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科学活动教学设计.docx(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中班科学活动教学设计 中班科学活动教学设计(精选14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中班科学活动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科学活动教学设计 篇1 活动目标: 1、常规训练认规则,培养幼儿的记忆能力。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大学具块一个,自制大单榫、双榫插接棒各一根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方法 幼儿做律动导入。 二、展开方法 (一)认识彩图正方体画面的排列规则 教师在幼儿
2、对三型学具常规训练的基础上,对幼儿进行六型学局的常规训练。幼儿打开 学具时为粉底色常规排列画面。 1、教师用大型学具块进行演示:粉底色朝上,向上翻转一次成为黄底色。告诉幼儿:黄底色,黄底色上是星星画面。要求幼儿将15快学具翻成黄底色。 2、幼儿动手操作,按教师示范的动作双手翻转学具成黄底色。教师巡回,随时知道幼儿双手翻转的协调性。 3、教师对幼儿的操作活动进行评价。 4、幼儿以上方法步骤,教师让幼儿依次翻转成蓝底色、绿底色和粉底色。 5、教师演示:粉底色向左翻转一次成为白底色。告诉幼儿:这是白底色,白底色上是图形画面。要求幼儿将15块学具翻成白底色。 6、幼儿动手操作,按教师示范的动作将学具翻
3、成白底色。教师随时指导。 7、依据以上方法,教师让幼儿将学具翻成橘黄底色。 8、教师对幼儿的操作活动进行评价小结。 (二)识记单榫插接棒 1、教师用大单榫插接棒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单榫棒的特点。要求幼儿拿出红色单榫棒放在桌子上。 2、幼儿动手操作,拿出红色单榫接插棒放在桌子上进行观察,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让幼儿将红插接棒放入格子内。注意每层放三个,没个插接棒的插槽朝上。 4、幼儿动手操作,将红插接棒排放在格子内,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幼儿摆放。 5、依据以上方法步骤,教师分别让幼儿拿出单榫黄插接棒、蓝插接棒和绿插接棒进行验证。然后再分色放入格子内。 (三)识记双榫插接棒 1、教师用大双榫插接棒
4、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双榫插接棒的特点。 2、幼儿动手操作,拿出双榫插接棒和单榫插接棒放在桌子上观察比较,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让幼儿将插接棒放入格子内,注意双榫插接棒放在盒子两边的格子中,每层放四个,每个插接棒的插槽的插槽朝上。 4、幼儿动手操作进行摆放。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幼儿摆放。 三、结束方法 教师给出各种指令,幼儿按指令取放插接棒。例如:教师指令:拿出一根双榫插接棒。要求幼儿迅速拿出放在桌子上,并及时表扬拿得又对又快的幼儿。 中班科学活动教学设计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冬天过去春天会来。 2、观察春天的景象 3、知道春天昆虫会出来活动。 4、享受听故事和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5、、故事图片。 2、冬天图片和昆虫图片若干。 3、春天背景图。 4、彩笔、多媒体。 活动建议: 一、出示冬天图片,引起幼儿兴趣,并简单了解动物的冬眠。 二、欣赏录象,引导幼儿观察并描绘春天的特点。 三、出示故事图片,教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昆虫运动会。 教师提问: 1、为什么昆虫都躲起来睡觉了? 2、为什么蜜蜂平平后来能到外面玩了? 3、运动会上,平平的朋友参加了什么比赛? 4、如果你是平平,你喜欢冬天还是春天?为什么? 四、教师出示昆虫图片,请幼儿观察并描述昆虫的外形特征。 五、请幼儿为昆虫穿上漂亮的衣服并贴到春天的大背景图上,集体创作一幅合作画。 六、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到户外寻找春天。 中班科学
