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怀古》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赤壁怀古》教学设计.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赤壁怀古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赤壁怀古教学设计1 一、学习目标: 1、理解词中写景、怀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2、比较阅读:赤壁赋和赤壁怀古 3、体会含蓄深刻的情感,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二、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授课形式:多媒体 四、导入:猜谜语:猜猜他是谁? 贬到杭州时,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 贬到黄州时,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贬
2、到惠州时,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贬到儋dn州时,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 (明确:苏轼) 那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另外一篇名篇赤壁怀古 五、解题: 念奴娇词牌名 赤壁怀古标题,蕴含写作内容 怀古咏史怀古,借对史事的评论,对古迹的观赏来抒发自己的抱负。 六、走进 苏轼(1037-1101),_文学家、书画家。字_,号_。一生宦海沉浮,诗与_并称“苏黄”,词与_并称“苏辛”,散文与_并称“欧苏”,_之一。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与其父_、其弟_并称“三苏”。就个人创作成就而言,许多人认为苏轼堪称“”。 七、背景介绍 1079年,苏轼因“乌
3、台诗案”而被捕下狱,自被捕到结案,历时五个月,不论在朝在野,政见同与不同,营救者络绎不绝,最后,宋神宗才决定不杀苏轼,而以贬谪苏轼到黄州做团练副使了事。1082年,苏轼47岁,在心情极其复杂的情况下,他游赤壁时写下了这首词。 八、诵读,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诵读。 2、学生个别诵读。 九、赏析上阙:写景 1、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赤壁景观:大江、故垒、赤壁、乱石、惊涛、千堆雪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中哪几个字用得非常妙,思考为什么极力描绘这些景象? “乱”写出岸边岩石山崖之险怪 “穿”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 “惊”本意为马受惊狂奔,写出了江水的汹涌
4、 “拍”突出了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 “卷”波涛力量之浩大 这三句运用拟人、比喻、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从声音、色彩、姿态、气势等方面描绘赤壁的奇景和长江的气势,也暗写下阕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场面和英雄人物的英姿,表现的豪迈奋发意气,渲染了环境气氛。 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在全词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这两句承上启下。“江山如画”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激情,又由写景过渡到写人,总结上阕,引起下阕。 十、赏析下阙:怀人 1、“一时多少豪杰”,为什么只写周瑜?词中周瑜的形象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词中语句分析概括。 2、词人为什么要写周瑜?塑造青年将领周瑜的形象有什么用意?我们能体会到词
