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和倍数》的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因数和倍数》的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因数和倍数》的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因数和倍数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因数和倍数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初步理解倍数和因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2、使学生依据倍数和因数的含义以及已有的乘法和除法知识,通过尝试和交流等活动,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倍数,找出10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因数。 3、使学生在认识倍数和因数以及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 教学重点: 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2、 一、理解倍数和因数 、用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可以怎样摆? 先独立思考,在同桌交流自己的看法,再集体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相应的拼法,并列式。 2、在43=12中,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3和4都是12的因数。你能照老师的样子试着说一说吗?如果有学生只说倍数和因数,让学生通过争论明白倍数和因数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因此一定要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3、下面这些算式也能用倍数和因数表示吗? 162=85+6=1118-6=12 学生如果有争论,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由。由162=8可以得到28=16,实际上16是2和8的乘积,所以也可以用倍数和因数来表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因数和倍数 因数 倍数 教学 设计 反思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