6、活动教学设计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记录,发现生活中相同或相似的物品。 2、感受复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准备: 1、每人收集同种三件以上的相同物品。 2、每人一张记录表。 3、植物叶子。 、一个相同形状的雪花片和一个不同形状的雪花片。 活动过程: 一、他们一个样儿。 1、请幼儿把积木玩具放在桌子上,互相观察比较这些积木是否一个样儿,说说它们是怎么做的一个样的。 2、请幼儿说说这些积木各有什么特点? 3、你在那里看到过一模一样的东西。(矿泉水、报纸、书、巧克力等)分别是什么工厂生产的? 4、为什么人们要把东西做的一模一样。 二、寻找复制品。 1、把东西做的一模一样的过程,叫做复制
7、。你们能找出活动室里哪些东西是复制品吗? 2、引导幼儿寻找活动室内一模一样的东西。 3、请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4、我们一个小小的活动室就有这么多相同的东西,真没想到!如果我们走出幼儿园,肯定会有更多的发现!以后,你们一有发现,就及时告诉大家,好吗? 三、产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1、出示植物叶子,引导幼儿发现各种植物的叶子是不同的。 2、引导幼儿产生探究自然界中的复制现象。 中班科学活动教学设计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数字、符号记录种子排列的结果。 2、感知物体的大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活动准备: 让每名幼儿准备如下材料:一盘种子(蚕豆、瓜子、松子各八颗)、排列卡两张(一张画有三条一样
8、长的线段,一张没有线)、记录单、笔。 活动过程: 一、种子分类。 1、请幼儿将蚕豆、瓜子和松子分类,感知并交流每种种子的数量。 2、在一张纸上要同时记录三种种子的数量,怎样才能记清楚?。 3、请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并交流。 二、种子排队。 1、请幼儿将三种不同的种子在排列卡上排排队,要求一个挨着一个排列整齐。 2、请幼儿讲述排列结果。 3、讨论:为什么蚕豆排的最长,松子排的最短呢?。 4、记录排列的结果。 三、猜测并实践。 1、幼儿人手一张纸,纸上画有间隔数厘米的三条平行线,三条线的起点与终点一致。请幼儿猜测:把三种种子分别放在线上一个挨一个地排队(都从起点开始排),哪一种种子的队伍最长?哪一
9、种种子的队伍最短?为什么? 2、请幼儿自己尝试。 3、交流自己的发现并说出原因,感受物体的大小与“队伍” 长短的关系。 中班科学活动教学设计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水在不同的条件下会产生的变化。 2、养成仔细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准备冰,给每位幼儿提供一杯水。 2、镜子、透明玻璃杯。 活动过程: 一、小水杯里的奥秘。 1、出示几杯水,请幼儿观察。这就是我们昨天一起准备的水,看看发生变化了吗? 2、你发现了什么? 3、幼儿讨论后得出结论:昨天放进了冰箱的杯子里仍是水。结冰的杯子里,有些冰已经融化,又有冰,又有水。 二、移动小水杯。 1、将已结冰的小水杯集中放在活动室中间,分
10、散放在桌上。要求幼儿仔细观察水杯里的变化。 2、小水滴变成了冰,我们有办法让它变成水吗? 3、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让杯子里的冰融化。如:用纸去扇扇,用嘴去吹吹,看看有什么变化。 三、抓住小水滴。 1、教师将一杯水倒入平底锅中加热沸腾,请幼儿猜测水会怎么样。 2、幼儿观察几分钟,看看发生了什么,平底锅中的水是否会减少。 3、教师用镜子、纸、透明杯等举到平底锅上方,去“抓住”小水滴。 4、小水滴为什么都逃出来了?它被抓住了吗?告诉幼儿细小的小水滴被抓住以后,又抱在一起,变成“胖胖”的水滴了。 中班科学活动教学设计 篇6 一、活动目标 1、感受硬板纸、图画纸和面巾纸的不同质地,初步了解它们各自的作用。
