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记趣》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docx
《《幼时记趣》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时记趣》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幼时记趣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幼时记趣苏教版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学会观察、想像和联想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2。学生能借助解释和词典以及老师的适当点拨,读懂这篇文言文。 3。能体会惩罚、同情弱小的纯真的童心和视小为大、想象奇特的童趣。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童年生活的乐趣。 2。认识观察与想像、联想的关系。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美好的童年。那么童年的歌谣、童年的玩伴、童年的趣事是不上还历历在目呢?(学生议论)清代著名文学家沈复也和大家一样有过快乐的童年,他写的一
2、篇幼时记趣就记叙了他儿时的一些趣事,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这篇文章,一起来感受一下大文学家的童真童趣。(板书课题) 2。简介作品及 幼时记趣选自浮生六记。浮生六记是一本自传体散文,记叙了夫妇的家居生活和浪游各地的见闻,以及他们的坎坷遭遇,文字朴素自然,情感真挚。 沈复(17631807年以后),字三白,号梅逸,清代苏州人,文学家。他一生长期做幕僚,奔走南北,游历过许多地方。能文善画,著有浮生六记。儿时就表现出富于想象、幻想的性格特点。 二、检查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 童稚(zh)藐小(mio)鹤唳(l)凹凸(ot)沟壑(h)庞然大物(png)怡然称快(y)土砾(l)项为之强(jing)
3、癞蛤蟆(li) 2。常见文言词积累。 (1)实词: 明察秋毫:眼力可以看清极其细小的东西。明:眼力。察:看清。毫:秋天鸟手身上新张出的细毛,比喻极其细小的东西。 故:所以。 私:私下里。 拟:比。 强:僵硬的意思。 怡然称快:高兴得连声叫好。 庞然大物:很大的东西。 拔山倒树;搬开土山,撞到大树。拔,移,搬开。 (2)虚词: 方:方出神(正) 之:昂首观之(代词,它,指蚊子) 故时有物外之趣(助词,的) 心之所向(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项为之强(代词,指“昂首观之”) 观之正浓(代词,指“二虫”) 驱之别院(代词,指“蛤蟆”) 以:徐喷以烟(用) 以丛草为林(介词,组成介宾短语,作动词
4、“为”的状语,相当于“把当做”) 或:连词,或者。 其:使其冲烟飞鸣(代词,蚊子) 常蹲其身(代词,自己的) 盖:连词,承接上文,解释原因,相当于“原来是”。 3。学会断句,做到停顿正确,不读破句子。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4。特殊句式: (1)省略句:群鹤舞(于)空使之与(台)齐驱之(于)别院 (2)固定句式:作观:当作看以为:把当作为所:表示被动,译为“被” 三、整体感知 1。理清文章脉络,本文是如何布局谋篇的?划分段落层次并归纳段意。(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本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时记趣 幼时 年级 语文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