5、人怎样的情怀? 衬托。周瑜的“雄姿英发”与的“早生华发”相互映衬,既显出周瑜的少年得志,建功立业,千古留名,又显出的壮志未酬,英雄末路。 英雄业绩的仰慕;功业未成的感伤;建功立业的渴望。 十一、比较阅读,各抒己志,畅所欲言 比较赤壁怀古与赤壁赋 十二、总结 本词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其“豪放”表现在: 描绘壮丽之景。 刻画豪迈之人。 抒发壮志豪情。 十三、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念奴娇.赤壁怀古 2、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赤壁怀古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诵本词; 2、体会借怀古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抱负; 3、赏析豪放派词气势磅礴的风格。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诵本词,并体会词人借怀古抒发自己
6、壮志未酬的抱负。 教学难点:赏析豪放派词气势磅礴的风格。 课时:一节课 教学方法:朗诵、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一部三国演义,展示了无数的英雄豪杰,当我们回首这些千古英雄时,一定有许多的感慨涌上心头,豪放派词人苏轼在缅怀这些英雄时抒发了怎样的豪情斗志呢?今天,让我们踏着音乐,走进三国,走进赤壁,走进念奴娇 赤壁怀古。(用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的伴奏,作为背景音乐,创设情境) 二、生生对话,了解 1、回忆,指生回忆,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2、简介背景:北宋元丰五年,
7、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游赤鼻矶,作词抒怀。这时苏轼年已四十七,事业无成,政治失意,借怀古以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抱负。(老师总结,点击幻灯片,学生更好地了解的感情) 三、朗诵课文,生生对话 1、欣赏课文朗诵:注意朗诵的语气。(结合视频,配乐朗诵,让学生从视觉、听觉上感受,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2、学生自由朗诵,指三名学生朗诵,后全班齐读。(学生朗诵,配以背景音乐,创设情境,有种美感。) 四、检查预习,疏通词意。(指生说词意,教师总结。) 1、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2、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五、赏析词意,师生对话 (一)朗诵并思考:齐读上阕,思索: 1、在上阕中
8、,看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又由景想到了什么? 2、“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词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二)朗诵下阕,思考问题: 由赤壁的景,忆到了周瑜,那么下阕塑造了周瑜什么样的形象?(儒雅,指挥若定,泰然自得,风流倜傥) 六、合作探究,师生对话 三国时期,人才辈出,可怀想的人物甚多,但苏轼为什么独想起周瑜?(学生讨论,交流意见。用周瑜和苏轼的资料对比,学生理解起来更清晰,更直观。) 周瑜年仅34岁就在赤壁之战中取得胜利,成为英雄,而自己已年将半百,却被贬谪,功业无成,怎能不在感慨中生发仰慕之情呢?这正是一生追求理想的豪迈心情和迫切建功立业思想的表现。苏轼对周瑜“赞扬”
9、的同时慨叹自己。 七、拓展延伸,对话自我 本词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说说其“豪放”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戏曲来体会教师播放京剧版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学生欣赏、思索,指生回答。用歌曲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豪放派词的风格。) 八、课堂小结 全词以江山之胜,英雄之业为题材,以纵横之笔将怀古、咏史、写景、抒情熔为一体,视野开阔,境界宏大,气势磅礴,格调雄浑豪迈,是豪放词的代表。 九、课堂练习 默写句子: 本词的过渡句是 直接写周瑜形象的句子是 十、课后作业: 周瑜是战场上的英雄,“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苏轼是文坛上的英雄,诗词歌赋、书法绘画都有建树头上戴着“豪放派之祖”的桂冠;袁隆平是科学上的英雄,研究
10、成功的杂交水稻解决了数亿人的温饱。你心目中的英雄是怎样的?请以“英雄”为题,写一篇300字的随笔。(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样的人被称为英雄,提升自我。) 赤壁怀古教学设计3 有什么样的教学思想作指导,就有什么样的课堂生活形态。用“践学”思想指导教学,课堂就能真正成为学生实践学的场域。 一、“践学”的内涵 众所周知,体育课不能只是学生用眼看老师或一两个学生做示范动作,自己却始终站在原地、坐在原位“静观其变”。如果那样,还叫体育课吗?体育课是要真正地实践起来的,要运动肢体,活动筋骨,要跑跳投掷,要流汗,要付出体力,付出能量。文化课的学习也是如此!学生要有积极紧张地“动”起来的状态和过程,要将学习活动落实