11、 2、大胆操作探索,并乐于动脑思考问题。 3、在竞赛中体验团队的荣誉感和竞赛的精神。 二、活动准备 1、三组操作材料:一组为一筐硬板纸,一组为一筐图画纸,一组为一筐面巾纸。(每组材料中都有一些进行过对折,另有一些画有苹果轮廓) 2、每小组两个小筐蜡笔,每个幼儿一个粘有泥巴的海洋球。 3、竞赛记录表一份(教师用)、PPT课件。 三、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 1、提出任务 “今天,我们三组小朋友,要来进行一次有趣的比赛!”出示教师记录表,“分别是搭房子,给苹果宝宝穿衣服和给鸡蛋宝宝擦脸,看看哪一组会赢!” 2、完成任务 (1)比赛搭房子: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动脑动手用本组的材料一起搭建房子。期间教师适当提示
12、对折纸的用途,并给予幼儿一定的指导和帮助,看哪一组的房子建得最快最好。 (2)比赛给苹果宝宝穿衣服:鼓励幼儿用蜡笔给绘画在纸上的苹果宝宝涂色,看看哪一组的涂色最快最好。 (3)比赛给蛋宝宝擦脸:鼓励幼儿用本组的材料帮蛋宝宝擦干净脏脏的脸,看看哪一组擦得又快又干净。 3、每一次小活动结束,教师评出最好的作品外还要对其他作品作出积极肯定的评价。并引导幼儿对自己的创作进行简要地说明和点评。同时,教师引导幼儿辨别不同质地的纸张具有不同的用途。 活动延伸 找一找幼儿园里和家里还有哪些纸,它们的质地和用途有哪些。 中班科学活动教学设计 篇7 设计背景: 创意源于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发现部分幼儿的注意力不
13、集中,我当时在想用什么方法可以提高幼儿的专注力?偶然一次,我突然发现书中有一节对应记忆的活动,可是过程较枯燥,几番思索后,我想到了闯关游戏,在活动中设置一定的障碍,可以提升幼儿的积极性,从而为记忆打下基础。此外,由于现代化教学的逐步普及,我想将本次的部分活动涉及到微课当中,此次来锻炼自己的专业能力。 活动目标: 1、情感:在闯关中体会成功的快乐; 2、认知:知道九宫格里格子的位置; 3、能力:能在规定时间内记住格子里的水果位置、种类、数量,并且会用较完整的话讲述。 活动重点: 能在规定时间内记住格子里的水果位置、种类、数量; 活动难点: 专注力、记忆力有所提升。 活动准备: 微课件 活动过程:
14、 1、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2、抛出问题,引入主题请幼儿帮小动物找回水果。 3、狼小偷设置3个关卡,通过3个关卡逐步提升幼儿的记忆能力,同时发展幼儿的语言发展、思考能力。 4、闯关成功,举办派对,幼儿获得成就感。此外,我加入解释狼小偷的行为环节,从侧面引导幼儿遇到问题应该用语言表达出来,而不是用粗暴的方式解决。 微反思 本作品用闯关的方式来激发幼儿兴趣;同时在闯关中用旁白和狼小偷的身份与幼儿进行适当的互动,使幼儿感觉到这不仅仅是在观看视频,而是参与到游戏中来,共同取回食物。通过观察,发现幼儿的兴趣浓厚,注意力较往常有所集中。 在闯关完成后将“狼小偷”再次请回,告诉幼儿“狼小偷”其实就是小狼
15、多多,拿水果只是他为了吸引大家注意力的一个恶作剧,以此引导幼儿遇到问题要告诉别人,而不是用错误的方式宣泄自己的不满。以此提升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幼儿多领域发展。 但是通过观察发现本次活动更适用于中班下学期中后期的幼儿,也就是5周岁左右的幼儿,如果4-5岁幼儿想顺利通关还需要成人在旁稍作引导;此外,狼小偷有时语速稍快,幼儿的反应有时会慢一些,可以将狼小偷的表达更清晰、缓慢些。 中班科学活动教学设计 篇8 活动目标: 1.尝试使用打气筒给气球充气,知道气球充了气就会鼓起来。 2.通过试验、观察了解充气多少与气球大小的关系,能够说出充气多少与气球大小的变化。 3.喜欢使用打气筒等充气小工具,体验
16、给气球充气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尝试使用打气筒给气球充气,知道气球充了气就会鼓起来。了解充气多少与气球大小的关系,说出充气多少与气球大小的变化。 活动准备: 1.各式气球若干、气球托若干。 2.多种样式的气球打气筒若干。 3.插气球的花瓶 4 个。 活动过程: 1.出示两个色彩不同、形状大小相同的气球,一个充满气是鼓的,一个没有气是瘪的,引发幼儿给气球充气的兴趣。 提问:小朋友,两个气球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小结:气球红红肚子里充满了气,是个圆鼓鼓的胖气球。蓝蓝肚子里没有气,是个干瘪瘪的瘦气球。 气球蓝蓝也想变的跟气球红红一样圆鼓鼓的,小朋友能帮助他吗? 2.幼儿自由探索、想办法给气球充气,
