题。 4、让学生谈谈本节课学习收获。 四、作业:“做一做”2 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二 数与代数结合分物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在生活中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有时会有余数,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并能解决生活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到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能根据这些运算顺序计算有关问题,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结合实例,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比“百”大的数,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使学生体验到“一千、一万”有多大,并能结合实际,对万一内的数进行估计;了解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万以内的数的数进行表达交流,会用词语或符号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空间与图形借助实践活动,认识八个方向;给定一定方向,能辨别其余七个方向,能运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位子;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
5、向和途径的地方。 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际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1千米”“1分米”“1毫米”;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能估侧一些物体的长度。 通过生活情境认识角,能认识直角、锐角、钝角;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 统计与概率 经历简单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 会读统计图表,会在方格纸上绘制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一个单位);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作出一些简单的预测。 实践活动 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除法单元教学目标经历
6、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应用。 体验除法竖式抽象的过程,能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教学目标 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通过实际操作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并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提高学生分析观察、推理、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教具:苹果实物、盘子、课件。 学具:小圆片。 切入举偶谈话引入。 星星幼儿园又到分水果的时间了,猜一猜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水果?看来大家想吃的水果特别多。不过,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水果苹果。谁来数
7、一数这里有多少个苹果?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三 教学内容 : 教科书第383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角”“边”“顶点”“直角”的认识,熟悉比较角的大小。力求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大小的比较。 2、 新课的导入。在比较中提示一种角比直角大,还有一种角比直角小,从而揭示出锐角和钝角的概念。力求以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导思想。在运用板书画一画,学生读一读的方法加深对锐角和钝角的认识、理解。 3、 实践练习,注重学生知识的的形成过程,从判断推理、寻找发现、到小组合作的画一画、拼一拼、折一折的实践练习,在充分展示学生个体的优势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
8、在合作的过程中考察学生任务、时间的合理统筹。 4、 整个过程体现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究的乐趣。充分体现生活数学、快乐数学。 教学重点: 1、认识锐角和钝角,并理解与直角的关系。 2、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动手折叠或正确的画出锐角和钝角。 3、围绕生活,通过比赛的方式,巩固理解锐角和钝角。 教具准备:三角尺,纸张 学具准备:学生三角尺,纸张 教学过程: 一、引导入课,复习旧知。 1、复习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关于角的知识。 出示角。根据图例回答这是一个( 角 ) 角是怎么组成?请你在图上填出“边”“顶点”“边” 出示直角。这是一个什么?(直角) 除了这些,你还知道了哪些知识?小组讨论汇报
9、2、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两组:一组是移动后完全重合,即相等;一组是移动后不能完全重合,即不等。(第二组可请学生指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3、比较锐角和钝角的大小(注意,此处不揭示出两个角的概念,只当作两个普通的角出现)。采用借助直角的方法完成比较。 1、出示上海杨浦大桥的情境图,请大家认真观察,在这幅图中,你们能找出角吗?指一指它在什么地方? 2、采用回忆的方式,进一步的加深对新知的认识理解。并进行板书。 、一个是锐角,一个是钝角。(板书“锐角”和“钝角”) 、说一说锐角与直角的关系。(在锐角的下方板书“比直角小”);在回忆钝角与直角的关系。(在钝角的下方板书“比直角大”) 、按照学过的方法请
10、学生分别在“锐角”和“钝角”字样上方板演两个直角。 、根据概念用不同色彩的笔在一个直角上画出锐角,在另一个直角上画出钝角。以加深对锐角和钝角的理解。 、读一读,加深记忆。并在练习本上分别画一个锐角和钝角,教师巡视。 、抢答。教师根据锐角和钝角概念的不同说法进行提问。活跃课堂气氛。 例:A、锐角比直角( ) B、比直角大的是( ) 三、巩固实践阶段,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实行小组活动教学,在合作中完成。 1、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1) 请大家用事先准备好的纸片折出一个直角。 (2) 请在大家再折出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3) 请大家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出一个锐角、一个钝角和一个直角。 2、自由活动
11、:找一找! 老师带我你们去小海龟的家。瞧!小海龟的家都是由我们学习过的图形组成的,有锐角,钝角,还有直角。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哪些角是直角?哪些角是锐角?哪些角是钝角?并说出原因。 四、总结,深化阶段。 、小组内讲解什么样的角是锐角?什么样角是钝角? 、体会,在我们做早操时,经常有两臂的运动,想一想,两臂伸展到什么程度时是锐角,什么程度时是钝角,什么时候又是直角。 五、课堂练习作业p39第1、2、3题,小组校对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四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第四册第687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 2、使学生知