11、到自己的眼、手、腿、脑、心中去,要从课堂“观摩”老师及个别尖子生说、演、算、投影仪的播放的“观摩者”变成学习的实践者,变成活动的承载者,变成过程的生成者,在课堂这片天地里经历过程,承担生成,完成成长。 同时,真正意义上的课堂学习,还在于除了知识认知这一“冰山一角”(这就是惯常所谓的“学习”),更大、更重要的部分,是潜藏在“水面下”的“实践学习”,也就是真正地对学习进行实践的过程,其目的之一,是为了获得“学习力”和“创造力”。学生知识的组织和转换、学习情感态度的体验累积、学习品质的逐渐“自养”、学习力和创造力的逐步练就以及学习的快乐与生活的幸福,都是在“践行学习”的过程中实现的,同行共生的。 美
12、国M希尔伯曼的一项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并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学生对所教内容的平均回忆率为:教师讲授5;学生阅读10;视听并用20;教师演示30;学生讨论50;学生实践70;学生教别人90。”这已经表明了怎样的课堂结构才是最有效的,怎样的课堂生活才是更有意义的,怎样的课堂教学才真正关注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旧有课堂的价值取向需要提升、结构需要调整,总体上说就是对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讲听”、“灌受”为主体结构的课堂进行改造重置,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实践学”为主体来组织教学结构与活动流程。 二、“践学”的贯彻 课堂“践学”,是科学地实践和体验学习。通过营造氛围、明
13、晰目标、指导学法、兑现行为等手段,以学知识为凭借来达到践行学习、学“学习本身”的目的,以求懂得学习,领悟学习,驾驭学习,强大学习的本领。 (一)课例呈现 我们以念奴娇 赤壁怀古的教学为例。 环节一:吟诵课文,整体感知 1、个体自读小组诵读全班齐读 个别不清楚的,小组成员互帮互助,共同解决。 2、结合诵读感知,说说自己读到了哪些内容? 学生在交流过程中,逐渐明晰: (1)上片主要写赤壁的景色。 (2)下片主要写周瑜的丰功伟绩和词人的感慨。 师:能否用一句话概括? 生:通过对赤壁风景的描写和历史人物(周瑜)的缅怀,抒发了自己壮志未酬、仕途不畅、两鬓发白、无所建树的悲叹和“人生如梦”的感慨。 生:借
14、对古战场的凭吊以及自己与英雄人物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抒写了“超然”的人生态度。 环节二:明确任务,目标导学 师:我们首先初步整体感知了词的基本内容。但对于这首千古名词,决不能仅仅停留在了解基本内容这个层面。我们还需要干什么呢? 生:弄明白是在什么情景下写了这首词。 生:把握在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弄清他的态度究竟是积极还是消极。 生:探讨这首词的特点。 生:赏析所运用的艺术手法。 师:同学们谈得很好。我们归纳一下(老师出示PPT): 环节三:了解,知人论世 师:知人论世是一种重要的诗词鉴赏方法。结合我们对词的内容的初次感受,对于苏轼,你已经知道哪些信息?还想知道哪些信息? 学生各自
15、交流自己心中的苏轼(略)。 同学们的交流涉及苏轼的人生经历、仕途变迁、为官政绩、文坛地位、爱情婚姻、家庭亲情、处事态度、人生观、性格、志趣、才学(文章、诗词、书法、绘画、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 师:好,同学们对苏轼了解不少,说得有根有据,有血有肉。结合本词的学习,还想知道什么? 生: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了这首词? 生:写作意图是什么? 生:是怀古伤今吗?是不是很消极? 师:谁来说说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了这首词,目的是什么? 生: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捕下狱,由于当时他的人缘还不错,营救的人很多,皇帝才决定不杀他,把他从京城贬到了黄州,做了一个毫无实权的团练副使。当是苏轼已经4
16、7岁,心情极其复杂,他游赤壁时写下了这首词。 生: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宋神宗贬到黄州,这是他政治仕途上的一次重大打击。这样的厄运与不幸,他如何面对呢?从他在这里写下的一批作品中,我们读出了他的失意孤独、困惑烦恼,我们更读出了他的超脱旷达、从容淡定。 生:一切文章皆有意图。赤壁怀古的目的就是抒发自己历经人世沧桑后对人生的感慨。 师:知道这些,很好!但还不够。让我们再对本词做一些深入探讨。 环节四:小组合作探究,展示学习成果 1、老师PPT出示几个探究的问题: 这些问题,直冲学习目标,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各小组展开研讨。用关键词表述探究结果,并准备口头分析。 3、各小组到前后黑板板演