17、让气球鼓起来。 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让气球鼓起来的?能不能给大家演示一下?(用嘴吹气的方法和用打气筒充气的方法) 请幼儿介绍自己给气球充气的方法,交流自己的经验。 小结:用嘴吹气时,嘴巴不能撒气,要一口一口的吹,吹完后捏紧气球嘴,不要让气漏出来。用打气筒充气时,将气球嘴对准充气嘴,捏紧后一下一下地打气,不要让气漏出来。 小朋友已经学会了自己给气球充气的方法,两人合作给气球充气能不能行?(激发幼儿两人合作给气球充气的兴趣) 3.幼儿合作用打气筒给气球打气,探索充气多少与气球大小的变化。 试验要求:两人合作给气球打气时,要仔细观察充气过程中气球的变化。 (1)提问:谁成功了?谁没有成功?什么原因没
18、有成功? 请没有成功的小组交流失败的原因,请成功的小组分享合作成功的经验。 小结:两人合作给气球充气时要相互配合,一人打气,气要一下一下的打;另一个人要将气球对准气嘴,而且要捏紧,不能让气漏出来,这样气球就鼓起来了。 (2)提问:你们发现在打气的过程中,气球有什么变化吗? 小结:原来,气球的大小与充气的多少有关系!充气多,气球就大,充气少,气球就小。 (3)请幼儿想办法让气球不撒气,学习使用气球托。 提问:为什么小朋友刚刚充完气鼓起来的大气球,一会儿就变小了?有什么办法能让气球不撒气? 幼儿交流让气球不撒气的.办法,尝试使用气球托。 小结:原来充完气鼓起来的气球如果捏不紧气球嘴,里面的起就会漏
19、出来,气球就会变小了。让气球不撒气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用线绑紧气球嘴、拧紧气球嘴、给气球嘴打结,还可以用气球托。 4.游戏“打气比赛”,幼儿合作给不同大小、形状的气球打气,体验给气球充气的乐趣。 比赛要求:在一定时间内,给气球成功充气数量多的小组即可获胜。 小结:其实,在合作给气球充气时,只要两人配合好,就会很快给气球充满气,让气球鼓起来,再用球托将气球固定住就可以了。 5.观察图片,了解生活中充气后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物品。提问:生活中的这些物品充气后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方便? 小结:生活中充气后鼓起来的物品与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可以 帮我们做很多事情,节省很多力气呢。 反思: 指南中指出支
20、持幼儿与同伴合作探究与分享交流,引导他们在交流中尝试概括自己探究的成果,体验合作探究和发现的乐趣。为此我的活动中组织幼儿大胆试验,并交流分享实验结果和实验操作经验,让孩子通过操作验证自己的办法,通过两人合作给气球打气,鼓励幼儿尝试合作完成充气实验,并交流两人合作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体验合作探究的快乐。 中班幼儿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本节活动注重幼儿的探索求知,在引发幼儿操作兴趣的基础上,鼓励幼儿操作实验,最后教师提升总结,并为幼儿创设宽松自主的交流氛围,大胆说出自己在实验中的探索发现,使幼儿层层递进、由易到难体验个人、两人合作给气球充气。 本活动通过自己给气球充气、两人合作给气球充气、充气比
21、赛三个环节,引导幼儿在动手操作中掌握给气球充气的方法,寻找不让气球撒气的方法,并知道充气多少与气球大小的变化,能够根据气球的大小确定充气的多少,防止气球爆掉。活动中,通过猜想试验分享交流经验的方式,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发现充气多少与气球大小的关系。 在活动中出现的气球因充气过多而爆掉的突发事件,也成为了幼儿交流讨论的科学现象,很快幼儿就了解了气球充气过多就会爆掉,大小不同的气球充气也不一样。活动中还出现了气球撒气的现象,幼儿也想了许多的方法,学会了使用气球托固定气球,防止气球撒气。 中班科学活动教学设计 篇9 设计思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越来越广泛,也确实给人们的生活