12、道角有大小,会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角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 1、认识角。 2、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1、能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 2、会比较角的大小。 学具教具准备: 钉板、皮筋、彩纸、硬纸条、折扇、剪刀、三角板、钟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再过几天就是小明的生日了。星期天,小红和小华相约在一起做一些漂亮的手工作品送给小明作生日礼物。瞧,他们做得多认真啊!(出示主题图) 桌面上有很多物品,仔细看,这些物品上有没有我们以前认识过的图
13、形啊? (闹钟的面是圆形、纸工袋的面是长方形) 这些物品中还藏着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同学们想不想认识它?(出示剪刀、三角板、闹钟图) 评:教师创设小明过生日这一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新课,使学生感到亲切、有趣。 在观察各种实物图形的基础上 ,教师的一句简短的问话“这些物品中还藏着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同学们想不想认识它?”激起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 二、联系生活,探索新知。 (一)角的特征 1、认识角。 到底新朋友藏在哪儿呢?(拿出剪刀,开、合)剪刀的开口就形成了一个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角。(电脑闪现) 三角形纸上也有角。(拿出三角形纸指)三角形的这里也是一个角。(电脑闪现) 剪刀
14、、三角形纸上都能找到角,那么钟面上哪儿能找到角呢?(拿出实物钟,转动指针)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也能形成一个角。(电脑闪现) 我们一起来看这三个角。(电脑演示从实物中抽象) 仔细观察:这三个角有什么特点呢?(相交于一点,两条边都是直的) 小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通过拨一拨,数一数以及数学活动,激发学生读数,写数的兴趣。 2、通过本节课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书的顺序,会数会读万以内的数。 教学准备: 计数器、学具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拨一拨、数一数、说一说读数和写数时要注意些什么 二、认一认 拨一拨 看书24页 了解算盘的历史
15、 结构进一步理解数位顺序 三、练一练 1、完成书25页第2题 (1)同桌合作 一个同学拨,一个同学读 (2)各自填写书上的空白 (3)学生完成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 人文精神 (4)学生上台板演。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做 2、试一试 (1)看一看书上的内容,说一说对2128的理解 (2)还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吗? (3)交流千位上的2 和十位上2个表示什么意思 (4)仿照举例说一说 3、完成书25页1题 4、做数学游戏:谁的第一 (1)学生看图 说说看到了什么,得到什么信息 (2)怎样算出机灵狗得了多少分 (3)同样的方法计算淘气的了多少分 (4)说说谁的第一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16、 五、随堂作业 1、从九百八十,一十一十地数,数到一千零五十 2、从一千零二,一个一个地往回数,数到九百九十六 板书设计: 2128=20xx+100+20+8 计数器表示 方块表示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知余数在生活中的灵活应用,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是在学生已学习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定位的。结合学生熟悉的划船情境,让学生在解
17、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最多与至少的含义,运用所学的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选择进一法或舍余法确定问题的结果,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感知余数在生活中的灵活应用。 教学重点: 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对余数进行合理取舍。 教学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设疑自探 (一)交流:用最多和至少说一句话。 (二)复习导入 1复习有余数的除法。 口算教材第69页第3题。 2汇报交流,以旧引新。(板书课题) 二、解疑合探 (一)提出问题,理解题意。 1课件出示例5 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
18、条船? 2审题交流 (1)你知道了什么? (2)每条船最多坐4人什么意思? (3)至少要租多少条船什么意思?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学生尝试解题,教师巡视指导。 2多种方式感受进一法。 (1)画图表示 (2)数字表示:4,4,4,4,4,2,要租5+1=6(条)船。 (3)列式表示:224=5(条)2(人) 还多出的2人,应该再租一条船,共要租5+1=6(条)船。 3比较辨析,理解进一法。 (1)讨论辨析,明确进一法。 有些同学认为租5条船就够了,你怎么想? 余下来的2人怎么安排? (2)比较优化,掌握列式表示法。 (三)检验结果,梳理强化。 1回顾反思:他们至少需要6条船,解答正确吗?
19、 2乘法验证:5条船最多只能坐20人,所以要坐22人至少要6条船。 三、质疑再探 师生总结:这节课你有收获吗? 余数在生活中真是太调皮了,有时候需要加1,有时候需要舍掉,一不小心就会出错。在今后的学习中、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有余数的问题,只要同学们认真审题,静心思考,根据实际情况对余数进行合理的取舍,就能成为余数的好朋友。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运用拓展 (一)基本练习(第67页做一做的第1题) 1审题,理解题意。 2思考,独立解答。 3质疑:结果为什么要加1? (二)变式练习( 教材第67页做一做的第2题 ) 1小丽有10元钱,买3元一个的面包,最多能买几个? (1)弄清题意。 (2)独立
20、解答。 (3)讨论交流,理解舍余法 思考:余下的1元,还够再买一个面包吗? 2用这些钱能买几个4元的面包?说说理由。 (三)综合练习(教材第70页练习十五的第8题) 学生独立审题思考解答后,汇报交流,引导学生综合考虑3种花的情况,以束数最少的花为标准确定。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七 教材分析 教材先通过向学生介绍熟悉的体育场的容量,从而引出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与心理发展规律,按从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创设了一幅幅现实的、有数学意义的画面,让学生认识千、万,知道万位,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法,而且懂得对于较大的数,可以一百一百或一千一千地数,它不仅是进行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在实
21、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更大的计数单位的教学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掌握了百以内的计数单位名称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够明确“满十进一”的计数方法,并能体会数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本学期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为学生学习多位数的认识打好基础。在整数的认识过程中,本单元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是进行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对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为万以内的数需要大量关于数的认识的直接经验,而二年级学生的经验有限,尤其对万以内数的组成和计数单位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9篇 年级 学人 下册 数学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