17、本组成果(板书关键词句),并作口头阐述。 4、异组点评。不仅点评结果,也点评概括的准确性、思考的角度、书写、口头表达等。老师适时点拨,提炼升华。 同学们对本词的“豪放”表现在哪些方面的探讨,小组展示如下成果: 板演(关键词概括): 描绘壮丽之景 刻画豪迈之人 抒发豪壮之情 揭示通达之理 口头表述,也简洁明快: 景体现为描绘赤壁的壮丽、雄奇、奇特、磅礴。 人体现为刻画周瑜的伟大、英雄、卓越、豪杰、俊贤、非凡。 情体现为抒发自身豪迈、悲壮、超然、慷慨的感情。 理体现为对生命、人生、生活的思考,揭示彻悟、通达、普遍的哲理。 从四个方面来分析“豪放”特色。赢得全班一片掌声。 此时,一同学还生成一个新的
18、问题,将小组探究活动引向深入。 生:是不是只有写这样的景、人、情、理才能体现出“豪放”的特点呢?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大家探讨探讨。 师:(提示)同学们可以把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定风波进行比较阅读。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各小组又展开了合作学习活动。然后,板演展示,口头陈述。 板演: 定风波 事小事(途中遇雨这样的常事) 景常景(打叶雨声、微寒春风、雨后放晴) 人凡人(竹杖芒鞋
19、的自己,雨中狼狈的同行者) 情淡定(雨中吟啸徐行,似觉无风无雨) 理简单(简朴、寻常,豁达态度) 口述: 生:我们把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定风波两相比较,虽内容不同,但同样可以见出的豪放。所以,豪放取决于人的态度、人的胸襟、人的境界,自然不必受制于所写的景物人事是否大气磅礴。豪放,乃旷达超脱的胸襟,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态度。这是一个人的“精神底色”。 他评:(集中大家的观点)板演简洁,很有概括性,阐述到位,表达准确,揭示了本质,很有启发性。 同学们靠自己的力量,拓展了认识,通透了思想。 (二)课例分析 从课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践学”课堂构成环节和运行特点。 1、“践学”
20、课堂的构成环节: (1)自学质疑,践行“独学”。个人自学、独学的行为是其他学习方式存在的基础。独学成“力学”(全力学、尽力学),可以促进整个学程的快节奏,高品质。 (2)讨论领悟,践行“合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对子”间的帮扶、师生间的“点”“化”,这都是“合学”“合作”的重要形式。互相作为资源,互相激发和点拨,共享学习智慧、过程与成果。 (3)展示分享,践行“展学”。学习的策略、过程、程度、困惑、成果等,需要通过说、写、演、述、结等行为展示出来。展示的过程是一个暴露不足、显现疏漏、发现问题、清理错误的过程。经历了“展学”实践,知识与能力的构建会更有效,对学习本身的理解也会更深刻。 (4)
21、检测巩固,践行“活学”。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这是治学之根本。课堂问题解决、课堂检测、课堂展示,学生实践着“活学”。在使用所学过程中,一边验证所学知识的准确性、全面性、效力性,一边验证自己的理解性、趣味性、灵活性和创新性。实践中运用的、验证的、创生的知识和能力,能融进生命,伴随终身。比如,问题的探究与解答,这本身就是对思想方法的正确性、思维的深度精度、表述的准确性的检测,在其中巩固知识和技能。 (5)评价提升,践行“评学”。“评学”是个体或组织学习行为的一部分。跳出课堂看课堂、跳出学习看学习,跳出过程看过程,跳出自己看自己,这是教学领域的一种高境界。在自评、互评、师评过程中,明晰优劣得失、实现提
22、炼升华。个体在这个“登高回望”、整体审视的过程中实现醒悟、领悟、顿悟,提高学习的“元认知”能力。 2、“践学”课堂的运行特点: 第一,教学主体过程,是由学生通过“践学”共同生成的。学生参与了活动,承担了任务,催生了需求,展示了成果,并从中体验和领悟了学习的方式方法。 第二,课堂上,学生组织结构发生了变化,由个体变成了小组,由“单兵作战”变成“小组行动”,学生全卷入,全裹挟,课堂“乱”(活)起来,形成“一窝蜂”般地学习态势,打破了原有课堂的“井然有序”。 第三,学生组织结构的变化,对教学方式变化产生了“倒推力”,课堂话语权、评价权、沟通权、展示权还给了学生,学生成为自主、合作学习的真正主人,自主