22、带来了便利。然而近几年,幼儿因为玩电造成的伤害事件也屡有发生,给幼儿和家长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因此,让幼儿了解电的产生,知道玩电会带来伤害,学会保护自己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加之,45岁的幼儿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喜欢动手操作,也对生活周围的电现象充满了好奇,喜欢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探索。因此,本节活动主要通过发生在幼儿身边的意外伤害事件引发幼儿对用电安全的关注,通过观看视频、共同讨论、动手操作、学习儿歌等环节,让幼儿知道电的产生,在了解电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重点掌握危
23、险用电将带来极大的危害,从而激发幼儿安全用电的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电的用途,知道安全用电不会发生危险,随意玩电有危险。 2、技能目标:识别“电”的标志,学会如何安全用电和保护自己的方法。 3、情感目标: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懂得如何安全用电,丰富幼儿的认识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对电有一定认知和了解。 2、教具准备:危险电源标志图、画纸、油画棒、彩笔、双面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趣 (播放视频,引发幼儿对于危险用电会造成伤害的关注) 师:小朋友们,刚才你们在视频里看到了什么? 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通过提问,让幼儿了解这些事
24、件的发生都跟用电有关系) 二、学习新知 (一)知道电的产生和用途 1、看一看:电是怎么产生的? (插入视频,了解电是怎么产生的) 师:小朋友们,电是如何产生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谈一谈:日常生活中电会给我们带来哪些便利? (用图片启发幼儿说一说日常生活中电的用途) 师:小朋友们,生活中电可以给我们带来哪些便利呢? (二)认识危险用电的危害 1、看一看:日常生活中哪些用电行为是有危险的? (出示相关图片,让幼儿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危险用电行为) 师:我们知道了电是怎样产生的,下面我们看看生活中哪些是危险用电的行为呢? 2、说一说:我们应该怎么做? (通过启发,让小朋友们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
25、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师: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危险用电,当我们遇到危险时应该怎样保护自己呢? 3、听一听:听儿歌,学习儿歌中的内容(见附页) (教师朗诵儿歌,让幼儿掌握儿歌中描述的行为) 4、玩一玩:判断对错 (给幼儿出示若干用电行为的图片和记录表,让幼儿通过看图片判断对错) 师:小朋友们,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危险用电的行为,老师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些图片和一张记录表,请你们认真看看图片上小朋友的用电行为是否正确,并在记录表里做好记录?(教师分发操作材料和记录表,引导幼儿自主判断,操作结束后请幼儿进行分享) 师:哪一位小朋友来说说你刚才判断的结果,并说一说为什么? 三、巩固迁移 1、画一画:设计“小心
26、用电”、“危险用电”等标志。 (为幼儿准备画纸、油画棒等绘画材料,让幼儿设计标志) 师:小朋友们,请看老师手里的标志,下面请小朋友们为教室里的电源设 计一张“小心用电”、“危险用电”的标志。 2、贴一贴:为教室里张贴用电标志,提醒其他幼儿要安全用电。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在教室里贴上我们设计的“危险用电”标志图。 四、总结提升 (教师总结本节活动的重要知识点,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幼儿安全用电的意识,让幼儿学会“玩电请说NO”) 延伸活动 1、组织幼儿在表演区角进行儿歌表演,进一步巩固儿歌内容;在科学区投放电池、电灯、手电筒、电动玩具等材料,让幼儿探究电池的使用方法。 2、引导幼儿回到家中,跟父母一起
27、查看一下家中是否有危险用电的现象,并一同纠正错误的用电行为。 儿歌 电器插座别乱动,开关不能瞎摆弄。 打雷天里闭开关,防止雷击一瞬间。 大白天你别开灯,人离教室要关灯。 电线断地勿乱动,及时报告给大人。 下雨最怕树下躲,电线杆下怕雷击。 小朋友们要注意,安全用电别忘记。 电路不能超负荷,着火不能用水泼。 穿好绝缘手套鞋,先断电源再救火。 电风扇,洗衣机,小手不能放进去。 微波炉,电熨斗,人走电停拔插头。 开关插头和插座,湿手千万不能摸。 微课反思 中班微课玩电请说N0活动主要通过发生在幼儿身边的意外伤害事件引发幼儿对用电安全的关注,通过观看视频、共同讨论、动手操作、学习儿歌等环节,让幼儿知道电
28、的产生,在了解电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重点掌握危险用电将带来极大的危害,从而激发幼儿安全用电的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一、微课的主要特点 1、多感官的参与。本节微课活动通过观看视频和图片、动手设计和制作图标、学习儿歌、张贴标志等方式,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积累直接经验。 2、趣味性的选材。在本微课活动中,充分利用幼儿喜欢的动画素材、图片素材,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 3、互动性。在微课中,让幼儿通过判断正误的游戏参与活动,既能体验游戏的快乐,又能让幼儿在与多媒体课件互动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巩固知识。 二、不足之处 1、在录制时使用的是手机设备,微课制作的效果还
29、略显粗糙。 2、作为高校的在校生,缺乏对教学的经验和对幼儿特点的把握,在个别环节的设计上还略显稚嫩,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中班科学活动教学设计 篇10 活动目标: 1、知道图形旋转但形状不变。 2、能用三角形通过转转拼拼组合成多种图形。 3、幼儿在探索中感知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能用三角形转转拼拼组合成多种图形。 活动准备: 三角形多个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复习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 2、观察发现图形旋转但形状不变。 (1)教师旋转图形,幼儿观察 (2)教师自己转动,幼儿观察(发现再转还是老师自己) 二、图形碰碰碰游戏。 (一)两个三角形组合游戏 教师
30、讲解游戏规则(两个三角形碰碰碰,两个三角形碰在一起的边边要全部碰在一起。每人一个三角形,两人一组合作游戏) 1、教师示范 2、幼儿动手操作,两个三角形碰碰碰游戏,教师指导。 3、教师和幼儿一起将组合成的图形记录下来。 (二)、四个三角形转转拼拼游戏。 1、请幼儿猜猜四个三角形能组合成那些图形。 2、强调游戏规则:每人一个三角形,四人一组合作游戏。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师幼一起将拼成的图形记录下来。 三、结束: 三角形宝宝和我们一起做游戏真开心,其他的图形宝宝也想和我们一起做游戏,下来让我们邀请更多的图形宝宝一起来玩游戏。 活动延伸: 科学区,投放各种图形,幼儿探索土星之间的关系。 有
31、趣的图形活动微反思 本次活动在幼儿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开展,整个活动教学安排由浅到深,由易到难从复习巩固找出图形旋转但形状不变的特点再到由易到难得合作游戏,每个环节密切相关,层层深入,深深吸引着幼儿参与到活动中。 让幼儿分组操作培养了幼儿团结和作,动手操作的能力发挥了幼儿的思维。教学中利用课件让幼儿直观认识。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在一次又一次的操作过程中探索图形之间的关系,感知游戏的快乐,激发了幼儿对数学图形的兴趣。其次,能将多媒体技术有机的运用到活动中去,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有效促进了幼儿的观察力。不足之处是过度不是很圆滑,课堂组织语言还不够生动,不能及时把幼儿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通