23、、合作、探究方式成为本体,而不仅仅是过程中的点缀。 第四,老师“退后”,其功能不再是灌输,不再是结论的说教,而是顺势而串,顺势而导,顺势而化,顺势而评。 第五,“关键词(板演)+分析(口述)”的成果展示形式成为基本态,这可以有效训练学生的言语技能,提高规范表达能力和语文应试能力。 三、“践学”课堂的比较优势 从教学的主要环节来看,“践学”课堂与旧有课堂相比,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比如,在了解认识作家、掌握创作背景方面,处理方式更能体现以生为本、追求实效。 原有教学,一般采用老师出示作家作品、创作背景,无论学生知道不知道、知道多少,都让学生一读(单人读或齐读)了之。 践学课堂,则调动学生已知,各
24、自分享自己原来知道的信息,现在还想知道哪些信息,让学生自己与自己有一个对话,明白“新增点”。并能并根据课题所需,从资料中侧重关注某一方面的经历或思想,明确“观察点”和“利用点”,把认识与词作的鉴赏紧密结合。这就是一个实践学习、学学习的过程。 再如,展示后的点评,采用异组点评方式,改变了老师掌控评判权的弊端。 某一小组板演、口述成果后,由其他小组成员来根据板演的关键词核心句进行判断、分析、点评。这样做,一方面防止了小组只关注和讨论自己组的问题,而不去管其他的问题的现象,促进各小组研究每一个问题,并要有自己的思考和结果。另一方面,促进小组与小组间、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沟通、交流。特别是存在分歧的地方
25、,双方可以补充陈述本组的理由和思考过程,展开辩论,其它组的同学也可参与其中,亮出自己的看法,进行思想碰撞。而最重要的还在于,通过点评、纠正、补充,形成了多生多生之间对话,多生教师之间的对话,多出了若干关注学习行为和结果的角度,并让学生体验评价,提高评价能力,教学意义和价值自然扩大了。 在其他诸多方面,“践学”课堂都体现出与旧有课堂相比较的优势。 与他人不关联,错读误读自己难以分辨,得不到及时纠正。 在自读基础上增加小组读(或接读、或轮读、或分角色读) 互为听众,出现错读误读、疑难之处,组员间可以及时辨析纠正,保证实效。 面对问题 自己思考,或同桌之间做点交流 相对封闭,信息量也不丰富,往往认识
26、不深入,不充分。 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小组成员间交流讨论,甚至辩论争论。 相对开放,参与面广,多向交流,看问题的角度、方法多元。眼界会拓宽,认识能丰富。 解决问题 老师抽单个学生回答 学生被动,师生单向对话,其他学生推脱责任,容易游离。老师掌握评价权(虽有时也让同学评价一下,但往往是点缀)。 小组先形成共识或产生分歧,推荐发言人陈述,其他成员补充。或各小组齐动,进行板演。 小组行动,比较主动;参与面广,互相带动;集体智慧,互学互补。 课堂展示 以单个学生口头表达为主 展示的往往是结果、结论;生成的教学资源有限。 展示方式多种(口述、板演、小组作品呈现、小组表演、过程再现、情景模拟等) 展示的不
27、单是结果,还有方法、过程,不同的看法,组员的争论、分歧,行动表现、参与态度、合作状态等。可以生成丰富的教学资源。 课堂形态 学生以“坐学”为主,有时扭转身子与同桌、前后有些简单交流。 老师固守讲台,实施“讲问评”,课堂结构僵化,气氛沉闷,学生学得消极、辛苦。 学生全面“动”起来:或聚在一起讨论,或涌到前后板演,或互相配合表演,或做“老师”拿着粉笔点评。 课堂结构“活泛”,气氛活跃,学生动静结合,学得积极、快乐。老师穿插于学生群体之中,随生动而动,教与学生态化。 总之,原有课堂上,学生总跟在老师后面,被老师教导、控制、管理、要求、禁止,“等靠”“逃避”的心态很突出。课堂相对静态,思维相对封闭,更
28、多体现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质疑问难的可能性小,难得生成教学资源,课堂容易陷入沉闷、陷入老师一言堂的状况。“践学”课堂,学生走到前台,人人能参与、人人能行动,“行动”“作为”的意识浓厚,总是学生在读、在说、在做、在讨论、在交流、在板演、在点评、在活动,学习的实践性、活动性、合作性、体验性比较明显,能力、素质在模式中得到全面关注,特别是情感、态度等内隐型品质得到养成。正因如此,学生的思维容易激活,思维与思维、观点与观点之间容易产生冲突、碰撞,学生活动空间大,课堂相对开放,相对活跃,充满生机,可以很容易地生成教学资源,出现师生、生生群言堂的景象,真正保障教学实效,充分彰显教学价值。 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29、4 教学目的 1了解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入梦”的思想情绪。 2理解赤壁怀古一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了解豪放宋词的风格特点,提高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能力。 难点重点分析 1怎样正确理解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 赤壁怀古融写景、怀古、抒情为一体,从描绘古战场的雄奇景色入手,赞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个人的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结尾处“人生入梦”的感慨是迅速从惆怅失意中排解出来,表达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 2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的苏轼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怎样理解赤壁怀古的艺术特色? 苏轼以诗为词,使词的内容不再拘于传统的离愁别绪,反映较广阔的社会生活,拓