32、过这次的教学活动,我收获很多,要上好每节课教师需要更多的激情投入来带动幼儿,其次要讲求语言的艺术,所讲述的语言一定要吸引幼儿,那么活动就成功了一半。任何一个活动,成功的方法不止一种,只要我们不断的研讨,就会取得成功。 中班科学活动教学设计 篇11 一、活动目标: 1、复习并巩固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认识。 2、通过变魔术游戏活动,感知两种颜色混合后变出新颜色的现象,体验发现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装有小半瓶水的透明瓶子人手一个,瓶盖2个,在瓶盖里面分别涂有红、黄、蓝颜料。 三、活动重点: 了解颜料被水溶解变色的小秘密。 四、活动难点: 通过变魔术的游戏感知两种颜色混合后变出新颜色的现象,体验发
33、现的乐趣。 五、活动过程: 1、以带孩子们去魔法世界引入我们的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去魔法世界走一走,看一看。出示装有清水的塑料瓶子。 师:瓶中的水宝宝有没有颜色? 师小结:水是透明的,无色的,无味,会流动的。 2、第一次探索,初步感知水宝宝变色的秘密。 这个水宝宝很好玩,现在我们要和它玩一个变魔术的游戏,我们一起来念魔法咒语“巴拉拉小魔仙,变变变”,说到变的时候,大家把手里的瓶子上下使劲摇动,看一看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巩固幼儿对红、黄、蓝的认识,然后请幼儿记住手中瓶子的颜色,并说一说。 3、第二次探索,交换瓶盖感知两种颜色混在一起的变化。 师:老师这里有几个装有颜色的瓶
34、盖,请大家每人选一个和你手中瓶子颜色不一样的颜色。 把原来瓶盖拧下来,把新的瓶盖盖上去,一定要拧紧哦,可以请老师帮忙拧瓶盖,拧好瓶盖以后再把瓶子上下使劲摇动,看看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4、谈论结果。 看看我们现在的瓶子有什么变化,再说一说瓶子里以前是什么颜色,现在是什么颜色。图片展示,加深记忆:第一组:黄+红橙 第二组:黄+蓝绿 第三组:红+蓝紫 5、小结:我们平时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的颜色,我们可以把其他不同的颜色混合在一起看一看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让我们下来在区域角里再进行操作一下吧。 六、活动反思: 1、进行科学实验前要多进行几次实验,把颜色配比好,这样幼儿操作起来会比较简单。 2、活动过程中
35、可以多启发幼儿自己去观察,去发现。 3、展示颜色图片时让幼儿自己来说一说他们拿的颜色的变化。 中班科学活动教学设计 篇12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让幼儿初步了解“纸球反弹”是由于空气的流动产生的。 2、培养幼儿关注周围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并有积极探索的欲望。 活动准备: 1、长颈瓶若干只、纸球若干 2、使用大型积木和图书搭建“资料室”一间。 活动过程: 一、玩游戏“吹纸团”引出课题。 指导语:小朋友,老师手上有许多的小纸团,想与小朋友来玩“吹纸团”的游戏,想玩吗?让我们每个人拿一个纸团吹吹试试看,有什么发现? (幼儿操作吹纸团,得出结论:被吹的纸团是向前跑的。) 二、教师提出进一步的疑问,出示
36、细颈瓶,幼儿再次操作。 1、讨论:纸团会永远向前跑吗? (结论:如果前方有障碍,纸团会停留在原位) 2、幼儿用细颈瓶和小纸团进行第二次操作。 指导语:如果把小纸团放在瓶口用力吹,你猜它会怎样?请你们再来试一试。 三、确立纸球反弹的现象 指导语:有答案了吗?小纸团会向前跑吗?会跑进瓶子里去吗? (结论:如果不倾斜瓶子,小纸团怎么也吹不进瓶子里) 四、查询资料,寻找纸球反弹的秘密 指导语: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一起去资料室找资料好吗? (查询资料,寻找答案) 五、延伸活动、绘制小实验 指导语:这个小实验好玩吗?我们一起把它用图示的方法画下来,告诉所有的小朋友好吗? 中班科学活动教学设计 篇13 设计
37、意图: 幼儿园改造线路留下的零散的废旧电线引发了孩子们极大的玩的乐趣:有的将电线弯一弯当“蛇”来吓唬同伴;有的绕成圈当手镯;有的当发箍戴在头上孩子们被电线这一独特、新颖的特殊材料所深深吸引。 依据新纲要在科学领域中提出的“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这一指导思想,我捕捉孩子们的兴趣与需要,精心设计了这一科学探究活动,意在帮助孩子们在有目的地玩的过程中构建电线可随意弯折的知识经验,同时在尝试借助物体让电线造型站起来的探索活动中获得关于事物间关系的认识。 活动目的: 1、感知电线可随意弯折的特点。 2、尝试借助辅助材料让自己创意的电线作品站起来。
38、 3、培养幼儿大胆想象、乐于探索的精神,提高言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彩色胶皮电线若干。 2、橡皮泥、积木、积塑、牙膏盒、易拉罐、夹子、笔、记录纸等。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激发学习兴趣。 师:(出示电线)这是什么?你在哪儿见过它? 幼:电线,我在电视机(电脑、手机充电器、电话、三用机)的后面见过电线。 小结:电线是电器的亲密朋友,它会导电,有了它,可以使电灯发亮,使电器正常工作。 幼儿对在哪儿见过电线有亲身感受,他们在回答问题的同时,眼睛还在教室周围四处寻找,有效激发幼儿关注身边事物的兴趣。 二、变一变,引导创造想象。 1、师:今天,老师要用这废旧的电线来变魔术,瞧!我让电线弯弯腰,
39、变成了什么? 幼:变成了彩虹(拱桥、眉毛、山洞、头箍) 师:换个方向看,象什么? 幼:象微笑的嘴巴、象一片西瓜、象小船 师:再换个方向看,还象什么? 幼:象天上的月亮。 在引导幼儿想象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改变物体方向,尽可能地进行多方位启发,提高幼儿想象的空间。 2、师:你们也想变魔术吗?在椅子底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电线,小心取出来,想一想自己要变什么,再动手试一试吧! 3、幼儿自由弯曲电线变造型,教师观察指导。 4、和同伴交流:你把电线变成了什么? 幼:我变的是气球,也很象捞鱼的勺子。 (眼镜、蜗牛、气球、耳机、烟斗) 教师前一环节的引导有效推进了孩子们对电线造型的兴趣与思考,他们能对自己变
40、出的造型进行大胆想象与表达) 小结:电线真好玩,可以根据我们的想法把它弯曲成各种各样的东西。 三、试一试,鼓励探索发现。 1、师:把你变的电线造型放在地上试试,它可以站起来吗?(不能),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让它站起来? 2、幼儿自由猜想让电线造型站起来的方法。 幼1:把它靠在椅子腿上,就站起来。 幼2:把它插在鞋子里也可以站起来了。 教师简短、有效的提问关系到孩子思维活动的质量,推进了孩子的活动。 3、师:老师在你们身后的桌子上准备了许多的材料,你可以带上自己的电线造型去试试,怎样让这些材料帮助你的电线造型站起来。实验成功了,就把这个方法画在纸张上。想出的办法越多越好。 4、幼儿尝试操作,并记录
41、。 让幼儿借助自己常见的物体帮助电线造型站起来,孩子们有足够的自信心,同时,丰富的材料既满足了孩子们探索要求,又能进行多方位组合,孩子们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积极探索,获取经验。 四、评一评,构建知识经验。 (在展示板上展示幼儿记录结果) 师:说说看,你用什么办法让你的电线造型站起来。 幼:我把它靠在积木上,让它站起来。 幼:我用橡皮泥粘住,让它站起来。 师:你愿意把自己认为最好的办法告诉大家吗? 幼:我把它插在牙膏盒里,让它站起来。 教师通过让孩子介绍自己认为最棒的经验,既给予了多数幼儿表达的机会,又能让介绍的办法不重复,充分发挥了经验分享的功效,促进每位幼儿得到发展。 小结:看来你们真有办法,运用插、靠、粘、挂的办法让自己的电线造型站都起来了,真了不起。 五、玩一玩,提升探索难度。 1、师:瞧!我也变了一副眼镜,还能自己立起来呢!你们也能想出办法,不用别的材料帮忙,让电线造型自己站起来吗? 2、幼儿再次尝试不借助材料,让电线造型站起来。 师:如果你試成果了,就把它摆到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