30、宽了词的题材;使词的形式不再为规定的宫调、身律所束缚,一扫词的柔弱气息,开创了豪放词派。苏词气势雄伟,一泻千里,提高了词的意境。赤壁怀古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全词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情容为一体,借咏史抒发积极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 教学设想联系余秋雨的东破突围,引导学生理解分析鉴赏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加强课文背诵,通过读课文、看注解、议特点等方法,提高学生宋词阅读鉴赏能力。 安排一教时 教学步骤与内容 一导入 介绍余秋雨的东破突围,正是由于被贬职,苏东坡突破了小人们的包围,使他真正审视人生的真谛,从而
31、写出了流传千古的旷世杰作前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历来被称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是苏轼被贬到黄州期间所写,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壮志未酬的感慨。 二指导朗读,正音,读出气势。 三研读课文,学生整体把握全词内容 1,大将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分析“大”“淘”-有气势 淘尽风流人物,解释风流人物-无数出色的人才 2可怀人物那么多,为什单单怀念周瑜?捕捉有关描写周瑜的语句,分析周瑜形象 小组讨论 明确:小乔初嫁了-英雄 雄姿英发-有气魄 羽扇纶巾-儒将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大智大勇 是个风流人物 3把周瑜放在怎样的背景下来写? 明确:景色描写中-乱石惊涛浪花 4这个景色有什
32、么特点?如何描写? 明确:气势磅礴 穿空-峻伟 卷千堆-浩大 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的手法 千堆雪比喻巨浪 5为什么把周瑜放到这样一个景色中去? 衬托英雄气概、英雄风采,景和人相得益彰。 6讨论:为什么单单怀周瑜? 参考:建功年龄 苏轼四十多岁团练副使虚职 周瑜二十多岁就被重用 机遇 苏轼遗憾没有碰到这样的机会 周瑜碰到了孙权这样的明君 赤壁之战中主要角色是周瑜 惺惺惜惺惺苏轼:“知音如周瑜。” 怀古的目的是为了抒发感情 7抒发什么感情?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笑什么-多情 多情-多愁善感 愁什么-被排挤不得志仕途不平大志难以实现 感-惆怅失意 8但文章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就不是
33、苏轼了。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明确:人生如梦,自己一生算得了什么,在千古人物都被淘尽的大江之畔,想到的不应该仅仅是自己,而应该是千古不变的江月,就把这杯酒敬给了千古不变的江月。 应该说他能迅速从惆怅失意中解脱出来,表达了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这真叫做人生短暂,江月永恒,壮志难酬,豪情长存。 四总结归纳 主旨:全词由江带出,景、史、情浑然一体,它洋溢着一种缅怀英雄、追求功业、寄情自然的那种豪放激情,三维一体构成了一种心情,这就是词的主旨所在。 五评价赤壁怀古的艺术价值,引导学生进一步体味豪放派词人苏轼词作的整体风格 (余秋雨:没有黄州被贬,一道天光就不能射向天际。) 六拓展加深,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查阅一些资料,思考比较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赤壁怀古的异同,就其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写一篇短评。 板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赤壁奇景穿山势险峻气势拟人 写景咏赤壁拍巨浪惊险声音对偶夸张 大江气势卷江水汹涌色彩比喻 年轻得意英俊潇洒英雄风采 咏史怀周瑜儒将风度非凡胆略 抒情抒己感慨人生如梦壮志未酬第 26 页 共 26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